遠渡重洋獨自留學 中國小留學生心理健康堪憂

2020-12-14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姜贇 實習生 劉安琪

據美國《僑報》報導,華人父母送低齡孩子出國留學,小留學生聽上去是很值得驕傲的身份,但其中辛酸苦楚旁人可能無法參透。讓思想尚不成熟的孩子們獨自海外求學,真的是明智的決定嗎?

小留無法融入ABC

父母們最擔心的就是把孩子送出國後,他們真的能融入當地社會嗎,這個問題恐怕只有孩子們最清楚。哪怕都是會說中文的同齡孩子,小留學生想融入其中也非常困難。

Sara和Rain是兩所不同高中的學生,已經快畢業。一位和家人一起移民美國五年多,另一位是在美國出生的ABC,他們能和來自中國的小留學生們玩到一起嗎?

"從不和他們一起玩,"Sara說,"他們聚在一起都不怎麼學習,好像除了玩啥都不做,而且他們都說中文,就像來了美國繼續過中國生活。"

同樣的,當Rain被問到是否和中國小留學生玩時,他也直搖頭:"不不不,我們都會自己玩。雖然我和我弟弟也會說一點中文,但是他們完全不說英文,我們對彼此的話題都不了解,關鍵的是,他們不怎麼學習。"當幾位墨西哥裔、白人同學被問到類似問題時,他們更加不以為然。

小留心智不成熟

無法自理

除了孩子,家長們也有自己的看法,"我兒子讀高中,之前寄宿在一個白人家庭,後來發現我們的感情越來越疏遠,我就自己過來看他。慢慢發現他整天和一些寄宿中國留學生們一起玩,也不學習。我現在了解了,小孩子真的不能沒有人管,他們心智不成熟,根本不能管理好自己。"一位陳姓家長說,"後來我只能給孩子轉學,給他換一個全新的環境。"

而另一位楊姓媽媽則感慨,表示幸虧當初沒有讓孩子一個人來留學。"女兒初到時讀高一,兩年後才告訴我那段時間有多寂寞。現在她很激動地跟我說,如果我當初沒有陪伴她,她真不知道能不能一個人熬過那段日子。"

送孩子出國做小留學生

許多家長後悔了

"去年暑假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國旅遊,順道接上了在國外讀書的女孩,本來以為是一次非常開心的旅行,但沒想到不久後我和朋友就發現女兒得了厭食症。"在中國大陸夫妻兩人生意都做得很成功的曹女士介紹說,他們家有3個孩子,因為當時中國依然執行計劃生育,所以第二個孩子生在了國外,於是從孩子6歲起,夫妻兩人就讓二女兒出國,寄宿在一個關係很密切的白人朋友家中,做小留學生了。

曹女士在了解了女兒的情況後,馬上將女兒接回了中國。曹女士遭遇的問題並非個例,當她知道女兒的情況後,開始關注圈中送孩子出國做小留學生的父母,沒想到大家都大同小異,發現或大或小的問題苗頭,而幾乎一致的問題就是,小留學生們都和父母很疏離,父母很難和他們交心地溝通,不知道他們的內心究竟在想什麼。

相關焦點

  • 不用遠渡重洋,亞洲留學也不錯
    那麼,亞洲留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少不用遠渡重洋,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倒時差;孩子還可以在文化相近的地方,感受多元的國際文化。實際上,亞洲每個國家都有非常多優秀而有特色的院校,無論是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還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年輕院校,它們均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校園設施,嚴謹的學術氛圍以及雄厚的科研基礎,受到非常多留學生的歡迎。
  • 心理健康不容忽視 留學生如何開啟安全模式?
    2016年底,先後有兩名中國女留學生在德國遭難民強暴,不少中國留德學生開始隨身攜帶防狼噴霧、報警器等防身工具。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在網站刊發安全提示,提醒留學生儘量避免夜晚獨自外出或前往偏僻地方,尤其強調留意身邊可疑人員,防止被跟蹤,遇到搭訕糾纏應儘快脫身。心理健康不容忽視留學生的心理安全也受到關注。
  • 中國赴澳留學生大幅減少,澳洲高校未來堪憂,或將損失950億元
    澳大利亞經濟對華依賴程度並不小,但澳大利亞政府卻始終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即使是在澳大利亞多類商品因自身原因遭到中國限制而使得該國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依然執迷不悟,不肯對自己一直以來的「錯誤行為」進行反思、改正,這不僅會令澳大利亞的處境更加艱難,也使中澳關係緊張持續加劇。
  • 澳大利亞教育市場有點「崩」,中國留學生數量銳減,大學排名堪憂
    中國留學生數量銳減,大學排名堪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往年由於有中國留學生及學生家長的「貢獻」,可以為澳大利亞帶來近70億澳元(約348億人民幣),這些收入推動著當地教育行業的發展,讓很多高校擁有充足的科研資金,從而能夠產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 基於10000+留學生的真實數據—《中國留學生心理自助手冊》
    情緒崩潰、想放棄……這樣的心理困擾,在留學生當中有多普遍?我們向有留學經歷和留學計劃的粉絲髮起了這次的留學生心理健康調查。我們共回收10707份有效問卷。其中,女性被訪佔86.27%,男性被訪佔12.10%;大多數被訪年齡介於18歲-30歲之間:18歲-25歲(含)的被訪佔68.84%,26歲-30歲(含)的被訪佔23.96%。
  • 「留學心理」開展留學適應力測試,提升留學心理服務質量(一)
    其實,這些事件背後隱藏著一個被長期忽視的問題——留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一些相關機構進行的調查中得到印證:一項針對在日本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的調查發現[5],超過33%的在日中國留學生處於輕度甚至中度抑鬱狀態。
  • 構建出國留學人員心理健康支持網絡
    2014年3月9日,《北京晚報》以專訪的形式發表了全國政協第十屆委員陳建功「建立出國留學生心理健康扶助機構」的呼籲書。  此外,我們積極配合海外中國留學人員社團,支持和鼓勵他們利用心理學專業知識,直接為在外中國留學人員服務。
  • 留學真相:留學生的密度比酒精的濃度還高
    ●●●有人曾毫不誇張的比喻:「天上掉一個石頭都能砸到一個本科生,樹上掉一片葉子都能砸到一個留學的。」可見留學生已經從原來的國寶變成了現在的平常人,留學的光環也不再奪目。留學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5》數據顯示,到2015年底,出國留學總人數達到404.21萬人,年均增長19.06%。
  • 小留學生的冬天到了!教育部明確:低齡小孩子禁止出國留學?
    2020年4月,當英國疫情泛濫後,應部分留學生家長要求,國家派專機分批次接回了滯留在英國的1.5萬名小留學生,他們年齡最小的僅有9歲,最大的為17歲。這次疫情,暴露了我國出國留學生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留學生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低齡留學生是指處於中小學,也就是K12階段的學生出國留學的現象。
  • 借鑑幾個留學生的經歷判斷你的孩子適合出國留學嗎?
    隨著國人生活日漸富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不過你是否評估過你的孩子是否適合出國?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下面幾個廣州去加拿大留學生的故事,以供參考。一、男留學生一川初二出國留學,目前讀高三。一川姑媽上世紀九十年代移居加拿大。
  • 美媒:法官把中國留學生施虐案比作《蠅王》,低齡留學問題多
    【編者按】當地時間6月18日,美國洛杉磯一家高等法院定正式開庭審理一起中國留學生綁架並施虐同胞案。在這起發生於今年3月底的案件中,多名被告因對兩名中國女留學生拳打腳踢、扒光衣服拍照、用菸頭燙傷乳頭等施虐行為,面臨多項重罪指控。
  • 韓國留學生:獨自生活是常態
    宥利超愛一個名字叫《我獨自生活》的韓綜,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別人在私下裡是怎麼獨自生活,對即將步入社會的宥利非常有借鑑意義。 那麼韓國留學生版的獨自生活指南呢? 其實,宥利剛剛到韓國的時候,也是非常無助又弱小,完全不想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 莫斯科中國留學生生活現狀及心理透視
    莫斯科有中國留學生上萬人,散布在各大高等學府內,其中,以莫斯科大學、普希金語言學院、友誼大學等幾個著名大學最為集中。莫斯科音樂學院、莫斯科動力學院、莫斯科礦業學院、莫斯科國立技術大學、莫斯科交通學校等名校內也有為數不少的中國留學生。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赴俄留學連續升溫,僅今年一年就有大批留學生湧入俄羅斯境內。
  • 莫讓心理問題成留學攔路虎
    「心理壓力很大,到網上做了一些心理測試,分數值顯示已經處於抑鬱階段。」「那些撐不下去的時刻」像王靜一樣頂著巨大心理壓力兼顧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並不少見,更有中國留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自殺的事件見諸媒體,當大家為生命定格在年輕的瞬間悲痛、惋惜之餘,留學生心理健康也一次次成為熱點話題。
  • 在國外留學無法適應,有00後留學生回國看心理醫生
    楚天都市報7月31日訊(記者鄭晶晶 實習生 楊宏泳 通訊員 陳識 胡弘)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愛把孩子送到國外留學,然而,因文化差異、人際交往困難、學業壓力、生活不適應等,留學生易患上心理障礙。每年,江城大醫院都會接診一些回國就醫看心理的留學生,每年暑假更是有不少留學生回國看心理或者複查。
  • 澳大利亞教育部計劃抬高留學生英文要求,中國留學生成重點關注對象!
    小編在昨天的報導中,剛剛報導來澳大利亞的中國人持續減少,留學,旅遊,工作的人數總體都減少,現在又得到消息,澳大利亞教育部長放出重磅消息,計劃提高留學生英文標準要求,看來中國留學生來澳大利亞的人數還會持續減少,當然這個改革不是只針對中國留學生,所有來澳求學的國際留學生都將受到波及!
  • 中國駐福岡總領館向留學生開展平安留學宣講活動
    中國駐福岡總領館3月31日邀請大分縣別府溝部學園短期大學30多名中國留學生代表來到總領館做客,對他們開展平安留學宣講活動。  中國駐福岡總領事李天然、副總領事霍穎以及領僑、教育、辦公室等部門領事參加活動。  李天然對中國留學生代表來總領館做客表示熱烈歡迎。他說:總領館始終關心廣大留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將盡最大努力協助大家平安留學,希望大家做一名負責任的青年,珍惜青春時光,努力學習,早日學成報效祖國。
  • 加拿大中國留學生在減少?5組多倫多大學數據揭秘2020留學真相
    從春季各高校宣布網課開始,不少人拋出了一個同樣的問題: 2020年,留學加拿大的中國學生在變少嗎? 多倫多大學校報最近就發布了一個針對加拿大中國留學生現狀的調查。 從網課、學費、心理健康以及對華負面態度這幾個緯度為大家展現了2020年加拿大中國留學生最真實的情況。 01、有多少中國留學生計劃秋季入學?
  • 雪中送炭 中國駐泰使館為留學生發放防疫「健康包」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隨著泰國疫情日益嚴峻,部分在泰中國留學生面臨防護物資尤其是口罩難以購買的實際困難。駐泰使館在泰國抗疫物資普遍緊缺的情況下,為留學生緊急籌措了4萬隻口罩和部分消毒洗手液等首批物資。
  • 12歲男孩獨自回國,戴20小時口罩滴水未進:你會送孩子去留學嗎?
    文/歆小迪近日,一個12歲的小男孩,在父母的叮囑下,從西班牙馬德裡獨自回國。從登機開始,一直到首都機場離散點,他都始終佩戴著口罩、帽子等防護用品,2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水米未進,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