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華親子英語-
聽兒歌·講故事·讀繪本 輕鬆在家英語啟蒙
曉華:我一直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家長們雖然不見得能時時讓孩子在玩耍的狀態下學習,但卻要時時記得,把知識點融入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中。希望林克媽媽的方法,能給廣大家長一些啟發。
孩子愛玩不愛學英語,何不讓孩子「玩英語」?
文/林克媽媽
為了讓我們家林克能對英語產生興趣,我經常把客廳當作家裡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上串下跳」,跟雜技團裡的小丑一樣逗林克玩兒。
還記得林克特別小的時候,我和她爸爸跟她做鬼臉、騎高高,只要是能醜化我和她爸爸的舉動,林克就特別願意看,一邊看一邊「咯咯」直笑,還不停地要求我們繼續做。後來到了念幼兒園的時候,醜化我們、襯託她自己的「高明」,仍然是林克在幼兒園裡特別愛玩的把戲。當時,林克眼看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周圍的孩子都認識好多字了,林克大字不識一個,我就是用這種方法,突擊讓林克在很短的時間裡認識了兩百個左右的漢字。而且,這一招特別靈,我有好幾個朋友和孩子也試過,效果都不錯。
比如,我讓林克讀「寶寶真香,媽媽好臭」、「寶寶漂亮,媽媽難看」、「寶寶笑,媽媽哭」、「我是一個好寶寶,媽媽是個大壞蛋」、「寶寶聰明,媽媽笨」、「媽媽屁股被小狗咬」等等,而且邊做最好邊配合做動作,這樣小孩的印象更深一些。也因此,林克最早認識的漢字,大多就是像上面這些成對的褒貶義詞。
當時真的沒有想到,三年多以後,為了林克學英語,我們還得再一次淪落為「小丑」。林克三年級時,我經常利用晚飯後的時間,和她玩英文遊戲。在這些遊戲中,我往往要扮演其中出盡洋相的丑角,不然林克就沒有了玩興,就更別說學什麼英語了。所以,我就整天絞盡腦汁想怎麼讓自己出洋相,而且還要一邊出洋相,一邊把英語慢慢滲透進去。
比如,我們玩過很多次林克對我發號施令的遊戲。
林克對我說:
Lie down. 躺下。
Lie on your back. 仰臥。
Sleep with your eyes open. 睜開眼睛睡覺。(我一邊打呼嚕,一邊睜大眼睛)
Sleep with your right eye open. 睜著右眼睡。(繼續打呼嚕,難度在漸漸增加)
Sleep with your right hand up. 舉起右手睡。(前面的動作還得繼續保持)
Sleep with your left leg up. 抬起左腳睡。
Sleep with your hips up. 屁股抬起來睡。
Sleep with your head up. 抬起頭來睡。
……
我一邊打著震天響的呼嚕,一邊保持著上面所有的動作。你們想想這是個什麼樣的醜態!但就是這樣,林克才愛學,愛說,一邊用英語對我發號施令。一邊樂得直不起腰來。她哪裡知道,自己完全掉進我的「圈套」裡了!
我還記得有一次,林克覺得上面那些動作還不夠讓我難受,就主動問我:「媽媽,保持這種姿勢十分鐘」用英語怎麼說(其實,上面的很多姿勢也是她主動問我的)。看來她對這種用惡作劇「修理」媽媽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雖然被「修理」的滋味不怎麼好受,但是看到林克高興的樣子,我心裡也覺得挺開心的。關鍵是,林克已經完全中招了,對惡作劇的興趣成功地被我轉變成了學英語的興趣。
興趣,又一次讓林克開始主動地想說英語!這種遊戲原計劃玩半小時的,但經常一玩就是一個小時,林克還不肯收場。
當然,這些動作的英語,需要事先都教給她,孩子為了「折騰」家長,背這些句子的積極性很高,記得也很快。平時,一個句子,教她十幾遍,她也不一定能記住,但對於這些惡作劇中馬上要用到的英語句子,說個三、四遍就能記住了。看來還真是孩子,只要是好玩的就有興趣。當然也只能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才會對這種簡單的惡作劇有興趣,後來大一點的時候林克也不願意玩了。所以我摸索出來一點,教育小孩一定要從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出發,有時候一個簡單的方法,對孩子卻特別有效。
當然,也別小看了這個小方法,表面上簡單,實際上又包括了很多東西。這個小小的遊戲,實際是在訓練孩子對帶with的方式狀語(也稱「伴隨狀態」)的語感。沒有這些語感的積累,孩子到了中學,學到這項語法時,就會很難理解。即便句子背得滾瓜爛熟,結果還是不會用。而林克對我用with多次發號施令後,不用背什麼語法規則,也知道with的意思,用起來更是脫口而出。
而且,在做遊戲時,我還教了林克以下內容:
lie on your back(躺在背上,自然就是)仰臥
lie on your stomach(躺在肚子上,自然就是)俯臥
lie on your side(躺在側面,自然就是)側臥
stand on one leg(站在一隻腳上,自然就是)單腿站立
stand on your head(站在頭上,自然就是)頭倒立
調皮的林克甚至要我做standon one finger(站在一隻手指上)的動作,那就相當於要做「一指禪」了。
在教完她sleepwith your eyes open之後,還要告訴她sleep with your eyes wideopen(睜大雙眼睡覺,這裡的「大」不用big,而是用wide,是中學、大學英語裡的考點),然後我一邊打呼嚕,一邊誇張地把眼睛睜大到極限。
大家可能會覺得,對於一個三年級、英語基礎又如此薄弱的孩子,能夠理解這麼難的東西嗎?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在於有動作的配合。
孩子小時候學母語,不就是媽媽一邊指著「鼻子」,一邊對孩子說「鼻子」,一邊做「跳」的動作,一邊教孩子學說「跳」字的嗎?再加上孩子感興趣,要掌握這些內容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經過這個遊戲,我才知道,原來「語法可以玩出來」。所以晚飯後的遊戲,簡直成了林克最開心、最期盼的。吃完晚飯,林克就會對我說:媽媽,我們來玩英語吧。在林克看來,用這種方法學英語就是在玩,小孩子天生都愛玩,難怪林克對英語的態度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
因此,對家長們而言,我們完全可以好好地利用晚飯後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做做上面這樣的親子遊戲。剛吃完飯,孩子本來就需要休息,不能馬上寫作業,何不利用這段時間,讓孩子在放鬆心情的同時,體會英語的樂趣,加深親子之情呢!
讓我們一起放下「架子」、放下「家長尊嚴」,回到兒童時代,和孩子一起盡情地玩耍吧!
點擊以下標題,查看林克媽媽其他文章:
林克媽媽:學英語千萬不要做選擇填空
孩子,請不要把學英語的重點放在背單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