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記載,奔牛節在公元1591年時便存在了,這個節日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被廣泛關注是因為海明威的著作《太陽照常升起》裡描寫了其中的奔牛活動。圖為海明威與奔牛節裡一頭公牛的合照。
奔牛節又稱聖費爾明節,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月14日期間舉行。起初在12世紀時,人們會在這一天紀念西班牙潘普洛納城市的創建者和保護神聖費爾明,那個時候這只是一個純粹的宗教節日。
直到14世紀以後,商人們在夏天將牛從城外趕至城內舉行鬥牛活動,這與祭拜活動逐漸融合在了一起,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奔牛節。
奔牛節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月14日期間舉行。在節日進行的這幾天裡,每天都會有六頭兇猛的公牛追著數百名壯漢沿著「奔牛之路」穿城而過。
通過緊張刺激的追逐戰,最終奔向鬥牛場。奔牛節的起源與西班牙鬥牛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聯繫,要將高大的公牛從城外趕至鬥牛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如果有人跑到公牛前面將牛激怒引誘它們到鬥牛場,那就簡單了許多。
這個節日充滿了挑戰,這些牛非常兇悍,有的牛角被磨尖,甚至露出神經,有不少勇敢者,尤其是那些好奇的亡命之徒,會不斷地接近這些強壯的牛,挑逗它,結果有的被刺傷,有的甚至被踩死。
一方面,西班牙人認為奔牛節為男人提供了一次展示智慧、膽識、技巧和意志的機會,讓男人們有機會證實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漢。儘管每年的活動上都會有人受傷甚至喪命,但他們仍然樂此不疲,因為這是一項被稱為「勇敢者的遊戲」。
另一方面,鬥牛活動遭到了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抗議,他們認為鬥牛是一項殘忍的活動,沒有人有權僅僅是為了在節日上取樂就這樣對待動物,他們認為奔牛活動同樣是不人道的。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呢?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