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愛開口說英語,怎麼辦呀!」
「我的孩子一口中式英語,真讓人頭疼!」
.
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中,家長普遍都會遇到一系列的難題。學好英語,要精通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
其中「聽」的能力居首位。
據科學數據分析統計:孩子幼年學習英語的時候語言交際中45%的時間用於聽,說佔30%,讀佔16%,寫佔9%。
因而要想學好一門外語,不僅要進行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訓練,更要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短期內也可以讓英語有很明顯的進步。
那麼如何才可以做到這一點呢?下面來看一下吧。
為什麼要精聽?
曾在知乎高贊中聽過一句話:
「你見過「爻」無數次,這個字是我們用了幾十萬次的「反駁」中的右半邊。那你知道這個字的讀音嗎?知道它的意思嗎?」
只要通過時間的洗禮就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錯!
只有通過努力到痛不欲生的時間洗禮才有可能成為專家。
因此只有通過小部分的泛聽和大部分的精聽相結合,才能造就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精聽該如何做?
1)選材:一本適合自己孩子匹配度的聽力材料很重要。匹配的聽力材料難度過低或者過高,那可真是沒事找虐,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正確的做法是,我們可以遵循「關聯性」的原則給孩子選材。
可以通過選取孩子熟悉的領域進行測試,這種關聯性越緊密,就越容易聽懂,越容易猜測陌生單詞在句子中的含義,把握句子中所包含的語法規則,因此越容易形成語感。
對於孩子們來說,「關聯性」原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能大大縮短語言沉默期(silent period),儘快讓孩子開口說英語。
換言之,這種「關聯性」原則其實已經在父母和嬰兒自言自語的「輸入語言」時,不自覺的遵循著了。
2)預習:「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預習有什麼好處呢?不勝枚舉。
預習可培養自學能力的獨立思維能力。因為預習是自己獨立地接受新知識,需要自己獨立閱讀和思考,這就需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聽力而言至關重要。
預習可以直接提高學習效率。預習可以發現自己知識的漏洞。通過複習有關舊知識可彌補漏洞,使自己聽課時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識上面去。
預習能開拓思路。經過預習,對聽力內容心中有數,成竹在胸。
具體的做法是,在精聽一篇材料之前,孩子可以先泛聽一遍,不停頓,大概抓取文章大意和一些關鍵詞。這樣一來,孩子對聽力材料有個粗略的認識,消除陌生感,後面精聽不至於太緊張。
3)精聽需要注意的誤區:
很多孩子在精聽的過程中,只是一味跟讀,卻不表述其中大意。
我們對「聽力」做一個拆解分析,「聽力」不只是「聽」,更重要的是「力」。「力」,即「能力」,「聽」,只是「過程」。一味進行跟讀卻不加以理解,充其量就練習了口語,對聽力幫助微乎其微。
後臺有位寶媽曾反應過這樣一個自己孩子的情況:
老師考察自己孩子聽過的句子,可以一字不漏地完整地複述出來,但追問其意思時,卻啞口無言。究其根本,因為這個孩子沒有從根本上去理解句子含義,只是按部就班背誦下來。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說法:
「聽力考試時間如此緊張,如果背下來的過程中沒有理解這句話,咱們這選擇題還做不做了?而一旦慌張,就很可能錯過下一個答題點,從而產生惡性的多米諾效應,導致該拿的基礎分都拿不上了。」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這一點的緣由。
泛聽說完精聽,再來聊聊泛聽。
相信很多孩子在做完精聽練習之後,已經心態炸裂了,很多人會說自己「精聽」得要吐了。因此,在泛聽上,可以不妨選擇一些比較適合自己興趣的英語題材。
考慮到是泛聽,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作聽力,比如一些美劇《冰與火之歌》,當然每個孩子的興趣匹配度不同,根據自身可以酌情選擇。
當然,學習效果也不像精聽那樣立竿見影,更偏重長期興趣和能力培養。其中泛聽要遵循一下兩大原則來學習。
1)原則一:
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聽力練習材料。如孩子喜歡的動畫片的原聲帶,簡單有趣的小故事,電影的音頻等等。只有感興趣孩子才不會產生牴觸情緒,才會充滿主動性地參與到練習中。
我們先分析下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喜好,並且這些差別也會很大,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視覺型的孩子:更容易接受繪本和動畫。
聽覺型的孩子:更傾向於歌謠資源。
觸覺型的孩子:喜歡觸摸書,玩玩具等實操活動。
當家長給孩子選擇泛聽資源時,應該遵從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
喜歡歌謠的孩子我們可以從歌謠入手;
喜歡動畫就從動畫入手;
喜歡翻書看書,那可以從書入手。
2)原則二:鼓勵很重要。
大人都經常會出現情緒失控或者焦躁不安,而當孩子在泛聽學習出現這樣的情況後,可以進行情緒上的調節。
例如可以說:「寶貝,好好聽,待會兒媽媽要考考你都聽懂了什麼。」
最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比如聽完和孩子說:
「我剛剛聽完這個小故事,學會一個單詞,我能不能和你分享一下呀。」
.
中國式家庭,大部分缺少外語環境條件,所以儘量從興趣和鼓勵的模式出發,這樣對於養成孩子泛讀能力有較好的幫助。
其他一些小技巧另外也有一些不錯的辦法來進行短期內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拓寬詞彙量:在背單詞時結合讀音和用法。最有效的背單詞方法,特別是針對聽力練習來說,是在記住單詞意思的同時,學習單詞的讀音和用法。
去掉字幕看英文電視劇:單純只是看著字幕看劇,或者選擇錯誤的劇來看的話,對聽力的提高就並不是特別明顯。在選擇英文劇的時候,也要結合自己現階段的英文水平。在入門的時候看一些比較有難度的劇,反而對聽力提升不大。
慢速聽TED和廣播:也是一種不錯的好辦法。TED有個功能很好,在每個視頻下面都會提供原文,以供大家參考。
英語聽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達成,如果為了考試成績臨時抱佛腳的突擊可能會看到成績的提升。
但是對於英語聽力長期的學習,主要還是用心結合精聽和泛聽,利用好聽力材料和孩子的興趣愛好,當然還有家長們的陪伴和鼓勵。讓孩子們用耳朵發現越來越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