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上午,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承擔的重大項目「政府治理與市場監管改革研究」開題報告會在北大舉行。
課題首席專家、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趙成根,子課題負責人、課題組特邀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楊立華,子課題負責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永軍,課題組成員張玉佩博士、範亞西博士、李強博士、王華偉博士、郭宏樟博士、趙琦博士、李夢瑤博士等參加了開題會。
開題報告會現場
課題評審組由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王浦劬教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黃恆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劉鵬教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劉霖副教授等專家組成,評審組組長由黃恆學教授擔任。黃恆學教授主持了課題開題報告會。
首先,王浦劬教授代表國家治理研究院向與會人員說明了國家教育部「十三五」基地重大項目最新配置形式,並詳細介紹了北京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十三五」基地重大項目的總體設計、5個組成課題的基本情況及其相互之間的關聯性。他特別強調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我國行政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行政體制改革戰略重心發生重大變化的大背景下,本課題綜合展開我國政府治理與市場監管改革研究對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研究的關鍵價值,並明確指出本課題在基地「十三五」重大課題5個組成課題處於重要核心內容地位,要求本課題組嚴格認真按照課題設計展開研究,也希望各位評審專家為課題研究提出建設性意見。
趙成根教授代表課題組匯報了課題的研究意義、現有學術文獻評述、研究框架與方法、研究重難點與創新、子課題及分工、研究計劃和進度、預期成果等。他強調指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國行政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戰略重心發生重要轉變,行政改革已經從外延式走向內涵式,重點推進「簡政放權、強化監管、優化服務」,其中,「強化監管」已成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他進一步指出,市場監管研究是經濟學、法學、政治學和公共管理等多學科的研究領域,從公共管理學視角切入分析,具有特殊價值,而目前這方面高質量研究成果相對薄弱。此後,他較為系統地論證了研究思路與框架結構,指出該課題的目標在於,根據民主、科學和依法監管原則,探索中國特色市場監管體系現代化發展之道,以實現市場規則正義和自主高效運行。課題組將系統研究市場監管先進理念、批判借鑑國外市場監管先進經驗,對中國政府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發展和監管典型領域進行實證研究,貫徹問題導向,提出實現中國市場監管體系現代化的戰略構想和具體操作方案。
李永軍副教授指出,公共管理結構分析對於我國證券市場監管研究有突出的學科優勢。其中,既要善於汲取發達國家政府監管的有益經驗,也要特別注重中國特色,並且宏觀與微觀結合。楊立華教授則針對所承擔的京津冀大氣汙染治理一體化監管模式改革子課題,計劃從監測、監察、督促、管理和服務5個層面,對京津冀大氣汙染治理一體化監管進行研究,並對環境治理多種手段的有效運用展開研究,尤其要注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
評審組聽取了課題組的匯報,充分肯定了該課題的研究價值、方案設計和計劃,並對課題下一步研究提出了積極建議。黃恆學教授從擺脫「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監管困境出發,建議在研究目標中加入對市場效率的考量。同時,在研究子課題案例分析中,注意監管的主體、手段、目的的系統分析,注意數據和政策的相關性。王浦劬教授指出,課題需要著重於應用對策研究。在研究樣本選擇上,應該強化典型性,將研究領域與問題結合起來。同時,課題內容與經濟學等有交叉,因此,理念與數據需要有機結合,注意發掘公共管理學與其他學科交互優勢。劉鵬教授建議,考慮到市場監管專業性強,因此需要在民主監管方面加強參與式監管研究,同時,需要進一步明確4個子課題的邏輯關係,建議研究從監管主體、工具、績效等多個維度展開。劉霖副教授從經濟監管與社會監管的分類出發,討論了礦山安全監管的研究範疇,並且研究一體化監管體系。證券市場監管需要立足於利益分析,展開多層「委託-代理」關係及其發展影響分析。
評審組專家與課題組成員還圍繞本課題研究多個相關問題展開了充分討論。最後,趙成根教授代表課題組,對評審專家組提出寶貴建議表示感謝,並表示在此課題研究中會充分考慮專家們的意見建議,保質保量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
會議取得圓滿效果,為本課題下一步研究開展提供了良好開端。
編輯: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