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貝佐斯的想像力與我們的關係

2021-02-08 善緣街0號


本文來自:創投圈自媒體 Yourseeker 參考:經緯創投


《愛因斯坦傳》裡說,「他從來沒有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他的成功來自於將數學技能與想像力聯繫在一起,這讓他『看到』了別人無法理解的東西。」這可以被視作是愛因斯坦「異類的天賦」,他能融合看起來毫不相關的細節和技能,得出全新的複合能力。


這個「化學作用」,在其他領域可能也同樣成立。比如說大部分成功的創始人,就同時具備很好的數學思維、商業常識和溝通能力。今天分享的文章主要講的是溝通能力,其中用了比較大的篇幅聊了貝索斯。


當商業組織日益龐大,如何用不多的時間將相同的事情和想法傳達給組織中的不同個體?貝索斯在對外傳遞信息選擇謹慎地將信息壓縮到極致,並保證這個短語極其難忘;同時,在輸入信息的時候,他要求團隊「無損無壓縮」。


貝索斯大腦的布洛卡氏區(Broca's)想必通常都保持著一個高活躍的水平——這個區域主要負責人類組織語言的能力。嗯,很多時候,優秀的溝通能力也是一種槓桿。以下,Enjoy:



1


愛因斯坦最喜歡的一種運動叫,Gedankenerfahrung . 


中文世界沒有一個完全與之對應的詞,如果非要解釋,你大概可以簡單理解為:想像。


愛因斯坦試圖發揮想像力的對象是科學,更準確地說,物理學。他會閉上眼睛想像物理學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表現,而不單純是在黑板上建模、推演、運算。


● 當他 16 歲時,他就開始想像如果自己騎在一束光線上會看到什麼——光會如何前進?它將如何彎曲?

● 不久之後,他又開始想像如果自己坐在一個太空中的密閉電梯裡,身體會有什麼感覺。

● 後來他還甚至通過想像蹦床上保齡球和撞球造成的塌陷,來思考重力對時空的扭曲作用。


在愛因斯坦的傳記中,有更為詳細的關於他輟學後獨自練習 Gedankenerfahrung 的故事。他將這段經歷看做是自己真正開始學習的發端。


嚴謹來說,想像力應該無助於物理學,你甚至可以認為他們是對立的。畢竟,前者是對虛擬事物的臆想和揣測,後者則完全依賴於對真實世界的研究。


但愛因斯坦的想像力幫助他成為天才物理學家。現杜蘭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為達文西&賈伯斯&富蘭克林&基辛格撰寫傳記的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在那本《愛因斯坦傳》中是這樣描述的:「他從來沒有做過死記硬背的學習,他的成功來自於將數學技能與想像力聯繫在一起,這讓他『看到』了別人無法理解的東西。」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異類」的成功:通過將兩種彼此無關的技能融合、碰撞,進而創造出一些全新的東西。也就是說,想像力 + 數學技能,這可以部分解釋一位物理學家的成功。


那麼我們同樣可以說:溝通能力 + 商業常識,可以部分解釋一些商業人物的成功。


2


關於商業常識有太多值得展開的了。不過本文真正想討論的是,溝通能力。


巴菲特一直踐行著一個約定:通過那封著名的致股東信每年與後者定時溝通。30 多年後,貝佐斯也理解到了年度致股東信的重要性。


馬斯克則是第三個。


但他並不單純局限於每年只寫一封。眾所周知,這位在 Twitter 上是個話癆,甚至曾因口無遮攔引發 SEC 的調查(雖然已經和解,但此後發言需要經過「審計」)。


不過他並不總是如此。比如 2006 年,他對外公開「 特斯拉汽車總體規劃(secret-tesla-motors-master-plan-just-between-you-and-me)」,精心規劃了未來 10 年將會發生的事。


這份規劃和他的眾多嘴炮不同。事實上,即使是 2008 年金融危機這隻黑天鵝悄然出現,這份關於特斯拉的規劃 list 上大部分事項依然在正常進行。


馬斯克所展示的就是大膽卻頗為理性的溝通能力,我們大致可以這樣理解:


首先,這份規劃迫使馬斯克把自己對未來的願景和實現目標的計劃講得足夠清楚、明了,因此他才能更清晰地和他人分享自己的願景。更重要的是,它吸引了一批支持特斯拉的鐵粉。


其次,由於當時特斯拉剛起步,他所講的故事並沒有被廣而告之,因此需要更加坦誠激進,以期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最後,這是一種破釜沉舟:既然馬斯克把未來規劃公開出來,接下來就務必要迅速執行它。緊迫感倒逼了一些事情的發生。


如果跳出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溝通能力到底能帶來什麼。


第一,溝通能力的短期結果是產生好的「內容」。這是深入研究問題的一種內驅力。因為當你必須與其他人就自己的想法進行交流時,你退無可退。而你耗費心力所得來的一切有意義的結果,都會在往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創造持久價值。


第二,溝通能力的長期價值是帶來好的傳播效應。它可以幫你吸引到來自生態系統各個部分的人。這也是建立網絡的好機會:當你通過好的內容展示出自己的溝通能力,你將更有理由與有影響力的人接觸。也就是說,好的溝通能力讓你遇到對此感興趣的人,甚至會帶來他們一定程度的信任。


第三,溝通能力的作用在於產生「信息槓桿」。如何讓你每天接觸的諸多信息產生更大價值?要點在於藉此產生專屬於你自己的信息,以此為槓桿撬動更多內容,吸引反饋甚至是反駁,然後才是更好的交流和完善。


3


除了理解溝通能力的價值,我們回過頭來討論它該如何提升。


電影中最令人難忘的一幕往往是在臨戰前夕,將軍(通常是電影主角)站在數千名士兵面前發表一通熱血澎湃的講話。但是你會不會覺得荒謬,這些發表演講的人居然不用擴音器或麥克風嗎?


顯然,這種演講是在露天的戶外進行的,他的聲音傳播到幾十米外可能已經是極限了。所以,一名士兵站在隊伍最後一排、距離講臺足有好幾百米的地方,是不是只能偷偷想:「他到底在說什麼?其他人為什麼在歡呼?他們真的聽到了嗎?」


當然,有了現代化的通信設施,所有人都可以處理信息的放大和失真問題。但是如何讓自己的溝通能力得以提升?


我們不妨換個問題,假如身處管理層,如何用不多的時間將相同的事情和想法傳達給組織中的不同個體?


在貝佐斯擔任亞馬遜 CEO 的職業生涯早期,他可能就已經注意到了公司規模擴大後可能出現的信息傳遞問題。


雖然得自巴菲特的經驗(致股東信)可能是不錯的解決方案。但貝佐斯的心裡顯然還有一個答案。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人們無法完全獲知別人已有的信息,因此無法做出類似的判斷過程,必然也就無法百分百理解他人的意圖。


當然,貝佐斯可以選擇花大量時間召開全員會議,不斷重複他的理念,甚至是插手一些下級的工作細節,但這會把他的時間消磨殆盡。


貝佐斯的溝通能力強就強在,他總是能以非常簡潔和令人難忘的形式傳遞意志。


舉個例子,他經常講的「Day 1」。亞馬遜內部甚至以此為一棟建築命名。貝佐斯也許很少具體解釋這個概念,但他總是不停強調,公司需要避免進入 Day 2 的狀態,以此讓所有人理解 Day 1 的含義。


他總是說,Day 2 意味著停滯,隨之而來的是業績下降,然後是死亡。這就是為什麼公司總要保持 Day 1 的狀態。

 

貝佐斯想表達的當然是一個含義豐富的想法,但他把它壓縮成了兩個字,Day 1。


類似 Day 1 這樣的概念還有不少,據一位內部員工表示,貝佐斯總是能把一些關鍵想法壓縮之後講給大家聽。比如,亞馬遜每年都有一個大的主題,這些主題簡潔而令人難忘,可以幫助每個人記住當年公司最重要的目標。


有一年,亞馬遜的主要目標是儘快增加收入和訂單量,以實現規模經濟,從而引發飛輪效應。那一年的主題是「Get Big Fast Baby 」。相比於「增加 80% 收入」,「Get Big Fast Baby 」更容易讓所有人記住。


還有一次,亞馬遜已經達到 1 億美元收入的裡程碑,貝佐斯當時的主要擔憂是,公司是否可以在不出問題的情況下快速處理大量訂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年的公司主題定為「Getting our house in order(讓我們的一切有序起來)」。


每個團隊都接收到了這個主題帶來的訊號。大家希望徹底解決快速處理大量訂單的事宜,而不僅僅是為此付出更多的人力和其他開支。


當時,他們為了實現目的,一直在尋找那些能夠突破理論負荷的方案,並始終尋找在哪裡能創造規模經濟。舉個例子,如果搭起一套合理的客戶自助服務機制,就能夠有效處理最常見的客服問題,比如列印退貨清單。


也許這就是衡量公司戰略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你隨便走到走廊去問公司裡的某個人,看他是否知道目前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而貝佐斯顯然是十分了解的,因此他才願意花時間用正確的詞彙來壓縮一個關鍵概念,藉此提升溝通能力。


4


不過,還有一點非常有趣。雖然在對外溝通的過程中,貝佐斯選擇了壓縮信息。但他採用了與此完全相反的方式來處理信息的輸入過程


比如,他在亞馬遜禁止使用 PPT,因為覺得這種媒介會產生信息損耗。PPT 一直鼓勵大家將想法縮減成一系列的要點,所以貝佐斯非常討厭。


可以這麼理解,他不想也不允許其他人向自己傳遞壓縮之後的想法,他要完整信息。所以內部員工會以長文方式匯報。雖然書寫下來也會讓信息產生一點損失,但比 PPT 好很多。


也就是說,貝佐斯在對外溝通的時候經過了仔細壓縮,以便實現最高的「信息保真度」。但他獲取信息的方式又非常原始,並且儘可能不要壓縮。


類似的天才概念並非是首次出現了。比如矽谷創投圈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不知道 Marc Andreessen 的那句——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軟體正在吞噬世界)。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想像力宇宙與貝佐斯的想法壓縮包
    愛因斯坦試圖發揮想像力的對象是科學,更準確地說,物理學。他會閉上眼睛想像物理學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表現,而不單純是在黑板上建模、推演、運算。當他 16 歲時,他就開始想像如果自己騎在一束光線上會看到什麼——光會如何前進?它將如何彎曲?
  • 愛因斯坦的想像力宇宙與貝佐斯的想法壓縮包 |【經緯低調分享】
    愛因斯坦試圖發揮想像力的對象是科學,更準確地說,物理學。他會閉上眼睛想像物理學在現實世界中的具體表現,而不單純是在黑板上建模、推演、運算。● 當他 16 歲時,他就開始想像如果自己騎在一束光線上會看到什麼——光會如何前進?它將如何彎曲?
  • 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想像力比知識重要!但是,想像力為什麼重要?
    「想像力比知識重要」!愛因斯坦表示,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所說的每一個字我們都認識,但說出來的話卻不見得都每個人都能理解。其實,我們可以用賺錢、成功等世俗上最重要的追求來比喻這個道理。譬如前陣子流行過一句話:你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它的內涵就是想像力,你必須是想到之後,才能做到。當然,有些人是例外——他們沒有想到也做到了,那叫做幸運。
  • 愛因斯坦一語道破想像力的奧秘:高密度的神經元連接
    上一篇我們主要介紹了大腦的記憶力原理,本篇我們將進一步介紹,如何全面的打造一個有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大腦。愛因斯坦是公認20世紀最聰明的天才般的人物,其死後,科學家想從他的大腦找到與智慧的關係,結果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只有1230克,比正常男性1400克少了170克,令人大跌眼鏡。
  • 柏拉圖的「理念」、愛因斯坦的「想像力」,都不是中文字面的意思
    柏拉圖學說中,最為重要的概念「Idea」,被中文翻譯成了「理念」,一旦變成了「理念」,我們就很難再認識到柏拉圖「Idea」的真正的內涵。其實,柏拉圖的「Idea」與中文「理念」在字面意思上,半點關係都沒有。
  • 愛因斯坦:有想像力的孩子,未來走得更遠
    我們先來看看愛因斯坦是怎麼說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沒有想像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對於我們常人來說,我們很難給想像力一個正確的位置,因為想像力它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們無法像知識一樣,給它定位。
  • 愛因斯坦:有想像力的孩子,未來走得更遠
    想像力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位置?我們先來看看愛因斯坦是怎麼說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沒有想像力的靈魂,就像沒有望遠鏡的天文臺對於我們常人來說,我們很難給想像力一個正確的位置,因為想像力它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我們無法像知識一樣,給它定位。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怎樣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育兒專家表明,閱讀可以增強寶寶的語言能力,圖畫能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激發寶寶的想像力。學畫畫,激發寶寶的想像力寶寶,是很多爸爸媽媽最愛的寶貝。爸爸媽媽往往會補充大量的營養給他們,不僅包括身體上的營養,而且還包括智力上的「營養」,那麼智力上的營養應該怎樣去開發呢?大多數的爸爸媽媽因為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 貝佐斯:1歲被生父拋棄,靠繼父栽培創辦亞馬遜,後送千億報恩
    貝佐斯的父母在離婚之後,貝佐斯的去處便成為了一個問題。 在這個時候,他的父親毫不猶豫地拋棄了貝佐斯,去尋找新的人生。就這樣,貝佐斯被判給了自己的母親。而從那之後,貝佐斯的親生父親,幾乎再也沒有出現在他的生命中了。 雖然貝佐斯的父親無情地離開了他,但是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深愛著他的母親。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培養孩子想像力,這4步簡單易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一項針對孩子想像力的調查在全球21個國家進行,結果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就將孩子的想像力扼殺在搖籃裡,家長們沒有認識到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家長要做的,應該是把這個世界的精彩呈現給他們,而不要急著將大人們理解的世界告訴他們。影響孩子想像力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數原因是與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有關。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3-12歲孩子必讀的優秀科普書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從古代開始人們對於科學就充滿了想像力,為什麼鳥會在天空中飛行?當一塊流星飛過時,古人會想為什麼晚上會有石頭從天空中滑落?當然,古人是無法說出準確的科學根據,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卻一直推動著後人不斷想像和嘗試。
  • 一場讓貝佐斯重掌亞馬遜的疫情
    來源:TechWeb.com.cn作為亞馬遜公司創始人,世界首富傑夫路貝佐斯(Jeff Bezos)原本已經遠離公司日常管理,專注公司的長遠規劃。但是,疫情危機迫使貝佐斯重拾管理大權,從庫存管理、新冠肺炎的檢測到應對公眾批評。《紐約時報》詳細披露了貝佐斯的這一轉變。
  • 愛因斯坦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中的精彩!
    2019年,首張黑洞照片問世,「看不見」的黑洞被看見了,愛因斯坦笑了,這確實是驗證偉大思想的光輝時刻。他的偉大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世界上多個國家都發行過紀念愛因斯坦的郵票,相信大家最關心的當然是中國郵政發行的這枚J.36《紀念愛因斯坦誕辰一百周年》郵票啦!
  • 全球首富貝佐斯離婚:富人的世界太刺激了……
    馬上又有很多人跳出來,說這也很正常啊,是時間讓愛情變成了友情、親情,他們的關係裡已經沒有愛情了。等等,好像哪裡不對勁?一個擁有 1370 億美元的男人,你們不關心一下這麼多錢將何去何從?恐狗仔爆料,貝佐斯急忙宣布離婚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貝佐斯決心離開嬌妻呢?機靈的網友從貝佐斯突然開始健身就嗅出了貓膩 ( 男人突然愛美為什麼,一定是戀愛了 )。
  • 與想像力創造力有何關係?
    藝術禮品,就是藝術家的藝術作品,進入了禮品渠道後,成為了禮品,我們就稱這類作品為藝術禮品。特點是:這類禮品是藝術家的作品,其二:禮品蘊含很高的藝術氣息,具有很好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而藝術禮品中藝術氣息,又能引導人們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尤其是對孩子而言,更有效果。
  • 愛因斯坦人物雕像;讓我們跟隨雕塑一起走進成功人士的世界
    他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肅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我相信我們看到過不少關於家長打壓孩子想像力的新聞,在這個年代下,孩子們早早就成為了愛好班、興趣班的「奴婢」他們早早的就被家長卷在了籠子裡,很少有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機會,久而久之,他們就成為了父母的機器。正是因為這樣,他們的想像力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扼殺在了搖籃裡。
  • 美富豪想離開地球:逃避第三次世界大戰,培養1000個愛因斯坦
    無獨有偶,美國另外一個大富豪,當今世界首富貝佐斯也要著急離開地球,但他的目標不是火星而是月球,他認為,馬斯克搞的殖民火星計劃不切實際,特別是火星距離地球太過遙遠,無論是環境改造還是移居成本都不如月球來的划算,因此月球才是比較理性的選擇,2019年,貝佐斯正式向外界宣布,自己正在研發一款新型月球登陸器——藍月亮,在被問及自己殖民月球計劃的動機時,貝佐斯解釋道"現在的地球資源正在枯竭
  • 奧美雙語如何提高想像力
    半個多世紀以前,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論科學》一文中深有感觸地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並不是教育大師,但他對教育本質的理解確實灼見獨具,精深不凡,他提出了教育要「少一點功利,多一些探索自然的興趣」。
  • 大罵首富貝佐斯:你是個「抄襲狗」
    馬斯克的才華似乎與暴脾氣成正比,此前曾多次曝出馬斯克常常怒噴員工,許多特斯拉老人都要躲著他走,而近日馬斯克更是直接將目標對準了全球首富——亞馬遜CEO貝佐斯。前不久,金融時報報導亞馬遜以超過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自動駕駛公司Zoox。
  • 愛因斯坦沒有解釋出慣性的本質,但他深化了我們對慣性的認識!
    而慣性定律描述的是運動和力的關係。即這種關係標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因素。我們都知道了,慣性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慣性的大小隻於物體質量大小有關,與運動狀態無關。在這裡我要引出另一個物質固有的屬性——萬有引力【任意兩個質點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