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懷孕十個月一直到分娩,期間孕媽都需要格外小心。不僅包括自己的吃喝拉撒各方面,還要防止胎兒出現畸形等各方面病症。
因此,除了在護理方面多多注意之外,也要記得按時體檢。不過,有些孕媽即使查出了毛病,也會由於懷孕艱辛,抱著僥倖心理堅持把孩子生下來。
但對於這個孩子而言,是否有些不公平呢?到底是愛還是自私?
胎兒腹中被「綁繩」,一出生就面臨截肢
雅雅由於第一次懷孕時不小心流產了,之後懷孕就變得無比艱辛,一直做到第三次試管嬰兒才成功。
因而,雅雅更是馬虎不得,立馬辭職回家養胎,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中。
後期體檢時醫生表示,腹中的胎兒患上了「羊膜帶症候群」,具體情況有待觀察,但有必要的話最好終止妊娠,否則孩子生下來後可能會有畸形情況。
最終,雅雅還是決定把這個孩子生下來,可情況比想像中要嚴重,孩子不僅早產,左腿上的疤痕也很深,醫生稱危險係數很高,需要截肢。
像這樣的情況,很多網友都表示無法理解,既然早知如此,為何非要生下來呢?這種事怎麼可以抱有僥倖心理,孩子剛生下來就截肢,今後的成長過程中需要面臨多少惡意的眼神啊,這實在太不公平了!對整個家庭來說也是種不幸。
關於羊膜帶症候群
羊膜帶症候群是指胎兒尚在腹中時,由於部分羊膜破裂,產生的纖維素或纖維硝漂浮在羊水中。如果不幸纏繞在胎兒的某個部位,就會限制成長發育,給該部位越來越緊迫的壓力,最終影響血液供應,甚至出現肢體發育障礙壞死的情況。
可以簡單理解為胎兒在腹中的時候,身體部位上就被綁了一根「繩子」,隨著發育繩子變得越來越緊,出生後就可能面臨截肢的命運。
當然,出現這類情況也不一定都是畸形,孕媽一定要注意多去醫院進行監測。如果可以排除畸形危險,孕期多小心就沒問題;如果危險係數比較高,為了家庭考慮,最好還是終止妊娠。
不過,目前關於羊膜帶症候群的誘因還沒有準確的定論,但大多認為與遺傳物質改變、羊膜破裂以及血管損傷有關。
孕媽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髮熱、早期服用了藥物或具備盆腔炎病史,胎兒換羊膜帶症候群的機率也會增大。
總體來說,發生率還是挺低的,在1/3000~1/15,000不等,但孕期還是要多上心預防才是。
如何預防羊膜帶症候群?
1)做好孕檢
胎兒在腹中的發育情況,通過孕檢了解是最直接的。
不要覺得浪費錢,每一項孕檢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不僅可以實時監測胎兒的發育情況,還能篩選排除疾病。
2)遠離輻射的危害
整個懷孕期間,孕媽都要注意不要去人流複雜且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餐具也要定期消毒。
尤其要注意遠離輻射場所,以及危害比較大的藥物、農藥、酒精等。尤其是孕早期,胎兒受到輻射致畸的可能性很大。
3)做出生缺陷篩選
比如唐氏篩查、大排畸,必要的還可以做無創和羊水穿刺。
很多家長不願意做這些檢查,因為費用高且承受能力差。但這是很有必要的,不能抱有僥倖心理,一旦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或畸形,不僅會伴隨一生,還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經濟情況與和諧程度。
孕期多花些心思預防畸形和疾病情況,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寶寶健康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