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大學109周年校慶之際,散打隊請來了兩位老朋友,與我們進行線上訪談。其中這位是散打隊的老朋友呂正華學長,是電子工程系14級的畢業生,畢業已經快六年了,現在在VMware擔任著高級技術人員,是一名資料庫工程師,但是在畢業後工作的空餘時光,仍然為清華貢獻著巨大的力量,一直擔任電子系《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的助教,並且為散打隊的教學、訓練提供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超級巨大的幫助。是怎樣的幫助讓我用了「超級巨大」這個詞呢?看他的分享便知。
Q: 您與清華是怎樣結緣的?
我哥哥是清華電子系的,他比我大六歲,我的人生軌跡基本上是模仿他。但我高考那年嚴重偏科,生物沒考及格,就讀了北郵的電子系,研究生保送了清華電子系。到清華後認識了一些朋友,並且擔任了助教,有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我研究⽣期間參加的是太極拳協會,他們的教練跟李寶如先⽣(散打運動開拓者,新中國早期體育健將,北京市散打隊教練,北京市摔跤隊教練)熟識,從⽽我也認識李寶如先⽣,然後就⼀直跟著李寶如先⽣練摔跤和功夫。在學校的時候,就堅持每周都去天壇訓練。也結識了很多摔跤、散打的全國冠軍、體育健將,跟他們也經常競技學習。這個⼈脈也為學校的散打隊帶來了很多極⾼⽔平的運動員來教學。
由於李寶如教練和徐鋼教練的介紹,我認識了學校的體育⽼師⻢勇志⽼師。⻢勇志⽼師是武術摔跤的⾼⼿,也是散打隊的負責⼈。2018年,我⽑遂⾃薦聯繫了⻢勇志⽼師,期待能回來把摔跤帶回學校。⻢勇志⽼師欣然同意。於是,我便每周⼀次回學校,帶散打隊訓練摔跤。同時,我也利⽤⾃⼰的私⼈關係,邀請了前⼋⼀散打隊(現特警教官)的朋友,來帶散打隊拳腳綜合技術。得益於散打隊隊⻓和眾成員的⽀持,⼤家進步都很快,在和北⼤的友誼對抗中,也將學到的技術化為優勢,令⼈欣喜。
我2012年開始擔任電⼦系的數據結構與算法課程助教,現在是2020年,期間每⼀年,我都輔助陳健⽣⽼師持續擔任這⻔課的「助教」,這⻔課也剛剛⼊選了北京市優秀課程(清華總共只有4⻔⼊選,且⼯科類唯有這⻔課)。說這個題外故事的原因是,我對摔跤、散打的熱情是⼀樣的,也會⻓⻓久久的堅持下去,讓同學真正從摔跤和散打的訓練中獲益。
Q: 您與散打隊有著怎樣的故事?
我的情況⾮常特殊,我和散打隊結緣是在我畢業多年之後,以摔跤教練的身份回來帶訓練。散打是中國孕育的格⽃運動,北京的散打運動是李寶如先⽣最早開展的,特點就是把摔法⽆縫的融⼊到散打⾥。
2018年10⽉31⽇下午,我恰好帶霍達(專業摔跤運動員,國家級體育健將)遊玩清華園,正巧也接到⻢勇志⽼師的電話,問今天能不能去維學館第⼀次帶⼤家訓練摔跤。於是我和霍達第⼀次給散打隊的同學們展示了摔跤的魅⼒,以及如何融⼊在散打中。此後,便開啟了令⼈振奮的⼀直堅持到現在的訓練。
摔跤和散打是對身體素質開發最全⾯的訓練,我和散打隊的同學們,都不是體育特招⽣,但是都有⼀股不服輸的勁頭,都期待通過⾃⼰的努⼒,戰勝⾃⼰,超越對⼿。這⾥說⼏件我和隊員們的⼏件⼩事。
我本⼈遇到⼀些挑戰的時候,就會靜下⼼來設計⽅案,然後持續努⼒應對挑戰。我堅信這點是摔跤散打帶給我的。以前在天壇訓練,有⼏個初中⽣,⾃幼練習,⽔平極⾼,爆發⼒⾮常強,李寶如先⽣贊不絕⼝。我當時在⼀邊相形⻅絀。不服輸的勁頭讓我回去後,諮詢李先⽣,諮詢其他國家級教練和全國冠軍運動員,也上⽹絡搜索資料如何提升摔跤的爆發⼒和整體⼒量。然後就每天堅持訓練,⼏個⽉後,如脫胎換⻣,李先⽣看⻅我⽤阻⼒帶訓練摔跤的技術,也稱讚不已。這種⼀次次的在摔跤散打道路上⼩挑戰的克服,永不放棄的態度,也讓我在⼯作中受益。印象最深刻的⼀個例⼦就2019年夏天,分布式資料庫中有⼀個HashAgg的代價模型,之前⼀直處理不好,⽣成的查詢計劃常常不夠優,導致執⾏速度很慢。為了研究這個數學模型,我花了⼀個⽉的時候,仔細研究普林斯頓⼤學教授RobertSedgewick的兩本資料,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在Greenplum中⽤了⼀個漂亮的數學模型,能⽐較精準的選擇⼀階段聚集還是多階段。更讓⼈難忘的事,這⼀⽉的研究也解決我在2012年讀研時候沒解決的⼀個組合問題。
和散打隊的隊員們相處,也讓我看到了很多摔跤、散打帶來的優秀品質。這⾥很想再提⼀下我的直系同實驗室學弟,前散打隊隊⻓,單昭。他剛加⼊散打隊時候,也啥都不會,就被拉去跟北⼤打友誼賽,被北⼤的訓練了很⻓時間的⼀個隊員打得落花流⽔。很多⼈這時候就會選擇放棄了。但是,摔跤和散打這類運動,最直接教給你的就是挫折教育,跌倒了,我們爬起來,繼續戰⽃,永不⾔棄。永不⾔棄也需要動腦筋,制定⽬標,設定⽅案,然後不懈努⼒。我利⽤⾃⼰在格⽃圈⼦的⼈脈資源,介紹單昭去了⻘藤格⽃,認識了⼀位國家隊的拳擊⼿,上他的私教課學習拳法。⼀開始那位國家隊的朋友評價單昭是「簡直是埋汰拳擊」。經過⼀陣⼦刻苦的訓練後,那位朋友也說好多了,進步⾮常⼤。在最近的⼀次和北⼤的友誼賽中,之前那位北⼤的同學指明要打單昭,單昭也毫不畏懼,因為已經追趕上了,那場也打得半⽄⼋兩。摔跤訓練,就得不怕⻜起來,不怕躺下。散打訓練,就得不怕拳腳,迎難⽽上。這種精神,⼀定會反應在科研⼯作中的。單昭是我直系學弟,我經常和他交流,如何把博⼠讀好,如何學習⼀些計算機的技能,我明顯可以感覺到不放棄的格⽃精神在科研中的體現。
訓練過程中令⼈敬佩、讓⼈感動的事和同學還⾮常多。訓練⼀直堅持下去,這類精神也將薪⽕相傳。正視困難,制定⽅案,刻⻣實踐,戰勝困難的格⽃精神,也將伴隨每個散打隊隊員的⼀⽣。
Q: 您在現在的行業有何經驗想同大家分享?
我是軟體⼯程師,開發分布式資料庫內核的。我對Greenplum內核的開發也頗有感情。Greenplum是⼀個開源軟體,⽽且許可證⾮常友好。國內⾮常多的資料庫是基於Greenplum的。
我本⼈特別喜歡看《⼠兵突擊》和《我的團⻓我的團》這類電視劇,再加上習武帶來的武俠⽓質,家國情懷在我腦海⾥⼀直很濃。我們國家在資料庫⽅⾯,其實和作業系統、編譯器等基礎軟體類似,⼀樣還在被外國的產品掣肘。我希望我⾃⼰能不懈努⼒,今後能在這個⽅⾯或者其他技術⽅⾯為國家做⼀些貢獻。這也是我希望每個清華學⽣多少⼼⾥能有的「情懷」。
具體到技術專業上,我的⼀路經歷告訴⾃⼰,基本功是最重要的。同時也需要保持⾃⼰的先進性。清華的同學們課程壓⼒⾮常⼤,很多時候課外屬於⾃⼰的時間⽐較少。我們應該要有屬於⾃⼰的時間,⾃⼰設計計劃,紮實基本功。具體到我的專業素質上來說,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把編程語⾔,資料庫,基礎數學等等知識紮實。你在學校裡學過的一切都很重要,你只要偷懶了一門基礎課,這筆帳遲早要還。具體怎麼做呢,可以嘗試⼴度優先,然後適當深度優先。⼴度優先,先搜集某個具體領域的國內外經典教材和資料,然後根據⾃⼰的時間和興趣,適當剪枝。再遇到不懂問題的時候,控制遞歸深度,適當的深度優先去學習那些不懂的話題。
我還發現⼀個現象,清華學⽣⾥編程⽔平⾼的太多了,但是基礎軟體,就拿資料庫來說,優秀的資料庫如Postgres,其全球29位committer⾥,並沒有⼀個中國⼈。這類基礎軟體,可能需要⻓時間的投⼊才能有所積累,我希望更多的清華的同學們能在這些領域出現。
Q: 您在疫情期間有何感受?
這是⼀段⾮常特殊的時期,我所在的安徽⻩⼭和後來回到的北京,都不是疫情嚴重的⼀線。我只能通過⽹絡去了解⼀線的情況。我看到武漢的遍地英雄和⽩⾐戰⼠回歸時候的場景,熱淚盈眶。之前來清華帶過摔跤訓練的全國冠軍王彥⻰(UFC⾦腰帶張偉麗的私教)也跟我說:「看到醫⽣回家的時候,咱也流淚,就在想,我們怎麼沒有去做個義⼯啥的呢」。我們都感同身受。
VMware的同事,⽤⾃⼰的關係和能⼒,籌集到了很多抗疫物資,⽀援給了⼀線(襄陽和紅安),我能做的就是為這些抗疫物資,貢獻⼀些資⾦⽀持。清華的校友們也發動了⼀些捐款,我也盡⼒綿薄之⼒。
後來我跟王彥⻰等⼈說了⼀些內⼼的想法:這種特殊時期,要靠⼈⺠戰爭的汪洋⼤海,不在疫情重災區的⼈同樣重要,我們管好⾃⼰,就能防⽌第⼆個疫情重災區出現,這就是最⼤的貢獻。
新冠疫情⽬前是全世界的災難了。這期間的⼀些事,會讓⼈有思考。每個⼈思考的出發點也不同。我是覺得,我們作為個⼈,我是搞技術的,以後怎麼樣都得⽤技術,讓我的國家能獲益,我期待做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每個⼈貢獻⼀點,加上⼏千年沉澱下來的中華⺠族的凝聚⼒,我們國家⼀定會更好。
學長的分享充滿著對母校的深情,也充滿著家國情懷。我們從學長的分享中也可以感受到格鬥精神在學習、科研、工作中的體現。希望我們尚未畢業的各位能向學長學習,將格鬥的訓練中所培養的堅毅、不服輸、勤思考的精神帶入今後的生涯中。祝學長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
另一位校友皮振宏的訪談,請移步本公眾號同日發布的推送《雲校慶 | 聽皮總講那過去的故事》。
文案 / 呂正華
修改 / 方萌
審核 / 陳榮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