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月偏食
觀看時間:2019年7月17日農曆十五02:42開始,且除西部之外的大部分地區僅可見初虧階段,因月亮西落,後段不可見。
氣象部門指出,這次月偏食在7月17日凌晨2時42分,由「半影食始」揭開序幕,皎潔的月面自東稍偏北側逐漸略微黯淡,起初目視不易察覺,而後逐漸明顯;偏食開始在凌晨4時1分「初虧」,此時明顯可見月面的東北側開始有缺角,之後缺角逐漸擴大;清晨5時31分「食甚」,是這次月食缺角最大的時候,缺角約佔月面的66%。
氣象部門進一步表示,由於臺灣各地在清晨5時15分到5時31分間陸續月沒,這種月食過程中月沒的現象稱為「月沒帶食」,也因為月亮已沒入地平線,因此這次月食「食甚」及其後的偏食過程在臺灣將無法見到。
此外,氣象部門指出,2001年到2100年全球各地總計將發生228次月食,其中月全食86次、月偏食57次及半影月食85次,臺灣可看到63次月全食、38次月偏食及60次半影月食,而下次月食將發生於2020年1月11日的半影月食。
觀看地點:我國除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區能看到整個過程外,其他地區可以看到「帶食月落」。
2019年7月17日月偏食全過程觀看入口:https://weibo.com/tv/v/HDUagqHHl?fid=1034:4395105331940898
7月17日凌晨還將上演一次月偏食,我國除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區能看到整個過程外,其他地區可以看到「帶食月落」。據天文專家介紹,月球作為衛星繞地球旋轉,同時與地球一起繞太陽公轉。在此過程中,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運轉到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到月球的光線就會部分或完全被地球掩擋,就會發生月食現象。
月食分為三種:月偏食、月全食、半影月食。
月偏食分為三個階段:初虧、食甚和復圓。
本次月偏食自北京時間7月17日02時42分「半影食始」,此時月球移入地球的半影區,月面自東側開始逐漸變暗;
03時56分「半影食既」,月輪與地球半影內切,此時月亮全部進入地球的半影區;
04時01分「初虧」,月面開始進入地球本影區,東側開始有缺角;
05時31分「食甚」月面虧蝕最大,為65.8%;
至07時00分「復圓」,月面缺角消失,恢復成圓明月狀,但因月面尚在半影區內,月面的西稍偏北側稍成陰暗;
07時06分「半影生光」,月輪再次與地球半影內切,開始逐漸退出地球半影區;
08時19分「半影食終」,月球完全脫離地球半影區,月食現象結束。全部過程歷時5小時37分鐘。
由於此次月偏食發生在夏季凌晨,天亮與月落較早,我國大部地區只能看到「初虧」階段,只有西部地區可以觀測到全過程。
溫馨提示: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窗口回復【月偏食】可獲取2019年7月17日月偏食觀看時間地點及模擬視頻過程,還可以查看2019年7月天象奇觀預告,更多氣象直播/回放入口持續更新。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