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30萬讀MBA的人,究竟在學什麼

2020-12-16 神探狼長官

前不久、碰到一個朋友,因為好久沒見,所以找了家咖啡館,閒聊了一個下午。

之前見他發朋友圈在讀MBA,帶著好奇,我更多的是在問他讀MBA 的收穫和內容;而他更多的是在分享。

我的這位朋友,暫且叫他老A,前幾年一直在創業,也算是小有成就(在他看來),後來,因為合伙人的問題,就退出了當時的項目。老A在家閒了半年,沒事就背個包出去走走看看。在這個過渡期結束後,閒著也是閒著,也沒有考慮太多,他稀裡糊塗就報了MBA的課程。我問他原因,他說更多的好奇,當然,也有深造和學習的緣由在裡面。

花30萬讀MBA的人,究竟在學什麼

除了所謂的人脈積累,商業案例等,在他看來,自己收穫最大的是邏輯思維再認知。

你還別不信,很多人在聽到邏輯思維這個詞的時候,更多的感覺是冷冰冰的,多位理科和法律人士使用。其實不然,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在現在的形勢下,已經不是MBA課程的獨有,而是已經在職場上普遍被應用了。

哦,具體怎麼看,我問到。

1、全球化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對今天的企業來講,技術交流、業務拓展、公司戰略已經離不開全球視角的思考,未來將會與日俱增,這是個大趨勢。在這種情況下,語言(尤其是英語)固然重要,但比語言更重要的是邏輯思維。如果一個人的大腦無法做到「我是這樣想的,因為...」這類有條理的思考,無論其語言能力有多強,到頭來也無法說服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同事或者合作夥伴。

2、競爭環境的變化增快

由於競爭環境的變化增快,不僅僅是企業,職場上的人也是同樣,你注意到最近的新聞沒有,今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已經突破了1300萬,未來,人才的競爭將更加加劇,允許人們存在一定容錯率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今後,「針對重要論點快速做出正確決定、將決策合理地傳達給周圍人」這一能力將愈發收到重視。

3、邏輯思維帶來的系統思考

今天的創業,一直再講創新,但是,一個誰都能想到的隨處可見的電子很快就會被模仿,幾遍不模仿,競爭對手很快也就會想到。如此一來,就會陷入開始模仿之爭,到後來的產品價格戰,看的就是誰能抗多久。如果想不讓對手模仿,有能實際落地並帶來高收益,獨特的創意是不可少的,但是,背後邏輯思維帶來的系統思考,更具有價值。

邏輯思維

怎麼理解邏輯思維?

字面意思,就是條理清晰,有邏輯的思考。雖然這個詞在日常中被大家廣泛使用,但是,給它一個具體的定義,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如果再進一步問「怎樣才能有邏輯的思考」,回答者更是寥寥無幾。

其實,它有四條基本原則:

將結論明確為「是否」通過「因為...所以..」來思考結合事實切中要點,顧及整體平衡。在邏輯思維中,不能一下子就從最初的論點跳到結論,而是應當以事實前提為基礎通過一系列判斷的累計,形成思考的條理。對於其中的每一個判斷,也都要求清晰明確。法庭庭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同時,用好邏輯思維,可以加快思考的速度;節約時間和精力

加快思考速度的思考方法

只要明白「模式」,就能快速做出正確的結論。

模式本身並不是邏輯的,但了解它以後就能大幅增加邏輯思考的速度和精確度,可以把它想像成邏輯思維的渦輪增壓式發動機,而思考的模式有以下5種:

1、MECE/邏輯樹

想要按邏輯思維得出高精度的結論,就必須著重檢查是否有重要因素被遺漏,以及是否存在相同要素的重複。尤其「遺漏」的存在會大幅削弱說服力和解決問題的效果,這一點需要特別留意。

2、矩陣圖

「矩陣圖」是整理信息時常用的模式,可以說是幫助人掌握事物整體構造的代表性工具。將信息按兩條軸(切入點)做成圖表,使複雜的內容能以視覺形式被人直觀地認知到。「矩陣圖」分為兩大類,一是表格型,二是坐標型。

表格型常被用於整理定性的信息,例如「優勢/劣勢」、「重要度高/重要度低」。SWOT分析法就是典型的表格型矩陣圖。

3、流程圖

用流程圖來把握整體,幫助你掌握構造和解決問題。 商業活動中存在大量多變且複雜交錯的要素。在思考這些多變的動向時,只要沿時間序列或因果關係等流程來思考整理,就會變得更容易理解。工作中解決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

4、關係圖

「關係圖」就是能將事物所包含的要素、人物關係和關聯,或是事件的因果關係以視覺方式體現出來的整理圖。它能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關係」以可見的形式加以展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人理解、整理和分析。

5、假說檢驗

一般情況下,在得到一個論點或課題的時候,首先需要從構築邏輯基礎的事實入手,也就是所謂的搜集信息。然而,如果只是漫無目的地搜索,就只是浪費時間無法推進工作。假說就是前提之一,我們以假設的前提下,來進行檢驗即可。

利用框架節約時間和精力

迄今為止人們製作出了大量框架,尤其一些知名框架經過了曾經那些優秀商業人士的打磨,可謂先人的智慧結晶,是能夠用在多種商務場合的方便道具。學會基本框架的使用方法能夠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常見的框架有:

1、商務環境分析的3C模型

2、制定營銷策略的4p模型

3、自身所處環境的SWOT模型

4、價值鏈圖

5、摸清行業的五力模型

利用框架來思考,讓邏輯變得明確。這也是邏輯思維被廣泛應用的原因之一,他的強大是很顯然易見的。

其實,MBA課程中的思想和工具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很多人還是很缺乏相關的能力, 當你確認自己懂了,就請一定要嘗試多用以徹底掌握這些知識。以邏輯思維為代表的經營學工具,與其說是知識,不如說是一項實踐技能,請把它與外語視為同樣的東西。由於是實踐技能,不實際使用就沒有任何意義。擱置不用的時間長了,它就會生鏽,最後變成一堆廢物。

是的,很多內容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有人30萬都要學,而我們了?別讓技能和知識生鏽!!!

相關焦點

  • 在職讀mba學位究竟怎麼樣?
    在考取研究生這條道路上,大家已經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可是話又說回來,不管大家如何努力,在結果方面上始終都不盡如人意,說到底是因為大家的能力存在相應的問題,或者說大家根本就不適合考取全日制學歷,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在職讀mba學位,那麼這一類型的形勢究竟怎麼樣呢?
  • mba和emba的區別?什麼樣的人適合讀MBA?什麼樣的人適合讀EMBA?
    現在的職場人都開始關注考研,因為面對職場的不斷更新迭代,職場人的壓力不言而喻。從嘉禾博研獲悉,最近幾年考研的職場人是越來越多,倍數級增加。這期間不容忽視的兩個專業就是MBA和EMBA。mba和emba的區別?什麼樣的人適合讀MBA?
  • MBA | 讀MBA的意義以及最佳年齡分析...
    讀MBA有用嗎?什麼年齡讀MBA比較合適呢?
  • 為什麼讀MBA,什麼人適合讀MBA
    例如在美國,很多二三流商學院畢業生的起始工資就高達3萬美元,這樣的收入對於一名剛剛出爐的碩士畢業生還是相當可觀的。所以,MBA被看做是通往財富的金橋就無可厚非了。MBA準確調劑,立即申請 但是,這座「金橋」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呢?
  • 花30萬元讀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貴不貴
    讀一個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的MBA,花上30萬元,究竟貴不貴?東部地區高校舉辦中外合作辦學的MBA項目究竟是不是單純為了掙錢?「坦率地說,我們這個項目學費看上去比較高,但是並不很高。」他說,復旦-BI挪威商學院這一中外合作辦學MBA項目收取30多萬元學費,相比復旦管院自己辦非中外合作類MBA項目(也是30萬元)其實差不多,但前者成本更高,比如挪威的教授飛到中國給學生授課,學生去海外遊學,「參加我們MBA的交換計劃,學生還要花半年時間在海外學習」。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是我國教育部批准的第一個碩士學位的中外合資項目。
  • 什麼人適合在職讀mba學位?
    在最近的幾年時間裡,在職讀mba學位似乎已經越發受人關注了,但是許多人卻仍舊有些爭議,因為大家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是不是適合選擇這一類型的學習形式,其實隨著時光的流逝,社會以及公司對於自身學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學歷不過關的話,那麼註定與升職無緣,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 網絡學習的時代,花30萬出國讀計算機還值得嗎?
    網絡學習的時代,花30萬出國讀計算機還值得嗎?萬出國讀計算機還值得嗎?為了拿到心儀網際網路公司的入場券,每年出國讀該專業的學子數不勝數。不過這是一場關於個人財務狀況和未來願景的博弈,出國讀計算機的成本幾乎都在4萬美元以上。那麼在人人都能上網自學的時代,花這筆錢去讀計算機到底值不值呢?
  • 究竟要不要花20萬讀個MBA?
    很多學員來問我,工作之後要不要花費重金讀個MBA?這其實是很多職場人都有的苦惱,「MBA的學費那麼貴,真的有必要讀嗎?」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我們只用錢這一個標準,來衡量MBA的價值了。那工作之後要不要花重金讀個MBA?對每個人來說收益率不同,我覺得以下這些問題,是做決策之前需要想清楚的:為什麼想要讀MBA?讀MBA的出發點是什麼?
  • 讀mba哪個學校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讀mba哪個學校好?經過高考及填報志願的洗禮,步入大學或職場後,你後悔當時選擇的大學和專業嗎?無論是大筆一揮填報心儀志願,還是聽從父母建議選擇學校的,如今後悔的都大有人在。雖說專業是確定的,但各院校特色、方向還是大不相同,選對了MBA學校就成功了一半,那擇校時該考慮哪些因素呢?
  • 免聯考MBA靠譜嗎?目前讀MBA含金量怎麼樣?
    目前,大部分的人員為了晉升管理崗位,都有報讀mba的需求,但是國內聯考的mba確實是非常難得,很多人在參加聯考後,或者是了解到報考過的人沒有通過考試以後就放棄了,因為非常清楚自己當下的實力,所以不想一次次的浪費時間去參加聯考嘗試。
  • 留學讀MBA的那些往事
    那是2011年的11月,911事件不久~~~ (請大家腦補接下去的場景)初到美國的學習是辛苦的,更何況MBA本身就是高強度的專業。當時我們學校,一般研究生一個學年24個學分,而MBA就是30個學分。一開始上課只能聽懂個30%,餘下全部靠回家啃書本。美國的書本奇貴,一本都是100多美金,但是沒辦法,咬著牙哪怕頓頓白菜餃子,也要買書,否則真心沒法念了。
  • 東莞在職mba mba院校|報讀條件|上課方式|學習費用
    目前有很多考生諮詢東莞在職mba相關問題,今天劉老師就給大家詳細講解東莞在職mba報讀院校、在職mba報讀條件、上課方式以及學習費用等方面的內容,方便東莞的考生對在職mba有個充分的了解。東莞在職mba院校:院校選擇,需從多個維度進行考慮。
  • 在職讀mba學位適合什麼樣的人?
    一眨眼的功夫,自己已經擁有了專屬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原本想要在這份工作崗位上好好奮鬥一把,但是最終卻吃了閉門羹,因為隨著時光的流逝,大家發現身邊擁有高學歷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這確實讓自己尤為惱火,恨自己當年不好好努力。現如今大家多了一次機會,那就是在職讀mba學位。
  • MBA面試中最經典的30個高頻問題
    為了更好的配合大家做好面試準備工作,小編整理了30個經典的MBA面試問題,部分問題附上了參考回答,供大家借鑑。1.請問您為什麼要讀MBA?攻讀MBA能給你帶來什麼?  3.社會上對MBA有不同的看法,你的評價是什麼?  我相信只靠MBA教育是不能把一個平庸的人、不會認真學習思考的人培養成未來的企業領導者的,但我相信mba可以讓一個致力於成為未來企業領導人的人,努力學習思考並在實踐中積極鍛鍊的人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企業領導者。  4.你期望從MBA的學習中,獲得什麼?
  • 亞洲城市大學:告訴你MBA值得去讀嗎?
    當今社會的MBA熱潮越來越強烈,很多人都懷抱著心中的目標,卯足了勁想去摘的這枚果實。但是他們又不禁回去問,去想:讀MBA到底能給我帶來什麼?值得去讀嗎?有的人希望用來職位升遷,有的人希望用來學歷公示,有的人希望用來拓展人脈,有的人希望用來拓展思維……各有各的目的。沒有值得不值得,只有願意不願意。有些東西,你也許有了不重要,但沒有就很重要。讀mba的人,大多考慮過這兩個問題。如果你沒有其他的優勢,那麼多個學歷和專業優勢還是不錯的。
  • 那些厲害的人,每天閱讀的時間比工作都多,他們究竟在讀些什麼?
    那些厲害的人,每天閱讀的時間比工作都多,他們究竟在讀些什麼?在我們的社會中,雖然從整體來看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厲害的人比例非常非常小,但人數還是挺多的,所以其實有很多的人的成長經歷可以進行借鑑。而這些厲害的人身上,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能力我們可以進行借鑑,那就是他們的閱讀能力。這其中絕大多數人每天都在進行閱讀,並且花在閱讀的時間上比在工作上的時間還要多得多,這說明每天閱讀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能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幫助。那他們究竟在讀什麼書,這些書中到底有些什麼,他們在讀取什麼東西,能對他們的工作產生這麼大的幫助,以至於他們把重心都放在了閱讀上面呢?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答,主要是以下3點。
  • MBA面試30個經典問答,你知道多少?
    社會上對MBA有不同的看法,你的評價是什麼?我相信只靠MBA教育是不能把一個平庸的人、不會認真學習思考的人培養成未來的企業領導者的,但我相信mba可以讓一個致力於成為未來企業領導人的人,努力學習思考並在實踐中積極鍛鍊的人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企業領導者。4. 你期望從MBA的學習中,獲得什麼?
  • 那些花三四十萬去英國讀一年碩士的人,到底怎麼想的啊?
    甚至知乎上也有人提問——「那些花三四十萬去英國讀一年碩士的人,到底怎麼想啊?」其實,不管是英碩還是國內碩士,水的永遠是人,不是學校。國內混日子混文憑的學生也不少,兩三年讀出來的碩士也不一定比一年更優秀。
  • 花30萬去英國讀個碩士到底值不值?
    今天有個妹子來找我說很擔心去英國留學碩士一年30萬會白花
  • 除了學費,讀MBA還要花哪些錢?
    從備考到畢業,讀MBA到底要花多少錢?隨小編一起看看讀MBA都有哪些花費: 一、備考花費 關於備考的費用,都學課堂調查結果顯示,考研一年花費為3000-5000元和5000-1萬的人各佔到了被調查人數的21%;有17.1%的人考研花費1500-3000元,考研花費在1500以下的人數比例為25.4%,而花費1萬以上的人有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