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傳統五術之一相術中的相地之術,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中國古代稱堪輿術,目的是用來選擇宮殿、村落選址、墓地建設等方法及原則,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學問。風水的歷史相當久遠,在古代,風水盛行於中華文化圈,它是衣食住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有許多與風水相關的文獻被保留下來,由文獻中可知,古代的風水多用作城鎮及村落選址、還有宮殿建設,後來發展至尋找喪葬地形。
風水學說在中國本土大地已經存在至少五千年的歷史,風水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專業風水師對於傳承風水文化做出巨大貢獻。本期將為你介紹在風水理論或者實踐上做出顯著成績的專業風水名師,主要有陳益峰、鍾義明、黃鑑、林武樟、陳義霖、劉文元、胡一鳴、宋國元、王慶豐、劉東亮等。
1、陳益峰
陳益峰,著名風水學家、正統的風水五行學傳人,風景園林碩士,尤其擅長住宅風水、墓地風水、別墅風水、辦公樓風水等。先後在北京市古建研究院,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從事風水地勢研究。
陳益峰老師主要擅長風水現場調整,實踐經驗豐富,調整效果突出,是風水實踐界難以多得的高手。從事風水研究15年,成功將中國的風水技術推向國外市場,在海內外有很高的專業知名度和崇高的風水威望,先後前往德國柏林、法蘭克福、波蘭華沙、拉多姆、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等國家相宅相地,其精湛的風水水平,獲得海內外風水愛好者的高度讚許。
陳益峰先生對於風水理論的貢獻,在解決了風水派別的矛盾。通過長期研究風水學說,並且不斷拜師和實踐,解決了風水門派之間的衝突,精通把八宅、玄空、楊公、金鎖玉關、四相等風水精髓,並且摸索出風水的核心技術,傳授的風水內容讓所有門徒不再迷惑於各派說法的差異和矛盾。
2、鍾義明
鍾義明,生於1949年6月,著名易學家,臺灣南投縣竹山鎮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任高中老師,目前為專業作家、畫家。專注於中國山醫命卜相五術研究,對中國的風水、易經、命理等學術有相當多的整理與研究,並且公開許多坊間不流傳的古人著作並加以眉批註釋。
3、黃鑑
黃鑑,1944年10月生,湖南瀏陽市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易經》進行了長期研究,在學習、應用、弘揚和普及易學上取得了巨大成果,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國內外知名的易學家。被國內眾多的易學組織聘為顧問,95、96年兩屆鄭州國際易學研討會「金星王」杯獲獎者。
4、陳義霖
陳義霖,1947年生,臺灣省桃園縣龍潭,現居臺灣龍潭。「臺灣桃園縣易經學會」會長,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眼法」風水臺灣第二代傳人,大陸善為風水講師。有臺灣風水師之稱。30多年的風水研究與勘驗資歷,20年的風水教學經驗,學生遍及海內外,成就非凡,包括胡一鳴等。
5、劉文元
劉文元,男,出身於中醫世家,從小受祖父的影響,對中醫學非常喜愛.自1984年開始拜師習練道家龍門派內丹**,從1985年開始研讀道家內丹修煉方面的一些著作.對《周易參同契》、《性命圭旨》、《大成捷要》、《悟真篇》、《道德經》等都下了大量的功夫學習、研究。
6、王慶豐
王慶豐,周易研究專家,河北周易研究會理事,1949年出生於河北省元氏縣,出身風水世家,自幼跟隨父輩承習風水術,窺得中國風水術的精髓。數十多年來做了大量的風水實踐與總結,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其風水卦例涉及到機關、企業、工廠、學校、商場、酒店、住宅樓、娛樂場所、高爾夫球場、小區規劃、陰宅處理、靈堂選址、南水北調工程、寺院修改規整等等。
7、劉東亮
劉東亮,1972年生於石家莊,河北畫家、佛教學者、專業風水學指導老師、春江書院院長、明德家園兒童村(民辦孤兒院)創辦人,中國國家畫院範揚工作室研究生,曾任《中國圖書商報》國內專題部主編,現任某宗教圖書出版機構佛教圖書編輯,編輯出版了各類圖書40餘種。
8、宋國元
宋國元,天津武清人,金玄風水創始人、建築裝飾設計顧問、幹支邏輯學和九星邏輯學倡導者、金鎖玉關風水實戰專家、易學導師任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國學研修院院長、國際周易研究院常務院長、中華周易協會堪輿中心主任、首易文化傳播中心主任、吾行易家首席諮詢師。
9、胡一鳴
胡一鳴,一九五三年生,臺灣著名學者,臺灣著名命理大師。一九七九年起至今長期致力於命理風水的研究與教學,取得卓越成就。他對八字的研究見解是對古代八字謬誤訛傳的正本清源。是許多命理學家公認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命理專家,最精準的八字命理大師。尤其是其「陰陽法「風水學說,是將風水學說完全科學化,所有風水現象都可以用簡單的物理學解釋,破除了長期以來風水帶有的迷信神秘色彩。
10、韓海軍
韓海軍,易經大師,1964年出生於景色秀麗,風光旖旎的河南省南陽市。20歲時就跟隨舅父到北京打工謀生,在此期間結識了不少民間的「斷卦高手」。初次接觸六爻經典著作《斷易天機》就愛不釋手,又有幸得到燃燈寺高僧的指點,通靈慧根,並得到**上師以及道教前輩的傳授,在佛道玄學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因潛心研究黃鑑恩師的八卦象數預測法,而終於融會貫通。(編輯/曹明鵲、周三元、齊亮)
來源: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華夏經緯網無關。華夏經緯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