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變身」學生包書愁 排版商業化乍看像雜誌

2021-01-08 搜狐網

  「這書的尺寸怎麼又變了?」要開學了,小學生林林的奶奶領到了新書後愁上眉梢———根據上學期書本規格預先準備的書套又用不上了。「為什麼現在的學生教材尺寸總是說變就變呢?」接到家長來電後記者展開調查,發現確實有些教材大小「神秘莫測」。

  「有些課本大小一直在變。」家住長寧區的林林奶奶告訴記者,因為每年開學前都有一個包書紙購買高潮,好的書套常常很快就脫銷,因此她通常習慣在8月中旬就提前採購好包書套。根據上學期的經驗,林林奶奶發現,語文書及配套綜合練習、科技書及配套作業本以及勞技書的尺寸特別大,於是她今年提前備貨。但領到新書後,奶奶卻失望地發現,新學期這幾套課本「瘦身」了。「小的書套準備得不夠,大書套又閒置沒用。」事實上,遭遇這般困惑的家長絕非少數。記者登錄一些育兒論壇後發現,這幾天關於包書的話題引起很多家長的討論。一位五年級學生的家長說,她仔細統計了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所有的課本,發現一條規律,上學期的書大小相差不多,都是16開左右,而下學期一般總有幾本書要「變身」,尺寸比大16開還要大點。

  記者與網上那位五年級家長聯繫後,得到了一份課本尺寸目錄。循著這份目錄,記者找到了部分「巨型兒」教材。例如三年級第二學期的《語文》、《科學與技術》、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拓展型課程教材《語文綜合練習》、《美術》等教材,尺寸是21×29.5釐米,比其他教材整整大出一大截。又如四年級第二學期,上述教材也有這個問題。研究發現,《語文》、《科技》教材有的學期是18.7×25.8,有的學期卻莫名「增肥」。最奇怪的是《勞技》課本,保持了三年的正常尺寸後,到了四年級下學期卻突然變得超大。

  記者詢問了一些小學老師,他們表示,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也經常有家長來投訴。至於為何這樣,老師也搞不清楚。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隨意翻開一本超大的《語文綜合學習》,發現基本每頁都排得很空,有的一頁只有22個字外加一張圖片,剩下了大量的留白。又如《科技》書,不僅單頁排版顯得空蕩蕩,而且上下左右邊欄空白至少有5釐米。「現在的教材排版日益商業化,有的書看起來像時尚雜誌或暢銷小說。」部分家長認為,如此排版毫無必要,超大「身材」的課本不僅造成紙張浪費,也增加了購書成本。

  據悉,由新聞出版總署2009年修訂的《中小學教科書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標準》中明確規定,義務教育(1~9年級)教科書的幅面尺寸應採用A5和B5規格。舊版《標準》中的「美術等特殊課程確實有對圖和表的需要可用A4(21×29.7釐米)」已廢除。  記者 李蓓

(責任編輯:news1)

相關焦點

  • 家長質疑課本塑料書套 建議手工課教用紙包書
    家長質疑課本塑料書套 建議手工課教用紙包書 2008年02月18日 09:46 來源:東方早報   網友東媽昨日在BBS上訴說自己的苦惱:「統一大小的課本孩子放在書包裡也整齊,家長買包書紙也方便。
  • 家長質疑課本塑料書套 建議手工課教用紙包書成
    苦惱 課本大小不一拿什麼包   網友東媽昨日在BBS上訴說自己的苦惱:「統一大小的課本孩子放在書包裡也整齊,家長買包書紙也方便。可這個學期發下來的書總有那麼一本要標新立異,一年級下是數學課本大一圈,二年級下的語文綜合學習又是大了一圈的。」   無獨有偶,家住浦東的張女士,兒子讀三年級,領到的9本書裡,有3本個頭都大了一圈,「這大大小小的課本要買書皮實在太麻煩了,兒子和我乾脆帶著課本到樓下文具店,看哪個書皮合適就用哪個包,包好再付錢。」
  • PPT目錄設計不用愁——左右排版
    一篇文章一個知識點,方便記憶,利用碎片時間變身PPT達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左右排版的目錄頁!聽說很多小夥伴的家鄉都下雪了,尤其是古城西安,大有夢回長安的感覺。可是霰月這邊天氣時陰時晴,氣溫漸降風漸涼,就是等不到雪啊!陰天時候,一陣小風都好像涼到了骨頭裡,真是難受的天氣啊!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趕快開始正文吧。
  • 領到新書孩子樂 包書皮卻愁壞家長
    新學期到來,有的老師會要求學生給新書本包書皮。然而掛曆紙早覓不見蹤影,於是成品書套成了走俏商品。然而面對書皮格式有講究,成品書套不合身的情況,家長紛紛表示,「當年都是用掛曆或牛皮紙包書皮,現在再也尋不回當年的感覺」。  現場:成品塑料書套受到學生們喜愛  2月19日,大河報記者走訪了市區的四所小學,看到學校附近小商店門口均擺放著類型各異、花色眾多、尺寸不一的塑料書套,店裡擠滿了購買書皮的學生和家長。
  • 家長呼籲棄用塑料書套 建議紙包書做手工課內容
    不過,也有不少家長提出質疑:超市都鼓勵不用塑膠袋了,包書的材料能不能簡單一點、環保一點。  苦惱課本大小不一拿什麼包  網友東媽昨日在BBS上訴說自己的苦惱:「統一大小的課本孩子放在書包裡也整齊,家長買包書紙也方便。
  • PPT目錄設計不用愁——上下排版
    一篇文章一個知識點,方便記憶,利用碎片時間變身PPT達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上下排版的目錄頁!霰月今天看了看日期,發現距離上次更新已經「一年之久」,實在是愧對各位小夥伴啊,哈哈。新年新氣象,開篇先預祝各位在新的一年中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下面正式開始今天的內容。
  • 未名文摘 | 如何用Word優雅地排版數學書
    今天,我們就大家在Word優雅地排版數學書的具體需求分享一帖如下。小編也歡迎大家在對應的版面,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見聞、想法、心情等等內容。若有相關帖子想推薦或授權北大未名BBS 公眾號發表,也歡迎站內信投稿至帳號:WMNewMedia每次看到高教社的數學書,都會感慨萬千,為什麼編輯要用Word排版,宋體的中文,Times New Roman的英文,公式斜起來就像是前傾45度的麥可傑克遜。
  • 瞬間讓你的文檔高大上,雜誌風格排版:Word分分鐘排版
    我們經常會看到雜誌或者書裡面的一些排版都非常的不錯,簡單精緻,好的排版風格可以使讀者更加有興趣去讀。所以今天,易老師我來教一下大家常見的一種雜誌分欄排版風格,可以分分鐘讓你的排版更加高大上!效果圖先看看最終的效果圖吧!是不是非常的高大上。
  • 為環保 一家長建議孩子們用舊掛曆紙等包課本
    一位家長說,為了保護環境,超市、菜場都將限制使用塑膠袋,老師和家長能否引導中小學生少用塑料書套,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用舊的掛曆紙、廣告紙等包課本。  今天上午,記者走進杭州體育場路上的一家大型文具商店時,文具店的四層貨架上,擺放著十幾種不同的塑料書套,幾位初中生正在選購塑料書套。
  • 包 書 皮
    包書皮文/祝紅利 每個學期開學報到後,學校就會給學生們配發各個科目的新課本。拿到新課本的孩子們別提有多高興了,個個滿懷喜悅、愛不釋手,不停地翻看與瀏覽,迫不及待地閱讀著自己喜歡的科目和篇章。新課本拿回家,家長們似乎比孩子更加珍愛這些「寶貝兒」。書包一股腦兒地被翻個底朝天,一本一本地核對科目,一頁一頁地檢查印刷質量。家長們除了急切了解孩子們將要學習的內容外,最重要的就是給新課本包書皮了。
  • 包書作業有意義嗎
    和以往幾個學期一樣,正在小學讀書的外孫女,帶回了她的第一份家庭作業——將新發的課本用包書紙包好。我問外孫女:「老師對包書用的材料有沒有具體的規定?譬如可以用過期的掛曆紙或禮品的包裝紙等。」歧義二:包書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書本的完好無損,延長它的使用壽命。然而目前我國還未施行學生課本的循環使用,學生的課本基本上是使用到學期結束後就棄之。所以,即使將書包得再好,其意義也無法顯現。歧義三:現今市售的包書用塑料皮封套大都無質量保證,其材質內含成分不清,這便給使用者留下了安全隱患。
  • 閱微知著 | 館員薦書《LaTeX入門》/《LaTeX2e文類和宏包學習手冊》
    是不是就可以看出一種面向排版的專業態度LaTeX實際上就是用TeX語言編寫的 一組宏代碼,擁有比TeX格式更為規範的命令和一整套預定義的格式,隱藏了不少排版方面的細節,減輕了寫作、排版一肩挑的負擔,即使你完全不懂排版,也可以比較容易的將書籍和文稿排版出來。
  • MOOK雜誌書的五種範兒
    製圖/趙斌    儘管《最小說》已經從一本MOOK轉變成了雜誌,但是說它曾經是中國至今為止最火的一本雜誌書並非言過其實。本期專題旨在將各種MOOK分類梳理,既是對當下雜誌書的一次定格,也涵蓋著對MOOK未來走向的一種猜想。  據說,「某某範兒」裡面的「範兒」來自北京方言,所謂「範兒」就是「勁頭」、「派頭」的意思,表示一種風格,形容起來有點兒費勁,大概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其實現在世面上形形色色的各種MOOK,也是各有各的範兒,本專題試著將其分成了以下五類,不見得能完全窮盡所有的雜誌書,但求一樂。
  • 《Word排版藝術》讀後感
    我的觀點是,所謂專業排版,是指為專門為別人排版。(好比給別人開車的叫司機,自己駕車代步的則不算)。例如雜誌社的美工用 PageMaker 或者 QuarkXpress 排版雜誌或海報,或者電路板廠的排線工人用 PowerPCB 或 Allegro 為客戶排布印刷電路板,或者半導體廠的排線工人為客戶排布集成電路的內部連線。
  • [乾貨]AI排版規則要求
    ID是很早以前的文字排版軟體。因此很多人習慣用ID來排版,CDR在AI沒發布以前,它在適量的基礎上帶有獨特的排版功能,才受到業內人士的運用。因此,ID也被漸漸的忽略及運用了,現在的AI不僅兼容Autodesk公司的三維軟體意外,也包含著像CDR ID一樣的排版功能。
  • 美文悅讀:《父親的包書紙》
    我很幸運,很多時候,父親都能按時到校交費,讓我第一時間領到嶄新的課本,只有偶爾那麼一次,家裡因資金「周轉不靈」不能及時領到新書。新學期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領新課本:座在座位上等老師叫名字,表面風平浪靜,內心洶湧澎湃。叫到自己的名字,屁顛屁顛地走上講臺,老師把新書遞過來,伸出的雙手突然變得神聖,空氣也凝固了,像是一場莊嚴肅穆的交接儀式。
  • 80、90後的回憶殺:學生時代最愛看的「雜誌」,沒少被班主任沒收
    學生時代除了每天和課堂上的課本知識打交道,少不了要看一些課外書籍,很多學生有的時候不愛聽課,都會偷偷地拿出課外書來看裝作一副認真學習的樣子,校園課外書裡最受男生歡迎的一定是武俠小說或是漫畫,而女生們就熱衷於言情小說或是恐怖讀物。
  • 散文:奶奶給新課本包書皮
    那時每當開學,不像現在,通過網絡上好「開學第一課」。而是搬著板凳,早早地到校,掃院子,生好教室的爐子,規規矩矩地坐在用門板搭設的課桌前,等待老師發新書。我抱著嶄新的課本,就像如今的孩子抱著心愛的寵物,樂顛顛地回家,首要任務就是包書皮。奶奶早在開學前,就把從生產隊徐大伯那兒索要來的盛尿素紙袋,裁剪齊整,小心翼翼地墊在褥子下壓平除皺。炕桌拾掇了碗筷,用抹布收拾得乾乾淨淨,奶奶開始精心吧意地給我的新書,一本一本地包新書皮兒。
  • 初中課本插畫「惡搞」火了,學生讓人物大變身,老師看後忍俊不禁
    但是,學生們課都是比較古靈精怪的,看到課本上面的插畫,自然會有想要「惡搞」的心理,就算是不惡搞,也難免會在上面塗塗畫畫,尤其是初中生,因為自我管理能力就比較差,難免會在上課的時候,就亂塗亂畫起來。初中課本插畫「惡搞」火了,學生讓人物大變身,老師看後忍俊不禁插畫一:《棗兒》棗兒這篇文章出自9年級下冊,是一篇話劇小品類型的文章,講述的是一位老人偶遇到一個撿棗兒的小孩,用這種兩人相遇、交談到分別的故事形式,講述了老人對自己的孩子
  • 書皮「限塑」,書皮該怎麼包? 倡議:「環保」包書
    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等四個部門共同印發通知,首次對近年來學生家長反映強烈的塑料書皮說「不」,提出在中小學校努力實現「無塑開學季」。回憶:包書是愛書的「基本操作」80後李先生的女兒上四年級,每逢開學,他都會和女兒一起將新課本穿上「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