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剛剛過去的元宵夜,千家萬戶暖屋圍坐之時,日本只有三度的街頭,卻有一個身穿旗袍的日本女孩,在不斷向行人深深鞠躬,為武漢募捐。
她一次又一次的九十度彎腰,讓這個夜晚不再寒冷。
東京池袋西口公園的滿月祭燈會上,在主辦方特別設置的「支援武漢」展區,這名女孩和幾個同伴一起,手捧著募捐箱,等待行人的駐足。
捐款一千日元,就會回贈一罐蜂蜜。
對每一個捐款的人,女孩都會深深鞠躬表示感謝。
女孩兒今年才剛滿14歲,她努力的樣子卻打動了無數路人。
蜂蜜罐子上面也寫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女孩背後募捐篷牆上的標語寫著: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前半句出自日本長屋王之手,是繡在贈送大唐高僧鑑真袈裟上的四句「偈語」中的前兩句。
意思非常容易理解,我們雖然處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國家,卻在同一個世界,同一片天空下。
《鑑真大和尚東渡圖》
後半句出自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原意是:怎麼能說沒有衣裳,我與你同穿那戰衣。
這裡言下之意,是願與中國同戰疫情,支援中國。
此情此景,讓路人及廣大網友們深受感動。
來自不同國家的行人都被女孩的真誠打動,往募捐箱裡投入自己的一份溫暖。
不斷駐足的行人,為武漢捐獻
女孩深深鞠躬的身影
在得知走紅網絡接受記者採訪時,女孩表示自己並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換來大家的笑容就好了。
她還說:「中國是一個溫暖的國家,疫情過後想去武漢看櫻花。」
圖源:網絡
女孩對中國的認知源自她的母親杉崎女士。
據悉,杉崎女士曾在北京留學,也曾在上海工作過,從事以中國為主題的撰寫和繪畫工作。
受到母親影響,女孩小時候就去過中國很多城市,也結交了很多中國朋友。
從小耳濡目染,加上和中國朋友建立的深厚友誼,讓她每每想到中國就覺得內心溫暖。
所以在得知這次武漢疫情後,她很想為中國做點什麼。
於是,有了日本街頭這次募捐活動。
圖源:環球網
疫情發生後,有很多同學問女孩:「中國不可怕嗎?」
而女孩總會回答:「可怕的是病毒,不是中國。中國人都很熱情,中國是個溫暖的國家,我很喜歡中國。」
真是個可愛又善良的小姑娘啊。
在展臺上擺放的100瓶蜂蜜,是由深大寺養蜂園的養蜂人杉沼女士無償提供的。
聽說武漢的櫻花很有名,她特製了100瓶櫻花蜂蜜,用來感謝捐款的人。
他們最後籌集的全部資金將通過中國駐日大使館發布的渠道捐贈。
圖源:環球網
且不論兩國政治歷史如何,就事論事。日本這一票民眾的做法,發自肺腑,確實讓人感懷。
這個以謙卑為文化、多災多難的國度裡,日本民眾對武漢這次疫情有著更多一分的共情。
在人來人往的大阪街頭,
掛著「挺住!!武漢」。
涉谷街頭的地標大幕上,
也有中國加油的大字。
隨意走進的商超貨架上,
甚至在小飯館門口,
都張貼著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字樣。
日本民眾對中國疫情表現出的友善,仿若一場全民運動。
雖然不排除存在不同的聲音,但這些點滴匯聚起的善意,溫暖了很多國人。
「一碼歸一碼,這個要點讚」
「為這些友好的日本人民點讚」
「無論是哪國人,能在異國募捐支援武漢的都值得讚揚和感恩!大家辛苦了!」
「疫情過後會有很多國人去日本旅遊噠」
不究歷史,不論政治。
這樣的善意也被很多國人接受,並且在網絡表示謝意,慰問那些疫情面前為了守護住共同的家園共同付出的人們。
另一面。提到日本,國內自然也少不了敵對的聲音。
「怎麼天天都在誇日本?。。。也不看看人家推特日本人怎麼罵的」
「日本營銷號?那麼多給予幫助的國家你們怎麼不採訪採訪?緊著一個日本不停誇。」
「日本人這麼好,請問核洩漏汙染土怎麼處理的?鯨魚科研到底要多少條才夠?」
各國有自己的文化底蘊。確然,日本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存有爭議。
但在中國舉全國之力全境抗疫的情況下,面對向我們張開的患難與共、雪中送炭的雙手,我們也應該格外珍視。
回顧這次疫情以來,日本確實向我們展現出了不同的一面。
那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不是第一次出現。
在之前日本給我們的援助物資上,就曾出現這樣的標語。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也曾出現在另一批來自日本的救助物資上。
1300年前,為求唐代鑑真大師踏上東渡扶桑之路,日本長屋王寫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鑑真大師留居日本10年,向日本傳播了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對日本宗教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如今,面前中國疫情,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對中國的問候中再次引用這句話,傳遞了友邦願並肩作戰的心意。
另一名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也用書法寫下:加油武漢!
下面這則由多名日本藝人合錄的視頻,更是看得人熱淚盈眶。
日本藝人_市民-為武漢加油!加油中國!據不完全統計,自1月27日以來,已有11個日本縣、市地方政府決定向中方捐贈口罩、防護服等物資。
2月7日,由馬雲爸爸牽線,日本再向中國捐贈10萬套防護服。
2月10日,由日本兵庫縣向友好省份海南省、廣東省捐贈的100萬隻口罩,交接給了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
該縣從庫存的120萬隻口罩中,向中國捐贈出了100萬隻,支援中國抗疫。
他們說,這是報恩。
海南省、廣東省曾在阪神地震時為日方捐款;
2009年日本發生新型流感時,兩省向日方提供了20萬隻口罩;
2018年日本受19號颱風自然災害時,海南省還曾捐款約合20萬人民幣。
此外,日本民間也向中國捐助了100萬隻防疫口罩。
上圖裡一段話表達了日本這些捐贈民眾的內心,讓人印象深刻:
「各位,以前犯錯的日本,因為中國有寬宏的心,所以有現在的日本。中國和日本是朋友,最重要的朋友。」
日本晴空塔在夜空中亮起中國紅,為中國加油。
大連的友好城市,日本北九州市機場的臺階上,寫下了對中國和對大連的祝福:「加油中國 加油大連」。
圖源:微博
在日本捐贈給大連的物資箱上,還印寫著唐代詩人王昌齡在《送柴侍御》中的詩句: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令人難忘的還有下面一幕。
日本千歲市某溫泉景區群眾在冰天雪地裡,手裡舉著中國國旗,打出為中國加油的橫幅。
他們說,
2018年北海道震災時,收到了許多來自中國的鼓勵。
這次到了換我們來支持你們的時候了,請一定不要敗給新型冠狀病毒。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10多萬人死亡,40多萬所房屋被毀。
中國當時非常困難,卻還是向日本提供了人道援助。
梅蘭芳先生為響應「我國本救災恤鄰之邦,不容袖手旁觀」的號召,還在當時進行了義演,為日本募捐。
這對當時的中日關係來說,堪稱「破冰」。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中方迅速向日本災區派出了專業救援隊,向日方提供的援助總價值超過2億元人民幣。
當時日本災區救援的中國國際救援隊為遇難者默哀
反過來,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日本也第一時間向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
不僅刻不容緩派出救援隊,並先後提供約合人民幣超6600萬元的經濟援助。
如今面對中國武漢疫情,日本反應迅速,傳來的這一份份心意,我們也都收到了。
就在昨天,日本自民黨還決定,將從每位國會議員的津貼中扣除5000日元,支援中國抗疫,總共將籌集200萬日元(約合12.7萬元)。
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在記者會上表示,「鄰居有困難當然要幫助。」
這種守望相助,是友邦之國在危難時的互幫互助。
我們都知道,遠水救不了近火,鄰國之援最是雪中送炭。
我們有對峙的一面,也有互助的一面。
歷史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但有些記憶留在我們血液裡的同時,也刻在了日本人的骨血裡。
昨天已成為歷史,今天我們也將書寫新的歷史。
不止是日本,還有俄羅斯、巴基斯坦、韓國、德國……那些危難時刻向我們伸出援手的人,
我們都理應對他們道謝。
最後向所有為國內疫情防治工作作出貢獻的醫護人員們致敬!
沒看夠???
歡迎到【軍迷交流群】
每天都能第一時間看有趣、有料的軍事內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