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4日訊為最大限度地增加土地產出效益,利用種植業結構調整富民強村,菏澤市鄆城縣大力推廣錯時種植和錯峰收穫,並努力打造獨有的生態農業品牌,單位土地產出實現了節節攀升。
在鄆城縣侯咽集鎮有一處300多畝的桃園,這裡交通條件很差,按理說桃子很難賣。然而這個桃園的收益卻比同樣規模的桃園要高出很多,每年桃子成熟的時候都會引的客商主動上門購買。桃園裡的這種桃是映霜紅桃,就是俗話說的冬桃,由於上市晚,品種稀罕加上品相好,價格自然高於夏秋季成熟的桃類,特別受到市場歡迎。
同樣在鄆城縣楊莊集鎮後劉村,一種從中秋節才開始成熟的桃子也是引來了大量採摘客,而且價格是夏秋桃的五六倍。不但要錯時種,鄆城縣還把優質品种放到第一位,通過嫁接培育和引進新品種,讓錯峰收的農產品既稀罕又新奇。張營街道沙窩梨園今年培育定型的澳紅鴨梨剛一成熟就被搶購一空。
在控溫控長技術相對成熟的反季節蔬菜種植方面,鄆城縣大力提倡時間差異化上市,其中南趙樓鎮甄莊村綠禾公司兩千多畝蔬菜基地內,有一半以上的大棚專門巧打時間差,瓜果蔬菜既豐富了市場供應,又賺到了更多的效益。
由於看到了錯時種錯峰收的高產出,鄆城縣農民建設設施農業的熱情持續高漲,其中僅張營街道近期就有2000餘畝農田開始建設蔬菜大棚基地。
鄆城融媒記者 曹金磊 閆兆任 康東生 編輯 馬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