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轉:瑪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 遭遇白菜價

2020-12-20 搜狐網

  【調查】大逆轉!瑪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導讀:瑪咖原產於南美,來到中國後曾經身價高企,在許多宣傳中,瑪咖能抗腫瘤、能降血壓,對風溼症、抑鬱症、貧血症有作用,被稱為是天然的荷爾蒙發動機。瑪咖雖然被界定為保健食品,但儼然成了神藥,價格也一路飆漲。然而到了2015年,這一切又發生了巨大的反轉。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時節,也是瑪咖春季播種的時候,那麼今年的情況怎麼樣呢?

  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瑪咖遭遇白菜價。

  在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丁王村,眼下正是播種白菜苗的時節,村民海金保正在地裡勞作。他家5畝地,在正常年景,每年靠種白菜和土豆能為全家四口人帶來一萬五千元左右的收入。但是在這個春天,生機勃勃的白菜苗並沒有給海金保帶來欣喜。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丁王村村民海金保:種點菜,反正一年虧了,第二年逐步地彌補。

  瑪咖是一種原產於秘魯的十字花科作物。瑪咖的根在當地是一種蔬菜,人畜都可以食用。

  2011年5月18日,我國衛生部第13號公告批准瑪咖粉作為新資源食品。此後,一些嗅到商機的商家將其稱為「秘魯人參」、「植物偉哥」、「荷爾蒙發動機,並極力炒作其補腎抗疲勞,改善性功能等功效,更有甚者稱其能「防癌、抗腫瘤和抗白血病」,一時間,瑪咖在各式各樣的宣傳中幾乎成為了無所不能的神藥,身價隨之水漲船高,在一些地方,研磨成粉的瑪咖一度賣到每克15元的高價。

  在這樣空前火爆的行情之下,2013年,丁王村裡從其它地方引進了30畝瑪咖進行試種,當年就賣出了10元一斤的好價錢,多年來,村裡的主要作物白菜行情最好的時候也沒有超過一斤1元錢。到了2014年,村裡種植瑪咖的土地一下翻了一倍多,謹慎的海金保也抱著試一試的心情,種了五分地的瑪咖。到了2014年年底,瑪咖行情一路飈升。

  海金保:黑瑪咖每市斤達到50塊錢一斤,紫色是45一市斤,白瑪咖13元一市斤。反正你爭我爭的那種,地裡沒有挖的時候,反正就交錢訂了,先訂。

  《經濟半小時》記者:訂了給你挖意思是,就是在地頭上就已經訂了?都不愁賣。

  海金保:是啊。

  嘗到甜頭的海金保後悔年初沒有多種一些。到了2015年,他一口氣把自己近一半的地都種了瑪咖。

  海金保:一棵苗黑瑪咖投得到五角,2014年黑瑪咖是三角多一點,兩畝將近七千左右。

  尤其是在除草和收穫季節,都得用80元一天的價錢請人幫忙,加上化肥農藥也沒少用,一畝地的成本上漲到七八千元錢。

  短短兩年,丁王村的瑪咖種植面積就從30畝擴大到了300畝。

  瑪咖,這種來自於遙遠南美洲的外來作物,在整個2015年,都承載著這個中國西南偏遠山村村民們對於財富的夢想。

  《經濟半小時》記者:當時想過銷路沒有?怎麼去賣?

  海金保:沒想法,看到外地老闆在其他地方租地種,百把畝都有,幾十畝的也有。

  《經濟半小時》記者:從哪裡來的老闆?

  海金保:外地的,永勝的,哪裡的都有。

  海金保說,這些外地老闆一般都是在與村裡接壤的寧蒗縣的山上租地。羅現存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個,他以前做煤礦生意,在2014年的時候包了200多畝地,正好趕上了瑪咖的瘋狂行情。

  雲南省麗江市瑪咖種植戶羅現存:基本上價格算下來還是賺了幾百萬,就是爭著買。

  《經濟半小時》記者:怎麼爭法?

  羅現存:這個爭法就是我來給你爭的話,去年我訂了合同,也不確定要(按)合同,他就取了錢,非要放在我包包裡面五萬,這個(瑪咖)果子就要拿給他,我就坐車回來的路上,在半路上,他問我老闆是不是我打的錢少了,我再打給你,他又打了15萬給我,我說不是,我還沒到家,(到了家)(瑪咖)果子裝好,拉來給你,他還以為是買不著瑪咖,卡裡面又打了15萬給我。

  火熱的行情讓羅現存賺得盆滿缽滿。

  到了2015年,羅現存又多包了一百畝地,一共三百多畝地全用來種瑪咖,先育苗,後種植,光是育的苗就夠種一千多畝。

  留足了自己用的之後,羅現存連賣帶送的把其餘的種苗都給了人,其中就包括村委會主任海學華。在2015年初,他投下血本,包了80畝地種瑪咖。

  記者:租地花了多少錢?

  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丁王村村委會書記海學華:租地只有幾千塊錢,主要是荒坡上。

  但是,到了2015年冬天,瑪咖成熟的時候,前一年還三天兩頭來地頭搶貨的老闆們卻一個也沒有出現。

  每公斤瑪咖鮮果從2014年最高的120元一路跌落到1元錢,成了名副其實的白菜價。

  而且就算是白菜,正常年景每畝還能有4000公斤的產量,能賣上五六千元錢,但他家的瑪咖平均畝產200公斤,一共收穫鮮瑪咖16噸,按這樣的行情,一共只能賣到1萬6千元,但是這80畝地,租金、種苗、化肥、農藥、加上人工,一畝地的成本不低於5000元,總共40萬的投資眼看打了水漂。

  瑪咖曬乾以後還能存放兩三年,這讓海學華和村裡其它種植戶們稍微感到一點慶幸,這至少給了他們一點等待的時間。

  羅現存為自己將近100噸的庫存心煩意亂。

  2014年賺的將近兩百萬元現在全砸在了這300畝地裡,現在看來是血本無歸,他根本再無心像往年那樣,幫別人代銷了。

  羅現存:他們零售小我就不想銷了,現在銷路惱火,價格太惱火,收十來元一斤。

  《經濟半小時》記者:鮮果?

  羅現存:乾果,至少三公斤鮮果乾一公斤。

  丁王村一共520戶,2015年種植瑪咖的一共有150戶。

  丁王村的瑪咖種植戶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本來盤算著能通過像羅現存這樣的老闆來上門收購,現在的時勢,讓他們有些絕望。

  海學華、海金保,還是丁王村的其它148戶瑪咖種植戶都並沒有想到,自己所在的華坪縣,並不是麗江市政府鼓勵種植瑪咖的地方。在麗江市生物資源開發創新辦,發展統籌科科長馬白華給我們出示了一份《關於下達2015年麗江市瑪咖種植面積指導計劃的通知》。

  雲南省麗江市生物資源開發創新辦發展統籌科科長馬白華:當時提出是8萬畝,必須要控制8萬畝以內。

  《經濟半小時》記者:有古城區,玉龍縣、永勝縣、寧蒗縣,就是說這四個縣是比較適宜種植瑪咖的,其他縣不鼓勵種植。

  馬白華解釋說,瑪咖適宜在高海拔、低緯度、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質疏鬆肥沃的地域內生長。生長在海拔2800以上的瑪咖,有效成分含量相對較高;而「出身低」的瑪咖,其有效成分含量隨之降低。

  雲南省農科院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薛潤光指出,高海拔冷涼地區的氣候條件不但利於瑪咖有效成份的合成,同時還可以有效扼制病蟲害的發生,幾乎可以不使用農藥和化肥,大大降低耕種成本。

  而在丁王村採訪時,記者得知,種植戶們每周都需要打一次農藥,每畝地農藥花肥的成本就達到七八百元。在海金保家裡的地裡,專門實時測量海拔高度的手機應用程式顯示,這裡的海拔高度僅為2439米,而這片區域,恰恰是去年村裡種植瑪咖的土地最為集中的地方。

  海金保現在慶幸去年家裡還有一半的土地種了白菜,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勉強維持家用。眼看瑪咖從去年的香餑餑變成眼下的無人問津,他索性用來做了豬飼料,因為除了地裡的白菜,海金保只能指望這20多頭豬能夠填補一下家裡的虧空了。

  不適合種植瑪卡的低海拔地區也跟風種起瑪卡,努著勁兒搭上了這趟財富夢想班車,但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還是沒能圓他們的財富夢。如果說,低海拔地區的天價瑪卡賣出了白菜價,或許還能解釋為是由於有效成份不足,那麼高海拔地區情況又如何呢?

  大量瑪咖價格暴跌,無人問津

  在麗江市玉龍縣太安鄉吾住比村,這片高海拔高寒地區的土地在2015年曾經承載著和金龍一家人對於瑪咖空前熱切的期望。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太安鄉吾住比村村民和佔軍:租地150畝,這邊50畝,那邊100畝,我們自己家還有30畝地。租地一畝1200。租金差不多二十幾萬。

  太和鄉是著名的土豆之鄉,吾住比村的傳統作物也是以土豆為主。和金龍算得上是村裡的能工巧匠,憑著修車的好手藝,家裡的日子算得上殷實。2014年以前,家裡的30畝地也一直種著土豆,錯過了瑪咖最火爆的行情。到了2015年開春,一家人咬咬牙,把準備給兒子買婚房的40萬元拿了出來,租了150畝地,再加上家裡的30畝,一共180畝,全部種上了瑪咖。

  《經濟半小時》記者:苗花了多少錢?

  和金龍:差不多十八九萬。

  租地加上種苗和人工,花光了和金龍夫妻倆一輩子的積蓄。和金龍不是沒有仔細算過,但當時覺得自己怎麼都應該是穩賺不賠。

  《經濟半小時》記者:沒有想到瑪咖的價格跌?

  和金龍:會跌,但是前年一公斤是120-160,所以我們最多想到也是降到最低二十元一公斤賣出去,所以我們的想法也是降了六倍還會賺一點。

  但和金龍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辛苦一年,卻迎來一落千丈的瑪咖行情,到了收穫季,像他家這樣將近3000米海拔種出來的黑瑪咖,每斤鮮果的收購價只有5毛錢,這個價錢,連收果子的人工都不夠。

  和金龍家裡家外的院壩裡還攤曬著十多噸瑪咖,這些瑪咖就像負擔一樣沉甸甸地壓在了一家人的心上。

  如果放在去年年初,這些黑色或者紫色的十字花科果實能夠賣到200萬以上。

  眼著春耕在即,農藥化肥都等著開銷,他抽空去了麗江城裡的瑪咖市場打探行情,打算虧本出點貨,多少換一點現錢。

  埋頭做了一輩子的手工活的修車匠和金龍,從來都是等著生意上門,這次卻被瑪咖逼得要去找人主動詢價推銷,實在是有些難為情。在這家銷售瑪咖的門店,他跟老闆糾結了半天,愣是沒好意思開口。最後還是老闆看明白了他的來意,主動跟他搭了話。

  雲南省麗江市瑪咖銷售商:要看一下貨再說。

  和金龍:一般。

  雲南省麗江市瑪咖銷售商:沒看到貨不好說,要看一下貨再說。

  不過私下裡,這個老闆透露說,他是幾乎不可能再收購其他人的瑪咖了,因為他自己家裡人還在香格裡拉包了160畝地種瑪咖,到現在都還沒銷出去。

  在這個以銷售麗江土特產為主的市場,門口打著瑪咖店鋪的就有七八家,但要麼就是關門大吉,要麼就是門庭冷落。

  和金龍直奔市場最裡端的一家政府主辦的瑪咖代售點,這兒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他。

  雲南省麗江市瑪咖代售點工作人員:這邊看的全部都是麗江本地農民的瑪咖,你可以拿過來代售,價格你自己標,如果你自己找到買家的話,你拖走就是了我們不收你任何費用。

  在這個代售點,已經堆放了800噸由麗江各地的種植戶們送過來的瑪咖。

  雖然農戶們把瑪咖乾果降到了遠遠低於種植成本的價格,但是依然鮮有人問津。

  一般來說,大概三斤到四斤瑪咖鮮果能曬成一斤乾果,這樣算下來,和金龍家的每斤乾果起碼需要30元錢才能勉強保本,但是和金龍深知,現在這是一個不可能的價錢。

  比起和金龍,南溪村的和佔軍就要幸運很多。2015年,他把家裡的瑪咖從13畝擴到了20畝。同樣是遇上了暴跌的行情,但至少他家有6畝地是在年初播種時就和一家專門從事瑪咖種植和加工的企業籤了協議,由這家企業提供種苗,鮮果以大約每斤20元的勞務費進行收購,每畝收購上限為260公斤,這樣算下來,和佔軍家好歹有了31200元的收入,這讓和佔軍能夠基本保本。

  實際上公司加農戶也是麗江市政府一直在推廣瑪咖的過程中力推的模式,希望通過訂單式的的生產增強單個種植戶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這天在公司召開的一個小規模的見面會上,村民代表,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和國高提出,希望公司能夠在今年繼續和村裡種植戶的合作,最好還能擴大協議種植面積。

  但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楊曜武非但沒有接受擴大協議種植面積的請求,甚至直接提出要終止和村裡所有散戶的合作。

  楊曜武這個聽起來有些殘酷的決定並非是一時興起,一來是因為去年瑪咖市場需求下降,公司的銷售也下降了50%,公司今年打算將種植面積從去年的1萬畝縮小至5000畝,二來是因為這幾年市場大起大落,公司在跟散戶們打交道的過程中也是傷透了腦筋。

  楊曜武說,早在七八年前,公司就開始跟南溪村的種植戶們訂了瑪咖委託種植協議,開始兩年還運行平穩,但是隨著瑪咖行情一路看漲,村民們紛紛把協議地塊裡種出來的瑪咖賣給肯出更高價錢的外來商販,公司因此損失慘重。2014年公司的果實回收率只有30%。

  《經濟半小時》記者:2014年時候,您家交給他多少公斤?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縣黃山鎮南溪村村民和佔軍:五六畝地的才六百多一點,六百多公斤。不到,因為他們那時候都是合同籤上,因為那個2004年比較火,我們都不想賣給他們,這個都是人之常情。

  兩年這麼一折騰下來,楊曜武覺得和散戶打交道成本太高,索性想放棄這一部分業務,只做大戶。他也希望經過今年的調整,整個市場,無論是對瑪咖的認識,還是價格,都能回歸理性。

  楊曜武:希望政府這邊是對這個瑪咖的整個從種植環節的一些基礎條件的要求,到瑪咖產品進入市場的一些環節的把控,對品質的把控,可能要加大一些力度

  實際上,這些工作麗江市政府並不是沒有做。

  雲南省麗江市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班科長馬白華介紹說,在2015年,麗江市制定了《麗江瑪咖栽培技術規程》,雲南省也發布實施了《雲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瑪咖幹製品》,標誌著麗江的瑪咖質量標準體系已初步形成。除此之外,2015年3月份,麗江市還出臺了《關於下達2015年麗江瑪咖種植面積指導計劃的通知》,明確提出:2015年全市瑪咖種植指導面積建議控制在8萬畝以內,但是最後實際的種植面積卻達到了144318畝,超過計劃面積80%.

  馬白華:一個是引導形成一個合理的瑪咖產品市場定價,然後促使整個產業實現理性回歸,理性發展。二是集中到最適宜的區域種植,同時要適度控制規模。第三繼續推行一種定單式的種植,化解農民面臨的風險,第四也是很關鍵的,我們要嚴格貫徹執行有關瑪咖的一系列質量標準,更加突出質量,一定要走品質化的道路,我覺得這些都是核心的。

  而實際上,近年經歷過山車行情的中藥材並非只有瑪咖。同樣是在雲南,中藥材三七在主產區文山,2009年-2012年的產量從4000多噸增加到不到7000噸,但2014年卻超過了20000噸。而三七年正常用量僅7000-8000噸。

  除了三七,另外一味中藥材,鐵皮石斛近年也是經歷了市場行情的大起大落。早年,由於野生鐵皮石斛接近枯竭,價格一度高達萬元,但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其種植面積迅速擴大。2011年,鐵皮石斛鮮品的收購價約為每公斤600元,到了2012年則達到了1200元,短短一年價格翻了一番,但是到了2013年,價格便一路暴跌至200元,高達每畝15萬元的種植成本,讓幾乎所有的種植戶苦不堪言。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又是一年春耕時,和金龍去年租的150畝地已經到了期,今年,他在自己家裡的30畝地裡,又種上了土豆,也種下了新的希望,新的開始。

  半小時觀察:農產品價格何時不再坐過山車

  記者在麗江看到的情景,和這些農民的遭遇、糾結,讓人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其實不只是瑪卡,近年來,包括石斛、螺旋藻,還有前些年的蘆薈等等,許多特色農產品,都經歷了價格的大幅波動,讓許許多多的種植戶飽受傷害。其實在這些特色農產品坐上價格的過山車時,我們不難看到供與需之間的泡沫。也常常看到人為誇大功效、虛假宣傳甚至資本炒作的身影。這些,都大大扭曲了它本來的價值。要管好這個市場,需要行業主管部門明確標準,需要商家規範經營誠實宣傳,給它一個穩定健康的供需環境。從調查中我們也看到,當地政府已經組織力量,專項扶持產業發展。雖然產業化程度還不高,服務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建設完善,但對於這些高原特色農產品來說,未來還是會有更多的希望。願他們的春耕,能再多一份從容。

相關焦點

  • 雲南瑪咖鮮果遭遇「白菜價」 從120元跌落到1元錢
    【調查】大逆轉!瑪咖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原因居然這麼簡單…  導讀:瑪咖原產於南美,來到中國後曾經身價高企,在許多宣傳中,瑪咖能抗腫瘤、能降血壓,對風溼症、抑鬱症、貧血症有作用,被稱為是天然的荷爾蒙發動機。瑪咖雖然被界定為保健食品,但儼然成了神藥,價格也一路飆漲。
  • 瑪咖"神話"破滅:從每公斤成千上萬降到幾十元
    [有些商家為貼合「壯陽」的宣傳,甚至往瑪咖粉裡添加比較劣質的偉哥粉,還有些在瑪咖裡添加興奮劑,市面上瑪咖的質量也參差不齊,比如一些瑪咖壓片,添加劑達到90%,這就意味著只有10%的瑪咖粉。]  瑪咖賣不出去了。  短短幾年間,這種來自南美秘魯的十字花科植物在中國經歷了大起大落。高峰期瑪咖乾果甚至被炒到每公斤成千上萬元,現在卻降到幾十元。
  • 瑪咖「神話」破滅:從每公斤成千上萬降到幾十元
    [有些商家為貼合「壯陽」的宣傳,甚至往瑪咖粉裡添加比較劣質的偉哥粉,還有些在瑪咖裡添加興奮劑,市面上瑪咖的質量也參差不齊,比如一些瑪咖壓片,添加劑達到90%,這就意味著只有10%的瑪咖粉。]  瑪咖賣不出去了。  短短幾年間,這種來自南美秘魯的十字花科植物在中國經歷了大起大落。高峰期瑪咖乾果甚至被炒到每公斤成千上萬元,現在卻降到幾十元。
  • 常德「神藥瑪咖」非藥品 「壯陽」涉非法宣傳
    最近,在央視財經頻道專題報導中,神藥瑪咖遭遇大逆轉,每公斤瑪咖鮮果甚至從2014年最高的120元一路跌落到現在的1元錢,成了名副其實的白菜價。記者走訪發現,這種被宣稱為「植物偉哥」的「神物」確實曾讓不少人蠢蠢欲動。然而,業內人士提醒,瑪咖僅僅是保健食品,宣傳壯陽功效沒有依據,部分商家過分炒作或涉嫌虛假宣傳。
  • 瑪咖從每公斤上千元降到幾十元 這位雲南浙商卻底氣十足
    不管哪種說法,瑪咖火了,然後經歷了大起大落。高峰期瑪咖乾果被炒到了每公斤上千元,後來又跌到了每公斤幾十元,真得成了「蘿蔔價」。天源華瑪所在的雲南,正是中國瑪咖最重要產地。業內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中國瑪咖看雲南,雲南瑪咖看麗江。趙為民非常認同。
  • 瑪咖價格遭抬每克15元 專家稱植物偉哥名不副實
    但麗江商人稱,最貴的黑色瑪咖每公斤800元,黃色瑪咖每公斤300元,這是瑪咖商販之間的內部交易價,與往來麗江的遊客無關。  [被誇大的功效]   「只是一種功能性食品」  瑪咖從何而來?去年以來,頂級的三七從年初的每公斤2000元以上,下跌至現在的每公斤900元,跌幅超過50%。  追根溯源,價格暴漲引發了雲南種植風潮,以雲南文山州最為典型,2010年三七的在地面積8.5萬畝,2013年增加到28.8萬畝,2014年超過了50萬畝,然而三七的生長期一般需要3年才能長成採售,這為三七價格大跌埋下了伏筆,三七也在去年始大量上市,導致市場供需不成正比。
  • 戴爾上海浦東1公斤1元回收舊電腦 被指為白菜價
    戴爾1公斤1元回收舊電腦 被指白菜價  10月10日-12日,戴爾公司在上海浦東百腦匯門前開展了主題為綠色革新大行動的電腦回收活動,戴爾以1公斤1元的價格進行舊電腦回收。回收的範圍包括家中廢棄的臺式機、筆記本、印表機、顯示器、電腦備件及其它電腦周邊產品,除了顯示器外,戴爾以1公斤1元人民幣的價格向消費者支付返回價值。超過4公斤的消費者有機會獲得MP4獎品。  由於一臺桌上型電腦的主機大約在10公斤左右,筆記本在2至3公斤左右,因此回收價分別在10元和2元、3元左右。  1公斤1元,會有消費者將舊電腦交予戴爾嗎?
  • 瑪咖價格上千狂跌至幾十 「神藥」為何變成了蘿蔔?
    春城晚報 記者 高偉 攝  昔日被市場一度熱炒的植物瑪咖,今日卻跌至蘿蔔價,近日,瑪咖的收購價已經從每公斤數百元跌落到幾十元,且鮮有人問津。這與此前瑪咖每公斤上千元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別。是什麼原因將昔日的「植物偉哥」變成了今日的「蘿蔔」?面對瑪咖當前低迷的產業環境,雲南省農科院成果轉化管理處處長李宏告訴記者,瑪咖並不像三七、石斛那樣被人們所了解,因此,誇大的宣傳、種植的混亂等問題接踵而至。李宏認為,瑪咖未來要形成龐大產業,還需著力在深加工領域和科研投入上下功夫。
  • 「植物偉哥」瑪咖入華14年:種植面積增數百倍 價格暴跌九成九
    被譽為「植物偉哥」的瑪咖,遭遇進入中國以來最大的產業危機。 往日通過種植瑪咖而賺到錢的雲南麗江當地農戶,到現在都沒有緩過神來,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報導,瑪咖的收購價已經從每公斤120元跌落到1元,堪比大白菜。
  • 「植物偉哥」暴跌100倍:爛地裡也沒人要-植物偉哥,偉哥,瑪咖,種植...
    2016年初,在四川和雲南多個地方,又迎來瑪咖採挖上市的季節。瑪咖,因為曾被稱作「植物偉哥」而風靡一時,身價更是直線超過諸多名貴中藥材。但今年的採挖季,瑪咖並未如其迎來自己的春天,瑪咖價格甚至不如「蘿蔔價」, 價格從120元/公斤直降到1元/公斤。
  • 植物偉哥瑪咖暴跌背後:種植面積5年增長150倍
    「植物偉哥」價格過山車式暴跌背後 瑪咖種植面積5年增長150倍仿佛一夜之間,吸引各路資本瘋狂進入,被市場輪番炒作後每公斤高達千元的瑪咖價格跌下神壇,農戶種植的瑪咖爛在地裡,鮮有商家來收購。此前一度高達每公斤數百元的黃瑪咖最低跌至20元/公斤。
  • 曾經價格上千元一斤,如今跌到15元兩斤,但依舊有人種植著,什麼原因...
    在雲南的高山地區後就有一些種植「珍貴」藥材的農民,不過農民現在很感慨,從他們的口中得知,在八年前的這個時候,這種中藥材高達上千元一斤,如今八年過去了,已跌落到了15元錢一公斤,這價格的起伏就像蹦極一樣,讓人不敢直視,但是當地農民們還在堅持種植著。農民們種植的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中藥材,它就是瑪咖,相信廣大的消費者都會非常熟悉。
  • 秘魯瑪咖價格飆漲
    「根據秘魯3到4家供應商給我們的統計,到今年年底,秘魯全國種植的瑪咖總產量達到5000到6000噸,其中有4000多噸銷往中國,而在前幾年中國對秘魯瑪咖的需求量幾乎為零。就我們公司來說,在今年年初每個月的需求是一到兩噸,現在每個月達到了50到100噸。」上海冠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人員諸先生告知記者。
  • 遊客在貴州遭遇「天價瑪咖」 兩千多克賣1.6萬
    昆明遊客安順遭遇「天價瑪咖」?  買2058克粉花了1.6萬元,相關部門正在調查  近日,有遊客發帖稱,其幾天前到安順旅遊時,在某景區遇到一賣瑪咖的小攤,結果被忽悠買了2058克瑪咖,總共花了16464元。回到家後發現只是瑪咖須,市場價格僅100多元一斤,直呼上當。
  • 瑪咖神話一夜破滅 經銷商稱越賣越虧
    央廣網北京2月25日消息(記者唐明)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似乎是一夜之間,吸引各路資本瘋狂進入,被市場輪番炒作後每公斤高達千元的瑪咖價格跌下神壇,農戶種植的瑪咖爛在地裡,鮮有商家來收購。記者今天在某B2B網站查詢發現,此前一度高達每公斤數百元的黃瑪咖最低跌至20元/公斤。一位雲南麗江的銷售商告訴記者,現在這個價格已經是虧本了,寧願放在倉庫不賣了。
  • 瑪咖降至蘿蔔價 四川種植戶任其爛在地裡
    在四川省內瑪咖主要種植區之一的攀枝花格薩拉鄉韭菜坪村前年,鮮黑瑪咖批發價 200元/公斤今年,瑪咖收購價低至 1塊多/公斤瑪咖進化論2002連日來,成都商報記者在瑪咖種植區四川攀枝花、涼山及雲南麗江等地調查發現,以產量最大的黃瑪咖為例,今年每公斤乾貨的價格降到了15元以下,意味著鮮貨價已落到1.5元/斤左右,價格甚至不如「蘿蔔價」。就連紅火一時的黑瑪咖,乾貨價格也降到幾十元一公斤。價格跌至冰點帶來的最直接後果是銷售遇冷,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種植戶已經無心採摘售賣,任其爛在地裡。瑪咖是如何被熱捧的?
  • "植物偉哥"瑪咖價格暴跌 種植戶任其爛地裡
    在四川省內瑪咖主要種植區之一的攀枝花格薩拉鄉韭菜坪村  前年,鮮黑瑪咖批發價 200元/公斤  今年,瑪咖收購價低至 1塊多/公斤  瑪咖進化論  2002年 起始之年  雲南麗江一家公司從秘魯引種,這是目前可考的國內首次引入秘魯瑪咖。
  • 航空託運行李丟失1公斤只賠100元?
    5月17日,廣州日報報導了一名市民乘坐飛機時,託運的行李被損壞但是卻遭遇到索賠難的問題。不少乘客反映,在搭乘飛機時出現託運行李損壞或者丟失,因一紙「免責協議」不獲賠償,或者丟失物品每公斤按100元賠償。航空乘客往往不了解的是,根據相關規定,乘客可以辦理行李的「聲明價值」,來規避在行李託運過程中造成的損失。
  • 秘魯瑪咖價格飆漲 相關男性保健品銷售火爆
    自2011年國家衛生部批准瑪咖為「新資源食品」開始,瑪咖產品正式取得「市場通行證」。《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得知,這種保健品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流行。  「根據秘魯3到4家供應商給我們的統計,到今年年底,秘魯全國種植的瑪咖總產量達到5000到6000噸,其中有4000多噸銷往中國,而在前幾年中國對秘魯瑪咖的需求量幾乎為零。
  • 揭秘瑪咖壯陽騙局:商家往裡添加偉哥粉
    而上述幾大瑪咖品牌,正是當地赫赫有名的瑪咖龍頭企業。似乎一夜之間,瑪咖紅遍中國。這種來自南美秘魯的十字花科植物被商家冠以「壯陽聖品」的名頭,飯桌上人們談起它時總伴隨著一抹心知肚明卻又神秘兮兮的微笑。瑪咖的壯陽功效被人質疑,而它的價格也在去年被哄至一個高峰後隨之跌落,這棵自帶神秘光環的植物真實功效如何?是怎樣被炒作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