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江月原創
東沙群島,這兩天這個地方幾乎成了中文媒體報導最多的「熱詞」。
就因為有日媒披露,在今年8月解放軍可能會在海南島附近的南海海域舉行一場演習,而演習的目的「很可能是奪佔東沙群島」。
那麼,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搞明白,為什麼選擇東沙群島?
其實,在今天,一場軍事演習已經開始,而且會持續到7月底。而8月可能舉行的這場軍事演習,會傳遞出什麼樣的信號?
兩個半月,練什麼?
今天,一場實彈軍事演習就要開始。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演習不僅是實彈,而且為期兩個半月。
5月11日中國海事局發布軍事演習通告。通告稱,2020年5月14日零時至2020年7月31日24時,所有無關船舶、人員提前撤離到安全區域,在此期間無關船舶禁止駛入安全管制區域。
該安全管制區範圍:39°25′N/119°10′E為基點,正東方向至正南偏西6°、半徑25公裡的扇形海域內。為什麼這條內容簡單、短短百字的通告能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可能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從時間上看,這次演習時間長達2個半月,時間跨度如此之長比較特殊。
由於「5·20」菜菜子的新任期就職演說,就在這次演習的跨度時間內,所以兩者是否有關聯,或者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相互影響,都引起了外界的熱烈討論。臺「東森新聞」報導就特意突出了時間因素——「菜菜子發表就職演說前,解放軍唐山港軍事演習2個半月!」
其次,這次演習有實彈射擊的內容,所以要求指定區域內在2個半月時間裡所有無關船舶、人員提前撤離到安全區域,在此期間無關船舶禁止駛入安全管制區域。
這就表明,演習可不是普通的搜救、反恐等聯合行動演習,是真刀真槍的哦。
從地理條件上看,唐山港是中國大陸重要港口之一,是河北省、北京市、華北...等多地對外發展的重要窗口之一,距離北京市僅230公裡。這就決定了,演習地點是保密條件比較好的內水海域。
這樣一來,就使得美軍在東海附近活動的戰艦和飛機無法抵近偵察。
既然演練的環境可以是非常保密的,那麼演練的重點科目就可以具有更多想像力了。有媒體稱,針對灣灣的登陸作戰、針對美軍的反航母作戰,電子戰、要地防空反導、港口奪佔等等,都可以練一練。
另一方面,京唐港附近秦皇島等相關港口,也是很重要的商務港口,所以在渤海灣的實彈軍演可能不會是大規模的。而且這次演習是在「半徑25公裡的扇形海域內」,不太可能進行遠距離反艦打擊演習,艦隊參與規模也不會很大。
那麼,更大的可能是在這個保密性較好的近岸區域,實施規模並不大的登陸作戰演練。現代登陸作戰並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由於涉及到敵方的防禦火力,以及本方的多平臺協同立體登陸,所以需要長時間、反覆仔細磨合。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這次京唐港演習,需要長達兩個半月的時間。在過去50年時間裡,登陸作戰的軍事行動非常少,美軍多以空襲、遠程精確打擊和城市戰為主。而我們最近的成功經驗,可能還是1955年收復一江山島的登陸作戰。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更適合的登陸、奪島作戰戰法。
易攻難守的東沙群島
而在這場演習之後,有外媒透露在海南島附近的南海區域,還有一場演習將開始。那場演習的目標據說非常明確——奪佔臺軍目前控制的東沙群島。
日本共同社12日發布的一篇獨家報導,在臺灣激起千層浪——「解放軍計劃在8月舉行以『奪取臺灣下轄東沙群島』為假想目標的登陸演習」。島內專家紛紛猜測,解放軍此舉是「意圖打通航母通向太平洋通道」「為南海防空識別區做準備」。
這次演習會練習什麼科目呢?
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解放軍計劃進行的這次登陸演習,將由負責南海防衛的南部戰區實施。從動用的軍事裝備看,可能包括登陸艦、氣墊船、直升機和海軍陸戰隊,這是標準的登陸奪島作戰模式啊。
此外,有消息說,這次演習「規模前所未有」。
東沙群島位於從解放軍海軍設有基地的海南島,經巴士海峽前往太平洋的路線上,對解放軍進入太平洋而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去年12月入列的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也部署在海南島的基地,「對解放軍而言,確實有控制東沙的必要」。
臺軍方面對該報導極為重視。12日上午在臺 「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臺「國防部」發言人史順文強調,「對周邊共軍演訓與軍事動態,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對周遭情況都能充分掌握、及時應處」。
臺軍一些消息人士稱,東沙島的迫擊炮陣地隱藏在地表下,「堅固可用」。臺「海巡署」12日表示,東沙駐防海巡部隊預計6月將實施火力演習,「目的是驗證島上陣地各式迫擊炮、機炮射擊效能」。
但實際上,太平島與東沙島都是屬於「島礁型」島嶼,是屬於「易攻難守」,與金門、馬祖等島嶼屬於「巖盤型」島嶼不同,因為金馬還可以向下建構「地下碉堡」,將武器、人員預藏在地下碉堡中,作戰時可從在碉堡中憑藉火力堅守。
從地理上看,東沙島面積1.74平方公裡,距離高雄港444公裡,目前各島的駐軍人約在200人上下,都是海巡署將其人員送到海軍陸戰隊進行專精訓練後,才派到島上負責「捍衛南疆」的任務。
島上駐守士兵所配備的武器,包括120迫擊炮、40高炮、40榴彈槍等各式火炮與輕兵器及84具反裝甲火箭彈等傳統火力。基本上而言,不堪一擊。
正因如此,臺省媒體承認,臺軍在東沙島、太平島的防務已經成為外界關注焦點。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則認為,東沙群島、太平島有「易攻難守」、「無險可守」共通點,如果展開閃電奪島行動,「守方」很難防禦。所以,只能將防禦建構在國際秩序之下。
換句話說,王定宇的觀點是,若解放軍意圖對兩島「武統收復」,必須借國際嚴重關切來施加壓力。
東沙群島和太平島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由臺當局實際控制。眼下,臺省一些人士宣稱,對於東沙島、太平島防務,臺軍應強化先期預警作為,若偵獲附近有「不正常軍演、兵力或船舶調動,就應儘快國際發出警訊,預料國際社會將有回應與制止力量」。
選擇東沙的三個理由
為什麼選擇東沙群島?
首先,可能是因為震懾。關於東沙群島,解放軍退役中將、知名軍事專家王洪光曾在去年年底論述如何「震懾臺獨」時專門提到過。
當時,王洪光將軍說,大陸若對臺灣發起攻擊,分分鐘就可拿下無長住居民的東引島,接下來就是遠在南海的東沙群島,以及臺灣海峽中的澎湖列島。解放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這三個島,一舉震懾臺灣。
之後,有記者曾就這一言論向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提問,後者回應稱:
對於專家學者的個人觀點,在此我不作評論。作為原則,我們奉行和平統一的對臺大政方針,期待兩岸同胞共同反對和遏制「臺獨」,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其次,東沙群島的防禦能力薄弱。
事實上,太平島的設施相當簡陋,阿扁在2005年任內於太平島上修建了一個機場機場,可供C-130運輸機等短場起降的飛機進行起降,才讓太平島與東沙島一樣,有了更強的補給和機動能力。
多年來,臺省軍方與「海巡署」一直在加強東沙群島及太平島的防務,在針對全臺防衛作戰的「固安作戰計劃」中,還針對東沙群島及太平島等另編制了一項「衛疆作戰計劃」。
該計劃簡單說,就是在東沙群島、太平島「遭攻擊甚至佔領時,臺陸、海、空軍將齊發,其中海軍陸戰隊除搭兩棲登陸艦與戰艦組合下從海路馳援外,另外,陸軍特戰部隊也立即編組,並搭空軍C-130運輸機在4個小時內空降太平島,進行『收復作戰』」。
不久前,臺軍「磐石軍艦」爆發新冠肺炎疫情,震驚島內。由於「敦睦支隊」3月15日離開帛琉,到4月9日進入左營港,時間長達26天,遠多於當初開往帛琉只花了8天。當時,很多臺媒追問,艦隊究竟去了哪裡?
後來曝光的內幕是,這個「敦睦支隊」當時改為向西南,繞過菲律賓南方進入南海,經過太平島與東沙島附近的水域時,曾實施「海疆」操演,模擬島嶼遭到攻擊,臺軍協助「海巡署」守衛。不過,因為當時「敦睦支隊」成員並無兩棲艦艇,因此人員並未登島,只是模擬控制附近海域。由此足見,臺軍心裡也清楚東沙島存在「被奪佔」的風險。
《環球時報》5月13日刊登文章稱,由於東沙群島位置非常關鍵,且防守力量薄弱,如果由臺當局租借給美軍實施一些軍事偵測活動,比如安置偵測器或反潛設備,對解放軍的影響較大。臺當局已有人主張把太平島租借給美軍,不排除未來租借東沙島的可能。
第三,美軍伸手馳援的可能性並不大。
臺軍心裡很清楚,一旦面臨解放軍的「武統」,只能依靠美國人的出兵馳援。但是,臺內部報告曾評估稱,由於東沙島位於解放軍南部戰區的掌握之中,而在美國「印太戰略」裡,東沙島戰略地位遠不如南海其他島嶼,所以一旦開戰,美軍馳援東沙島的機率微乎其微。
再加上現在美國海軍疫情比較嚴重。在海軍主力作戰艦艇中,包括4艘航母在內,有七分之一的戰艦都因為出現新冠肺炎感染疫情而「趴窩」。美軍也暫停了在全球的演練活動。
據美國《星條旗報》5月11日報導,五角大樓的最新消息稱,美軍各系統中已有8046人感染新冠肺炎。此外,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在與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為陽性的家庭成員接觸後,檢測為陽性,正在進行自我隔離。
所以,想一想馬上就到「5·20」了,不少灣灣民眾希望菜菜子,嘴上可有點「把門的」。因為,如果菜菜子這次如果有出格言論,挑戰底線,可能真的離被「武統」不遠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