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但是有些卻沒有被大家所熟知,他們中大部分是民營單位、診所的醫生和護士,或者是坐堂或者退休的老中醫,他們同樣戰鬥過,被他們幫助過的人所記住,我們所記住!
前面我寫過自掏腰包去援鄂的民營診所的中醫陳偉軍,1463名援助湖北川軍的名單上沒有他,但是他說,這都沒關係,重要的是去戰鬥過。
今天來說一位南京一家民營醫療機構的護士,她叫賈曉月。
她有點特殊,是因為網絡上寫她的故事不全真實,自己又澄清了一些,她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認識她。
這個姑娘今年25歲,老家是連雲港的。
疫情剛開始時,她在網上鋪天蓋地關於疫情的信息,心情很沉重。
她認為,自己作為一名醫護人員,雖然不是在公立醫院工作,也沒有什麼編制,但心中還是希望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幫助武漢,為他們做出一點貢獻,也對得起自己所學。
2月18日,她在網上看到了武漢招募志願者的消息,秉著醫者仁心想要幫助患者的態度就立馬報了名,和她一起的還有護士李瑞瑞,她們簡單收拾了一下,19日就前往武漢了。
幸好她決定做的及時,1月24日武漢就全面封城了。
兩人進去武漢市第七人民醫院六病區,沒有休息,當天下午就開始了工作。
工作是三班倒,穿著防護服,每天都是將近10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非常辛苦。
在武漢與病毒搏鬥了一個多月,作為志願者應該和陳偉軍他們一樣,吃住、生活物資是與公派醫療隊沒有區別,也有具體醫院提供防護用具。
武昌區衛生健康局也為她們頒發了榮譽證書,每天也有補貼。
3月13日,她們所服務的病區關閉了。
以武漢主戰場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賈曉月終於完成自己的「使命」,4月4日也與大部隊一同撤離,回到南京,進入隔離點隔離了14天,生活恢復平靜。
沒有提到回來有沒有歡迎儀式,應該是沒有像過水門、沒有警車開道、沒有夾道歡迎這樣大場面的,援鄂的名單上可能也找不到她的名字。
但是武漢這個城市永遠記得她,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的軍功章有她的一份。
賈曉月認為回來就是最好的,每個人能夠平安回來就是最大的幸運了,每個人也都不枉此行!
所有曾經在一線奮戰過的醫護人員都是我們心中的英雄,不管他們是體制內的還是體制外的,不管是團隊還是個人,我們都不會忘記!
無意間看到她的故事,從平凡到被推到臺前澄清,她告訴記者,自己並不希望被媒體進一步曝光和宣傳," 因為有太多的人比我付出更多,當時只是因為看到武漢的疫情,覺得自己應該付出一點。",
網友紛紛留言:
「她決定去武漢不是為了掌聲鮮花和優待,這一個月的旅程也必將是她終身難忘的經歷,超級厲害的,豎個大拇指!」
「小姐姐很漂亮,謙虛而又大度,說話做事很有水平,點讚[贊]!」
「首先她是值得尊敬的,真是平安回來極好!」
「每一位逆行者都值得被尊重,小姐姐謙遜有禮,望以後日子平安順心!」
「這個才是真正英雄,武漢人民不要忘記這個人!」
這個美麗的姑娘沒有露面,只是出來澄清網上不實言論,她去援鄂不為掌聲,只為那一份善良和醫護人員的使命。
還有許多這樣以個人名義援鄂的志願者被知道也不願意留下姓名。
一名護士說:「去的時候沒有想那麼多,就是想著去幫幫忙,能幫多少是多少,如果不去肯定會後悔,這也是作為護士出身的一種使命感吧。」另一名護士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看見武漢疫情後本能就是想著去幫助那些病人,有這方面資質和經驗我就該去,這是天職。」為什麼最後連名字都不願意留下?她說,她不想由此改變自己的初心。
我認為所有善良都該被傳揚,優秀的人應該被大家知道!
謝謝媒體找到她,為她正名!
她不願意被打擾我們理解,但是收到非議的時候,我們就不願意英雄再默默無聞了,她應該受到我們愛戴!
姑娘,謝謝你為我們戰鬥過,所有不記名的英雄,謝謝你們的善良與真誠!
願你們一生平安,家庭幸福!
關注我一起來看人生百態。
我是四月天的初見,願與你相見的每一天都是最美人間四月天,感恩你的閱讀。
註: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精彩推薦:
快遞失而又得快遞員不開心,姑娘賠償款和貨都要,網友:請你善良
「我最愛的城市生病了」澳門女兒武漢媳婦上一線,網友:顏值爆表
同樣援鄂名單上卻沒有名字,重要的是去戰鬥過,這個小哥哥有點帥
「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出獄,拒籤多家公司不當網紅後續……
臨危受命當晚奔赴武漢,手術後仍堅守一線,72歲的張伯禮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