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鮮不容易
生鮮賽道是最苦逼的創業賽道,凌晨2點起床,熬夜通宵,常年過著晝夜顛倒的不正常生活。這種折磨,非常人可以忍受。
今天360創始人周鴻禕發微博,痛批自己無能,難以平衡家庭和創業的關係。生鮮人更是如此,尤其是很多跨界過來創業的,幾乎完全沒時間陪家人,交學費耗光積蓄不說,還有人為此妻離子散,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損失慘重。
他們內心備受摧殘,自從走上生鮮路,天天在煎熬,真的非常不容易。這種苦楚,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2016年以來,很多生鮮創業者離開了,很多人再度轉行了,但更多人還在苦苦堅守!
他們堅守的是一份希望、一個夢想、一種情懷:
改變中國農業落後的現狀;
改變食品安全落後的現狀;
為農民謀福利;
讓百姓吃上安全菜。
這些夢想,雖然平凡,卻非常偉大。有時候,越是平凡的夢想,越能給人力量,催人奮進。兩年來,開曼一直在為生鮮創業者加油鼓勁,搖旗吶喊:熬下去,總會迎來勝利!
在第二屆食材供應鏈論壇,釋放了很多利好消息,其中最為振奮人心的是:食材B2B領域至少將有6家上市公司!
食材B2B的春天就要來了!國運昌隆,奮鬥者總會有回報。
/01/
已上市的企業
眾美聯
眾美聯雖然是流血上市,雖然市值比股本還低(罕見),但她依然很堅挺:整合三大協會資源、進軍新餐飲零售、布局標準供應鏈平臺。不管外界怎麼「噴」,她再差也是家上市公司。
去年,眾美聯一口氣開了17個子公司,全面立體化布局。
/02/
計劃上市的企業
觀麥
第二屆食材供應鏈論壇上,觀麥公開表示,計劃2019年上市。觀麥是小農女的第二條命,有資本支撐,命大,怎麼折騰都死不了。
這些含著金鑰匙的創業者,普通人真不能比。
鮮供社的趙雪松,跟小農女楊威一樣,也是騰訊系的。鮮供社沒做成,轉身創辦「桔牛」,為實體店做SaaS,又拿到迅雷老闆以及兩家上市公司的資金。
天平派也是這樣,雖然食材B2B受挫,但朱保舉是清華人,有清華系資本撐腰,很快就翻身了,他的智能咖啡機項目「小咖」,剛剛又拿到數千萬融資。
這三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中國特色的創業環境中,「圈子」比奮鬥更重要,與其在正確的方向上奮鬥,不如在正確的圈子裡奮鬥。在美國,你只需要堅持做正確的事;在中國,你需要在正確的圈子裡,做正確的事。
有時候,創業者需要正確的圈子,投資人也需要,麥剛可能是圈子不正確,他投了4家生鮮電商(青年菜君、鄉村直供、鮮供社、果酷),竟然沒有一家成功。
純風險資本,已不太敢涉足生鮮,那麼生鮮創業者今後的融資渠道在哪裡?千萬不要著急!好好熬過這三年。這一批食材B2B公司集中上市後,他們一定會進行大規模的產業投資,那時候,整個行業會迎來新一輪資本熱潮。
普通創業者,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生鮮人,各方面資源不足,要學會抱團,先活下來,等待下一個春天。
樂禾
2018開曼餐配CEO年會上,樂禾董事長程允鋒透露,計劃2020年上市。樂禾屬於京東系,是廣州最大的食材配送公司,借力資本後,已迅速成為全國性公司,旗下擁有分子公司50多家。
樂禾的業務雖然傳統,但網際網路基因很強,高管團隊相當豪華,其首席戰略官翟東升,為瀛海威早期員工。樂禾自主研發的綜合管理系統,堪稱業界頂級水平。
樂禾主張穩健型擴張,既要賺今年的錢,又要賺未來10年的錢。
翟東升表示,未來將重金布局產業園,主打淨菜加工,把資產做重。2017年,樂禾在北京與筷好味合作,以淨菜專業運營服務商的角色,負責筷好味中央廚房運營。筷好味在2017年10月再獲融資,投資方包括金融街、國開基金、北大方正等。目前,金百萬主推智能炒菜機,3分鐘能將淨菜炒好。
淨菜是一個巨大的金礦,是食材B2B的明星品類,非常火,將呈爆發式增長。未來國內新增的餐飲上市公司,很大可能來自淨菜+智能炒菜機行業。這個領域,值得所有創業者關注,早投入早受益。
望家歡
望家歡是華南乃至全國名副其實的傳統食材配送巨頭,年銷售額達20億,國內配送行業唯一獲得「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農業企業」的公司。
1995年成立至今,23年來,董事長高軍特別低調,極少對外發聲。在第二次食材供應鏈論壇上,高軍首次亮相發言,並公布了全國合伙人計劃。據內部消息,望家歡也在籌劃上市。
從利潤指標來看,望家歡早就達到了上市條件,望家歡有可能是國內最賺錢的食材配送公司。比如有個深圳本地有個小型配送商,加盟望家歡之前,一年賺錢十幾萬,加盟望家歡之後,一年能賺200萬,加盟效果十分震撼的。
不過,望家歡運營方式比較傳統,很少對外界發聲。因此,業界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低調的大佬。
此外,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看,望家歡上市還需要做好這幾件事情:
1、適度開放公司股權;
2、建立可持續的職業經理人制度;
3、完善監事會等風險控制體系;
4、扭轉外界對望家歡「個體老闆」的企業形象,打造真正的公眾公司。
此次從高軍的演講中可以看出,望家歡能當「華南王」,全靠真功夫。憑藉23年的紮實內功,望家歡的運營成本控制能力,驚呆會場近千名位同行。
「全國最低的運營成本」——這個指標非常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望家歡兩年內完成全國布局,預計在2020年之前也會實現上市。
以上三家擬上市企業,都是華南的公司,這是偶然現象嗎?其實不是。相對全國其他區域,華南地區對生鮮的要求更高,倒逼市場提供專業、更精細化的生鮮服務,促進了生鮮流通市場的繁榮。
此外,華南的企事業單位更加市場化、透明化,給配送公司陽光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這也是京東重金投資華南生鮮公司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中國未來估值最高的食材B2B獨角獸,可能不是以上四家。而是那些既有雄厚資本,又有強大用戶數據的公司。他們雖然不著急上市,但從基金的投資周期來看,未來5年會陸續上市。
/03/
5年內會上市的企業
美菜網
美菜網劉傳軍拿了一手最好的牌:王炸、4張2、4張A、4張K都在美菜網手裡。「以宇宙視野看中國農業」的劉傳軍,已經成了超級贏家。
以劉傳軍的視野和野心,造福8億農民只是起點,百億市值算不上夢想,千億市值也只能算短期目標,萬億市值可能才是終極理想。
在普通人的視野裡,能進入50個城市就滿意了,而在劉傳軍的視野,今年計劃進入1000-1500個城市(包括縣城)。畢竟,中國農業現代化、農民市民化的紅利,超級超級巨大,足夠支撐一家萬億估值的企業。
中國農產品物流網絡一旦突破臨界點,其效率的提升,可能會重塑中國流通業格局,包括當下的物流行業格局。未來是物流之王,未必是順豐或者京東,當然更不可能是四通一達。
一戰封王,名垂千史,在劉傳軍的內心,有一股強大的念力:此生苦短,必當奮力一搏,才不會辜負來人世間走這一趟。
發心決定高度、高度決定視野、視野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戰略、戰略決定戰術。
作為創業者,「發心」才是一切動力之源。貝佐斯說,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其實,你若向外看,沒有什麼是不變的;而當你向內看,唯有「發心」可以永遠不變。
生鮮人,永遠不要忘了自己的「發心」,即使沒有劉傳軍的宇宙野心,但進入生鮮行業,改變「食品安全」的糟糕現狀,相信是每位創業者的共同發心。做生鮮,再艱難也要堅守「食品安全」的初心和底線。
劉傳軍唯一要擔心的就是:比他更有錢的、執行力更強的王興來砸盤。王興這個長跑選手,雖然牌沒抓好,但是抓了一個連子,一次性把牌出完,可以不給美菜出牌的機會。
但是,這是個小概率事件。畢竟生鮮物流系統的搭建與磨合,不是單純靠錢能砸出來。劉強東7年前的預言,證明了這一點。
亞食聯
亞食聯被美團控股,代表著王興的意志,而王興的野心,世人皆知。亞食聯代表的海鮮餐飲供應市場,處在高速增長中,是一個紅利品類。傳統餐飲單品,添加海鮮類食材,已經成為餐飲消費升級的「標配」。
亞食聯的年銷售額已超過30億,突破百億輕而易舉。對亞食聯來說,獨角獸只是起點,終點望不到邊。
關鍵是:王興的勢能極強。
中國商界標杆性人物,經歷了三代人:
李嘉誠代表第一代地產財富,柳傳志代表第二代科技財富,馬雲代表第三代網際網路財富,王興將代表第四代新經濟財富!
進入2018年,馬雲的運勢明顯開始下滑,以70後創新為主導的時代由成熟期進入衰退期。30歲治理家庭,40歲治理企業,50歲治理國家。不當政協的馬雲,只有治理鄉村教育的理想,卻沒有治國的夢想。
盒馬鮮生新開店速度低於預期,轉型「雲超」模式後,盒馬鮮生2000家店的目標,讓業界甚為擔憂,按這個速度,還需要10年時間。很難預測,剛剛換了全球總經理的馬雲會不會給侯毅10年時間。
在剛剛結束的品途網新零售峰會上,傳統零售商已經覺醒,並振臂一呼,發出了「論新零售持久戰」的吶喊。傳統零售商紛紛達成共識:盒馬確實來了,但不像公關界吹的那麼牛逼,不足為懼。
盒馬「四不像」的新零售改造運動,被傳統零售商質疑「治標不治本」。如果回歸「數位化零售」的本質,零售企業都具備這種自我升級的能力,但不一定都要投靠阿里才能實現「數位化升級」。
傳統零售的烈士代表——大潤發黃明端不是輸給了時代,而是輸給了阿里的公關團隊。被馬雲收編的傳統零售商,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嚇死的。
盒馬鮮生降速前行,背後的本質是,馬雲作為「上一代」、「古典」創新力量,已經很難做出顛覆性的創新,小修小補,縱有資本加持、媒體鼓吹,依然勢能不足快速開到2000家。
如果最終侯毅無法把盒馬開到2000家店,也不能說是侯毅老了,只能說馬雲代表的那個時代衰退了。對侯毅而言,張旭豪的路,才是最佳的代表上海人功成名就的人生巔峰之路。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勢不可擋。以王興為代表的第四代力量,已經成為商業創新的主流。中國第四代商界標杆,可能是王興,也可能是張一鳴,但一定不是程維。
美團打滴滴,一舉拿下,說明網際網路輕模式越來越難構築壁壘。其實,真正的壁壘不在運營時間長短,而在人心。得人心,就有壁壘;不得人心,再牛逼的科技實力都沒用,百度就是反面教材。
據悉,美菜網也在投資類似亞食聯的海鮮供應鏈公司。
未來,亞食聯和美菜網必有一戰。美團年底就要上市,王興錢多,但戰線也長,還有幾個品類的老二位置,等著「千年老二」王興去搶座。預計一年內,王興不會大舉進攻餐飲供應鏈。
美菜網要想保住第一,留給劉傳軍的時間窗口,也只有一年時間了。
我們預測,亞食聯可能是僅次於美菜的第二大獨角獸。
食材B2B風起雲湧,熬過2017年,能活下來的都很強大,而且將越來越強大,如今很多大佬低調潛行,虛心學習。我們堅定的相信,未來這個領域將出現更多的上市公司。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
開曼F20生鮮電商研討會,除了大咖分享電商平臺運營經驗,還攜手參會嘉賓一同成立全國電商採購盟,以實現訂單並量、集合採購、源頭鎖價、資源共享!(限年銷5000萬以上企業參觀)
我是六哥,原創不易,認同我這篇文章的粉絲,請點讚、轉發,我計劃聚集4000位餐配CEO,促進中國餐配行業抱團發展,中國食材B2B三巨頭:美菜網劉傳軍、望家歡高軍、樂禾程允鋒等大佬均已加入。如果你也想加入,請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