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麥圈媽媽
圖片丨網絡,侵刪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兒童科研所」
很多父母想要養育雙語兒童,但常常在生活中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
語言學家Barbara Zurer Pearson是知名的兒童雙語研究者和教育家,在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之後,她給想要進行雙語教育的父母提出了12條法則。
這些建議非常簡單易行,但卻至關重要,今天本文就來梳理一下:
1、一旦選定了一種雙語策略,就不要輕易改變(家庭雙語策略包括:time/place approach「時間/地點語言法」,flexible approach「靈活法」,one parent one language approach「一人一語法」等)
2、經常正面、側面鼓勵孩子,告訴孩子會說兩種語言是多麼棒的一件事(包括找一些會說雙語的role model,體育明星or小孩喜歡的人物)
3、適度獎勵兒童的第二外語能力。在恰當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一些有形的物質獎勵:如一本新書、一件很酷的外套、喜歡的糖果之類。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他會說第二語言的獎勵。但不要濫用。
4、警惕懲罰行為,但可以偶爾使用溫柔的威脅性教育法。比如:如果今晚不跟我一起讀完這幾本英文書,明天就不能去野餐了。同樣不要濫用。
5、使用多媒體。無論是網絡資源、在線學習、視頻還是音頻。父母應該多掌握網絡時代的學習技巧。
6、不過,網絡資源僅僅是輔助。真實而直接的溝通和對話才是重點。
7、不要取笑孩子的錯誤。無論孩子多小,都不要取笑,甚至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這個錯誤太可愛了」的表現,這會導致孩子非常困惑。
8、不要讓孩子在其他人面前表演。很多雙語者均在研究中表示,他們在童年時期最討厭的就是被父母強迫在他人面前說第二語言。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他人是不會說這門語言的人,孩子會質疑你讓他們學習第二外語的目的。
9、不要正面糾正孩子的語言錯誤。要使用側面、隱形的糾錯方法。如,當孩子說i like lego, 不要說「錯了,是 i like lego」, 最好說「i see, you like lego」.
10、有能力的話,儘可能讓孩子參加雙語教學項目(補充孩子的雙語專業思維和雙語學術詞彙)。
11、使用其他雙語資源。比如,讓孩子參加由第二外語來進行教學的夏令營、藝術班等。或者讓孩子跟能進行雙語溝通的其他同齡或高年級孩子進行溝通。
12、可視化記錄孩子的語言發展。比如,用筆記本記錄孩子每一段時期的語言能力,反饋後制定下一階段目標。
以上這幾條言簡意賅,希望對大家有用。
/End.
安撫奶嘴的正確打開方式
是時候談談中國孩子的教養危機
和我一起培養孩子的堅毅性格——成功人生塑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