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在歌樂山上避暑休閒。 記者 高科 攝
上萬老人到「六山」養老避暑,每人每月吃住花費在1500元—3000元
「老大哥,您貴庚?」「哈哈哈。芳齡二八。」這樣看似「玩笑」的對話場景,在沙坪垻的歌樂山上,性格開朗、身體健朗的陳嘉焜老人常常都會遇到。因為他總會碰到一些年齡相仿的「新朋友」,而且逐年在增多。
「實際上呢,我是一九二八年出生,今年剛好八十八。」老人家笑著對我們說,他們就像候鳥,天一熱,就搬到歌樂山上生活。天一變冷,立馬「飛」下山,回家或者去暖和的海南過冬。
連日來,記者走訪歌樂山、南山、鐵山坪、縉雲山、雲篆山、聖燈山等主城較為知名的「六山」發現,社會福利院、養老院、避暑山莊、農家樂等地方幾乎都住滿了老人。
山上的氣溫
比城裡低3—5℃,傍晚退熱快
7月28日中午,我們在歌樂山上的重慶市第三社會福利院「西苑」見到了陳嘉焜老人。這是一座臨崖的養老公寓,能夠很清晰地鳥瞰整個沙坪垻城區。
「西苑」的前身是原紅軍休養所,因為地處森林公園腹地,這裡空氣清新、大樹參天,市第三社會福利院就在原址上改建了一棟養老公寓樓。單間和標間,一共有兩百多個房間。
這裡的溫度怎樣?汽車停在室外,儀錶盤上顯示28.5℃。此前,在沙坪垻烈士墓一帶顯示的溫度為32℃。也就是說,這裡的溫度比山下低了3℃多。
總的來說,歌樂山、南山、鐵山坪、縉雲山這四座山,溫度相差不大,但比城裡要低3℃左右,而且都有森林公園。而雲篆山、聖燈山自然環境要差一些,但海拔還要高兩三百米,高處海拔接近1000米,溫度要比城裡低4—5℃。
山上的生活
閒逛、消遣、交友的場所都有
記者自駕的車輛在爬完鐵山坪的盤山公路之後,進入了平順路段。路邊碰到不少老人朋友,正在陰涼壩搓麻將。「麻將嘛,家家戶戶都有,這幾乎是標配。」已經上山快1個月的黃家祥老人說。
「老了最擔心的問題是孤獨和寂寞。」老人家告訴我們,上了一把年紀,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事業要忙,退休以後有聯繫的老同事老哥們也越來越少,而且每天去菜市場買菜回家做飯,越來越顯得吃力。「這裡不同,大把的時間從做飯等家務事中抽離出來,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我們探訪這幾座山發現,很多能夠生活自理的老人,生活都特別有規律:早餐後,去森林裡走一走,轉一轉,聊天和鍛鍊兩不誤;中午回來吃飯後午休;下午和老朋友一起打「成都麻將」。
「和『倒倒胡』相比,「成麻』的好處是要計算多少番,這樣可以預防老年痴呆。」在陳嘉焜看來,打麻將的好處並不是大家理解的「混時間」。「當然,以麻交友,也是麻將的樂趣所在。我們也是一群同病相憐的人嘛。」
據了解,這6座山,除了食宿之外,還有其它配套的娛樂設施,如棋牌室、運動設施,都是免費供大家體驗的。有的地方還有湖或者魚塘,可以在那裡釣魚。
山上的條件
如賓館似老家,飲食醫療靠譜
山上條件怎麼樣?在歌樂山、鐵山坪、縉雲山等地方都有養老公寓,就像賓館一樣,有標間,也有單間。床、電視、空調等一應俱全,裝修條件較好。和賓館不同的地方,就是老人們可以串門。
這些養老公寓最為方便的要數飲食,是專為老人們量身準備的。早餐有豆漿、雞蛋、饅頭、糕點,中餐晚餐都是葷素搭配,而且清淡。
當然,這些地方更多的是農家樂和避暑山莊。小樓、院壩、花園等給人的感覺,更像農村老家。另外,條件也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食宿基本上都能很好地保證,也有很多逛的地方。
奮鬥了一輩子,不少老人都落下了一些病根。在歌樂山上,重慶市第三社會福利院還能提供專門的醫療服務。歌樂山老年康復醫院就在福利院內,而且是醫保定點機構。
山上的花費
視條件而定,1500—3000元不等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僅歌樂山一帶接納的上山避暑老人就超過8000人次。到主城這六座山上避暑養老的老年朋友則有幾萬人。目前,巴南的聖燈山、雲篆山最俏,幾乎是一床難求。而離城較近的歌樂山、南山、鐵山坪和縉雲山,不少避暑山莊和農家樂還有一些床位。
「六山」避暑養老花費如何?以陳嘉焜老人的花費為例,一個月飲食600元,加上住宿的開銷,老兩口一個月的花費,在4000元左右,平均每人2000元。在陳嘉焜老人看來,這樣的開銷,如此這般的條件,還是比較適宜。
相對來說,聖燈山、雲篆山等地避暑養老,常住費用要低一些,大約在1500元。而歌樂山、南山、鐵山坪和縉雲山,消費相對較高,一個月的花費,因為條件不同收費也不同,從2000元—3000元不等。
當然,也有一些高端養老場所,因為條件較好,收費在四五千元。
記者 任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