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的預防及處理

2020-12-19 生物谷

Mycoplasma國內主要有三種譯名,醫學文獻譯為支原體(分枝原體,枝原體,類菌質體),動物醫學文獻譯為黴形體支原體,臺灣、香港則譯為微漿菌。

支原體是目前已知一類能在無生命培養基上生長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自然界分布廣泛,種類多,有80餘種,分為兩個屬:一為支原體屬(Mycoplasma),有幾十個種;另一為脲原體屬(Ureaplasma),僅有一種。與人類感染有關的主要是肺炎支原體和解脲脲原體。

支原體無細胞壁,多呈不規則球狀、長絲狀,可分枝,營寄生共生或腐生。一般侵害對象為動植物,可造成多種疾病。

細胞培養(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汙染是個世界性問題。國內外研究表明,95%以上是以下四種支原體:口腔支原體(M.orale)、精氨酸支原體(M.arginini)、豬鼻支原體(M.hyorhinis)和菜氏無膽甾原體(A.laidlawii),為牛源性。國外調查證明,大約有二十多種支原體能汙染細胞,有的細胞株可以同時汙染兩種以上的支原體。

支原體汙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汙染、操作者本身的汙染(某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培養基的汙染、被汙染細胞造成的交叉汙染、實驗器材的汙染、製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汙染,等等。

體外生長的細胞對微生物及一些有害有毒物質沒有抵抗能力,因此培養基應達到無化學物質汙染、無微生物汙染(如細菌、真菌、支原體、病毒等)、無其他對細胞產生損傷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汙染(如抗體、補體)。對於天然培養基,汙染主要來源於取材過程及生物材料本身,應當嚴格選材,嚴格操作。對於合成培養基,汙染主要來源於配製過程,配製所用的水,器皿應十分潔淨,配製後應嚴格過濾除菌。

由於體外培養細胞自身沒有抵抗汙染的能力,而且培養基中的抗生素抗汙染能力有限,因而培養細胞一旦發生汙染多數將無法挽回。支原體汙染後,因為它們不會使細胞死亡可以與細胞長期共存,培養基一般不發生渾濁,細胞無明顯變化,外觀上給人以正常感覺,實則細胞手到多方面潛在影響,如引起細胞變形,影響DNA合成,抑制細胞生長等。

組織細胞培養工作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預防支原體的汙染:控制環境汙染;嚴格實驗操作;細胞培養基和器材要保證無菌;在細胞培養基衝加入適量的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用於消毒培養液,是培養過程中預防微生物汙染的重要手段,也是微生物汙染不嚴重時的急救方法。不同抗生素殺滅微生物不同,應根據需要選擇。

在細胞培養過程中如果發現破碎的細胞甚多,培養細胞需要頻繁改善營養環境才能支持長期傳代培養時,應該懷疑支原體汙染。支原體汙染難以觀察特殊的外觀變化,培養液也不渾濁。

支原體汙染細胞後,特別是重要的細胞株,有必要清除支原體,常用方法有:抗生素處理、抗血清處理、抗生素加抗血清和補體聯合處理。要注意的是:支原體沒有細胞壁,故作用於細胞壁生物合成的抗生素,如內醯胺類、萬古黴素等是不敏感的;對多粘菌素、利福平、磺胺藥物普遍耐火藥。對支原體最有抑制活性抗生素是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等,氨基糖苷類、氯黴素對支原體有較小的抑制作用。必要時更換所有培養用物。通常,濾過除菌的方法對支原體是沒有作用的。

由於一些微生物,如支原體,病毒等能通過濾膜,所以過濾藥品仍潛在被外源微生物汙染的危險,近年來,60Co輻射滅菌技術在醫藥、食品等領域廣泛應用,由於輻射滅菌能夠徹底殺滅所有微生物。有試驗證實以2Mrad輻射處理的各培養基樣品達到了無菌要求,經多批培養試驗,輻射滅菌安全可靠;輻射滅菌的培養基營養性能不低於過濾組,證明輻射滅菌對培養基性能無不良影響;對血清的輻射滅菌試驗效果也表明60COγ射線不影響培養效果。把乾粉培養基經無菌操做定量分裝於滅菌容器內,輻射後以乾粉原型貯藏,不但培養基的純淨性得到保障,而且營養性能較過濾後以水溶液形式保存更穩定,對穀氨醯胺等這類水溶液不穩定者特別合適。

目前,有專門做支原體檢測的試劑盒,可以用細胞滴片檢測。市場上已有了新一代支原體抗生素M-PlasmocinInvivoGen公司),能有效的殺滅支原體,又不影響細胞本身的代謝,而且處理過的細胞不會重新感染支原體。另外,配合支原體檢測試劑盒(市場上有售,如美國ICN公司的產品),可以幫助儘快發現支原體的汙染。

 

相關焦點

  • 細胞培養支原體汙染:發生率,來源,效果,檢測,消除,預防
    支原體的汙染仍然是細胞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支原體對感染的細胞可以產生幾乎無限多的影響。 支原體對細胞培養中通常使用的大多數抗生素都具有抵抗性。
  • 支原體汙染的影響是什麼?如何應對呢?
    細胞培養過程中,由於實驗環境、操作者鼻腔口腔、實驗器材等很多地方都有支原體的存在。因此,細胞發生支原體汙染的頻率很高。據美國數據統計,細胞發生支原體汙染的機率在70%以上。同時,由於支原體直徑很小,僅在180nm~350nm之間,只有通過電鏡才能看到。因此,支原體汙染不易被實驗者肉眼發覺。而支原體汙染是個循序的過程,普通抗生素對其無效。
  • 實驗室中如何給細胞做支原體篩查
    細胞培養是實驗室的常規操作和科研基礎。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達到63%,(63%,多恐怖)因而細胞培養過程中被支原體汙染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當細胞(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汙染後,細胞內的DNA、RNA及蛋白表達發生改變,而細胞的生長率一般並未發生顯著的影響,因而細胞被支原體汙染一般難以察覺。
  • 細胞汙染的一些總結和心得
    一、物理性汙染的來源、危害及預防 物理性汙染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或被籠統地歸為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通過影響細胞培養體系中的生化成分,從而影響細胞的代謝。培養環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溫 度、放射線、振動、輻射(紫外線或螢光)會對細胞產生影響 。
  • 如何培養細胞?這套細胞培養新手入門指南送給你
    細胞培養的菜鳥問題集1.冷凍管應如何解凍?取出冷凍管後,須立即放入37 °C水槽中快速解凍,輕搖冷凍管使其在1分鐘內全部融化,並注意水面不可超過冷凍管蓋沿,否則易發生汙染情形。另冷凍管由液氮桶中取出解凍時,必須注意安全,預防冷凍管之爆裂。
  • 支原體感染的症狀 如何預防支原體感染
    支原體是一種最小的微生物,它通常都在細胞外生存,是一類缺乏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對人體十分重要,那麼請問支原體感染的症狀是什麼?支原體感染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支原體感染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支原體感染嚴重嗎 這樣預防支原體感染才有效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支原體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有些人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你知道支原體感染嚴重嗎?患有支原體感染的時候應該如何治療呢,在平時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支原體感染的現象發生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細胞培養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取出冷凍管後, 須立即放入37 °C 水槽中快速解凍, 輕搖冷凍管使其在1 分鐘內全部融化, 並注意水面不可超過冷凍管蓋沿, 否則易發生汙染情形。另冷凍管由液氮桶中取出解凍時, 必須注意安全, 預防冷凍管之爆裂。   11. 細胞冷凍管解凍培養時, 是否應馬上去除DMSO?
  • 細胞傳代培養的原理及實驗步驟
    傳代培養中的細胞傳代培養(subculture),當原代培養成功以後,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和細胞不斷分裂,一則細胞之間相互接觸而發生接觸性抑制,生長速度減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會因營養物不足和代謝物積累而不利於生長或發生中毒。
  • 細胞培養實驗技術大全(一)
    取病理組織和皮膚及消化道上皮細胞時容易帶菌,為減少汙染可用抗菌素處理。三、培養 將取得的組織細胞接入培養瓶或培養板中的過程稱為培養。如系組織塊培養,則直接將組織塊接入培養器皿底部,幾個小時後組織塊可貼牢在底部,再加入培養基。如系細胞培養,一般應在接入培養器皿之前進行細胞計數,按要求以一定的量(以每毫升細胞數表示)接入培養器皿並直接加入培養基。
  •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支原體,衣原體等細菌導致的,具有傳染性
    導語: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種由細菌導致的疾病,具有傳染性,主要的致病因子是細菌,主要的有衣原體,以及支原體。患上此病,你首先發現的一般是炎症。但是分泌物中一般不會出現病菌。女性患者經常會出現一些婦科疾病,類似炎症等。在其他的國家,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已經很高了,是傳播病中的一種重要疾病,在我國,此病也比較的常見。
  • 細胞培養基中的病毒汙染風險控制
    業界應該展開更多研究,從而充分了解不同培養基組分對培養基過濾器過濾性能的影響。根據本研究,可設計出一種既能改善過濾性能又不影響後續細胞培養工藝的培養基。不過,研究表明,在細胞培養基通常的4小時過濾中,開發的新膜通常過濾載量約1000 L/m2。因此,對於批量製備培養基,這種新膜是經濟上可行的辦法,同時也降低了細胞培養基的病毒汙染風險。
  • 如何挑選細胞崽崽的必備口糧——血清篇
    細胞的培養體系一般指用於培養細胞的完全培養基,它在培養細胞過程中主要發揮4大功能:提供營養物質、維持細胞穩態、提供物質傳遞的介質和指示細胞環境,同時也要保證培養基對所培養的細胞不會造成毒害或汙染。通常情況下,細胞完全培養基是由基礎培養基、細胞因子和血清所組成。
  • 雞支原體病:特徵、鑑別與治療
    以前國內市場上主要的支原體滅活疫苗以F36株為主,目前也有幾家疫苗廠在推出支原體的多價滅活疫苗,畢竟這也是順應疾病流行趨勢。但是,本病原體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最小的原核微生物,無細胞壁,能自我繁殖。其結構的特殊性使得機體免疫系統在接受免疫後識別的特異性不強,臨床上的免疫保護率只能達70%~80%左右,研製效果更好的疫苗是未來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 雞滑液囊支原體(MS)與雞毒支原體(MG)的區別
    一、病原不同:  雞滑液囊支原體(MS)  滑液囊支原體呈多形態的球形體,比雞毒支原體稍小,革蘭氏染色為陰性。僅有一個血清型,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異。滑液囊支原體具有一般支原體的特徵,即發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能利用尿素。在人工培養時,MS的營養要求比MG高。
  • 懷孕查出衣原體、支原體感染,怎麼辦?
    沙眼衣原體、支原體感染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之一。在非孕期,沙眼衣原體、支原體感染是比較常見的,可以症狀比較輕微或者無症狀,如果是孕期,考慮到可能會傳染給寶寶,可能會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沙眼衣原體的診斷最準確的就是沙眼支原體培養,其次是抗原檢測、核酸擴增試驗以及血清學檢測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等。如果孕媽在懷孕期間,是禁用多西環素、喹諾酮類以及四環素的,所以感染了沙眼衣原體,可以每天口服3次阿奇黴素1g或者阿莫西林500mg,連用7天,同時丈夫也應該同時治療,在治療後的3-4周,再到醫院複查。
  • 雞場中的支原體感染從哪裡來?
    在這裡,筆者就「農場中的支原體從何而來」這個主題進行總結,希望為各位讀者提供參考。眾所周知,支原體具有垂直傳播的能力。如果種源為支原體陽性雞群,那麼其後代會發生不同的垂直傳播率。在雞群飼養期間,帶菌雞在應激條件下會不斷排毒,從而將支原體擴散到整個雞群當中。支原體可以在人的鼻孔,頭髮,皮膚,衣物中存在1-4天。
  • 肺炎支原體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方法
    肺炎支原體有一種肺炎支原體是引起兒童肺炎的常見病原體。2003年新出現的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其實是因為一開始病因不明,才使用了「非典型肺炎」這一名稱。真正的非典型肺炎是支原體肺炎的舊稱,其發生率佔小兒肺炎的15%~20%。支原體肺炎全年均可發病,但以秋冬季多見。在大、中、小學校和某些集體單位可引起小流行。
  • 兒科醫生媽媽講解:肺炎支原體感染
    你家孩子的情況,不像是普通病毒感染,也不像是流感,我懷疑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真是服了你了,其實我早搬家了,我家和你家住得真不近)家長接著又問:肺炎支原體感染啊!只知道有病毒和細菌,肺炎支原體是病毒還是細菌?肺炎支原體感染要用藥嗎?我回覆:肺炎支原體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細菌,細胞體積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