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推廣裝配式建築、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是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建築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十三五」期間,泉州市建築產業開啟了轉型升級之路,經過5年的努力,泉州建築產業現代化已基本完成「十三五」工作目標,開始邁入了建築工業化的時代。
先行先試揚帆啟航
此前,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先後印發了《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試點實施方案》、《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從落實裝配式建築項目、加快建成產業基地、創新研發設計方式、提升裝配式施工水平、推行信息化技術應用、推進建築全裝修、大力推進綠色建材應用、推行工程總承包、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強化隊伍建設等十個方面全面確定了該市建築產業現代化的發展路徑。
在2016年,泉州試點第一個裝配式建築 「泉州公共文化中心-圖書館」,開創了福建省大型公共建築採用PC裝配的先河。短短幾年時間,泉州市裝配式建築項目從無到有,從試點項目到全面推廣應用,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基地已基本完成產業布局,各項發展指示均排在全省前列。
紮實推進全鏈發展
據了解,在推進裝配式建築發展的過程中,泉州市住建局注重建築產業現代化產業鏈的的培育,通過政策扶持、項目帶動、技術引導、基地保障、市場激活,推動建築工業化全產業鏈的同步發展。
據泉州市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自2016年 「泉州公共文化中心-圖書館」第一個項目建設以來,泉州市已實施項目100多個,單位工程超300個,建築面積超400萬平方米,項目從住宅、學校、醫養、辦公、標準化廠房等多類型穩步推進,取得良好的試點示範作用。並從2020年起逐步在高層商住項目上試點裝配式鋼結構體系,為泉州市完善建築產業現代化產業鏈建設錦上添花。
除了完善建築產業現代化產業鏈外,泉州市住建局還積極推動產業基地建設。先後建成高時、泉州建築產業化公司、建惠、經發、省五建等5個PC(混凝土預製構件)生產基地,總年產能約30萬立方米。並助力提升研發設計能力。通過技術培訓、引入設計人才等方式,快速提升幾家龍頭設計機構基本掌握混凝土和鋼結構裝配式建築設計能力。
此外,在裝配式安裝成套技術、安全防護和質量檢驗技術方面加大力度。目前泉州市有100多個項目採用裝配式建造,混凝土結構預製率在15%-35%之間,鋼結構裝配率在80%左右。並推行信息化技術應用和建築全裝修,泉州市超30個裝配式建築項目採用全裝修交付,個別地產項目採用整體廚衛、輕質隔牆板等材料。另有方圓建設集團、洲建集團、茂盛建設等企業積極布局裝配式裝修產業鏈建設和科技研發平臺,設立高規格的科研基地和產業孵化基地,積極研發各類新產品新體系。
智造引領再上臺階
下一步,泉州市將繼續推動以建築產業現代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時代建築產業化工人隊伍,打造門類齊全、產能合理、布局科學、技術含量高、輻射效應廣的裝配式建築產業鏈,推動建築業融合信息業向先進的智能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建築業的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實施路徑。
結合十四五產業規劃,泉州市加快布局建築業智能製造產業園區,積極推進全產業鏈建設。結合三一築工、美的集團等國內具有智能製造基因的龍頭企業,推動泉州市建築業向智能製造業轉型的新一輪發展機遇。包括在洛江區建設「三一築工(泉州)建築科技產業園區」,規劃建設集新型牆材生產裝備、SPCS生產流水線以及區域智能平臺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此外,在南安市建設「美的智慧家居小鎮」,依託南安市傳統建築建材產業,引入智慧家居特色,擬打造綜合型產業特色小鎮,創造一個集工作、生活、娛樂、休閒、培訓等多樣化功能於一體的智慧家居小鎮。(林歆剛 林聰海)
(責任編輯: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