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石景山區委員會
十屆五次會議
即將召開
現面向全體委員
徵集會議提案啦!
區政協委員:
政協石景山區委員會十屆五次會議擬定於2021年1月5日召開,現徵集會議提案。政協委員撰寫提案時要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綠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態宜居示範區」的功能定位,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為重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要務,以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為著力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落腳點,高水平建設好首都城市西大門。關注2021年我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工作以及愛國統一戰線等重大問題,緊貼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通過提案履行職能、建言獻策。現將有關事項強調如下:
撰寫提案是政協委員落實「五個一」履職要求的重要方面,每位政協委員在確保提案質量的基礎上,每年至少應提交一件提案。
撰寫提案要做到三有。有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有分析: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分析;有建議:為解決這些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具體建議,避免理論闡述和泛泛議論。案由為「關於XXXX的建議」。
撰寫提案要堅持一事一案,實事求是,簡明扼要,提案字數一般不超過1500字。
為全面推進提案公開工作,我們將對2021年經審查立案後可以公開的提案,通過政府網站、政協網站以及報刊等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全面公開。如您提出的提案內容不方便公開,請您在提案第一頁右上角註明「不公開」,如不註明,將視為可以公開。
請委員按照規定格式撰寫提案,可將提案電子版網上發送郵件至2295930680@qq.com或存於U盤內交到區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提案組。提交提案時一定註明委員姓名、聯繫方式。
本次全會提交提案截止時間為2021年1月6日中午12時,請各位委員、各黨派、團體在截止時間前提交提案。全會提案徵集時間:2020年12月4日―2021年1月6日中午12時。提交提案截止後,您可以平時提案的方式提交。
政協石景山區委員會十屆五次會議
提案選題參考
2021年區政府工作的總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按照蔡奇書記和市委對石景山工作的部署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三區定位」,緊緊抓住「兩大機遇」,突出抓好「兩個關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服務保障冬奧籌辦為帶動,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為重點,以產業轉型和城市更新為關鍵,以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為著力點,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落腳點,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障,努力把各方面工作做到細緻精緻極致、實現「一枝獨秀」,高水平建設好首都城市西大門, 為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1.不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在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推進核酸檢測實驗室、負壓病房和重症監護病房建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提升應急處置和救治能力等方面的建議。
2.全力完成冬奧籌辦任務,全方位做好賽時服務保障工作,打造具有奧運特色經濟增長點的建議。
3.全力推動各項重點任務和十大攻堅工程,積極培育「科技+」產業,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加快建設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建議。
4.打造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區域影響力,積極推進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的建議。
5.培育壯大高精尖產業。在加快現代金融業發展步伐、推動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推進數字創意產業特色發展、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推動商務服務業高端發展等方面的建議。
6.推動長安金軸高品質發展的建議。
7.推進新首鋼地區規劃建設。在推動5G示範園、人工智慧創新應用產業園建設,將新首鋼園區打造成引領京西轉型升級的主引擎方面的建議;在加快文創園建設,打造以郎園Park、北重文化產業園、京能1919文創園為核心的文創產業集群等方面的建議。
8.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水平的建議。
9.抓住北京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機遇,關於如何抓好「兩區」建設的建議。
10.如何進一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
11.在深化人口調控、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的建議。
12.如何深化智慧政務應用,推動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細化的建議。
13.如何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在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治理大氣汙染,強化土壤汙染防治,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等方面的建議。
14.如何進一步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在提升社會保險水平、做好就業幫扶、落實各類社會救助政策方面的建議。
15.如何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在加強「中小幼德育一體化實驗區」建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均衡發展等方面的建議。
16.在健全區、街道、社區三級議事協商聯動機制,深入開展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深化信訪代理制,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等方面的建議。
17.如何進一步加強經濟體制改革,在加強財源建設、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集體經濟改革、深化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等方面的建議。
18.如何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吹哨報到」向社區治理深化,推動賦權、下沉、增效,進一步提升街道統籌協調能力。
19.如何深化「接訴即辦」改革,更好發揮「12345」市民服務熱線作用,進一步推動主動治理、未訴先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20.如何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制改革。在統籌謀劃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打造養老「一刻鐘服務圈」,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建議。
21.在統籌推進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改革,提升物業服務市場化、精細化水平,持續改善居住環境等方面的建議。
22.如何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進一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建議。
23.在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等方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