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的二手房應該是很難賣的,我們認識的幾個正在賣自家住房的業主一直沒有成交,有的是從前年就開始的,有的是今年才準備賣房的,就是沒有看到誰成交了。
前年就掛牌賣房朋友的住宅是在北城,可能是商圈不成熟的問題,一直拖得沒成交;去年拿房(市區的)就掛牌的一位網友,這的確是認認真真賣房一年半了,2018年底,他們小區還沒有交付的時候他就已經掛牌了,這樣算也是兩年時長了,同樣沒有成交,如今也沒有成交的苗頭,因為看房子的人都沒有。
市區的次新房掛牌兩年還不能成交,是很難理解的!二手房賣不出去,無非兩個原因:房價貴了;市場沒有客戶。
不管是房子貴了還是市場沒有客戶,都不是業主自己能解決的問題。首先,業主是不會認為自己房子貴的,業主賣房定價一般是按照自己成本價並且參考市場掛牌價,所以房價過高的概念基本上不存在,除非業主是故意待價而沽;
其次,像安慶這樣一個並不發達的城市,剛需客戶還是很多的,農村進城或者返鄉置業的群體數量並沒有在棚改期間完全消化,這些購房者現在大部分被引導到新房或者還在觀望,以業主有限的流量(朋友圈或者QQ)是沒辦法觸及到這些陌生購房者的。
賣二手房當然還是要靠房產中介來營銷。可是現在安慶的二手房中介並不熱衷賣二手房,或者說並不熱衷賣業主們的二手房了。
目前安慶房產中介兩個業務方向:賣新房,賣自己裝修的二手房。
賣新房,對於中介來說是合適的。安慶的購房者大部分是「新房癌」,這些購房者多數是結婚剛需,買新房理所當然,還有就是固有觀念改不掉,中介迎合客戶去賣新房無可厚非;新房的交易簡單,把客戶拉到售樓處,籤約之後很快就能拿到佣金,不像二手房交易那麼繁瑣,交易周期太長,佣金還沒有新房分銷多。
相比賣新房,賣自己投資的二手房可能更賺錢。賣新房也許一個月也成交不了幾套,而賣自己裝修後的房子就算只成交一套,利潤都足夠高。
購房者們應該注意到了,房產中介朋友圈的二手房都如開發商精裝的樣板房一樣在售。這些精裝的二手房就是中介公司自己裝修出售的。
粗略算一個帳,低於市場價10%~15%拿到一個急售房源,再以低成本的方式(一般打對摺,比如目前安慶這種好看的精裝房標準價在1500元/平方,成本價就在700左右)裝修,這樣算下來,中介賣一套自己裝修的房子溢價在20%左右。
現在來看,相比2%的中介費,累死累活地跟業主和房東周旋,也許幾個月成交不了的苦難,賣新房的3%和賣自己裝修的20%來看,顯然是賣新房和賣自己裝修的投資房划算。
可以說安慶的普通二手房市場被中介們拋棄了。業主掛兩三年不成交是常態,而且將繼續下去。一方面是業主並不了解真實的成交價會是多少,當然也不願意降價賣房;另一方面,客戶不不斷引導到新房或者這些精裝的中介投資類二手房。
中介巨頭經常把「長期主義」掛在嘴邊,搞得我們也不曉得中介的長期主義是長時間做一件符合他們利益的事情,還是長期做一件符合中介社會價值的事情。
至少現在的安慶很缺,一家以服務二手房市場為主,賺那點2%佣金,認認真真梳理二手房市場的中介公司;這應該很難,因為要引導二手房業主合理調整價格,又要讓購房者客戶明白什麼房子才是最合適的。相比賣新房和炒房,老老實實做服務變得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