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寫文章時,習慣性地用「山青水秀」,但是,有人卻認為「山青水秀」的「青」字用法有誤,應該是「山清水秀」,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
一、論「山清水秀」的正確性
首先分析一下這四個字的結構。
這四個字是由「山清」和「水秀」兩個詞構成的並列結構的詞組,再看這兩個詞,是兩個主謂結構的詞,很明顯,「山」和「水」是並列的,而「青」和「秀」卻並不是並列的關係,這在修辭上是一種小修辭的現象,叫做「互文」,所謂的「互文」,就是「交互」成文唄!它兩部分表達的是一個整體意思,舉一個古文中互文的應用: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四處叫嚷,兩句話表達的是一個意思。與此相類似,這個詞,也是用的互文的修辭手法,「山清」和「水秀」兩部分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就是「山水清秀」的意思,這我們就很容易判斷了,應該是「清」字,而用「青」字就顯得不合適。
我們用類似的方法,還可以判讀其它的詞語用字的正誤,比如「虎踞龍盤」和「虎據龍盤」哪個才是正確的?分析一下,虎和龍,是並列的,而盤和踞是並列的,盤,是盤曲的意思,踞是蹲著的意思,所以,應該是「虎踞龍盤」而不是「虎據龍盤」。
二、論「山青水秀」的正確性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山清水秀」要表達的是「山水清秀」的意思,似乎應該用「清」字,而不應該用「青」字。這個結論的得出,是分析詞組的結構,通過中間詞「山水清秀」得來的。
通過中間詞,就默認了「山水清秀」是正確的,假如「山水清秀」不是正確的用法呢?
我們用第一部分同樣的分析方法,看看能不能得出「山青水秀」是正確的這個結論。
我們分析一下「山水清秀」這個詞組,這個詞組是一個主謂結構,其中山水是並列關係,清秀是並列關係,這兩個詞組成詞組,用了一個小修辭「列舉分承」,所謂的列舉分承,就是先列舉出幾個具體的事物,然後再對這幾個事物分別說明敘述。舉一個例子:種花好,種菜更好。花種得好,奼紫嫣紅,滿園芬芳,可以欣賞;菜種得好,嫩綠的莖葉,肥碩的塊根,多漿的果實,卻可以食用(吳伯蕭《菜園小記》)。前面先先說出「種花好,種菜更好」兩件事情,後面分別對兩件事情進行說明,說明種花如何好,按次序,再說種菜如何好。我們用這種對應關係再還原回去「山清水秀」,顯然,秀是形容水的,沒問題,而山,用三點水的「清」字去形容,顯然不合適,所以,「山水清秀」這個詞是不合適的用法,應該寫作「山水青秀」,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好多人認為「山水清秀」正確呢?那就是語言,有一個近鄰效應,就是距離越近,多數情況下搭配的越多,受到的影響越大,在「山水清秀」中,「水」和「清」緊鄰,清又經常形容水,所以,讓人感覺「清」是形容「水」的,而實際上,「清」形容的卻是「山」「水清」在這裡不是一個詞,舉個例子,我寫一篇文章中有一句話:誰不想在風景優美的名勝景點留一張靚影呢?這裡的「張靚影」不是一個詞,而智能寫作軟體提示是不是出現了錯字,把影視演員「張靚穎」的名字寫錯了?還有不少類似的例子,比如用「天真」造句:今天真冷啊!這句話裡的「天真」就不是一個詞!所以,「山水清秀」這個詞是有問題的。
再分析「山青水秀」這個詞組,「山青」和「水秀」是兩個主謂結構的詞,並列起來成為一個詞組,表達的是「山」是「青蘢」的美,「水」是「秀麗」的美,是說青山蔥蘢,水光瀲灩的意思,青,是青蘢的簡化,秀,是秀麗的簡化,這樣用詞,並無不妥。
第一部分說道「虎踞龍盤」這個詞,我們想像一個場景:魯肅去跟關羽要荊州,魯肅認為荊州應該是東吳的地盤,他要說關羽「鳩佔鵲巢」,關羽會不會大怒?他要說關羽「虎據龍盤」,您一隻老虎,據收「龍」的地盤,關羽的情緒是不是較前一種會好點?
三、再論「山清水秀」的正確性
「山清水秀」它是一個成語,是成語,它的用字就有固定性,穩定性,源頭用的是什麼字,就要尊重源頭用字。清·周亮工《書影》卷十:若湖州之黃蘗 ,不過山清水秀而已。
同樣,「虎據龍盤」也是一個成語,不能隨意更改原來用字。
四、再論「山青水秀」的正確性
之所以成語的用字相對固定,是因為這種固定的用字搭配,多是有典故的,比如「圍魏救趙、草木皆兵」等等許多,成語的背後有一個故事,一般不宜更換用字,所以成語和典故常常並稱,但是,也有轉用和活用的現象,比如「逃之夭夭」,最初的用字是「桃之夭夭」,是不是改了最初的源頭用字?
好多的成語,背後是沒有典故的。語言是有社會屬性的,大家都這麼用,於是成了習慣,成了固定搭配,久而久之,形成了成語,所謂的成語,是不是「現成用語、成型用語」的意思?成語大多是有出處的,要找這些成語的出處,追本溯源,最終只是找到了某有影響力的著名人物最早這麼用了,在他之前,是不是也有人這樣用?有些不可考,有些是可以考證出有相類似的用法,比如山清水秀,往前還可以考證出類似的「山明水秀」的用法,宋代黃庭堅《驀山溪》詞:山名水秀,盡數詩人道。那麼,山清水秀和山明水秀,與其說都是成語,不如說都不是成語,都是示範用法,說習慣用法都有點勉強,因為我感覺,這種搭配很鬆散,並沒有形成社會習慣,許多人用這個詞的時候,並沒有把他當作成語來用,只是一個普通的用詞搭配,說「山朗水秀」不可以嗎?說「山潤水秀」不可以嗎?山清水秀也好,山明水秀也好,都是著名人物當時對語言用字的搭配,並沒有典故,當時他這麼用了 ,並不表示這樣的搭配密不可分,牢不可換。
把「山青水秀」認為是正確的人不在少數,只是不能更好地說明自己是正確的,於是便認為別人是正確的。
如果從用詞搭配的對稱來看,青和秀,不是同一範圍的用字,是不是不可以用呢?而誰又規定,用字組詞一定要對稱呢?這樣不就成了駢文,或者八股文了?誰又知道,我用詞是從對稱的角度選字呢?不對稱用字就不可以嗎?比如說,我說山高水惡,高和惡,是一個範圍的用字嗎?有些詞可以拆開後重新組合,因為是並列對稱的,但不是說,並列的四字詞語,都可以用重新組合的方式去檢驗用字,舉個例子:最是橙黃橘綠時,橙黃橘綠,並列對稱吧?表達的是不是橙橘黃綠的意思呢?同樣,山青水秀,為什麼表達的就一定是山水清秀的意思呢?
山清水秀,山青水秀,都是沒問題的,都是講得通的,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