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得痔瘡的人們很普遍,一個插座加一臺手機,就能讓人晚上一整天,他們甚至不放過如廁時間,因而導致上廁所的時間延長。
因玩手機導致的蹲坑過久,它也是痔瘡的「引路人」之一。
痔瘡發作的時候讓人疼痛難忍,站立不安。細細反思為什麼痔瘡越來越普遍了呢?你會發現得痔瘡的人,大多是因為做了這些。
久坐。不只是蹲廁所,現在很多職業都需要工作者長期坐著,但是久坐會導致肛門長時間處於緊繃的狀態,增加肛周組織負擔,阻礙痔靜脈回流,萬一肛門黏膜充血,不久後就形成了痔瘡。
除了吃飯、上廁所,很少有時間站起來,如此長時間坐著會影響下半身血液循環,不只是增加痔瘡發病率,還可能導致腸胃疾病發生。
飲食習慣。長期吃辛辣食物的人,更容易得痔瘡,因為辛辣食物會刺激腸道黏膜,形成血管擴張,肛腸疾病發病率會大大提高。另外經常喝酒的人也容易患痔瘡,經常喝酒的人患痔瘡的機率要高於不喝酒的人。
不過導致痔瘡發生的更重要因素,就是你的飲食中缺乏「膳食纖維」,它的作用使吸收食物中的水分,進而軟化糞便,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出體外。否則常吃辛辣,不吃膳食纖維,會導致糞便乾結,排出的時候摩擦肛門,使肛門周圍的血管發生破損,增加感染的機率。
感染導致。如果肛門出現了感染,或是有腸道炎症,會引起直腸下部分周圍組織出現炎症、繼發血管擴張充血,促進痔瘡生成。因此,肛門周圍的衛生清潔一定要引起重視,每天清洗是很有必要的。
長期便秘。除了大便乾結會給排便造成不良體驗,造成損傷,便秘也是痔瘡的關鍵「引路人」,便秘的人排便時越用力,越易對肛周組織產生刺激。便秘和平時飲食、生活習慣都有關係,不科學的飲食生活習慣都會影響腸胃蠕動,消化系統功能降低,從而出現便秘情況。
懷孕。孕婦易成為痔瘡的高危人群,因為孕婦腹內的結構複雜,胎兒生長會壓迫孕婦盆腔,導致靜脈血回流阻礙,促使孕婦靜脈壁膨脹,發生動脈曲張。此時受孕婦激素變化的影響,痔瘡就出現了。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飲食和生活都有了變化,這也給疾病纏身帶來了機會。
想要遠離痔瘡,先從自身改變,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有便意的時候立即排便,如廁時不做別的事情,大便時間最好不超過5分鐘。便後注意肛門部位的清潔衛生,對藏汙納垢「零容忍」!
偶爾可以做做提肛運動,鍛鍊肛門周圍肌肉,緩解充血狀態,這樣做不僅改善排便困難,還能預防痔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