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傳道人所面對的三大挑戰

2021-01-11 基督教資訊平臺

引言:

踏上服侍的道路就意味著沒有後退而言,對於傳道人來說需要捨棄的也非常多,若不能放下心所愛就無法專一地服侍,但內心的掙扎總會有的,猶如保羅所說的兩個律的交戰一般(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我們在此探討傳道人三個方面的掙扎,通過反思,醒悟來讓我們認清自己的光景和自己的心志狀態。

1,金錢

當代的傳道人不需要任何的標籤來標榜自己,因為傳道人不是一個頭銜,也不是一個稱號,乃是一種生活。提到傳道人的挑戰,不得不提到金錢的問題,因為作為傳道人來說也需要生活,也需要花費,甚至也需要養家,而且作為全職傳道人壓力是更勝一籌,既要做好牧養的工作,也要保證家人的溫飽問題。

回顧過去的老傳道人,他們有許多出身農村,沒有多少文化,甚至在服侍神的過程從沒有拿過教會的任何供應,乃是忠心傳道,努力做工,或者是靠著家裡的幾畝地來維持生活。但如今的傳道人站在侍奉的崗位上挑戰重重,雖然沒有過去老傳道那樣的辛苦日子,但依然會面臨教會供應的問題,或者說是不滿足教會的供應,也或者說教會沒有足夠的能力供應,這些問題都很現實地擺到傳道人面前。當然服侍神並不是為了金錢,但作為神的全職僕人,理當有教會的照顧和幫補。

當這些問題出現的時候,傳道人會因著經濟緊張,人員可能會有所流失,因為從一些層面考慮,第一是不想要累著教會,另一方面是想要照管好家庭,最後選擇投入到職場的侍奉當中,亦或者半職服侍。對於傳道人而言,雖然不依靠錢財去生活,但切實的生活環境臨到時,不得不去面對這些問題。

對於「傳道人面對金錢的誘惑」這個話題,我們從不陌生,因為人都會軟弱,人非常有限,但筆者個人覺得,針對傳道人面對經濟的問題,可以因地制宜,根據所屬教會的經濟來作出合理的安排,然後就是傳道人也可以選擇一邊參加工作,一邊參與服侍。

如果傳道人去到職場或工廠,也可以以自己的好品格、好行為來逐漸影響別人,就如聖經中雅各在去到舅舅拉班的家裡作工,雖然拉班待他充滿了不公義,但雅各依然蒙神的帶領,以忠心服侍拉班,以盡責做好工作。所以說傳道人去到職場工作,也會有各種情形,或許會有不公義、不公平的情況,但作為信仰的一份子,理當活出好品格、好生命,用自己的影響力感化別人,彰顯出基督的馨香之氣,進而影響別人信福音,甚至建立職場聚會小組,一樣可以榮耀神,造就人,不失傳道人的本色。

2,肉體

傳道人肉體最大的誘惑就是懶惰,這懶惰會造成一個傳道人講道沒有方向,分享沒有力量,給會眾帶不出來生命的影響力,和外在的好榜樣。傳道人的懶惰常見於講道不預備講章,沒有良好的靈修生活,到網絡上複製粘貼一些內容成為講道的主題,甚至講道中充滿水分,摻雜許多個人的意見和看法,應付時間。

傳道人的懶惰是可怕的,甚至說會導致虛偽、掩飾、裝假。肉體的懶惰常常過於看重自己的外在,不去關心內在的生命。所以說傳道人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既要對付肉體的問題,又要關心自己生命的成長,因為每一次的禮拜都應該讓會眾看到傳道人的提升,無論是講道能力上,還是生活見證上。

對新一代青年傳道人來說挑戰也是頗多,比如說刷抖音、看電視劇、打網路遊戲、沉迷小說等。這些東西容易佔據一個人的心,造成人心的懶惰,逐漸服侍不專一,用世俗的態度來應付事工,縮短講道的時間,不去探訪信徒等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想要對付肉體的懶惰,必須要制服肉體,給自己制定信仰計劃,每天要做什麼,循序漸進按部就班,並且邀請同工或者牧師作為自己的一個監督,自己也花時間在神面前禱告。肉體的軟弱每個人傳道人都會面對,但面對的同時當剛強壯膽,不要向軟弱妥協,乃是竭力地以神的話語對付自己的缺點和問題,自己的能力雖然不足,但如經上所說,「我要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傳道人不單心裡有神,也當靠神,方能不斷得勝。

3,權力

傳道人也會有權力的誘惑,為什麼會出現權力之爭?因為從罪惡中的本性看權力可以滿足人醜陋的欲望,權力也會導致人驕傲,權力提供人虛榮心的機會。當代的傳道人需要認識自己的問題,不要為了權力和名號來服侍,乃要為著神的呼召進行服侍。現今教會中也有一些頭銜,比如說傳道、牧師、教師、執事、長老等等,這些頭銜不應該成為人本權利的象徵,應該是責任和使命的彰顯,因為服侍神不是為了坐高位,也不是為了權力來支配別人,乃是成為真正意義的僕人。

無論身居教會哪種職分,都應該明白神是教會的主,前陣子聽到了某些教會因為權力的一些問題,導致了分裂,而分裂出去的一部分人,進到了錯謬的恩典福音裡面,甚至仍然以為自己信的是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說在教會中服侍,只是為了一個位置、牧師資格、官方渠道認可的目的來服侍神,那麼就會產生極大的問題,最終陷入網羅。所以說對付權力誘惑第一個方面就是要明確自己的呼召,明確服侍神的目的,同時也要有感恩和知足的心,腳踏實地做好當下的服侍。很多人因為沒有持守最終墮落,很多人在欲望和真理之中掙扎,有時候軟弱了,跌倒了,就被肉體的律得勝了。所以這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和警醒,因為我們對付罪惡的欲望是當緊的事。

結語:

當代傳道人挑戰不斷升級,問題也會接踵而來,雖然我們只探討了三個方面,但傳道人在未來的服侍道路上會有越來越多的挑戰,其實挑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對,猶如一個人若持續不斷地被世界吸引就會親近世界遠離神。正如經上所記: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於此同時神告訴我們,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

相關焦點

  • 【慈濟論壇】靜思堂舉行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發展、佛教全球化...
    綜合座談一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發展<淑世理想>(左起安虎生先生、江萬裡教授、德悅法師、常輝法師、明毓法師)由臺灣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明毓法師主持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10月2日上午,綜合座談一菩薩道與當代漢傳佛教之發展<淑世理想>,由臺灣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明毓法師主持,參加與談的有
  • 傳道人急需面對和修正的三大問題
    過去傳道人的生活是以艱苦和吃苦為主的,聽老一輩的傳道人提到,過去的傳道人講完道,就會有一些熱心愛主的弟兄姊妹,甘心接待他們到自己家裡吃飯或者住宿,如果沒有人接待,那麼當時的他們就要自己找地方休息,吃飯也是自帶乾糧。但即便如此,當時的傳道人也並不覺得苦,他們從不擔心自己吃得如何,住得如何,他們所擔心的是所到之處有多少人願意悔改信耶穌。
  • 當代老師的三大壓力,看看你中招了沒有?
    墜樓原因是該老師所帶班級考試不理想。月考成績出來,老師所帶班級學生在全校前一百名中一個都沒有,前200名只有三個。該老師跳樓後,學校快速撇清關係,說其跳樓與成績無關,更是因為其跳樓所在地是校外,所以和學校管理也無關。最後,他們用一句萬能回覆:該老師患有抑鬱症。
  • "三大作風"面臨"三大挑戰"
    在建黨85周年紀念日來臨之日,重溫黨的三大作風,特別是再次思考三大作風所面臨的三大挑戰,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三大作風,即: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
  • 面對「四全媒體」,硬核能力仍是新聞人的剛需
    面對「四全媒體」,硬核能力仍是新聞人的剛需 2019年04月02日 08:56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孫敏 字號 內容摘要: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
  • 阿德勒: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阿德勒: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2020-10-30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身傲骨,敢於向命運發起挑戰的三大星座,註定成為人上人
    但是話雖如此,實際上很少人敢於向命運發起挑戰,以至於在命運的安排下碌碌無為,心甘情願得過且過。 但是,也有那麼一部分人天生傲骨,他們不相信上天註定,只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不管生活中遇到什麼苦難,他們都敢於挑戰,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一類人往往會成為大家眼中的人生贏家。
  • 劉小楓:當代西方自由派學人如何面對古希臘先賢的痛斥
    在「民主」已經被奉為「普世價值」的今天,如何面對古希臘雅典時代的經典作家對智術師派及其修辭學的尖銳駁斥和批判,自然就成了當代西方學界不得不面臨的一大問題。換言之,當代西方學界面臨著這樣一種尷尬:作為民主政治的擁護者,當代西方的自由民主派學人成了自己的古希臘先賢所痛斥的「智術師」。為了擺脫這一困境,擁護民主政治的當代西方學者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為雅典的智術師派翻案或為其修辭學正名。
  • 高一新生要面對的三大頭疼問題
    每所高中基本上都是8月底開學,9月份進入正常學習狀態,各位高一新生對高中學習的真正感受,要從9月份全面開始,因此9月份的學習,能為高一甚至整個高中學習奠定基礎。然而從以往學生的情況來看,很多高一新生的9月份過得並不好,因為他們沒有及時解決三大難題,作為長期關注和研究學習方法者,由此我要說:高一新生最難熬的是9月,不解決這三大難題,整個高中學習麻煩不斷,這三大難題是——1、科目多,進度無法協調,容易顧此失彼高一要九門課程,整個中學階段科目最多的一個年級;高一不僅科目多而且個個都難度很大
  • 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內文試讀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一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難和問題,最終都可以歸納為三大終極問題。這三大問題構成了人生和現實生活的全部內容,它們一再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面對困擾,人們必須面對它們,給出回應。
  • 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 | 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構成了人生和現實生活的全部內容,它們一再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面對困擾,人們必須面對它們,給出回應。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將找到自己對人生意義的解讀。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每個人都繞不開愛情和婚姻這兩個問題,都受制於這第三大現實問題。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有各種各樣的行為,每個人所篤信的解決之道就是給出的最佳答案。
  • 博人傳的三大槽點,最後一個奠定了它3.6分的基礎!
    但是續集博人轉也同時開拍了一段時間,但是收視率效果很不理想。不知道又有多少火影迷成功轉粉兒博人迷了。但是小編總結了一下,博人傳之所以評分如此的低。,要還是因為這三大槽墊點。第一個槽點,就是一些角色的實力被過分的誇大,嚴重的打亂了戰力平衡系統。就說博人和大筒木一族吧。大筒木浦式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之後,居然可以被鳴人和博人聯手打死。這簡直是亮瞎了觀眾的雙眼。
  • 烏巴慶 U BA KHIN |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十)
    然而,人類感官影響是如此強烈,以致我們易於忘了自己,忘了我們所必須付出的代價。稍想一下,胎兒如何維持生命,胎兒從出生一刻起,必須如何奮鬥生存,他必須如何準備面對人生,而且作為人類,他必須奮鬥到最後一口氣為止。人生真是痛苦,人愈執著自我,就愈痛苦。事實上,人必須經歷的痛苦,都被喜愛的短暫的感官享受所壓抑,而這感官享樂僅似黑暗中偶然的聚光。
  • 考研越來越難,2021考研人將會面臨哪三大挑戰?
    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就業形勢,畢業生以就業壓力以及在職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較大   ◆個人對自身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   ◆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納入統考以及研究生招生人數擴大   由此可見,在上述三大因素的推動下,考研將會一年比一年難,從現有的情況來看,2021考研的考生將面臨三大挑戰!
  • 畫廊生存大挑戰:如何應對大型畫廊、網絡和藝博會的三大壓力
    當代藝術經紀人都知道不能對新的挑戰視而不見。如果他們打算在一個永遠充滿競爭的環境裡生存下去,就必須學會適應。愛德華·溫克爾曼的新書《銷售當代藝術:如何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就對畫廊的運營給出了不少建議,在溫克爾曼為《藝術新聞》撰寫的文章中,呈現了傳統當代藝術畫廊現今面臨的三大問題:大型畫廊對著名藝術家的爭奪,網絡和社交媒體的興起,及藝博會爆炸式增長為畫廊經營帶來的挑戰。
  • 當代科學哲學的庫恩挑戰
    當代科學哲學的庫恩挑戰 2016年05月31日 07:3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曹天予 字號 內容摘要:科學哲學與其他以科學為對象的學科領域(如科學社會學或科學傳播學)不同
  • 汪暉演講:人文學科在當代面臨的挑戰
    12月20日晚,清華大學的汪暉教授在「人文清華」講壇以「人文學科的當代挑戰」發表了演講。如果我們讀一首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在唐朝,是寫雪的,帶點禪意;現在變成對霧霾的描寫,有點像波德萊爾的《惡之花》,帶點現代主義的味道。我們說自然跟人的關係,比較多的談到自然的部分。我今天的話題實際是想探討一下人的問題,尤其是有關人的知識的生成,和今天面臨的挑戰。要討論當代人文學科的挑戰,我們先需要討論一點它歷史形成的背景,當然我主要以中國為主。
  • 中國當代文化傳播大使——陳一源
    翰繼古韻風,揮毫素紙中,正如先生所言,書法運用之妙,乃存乎一心,先生書法大器所成,功力超凡,在當今書壇之中,其作完全可堪是巨匠之作,翰林標榜也!從作品的運筆中,可覺先生十分諳熟此道矣!其運筆翻轉有力,勁挺瀟灑,遊絲牽引,血脈暢通,墨法更是枯潤相間,枯墨時顯,通幅草書翰作,不論是行筆之勢還是線條語言,皆達到了仗筆四海,縱橫四方的豪邁筆境,虛實相融,遲速相濟,毫筆行之,不失翰格!
  • 本性法師:漢傳禪法與當代社會
    編者按:本文從漢傳禪法入手,剖析其產生、演進、法理、修證、優勢、特色,總結其傳承與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對現狀進行關注,對未來進行展望。作者同時考察漢傳禪法對當代社會,特別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當代社會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對整個漢傳佛教的當代價值,作出了基本的判斷。
  • 讀《當代基督教講道學》有感:講道在於傳遞真理
    作者在邏輯思維上和條理性上非常清晰,全書的內容分為四個大的部分,分別是講道者(講道者的素質、品格、生命)、聽眾(聽眾的生命光景)、信息(信息的預備要與聽眾有關係)、教會處境(當前教會外在環境和內在環境),由此可見作者是以四個方面有條不紊的詳細分析每一個層面所要論證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