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水果攤上黃澄澄的橘子和橙子正大賣。喜歡吃這兩種水果的人還真不少。但從中醫角度,它們各自的性味卻不盡相同,吃的時候還真有些注意事項最好先瞭然於胸。
橘子和橙子,哪款更適合眼下的你食用?到底該注意些什麼?來聽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鄭豔華怎麼說——
「中國是柑橘之鄉,眼下是吃橘子的好時節。」鄭豔華從中醫角度解釋說,橘子味甘酸、性溫,入肺、胃經,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飲膳正要》記載說「橘肉止嘔下氣,利水道。」《日華子本草》也有記載「橘肉止消渴,開胃,除胸中膈氣。」而橘子之皮——陳皮,則是一味有助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的中藥材,其性溫味,入脾、肺經,可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滿、胸悶不暢、食少納呆、噁心嘔吐等病症,還有助解魚蟹毒。不過,她提醒說,陳皮雖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是橘肉吃多了卻易生熱養痰,因此咳嗽痰多或痰黃稠,或是發燒的時候應該少吃橘子。
「橘子和橙子,怎麼看都像是一家的,事實上也確實是。」鄭豔華說,橙子是橘子和柚子雜交的產物,性味酸涼,有助行氣化痰,健脾溫胃,助消化,增食慾。和吃橘子 「上火」不同,橙子吃了並不「上火」。「大概是因為柚子的關係,橙子還能有點『祛火』的效果。」不過,她也提醒,橙子雖好也不宜多吃,《開寶本草》中就提到橙子「不可多食,傷肝氣。」特別是氣虛痰多、易疲勞的人應該少吃或不吃,最好避免空腹吃,不和藥物混合吃。
食療推薦
橘子和橙子除了生吃,還可以入膳,鄭豔華開出以下兩道食療方,感興趣的話不妨一試——
鹽蒸橙子
材料:橙子1個、鹽少量
做法:把橙子洗乾淨,用淡鹽水泡10分鐘, 取出後用清水衝洗乾淨後切開頂部,用叉子戳幾下,加入少許鹽以便鹽能滲入橙肉內部;隨後把處理好的橙子放進碗裡,蓋上切掉的橙子頂部,放進鍋中,隔水大火煮開後轉中火繼續蒸10分鐘即可。去橙皮吃果肉,喝碗裡的汁兒。
功效:適用於因陰虛或燥熱引起的熱咳,主要症狀為痰黃、黏稠,咽痛,口乾、口苦等。
陳皮老鴨煲冬瓜
材料:老鴨適量,冬瓜200克,陳皮10克,枸杞1把。
做法: 冬瓜切成與鴨肉般大小的小塊,放入砂鍋裡,加適量清水, 用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再加入陳皮、生薑、枸杞,改用小火燉至鴨肉熟爛,調入精鹽即可。
功效:健脾理氣、滋陰潤燥,適合口乾、眼乾、皮膚幹,易疲勞的人群。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鄭豔華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許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