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慧嫻)我叫李慧嫻,是一名1901期畢業的乘務學員,今年5月9日正式進入烏魯木齊航空,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5月12日,中隊為我們每位乘務學員都分配了師父,我第一次見到了我親愛的恩師——陳瑤。
陳瑤是烏魯木齊航空的一名乘務長,黨齡10年的共產黨員,同時她還是一位3歲孩子的母親。她有著一張端莊秀麗的鵝蛋臉,笑起來如丁香花在臉龐綻放;她溫柔隨和,言行舉止都令周遭人感到非常舒服。在後來深入了解後,我得知師父童年時的夢想關鍵詞是「藍天、白雲、飛翔」,她從中學起便堅定地明確了個人人生方向,這深深感染了我,讓我對自己的崗位職責有了堅定的信念支持。
第一次添加師父陳瑤的微信,我內心格外忐忑,猶豫許久後才小心翼翼地說了第一句話:「師父,打擾您了,我是您的新徒弟。」本以為僅會得到師父一個簡單的回覆,沒想到師父給我進行了「消息轟炸」,她首先做了詳細的自我介紹,告訴我飛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禮貌,必須虛心學習;師父仔細詢問我的培訓成績,並給我發送了許多學習文件,她溫和地表示:「我要求你業務知識紮實牢固,我會抽問,如果有不會的,可以直接來我家學習。」雖素未謀面,但師父的熱心像冬天裡的焰火,溫暖了我的心。她擔心我壓力過大、緊張不安,也不忘寬慰我,告訴我:「不管工作還是生活,遇到問題都要及時告訴我。」
如願與師父陳瑤見面後,我們相處得非常愉快,她認真嚴謹地強調了許多業務工作中瑣碎細節要點,叮囑我一定要記牢。「我們的職責是在保證旅客安全的前提下,為旅客提供貼心舒適的服務;服務最注重的就是細節,一定要從細節著手,讓旅客感到賓至如歸。」「『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是我們民航人的莊嚴承諾。」「既然從事乘務員職業,我們就該精益求精,用最專業的技能、最飽滿的熱情去服務乘客。」師父的每一句諄諄教誨都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頭,面對面的「第一課」讓我受益匪淺。一個人一生難得一恩師,很幸運能遇見我的師父陳瑤,她給予我歸屬感,讓烏魯木齊航空成為我的另一個家。
在日常工作中,師父陳瑤非常嚴格。正式飛行前,她經常會不定時地提問我業務知識、服務流程要點,要求我必須做到爛熟於心。在執行航班的過程中,師父的一舉一動都是最好的示範,是她讓我明白服務水平、處置能力和服務態度的重要性。師父要求我在每次航後做總結,總結自己在本次航班中出現的問題和具體的改進措施。每一周的飛行結束後,師父要求我必須寫飛行周記,記錄在航班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通過復盤反思來獲得進步。
師父陳瑤也有溫柔的一面,她本人非常和藹和親、細緻入微。記得在一次飛行前,我告訴師父自己特別緊張,都沒怎麼吃下去飯。師父聽到很擔心,為我準備了水果,叮囑我必須墊墊肚子,同時耐心地寬慰我、安撫我,通過自己從前執飛航班的經歷來給予我信心勇氣。師父的陪伴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的身後總有她站在那裡,她是我的依靠和支撐。每次航班落地,我收到的第一條信息一定是師父發送的,她關心我的工作動態、心理狀態,是我重要的家人。
記得有一次和師父一起執行烏魯木齊航空烏魯木齊-成都航班,在巡航過程中,有位旅客面色蒼白、渾身發抖。作為乘務長的師父在第一時間趕到旅客身邊,認真仔細地查看了旅客的狀態,確認旅客是因為「未吃早飯且長期不活動」導致低血糖後,師父立刻通過所學醫療處置方式對旅客開展急救。解開旅客的衣領,調整座椅靠背,打開通風口,幫助旅客服用準備好的糖水,耐心等待他緩緩恢復。後來,旅客拉著師父的手,不斷地道謝。航班落地後,師父叮囑我:「我們乘務員必須照顧到每位旅客的健康安全,這是我們的職責。」
世界上除了親情、友情、愛情,還有一種感情是如此深厚,這便是師徒情。言語並不足以表達我對師父陳瑤的崇敬與感謝,她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弗洛伊德說過:「人們愛上的,往往都是與他們相似的人,或是他們曾經的那種人,或是他們想要成為的人。」我愛我的師父陳瑤,她就是我想要成為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如師父一般優秀、細心、溫柔,能取得師父這樣的工作成績。
師父陳瑤將青春和夢想獻給了藍天,播撒知識的種子,傳承育人初心,她優秀的品質和寶貴的經驗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乘務新軍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