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一!河南大學41項研究成果獲重要表彰!

2020-12-13 河南大學招生辦公室

近日,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發布《關於表彰2019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決定》(豫社科獎[2020]2號),對經過層層遴選的260項社科優秀成果進行表彰。河南大學共有41項優秀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8項、三等獎19項,分別佔比27%、16%、14%,獲獎總數在河南省高校和社科研究部門中繼續位居第一

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每年度評選一次,是對河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最高評價。獲獎成果在其研究領域提出了重要的觀點或理論,具備較高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並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一定影響。2019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共評出260項優秀成果,其中一等獎15項,二等獎110項,三等獎135項。

河南大學獲一等獎的成果分別是:《服務與引領:新時代高校黨的建設實踐研究》(著作作者:王明欽)、《項目制貧困治理:理論與實踐》(著作作者:劉俊英)、《漢語方言Z變音的類型分布及歷史流變》(論文作者:辛永芬)、《鈞窯銅系青藍釉》(著作作者:王洪偉)。此外,《中國城鎮的公共休閒服務》(著作作者:程遂營)等18項成果獲二等獎;《我國民法典中危險責任制度的建構》(論文作者:嶽紅強)等19項成果獲三等獎。獲獎成果的學科組分布為:中國文學7項、經濟理論5項、教育學4項、語言學4項、新聞學與傳播學3項、藝術學3項、應用經濟3項、法學2項、考古學2項、馬列科社2項、中國歷史2項、社會學1項、世界歷史1項、外國文學1項、政治學1項。

國家社科基金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最高級別的科研項目,資助覆蓋面廣、影響力大、權威性強,深受全國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在今年的項目申報過程中,河南大學高度重視,各基層單位密切配合,精心組織動員、層層論證審核,努力克服申報人員不足和新冠病毒帶來的重重困難,確保項目申報質量。河大獲批47項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其中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24項,青年項目6項,後期資助7項,教育學5項,應急專項1項,藝術學1項,高校思政課研究專項1項,立項總數位居全省第一,全國高校排名18位。

近五年來,河南大學緊緊圍繞一流學科大學建設大局,積極營造學術氛圍,不斷加強項目管理,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28項。

"雙一流"建設以來,河南大學深入推進人文社科研究領域,倡導學術爭鳴,促進協同創新,鼓勵學科交融,營造科研創新和發展的良好環境。尤其在創新團隊、重大項目培育,特色新型智庫等項目中,具有重大學術創新價值和社會影響的標誌性成果接連而出,對鞏固河南大學的學術聲譽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素材來源:河南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省教育廳下發通知,陝西這所大學3位教授獲全省表彰!
    近日,陝西省教育廳下發《關於開展第十二屆陝西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陝教高辦〔2020〕21號),經學校推薦、申報公示、專家評選、廳務會審議、結果公示等工作程序,全省共評出84名省級教學名師。
  • 國家表彰!諾貝爾獎獲獎者、院士紛紛受聘河南大學!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河南大學來自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52名醫務人員集結,馳援武漢。河大師生創作《暖城》《脈搏》《長江,長江,我是黃河》《鳳兮》等抗疫歌曲,用動人旋律訴說真情厚意。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河南大學抗體藥物開發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 第一!東南大學35項成果獲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
    第一!東南大學35項成果獲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獲獎總數及牽頭獲得一等獎數均位列第一的優異成績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度全省共273個項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45項,二等獎81項,三等獎147項;授予7名外籍專家江蘇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東南大學共獲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35項:一等獎6項(牽頭5項),二等獎12項(牽頭6項),三等獎17項(牽頭4項)。獲獎總數及牽頭獲得一等獎數均位列第一。
  • 福建省高校106項成果獲省科技獎 佔全省55.2%
    近日,福建省政府公布《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閩政文〔2020〕209號),福建省高校共獲獎106項(含合作項目),佔全省55.2%,獲獎數比上年度增長10個百分點。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高校共獲獎74項,佔全省38.5%,獲獎數比上年度增長7個百分點。在自然科學獎方面,全省共頒發13項,福建省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獎11項,佔84.6%。特別是廈門大學、華僑大學包攬了全省一等獎共2項。在技術發明獎方面,全省共頒發3項,廈門大學和福建工程學院共同作為參與合作單位獲得一等獎1項。
  • 成果喜人!短短一年半,重慶這所大學取得13項重大成果和榮譽表彰
    重慶工商大學一貫傳承和弘揚&34;的精神,秉持&34;的辦學理念,遵循&34;的校訓,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定不移的走內涵發展之路。在近一年半的時間裡,學校獲批眾多重大項目,也收穫了眾多榮譽,辦學成果喜人!
  • 2016-2019年中國大學專利獎排行榜發布,溫州大學列全國第41,全省第3
    溫州網訊 2020年5月,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公布最新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專利獎排行榜。報告顯示,最近四年來,溫州大學獲2項中國專利獎,1項發明專利金獎,1項發明專利優秀獎,居全國第41位,全省第3位(含浙大)。  專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技術源泉,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中國專利獎」是我國最權威的、唯一的「國家級專利獎項」,是衡量中國高校技術創新貢獻力和技術發明轉化率的重要尺度之一,也是反映我國高校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誌。
  • 華東交通大學獲4項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日前,江西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表彰為科技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華東交通大學喜獲豐碩成果,共獲獎勵11項,其中一等獎4項,一等獎數量佔全省總數的1/5。
  • 昆明理工等多所雙非大學獲國家科技獎!衝擊雙一流大學更有希望!
    2021年第二輪「雙一流」大學評估將要拉開大幕。在第一輪「雙一流」大學評估中,河南大學、寧波大學就是憑藉在國家科技獎評選中,獲得了自然科學二等獎,成功入圍了一流學科建設大學。那麼,目前的雙非大學中,那些大學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呢?讓我們來盤點盤點。NO1,山西大學★2018年,山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揭曉。
  • 全省僅10人!三峽大學教授入選這份重要榮譽榜!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湖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優秀博士後和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表彰名單,三峽大學李建林教授入選第四屆湖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湖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優秀博士後和優秀留學回國人員評選表彰活動,每四年評選一次,每次全省表彰湖北省
  • 鄭州大學榮獲45項河南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位居全省第一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公布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的通知》[教社語〔2020〕305號],鄭州大學獲批45項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 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出爐 河師大獲獎總數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琪 通訊員 屈會超 祁巧豔  12月29日,記者從河南師範大學獲悉,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名單,河南師範大學獲3項二等獎,其中高等教育類成果1項,基礎教育類成果2項,獲獎總數位居全省高校第一、全國地方師範大學第五。
  • 被聘為河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首席教授,這三位大咖是誰
    他們針對中原獨特的區位優勢、中醫藥資源以及深厚的歷史積澱,就如何與河南中醫藥大學這所我省唯一的中醫藥類專業高校加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進行探討。  今年5月她喜獲醫學界重要獎項「2016未來健康技術獎」,以表彰她治好了很多人治不好的病,以及她在利用中草藥治療過敏和免疫系統疾病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 湖南大學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http://www.huaue.com  2020年6月11日  來源:湖南大學   10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對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進行表彰,湖南大學6項成果獲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暨南大學19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暨南大學19項成果獲獎獲獎總數較上屆(8項)大幅提升獲獎總數排名全國第18位全省第2位(教育部公布獲獎信息截圖)獲獎成果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5項,青年成果獎1項,一等獎首次取得突破。從學科來看,共有9個學科的成果獲獎。其中,新聞學與傳播學有5項,管理學有3項,經濟學、歷史學、語言學、中國文學各2項,國際問題研究、藝術學、政治學各1項。從成果類型來看,獲獎的論文有9項,著作有8項,諮詢服務報告有2項。
  • 合肥工業大學3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合肥工業大學共有3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楊善林院士的論文《大數據中的管理問題:基於大數據的資源觀》榮獲論文類一等獎;合肥工業大學匯浦金融工程研究院課題組的成果《應收帳款債權憑證(合同)流轉研究》榮獲諮詢服務報告類二等獎;黃志斌教授的論文《綠色發展理論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辨析》榮獲論文類三等獎。
  • 西南大學19項成果獲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008年以前稱之為「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設立於1995年,是教育部為表彰獎勵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績,鼓勵高校科研人員嚴謹治學、勇於創新、鑄造精品,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的一項重大獎勵舉措。
  • 全省第一!河南省科技廳、財政廳、教育廳聯合表彰這所大學!
    7月27日,河南省科技廳、財政廳、教育廳聯合下發《關於2019年度河南省科研設施和儀器開放共享績效評價結果的通知》(豫科基〔2020〕9號),河南大學獲得全省高校排名第一,評為&34;。經單位申報、專家評價、廳辦公會研究、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河南大學在82家參評單位中成績排名第一,被評為&34;。按照《管理辦法》規定,科技廳、財政廳、教育廳將對&34;單位,在科研設施建設和儀器購置、科技計劃立項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並將評價結果納入省屬本科高校生均撥款專項業務經費分配因素考核。
  • 東華大學8項科研成果獲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
    5月15日,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隆重舉行,表彰為上海科技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東華大學獲獎代表、科研處管理人員參加了會議。8項科技成果分別榮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
  • 南昌航空大學5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一等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我校五項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大會共表彰獲獎項目148項,其中,自然科學獎50項、技術發明獎8項、科學技術進步獎90項。我校以第一單位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楊曉光教授領銜的「複雜載荷環境下高溫結構破壞理論」成果榮獲自然科學一等獎,主要完成人:楊曉光、石多奇、胡曉安、劉奮成。
  • 河南科技大學獲得41億元經費,衝擊一流學科有底氣
    就在最近,作為洛陽第一高校,河南科技大學也得到了洛陽政府的雙一流助力,總經費達到了41億元(還未明確分幾年劃撥)。河南科技大學作為洛陽第一高校,近年確實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有實力競爭一流學科。河南科技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1、工學優勢突出2020年3月工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近5年主持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獲批國防特色學科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