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發現海蛤蝓交配後能長出新陽具

2020-12-20 網易探索

核心提示:在對海蛤蝓的交配習慣進行研究時,日本科學家吃驚地發現海蛤蝓長有「一次性」陽具,用後即棄,幾小時後又能長出新陽具。科學家表示海蛤蝓是目前已知唯一一種具備這種再生能力的動物。

學名「Chromodoris reticulata」的海蛤蝓,長有「一次性」陽具,交配之後能夠生長出新陽具。

海蛤蝓是一種雌雄同體動物,能夠同時進行授精和受孕。

海蛞蝓素以色彩絢爛著稱動物世界。

網易探索2月21日報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對學名「Chromodoris reticulata」的海蛤蝓的交配習慣進行研究時,日本科學家吃驚地發現海蛤蝓長有「一次性」陽具,用後即棄,幾小時後又能長出新陽具。科學家表示海蛤蝓是目前已知唯一一種具備這種再生能力的動物。研究發現刊登在英國皇家學會雜誌《生物學快報》上。

海蛤蝓是一種裸鰓亞目動物,雌雄同體,能夠同時進行授精和受孕。在對衝繩島海域捕獲的海蛤蝓進行研究時,大阪市立大學和東京日本大學的科學家吃驚地發現海蛤蝓的陽具在脫落之後又重新長出。研究中,他們將海蛤蝓成對放入浴缸,觀察它們的交配過程。科學家發現那些剛剛完成交配的海蛞蝓不具備在24小時內再度進行交配的能力。

研究發現海蛞蝓的陽具在交配後大約20分鐘脫落。在對海蛞蝓進行解剖後,科學家發現進行交配的海蛞蝓體內存在一個緊緊纏繞的螺旋結構,而近期內沒有交配的海蛞蝓則沒有這個結構。研究領導人關澤木田表示:「我們認為這個螺旋體是一個等待發育的陽具,會在舊陽具脫落後迅速打開,發育成新陽具。」

根據科學家的觀察,脫落的陽具上長有倒刺,可能用來清除配偶此前交配時體內殘留的其他海蛞蝓的精液。德國進化生態學家尼爾斯·安瑟斯表示之所以在交配之後丟棄陽具可能是為了保證下一次能夠「乾乾淨淨」地交配。「如果基因檢測結果證實陽具倒刺在抽出之後殘留其他海蛞蝓的精液,說明海蛞蝓交配後丟棄陽具的行為就如同丟棄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否則的話,它們就要冒著下次交配時自己的精液與競爭者精液混合在一起的風險。」

除了海蛞蝓外,其他一些動物的陽具也會在交配之後脫落,包括圓蛛、濱螺和陸地蛞蝓。不過,海蛞蝓是已知唯一一種陽具脫落之後又能重新長出的動物。(編譯:shooter)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海底發現罕見海蛤蝓:體形奇特色彩斑斕
    照片上,這些色彩亮麗眩目的奇特動物看起來就像是深海中的巨大怪物,事實上,它們只有1英寸(約2.54 釐米)長。 這種裸鰓亞目動物通常也被稱為海蛤蝓。由於它們鮮豔亮麗的顏色與周邊植物的色彩和紋理相似,因此很難發現它們。這種保護色可以起到很好偽裝作用,許多潛水員在水下工作了許多年都沒有能夠發現一隻這樣的海蛤蝓。
  • 圖集:11大美麗迷人的海蛤蝓
    2、這種學名為「Chromodoris」的海蛤蝓經常可以在南太平洋發現。此海蛤蝓的學名是裸鰓亞目動物的意思。此圖片將發表在2008年6月刊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3、這種透明的1.7英寸長的學名為「Phyllodesmium iriomotense」的海蛤蝓專門以珊瑚為食。此物種是少有的一種無色的裸鰓亞目動物。此圖片將發表在2008年6月刊的《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
  • 08年度十大奇異動物:海蛤蝓會利用太陽能(圖)
    據《新科學家》4日報導,從利用太陽能的海蛤蝓到完全與世隔絕的細菌,再從世界上個頭最小的蛇到1噸重的嚙齒類動物,動物王國的成員可謂是將奇異發揮至極致。《新科學家》雜誌評出2008年年度十大奇異動物。
  • 圖集:11大性感迷人的海蛤蝓(五)
    5、這種學名為「Nembrotha kubaryana」的海蛤蝓其顏色變化多樣。此只海蛤蝓為黑色,但其它的有明顯的綠色標記,而另一些則有橙色標記。
  • 科學家發現雞冠越大的母雞越具交配優勢
    東北網雙鴨山11月23日電 據《新科學家》22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母雞頭上的雞冠越大越豐滿,它得到的交配機會就越多,從擁有統治地位的公雞那裡獲得的精子數量也越多。  研究人員稱,雖然大量研究顯示,雄性身體上最明顯的裝飾物----雞冠越顯眼,它越具有交配優勢,但這項研究是第一次證明雞冠也能給雌性動物帶來更大的交配優勢。
  • 圖集:11大性感迷人的海蛤蝓(二)
    2、這種學名為「Chromodoris」的海蛤蝓經常可以在南太平洋發現有。此海蛤蝓的學名是裸鰓亞目動物的意思。
  • 新發現的珍稀海洋物種:造型都很奇特
    在海洋這個浩瀚的領域,科學家們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據騰訊報導,近期,科學家在菲律賓海域發現100種海洋新物種,美國加州科學院無脊椎動物館資深館長特裡-戈斯林恩(Terry Gosliner)說:「菲律賓海域有大量瀕危滅絕物種,具有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最具生物多樣性的區域之一。」
  • 科學家揭秘恐龍性愛姿勢
    這個話題非常令人感興趣,很多人想像不出,像蜿龍那樣重達30噸、高達4層樓的龐然大物是怎麼「行房」的?科學家表示,恐龍的交配方式與犬類類似。一位研究生物和地理學得助理教授認為,恐龍最可能的性愛姿勢是「後進式」,即雄性的恐龍壓在雌性身上,從身後完成交配,任何其他的姿勢都是不可理解的。也有科學家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恐龍需要藉助水的力量完成交配,在陸地上操作難度較大。
  • 動物界十大奇特的交配方式
    研究人員對印度尼西亞自然保護區進行了長達20個月的觀測,發現如果雄性當天第一次對某隻雌性進行梳理頭髮,雌性將與它發生性行為的次數比其他雄性高3倍。人類市場經濟的供與求也體現在猴子的世界中,雄性對雌性梳理毛髮時間越長,則雌性越對它青睞有加。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生物市場經濟」。4、交配季節的轉角牛羚羊「故作清高」
  • 日本科學家培育出世界首例「透明蛙」(圖)
    日本科學家最近培育出「透明蛙」,為蛙類家族又添新丁。這種蛙類新品種有望成為醫學研究的得利助手。  通體全瞭然  日本廣島大學兩棲生物研究所培育的這種新品種蛙皮膚基本透明,體內的骨骼結構、內臟器官和血管組織等清晰可見。
  • 日本科學家成功培育出透明金魚 心臟大腦清晰可見
    透視金魚的大腦和心臟清晰可見中國日報網消息:繼培育出透明青蛙後,日本科學家日前宣布,他們又成功培育出可以透過鱗片和皮膚直接看見心臟跳動的透明金魚據英國媒體12月31日報導,日本科學家之所以致力於研究透明生物,其主要目的就在於希望能夠將其直接應用在醫學實驗領域。由於研究需要,每年有許多動物都不得不被解剖,在社會上引來越來越多的爭議。領導此項研究的日本三重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田丸泰說:「金魚的魚鱗和皮膚都沒有顏色,所以我們能看到它跳動的心臟和身體的其它器官。
  • 動物界的奇葩交配行為,雄性交配後失去生殖器,非死即傷
    蜂王的擇偶通過飛行比賽進行,只有獲勝的那隻雄蜂才能成為配偶,整個交配行為在空中進行。交配時雄蜂的生殖器會脫落在蜂王體內,交配結束後,雄蜂便會立刻死亡。處女蜂王與雄蜂交配後便將精子保存體內數年,蜂王可以自由選產受精卵或未受精卵。然而,雄蜂交配後死亡並不是自願的,歸根結底在於蜂王。
  • 蝴蝶擁有複雜性交配:雄性交配後會留下「貞操帶」
    雄性蝴蝶會耗費很大體能製造交配塞,這種複雜柔軟結構是在雄性蝴蝶生殖系統中「模型化」生成,一旦成功實現與雌性的交配,它們就會將交配塞插入雌性交配孔,對於雌性而言,這些交配塞能持續存在很長時間。安娜稱,對於那些身體僅有一個交配孔進行交配和生育後代的動物而言,阻塞這處交配孔的塞狀結構必須溶解或者被移除,從而便於雌性生育後代。
  • 科學家在月球陽面發現水分子,是否能證明月球隱藏著特殊生命?
    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們的科學家,進行相關的研究,而我們科學家則是通過地球上面存在的生命,進行推理研究。而其中的核心之一就是地球的生命是誕生於海洋之中的,也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判斷一個地方是否有生命,那麼首先要確定這個地方是否存在水分子。
  • 被當作寵物養的蟲子,歷經90年,科學家已掌握它們交配的方式!
    被當作寵物養的蟲子,前後歷經90年,科學家已掌握它們交配的方式!千足蟲又叫做千腳蟲,香菸蟲等等,一般的千足蟲長度大概在20~35毫米左右,身體普遍是暗褐色,是世界上足最多的一類動物,目前被發現的千足蟲大概有1萬多種,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蟲來自於非洲,它的體長能夠達到38釐米,整個身體黝黑髮亮,千足蟲大多生活在茂密的森林,或者是石頭磚塊下,他們所吃的食物一般都是落葉,腐殖質等。
  • 世界上最尷尬的事,莫過於交配時變琥珀,4100萬年後還要被圍觀!
    莫那什大學地球、大氣與環境學院的的傑弗裡·史迪威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發現了一批琥珀,新收集到的化石時間跨度很長,從2.3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到40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其中許多包含有各種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 有些動物為什麼不願意交配?不交配的動物竟然會有「單身代價」
    動物的交配行為一方面是因為個體成熟後,進入發情期和繁殖期體內的激素會促使它們趕緊進行交配,異性也會釋放出有吸引它們的氣味。另一方面是群居性動物看到周圍的同類開始交配,它們也會學習這種行為。獅子動物交配是討好行為的表現,這種情況普遍發生在雄性動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