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抖音可以說是這兩年最火爆的APP之一,裡面不乏有趣的短視頻內容,因此深受廣大網民的喜歡,當一個APP平臺有了人氣之後,就會有很多的網紅大咖去入駐發布內容,
而網紅大咖的入駐又會帶來更多的人氣,到了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的「官方」為了與時俱進也入駐進去發布內容,達到科普、新聞發布的作用。
這不,最近刷抖音的時候就刷到了很多的官方帳號,而點開評論區很多其他官方帳號的留言,清一色的都是「最慘官方求關注」,這到底是什麼套路呢?
最簡單的評論引流,卻蘊含很大的營銷學問。
原來這些官方帳號都是蹭粉來的,我看了很多官方小編寫的評論,感覺個個都是段子手,更是營銷的高手,在幽默、自我調侃的同時,又能給自家帳號增加了粉絲。
那你可能會問,這些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別急,且聽我慢慢扒一扒評論引流背後的營銷邏輯。
據我觀察了帶有這種蹭粉評論的視頻,我發現這些視頻的內容大多數都是比較輕鬆、正能量的視頻,而且發布的帳號也是官方帳號,或者名人帳號,
而在同樣的情況下,只要是內容是比較正式的報導、或是一些比較沉重的新聞內容,則沒有這種蹭粉的評論。
用一句話來說也就是官方們的評論蹭粉,是在很「應景」的情況下進行的。
那對於很多想通過抖音來漲粉的營銷人來說,評論蹭粉絕對是最容易操作,而且有效果的方式,因為官方帳號們的實踐證明,這個方法是有效果的。
但是仍然要注意幾個細節:
在開始進行評論蹭粉之前,自己的帳號要發布幾個有代表的內容,而且要常更新;
頭像和暱稱介紹要完善,要讓別人看到你的頭像和暱稱就知道你帳號定位;
如果你想引到別的地方,在主頁介紹裡下功夫。
簡單的一句「最慘官方求關注」,卻蘊含了幾個營銷邏輯。
我們把這句話加以分析,就知道它為什麼會起到蹭粉的效果,「最慘」是個形容詞,它實際上就暗示了自己粉絲少,「官方」是名詞,更是定位,定位帶來信任感,它實際上是在告訴評論區的粉絲,我是靠譜的帳號,是來蹭粉而不是來騙粉。
「求關注」是一個行動呼籲,很多人評論引流為什麼效果不太理想,就是因為他沒有行動呼籲,你不發出行動呼籲,別人就不會採取行動,所以「你倒是說出來啊,你不說出來別人怎麼知道你要幹嘛」。
因此這句話的弦外之音就是在告訴看評論區的人:「我也是官方帳號,但是我粉絲少,幫忙關注一下」,那對於看到的人來說,他本身看的也是官方帳號發布的視頻,算是「精準粉絲」,這樣他就容易點進去關注。
那如果我們也想用評論來蹭粉引流的話,具體步驟該怎麼做呢?
第一步,先打造好你的帳號,上傳幾個有代表的視頻,把頭像、暱稱都編輯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什麼類型的帳號;
第二步,先儘量多關注一些同行類型的帳號,去評論的時候就在同行帳號發的視頻裡去評論;
第三步,挑選一些比較正能量、並且點讚比較多的視頻來評。
關於評語這一塊,如果你也模仿官方帳號那樣「求關注」之類的話,對於個人帳號來效果不太,剛才上文我也分析了這句評論語背後的營銷邏輯,所以如果你只是模仿其形,而沒有按照背後的營銷邏輯來寫出適合自己的評語的話,就會事倍功半。
那我大概總結了一下評語的格式:好評+行動指令+(身份)+好處
「好評」就是指你對當下這個視頻的好評,這個是變動的,因為每個視頻不一樣,你不可能好評的評語都一樣。
關注就是一個「行動指令」,「我」實際上是一個身份,你可以不寫我,可以寫你帳號的名稱、或者你的IP名號都可以,「好處」就是要告訴別人,他照你的行動指令去做之後能得到什麼,
因為你沒有「官方」的信用背書,只能用好處來打動別人的粉絲變成你的粉絲。
評論引流之所以能蹭到粉絲,很大的原因在於粉絲的觀看「習慣」,很多人在看抖音視頻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去看一下評論區,一方面有些視頻可能表述出來的不太清晰,他看不懂是什麼意思,所以要看一下評論區別人的解讀。
另一方面他很好奇別人的觀後感,會不會有人跟他一樣的想法?「評論區才是最精彩的地方」,因此很多人即使他不評論也會去看評論區。
所以除了抖音,你把這個邏輯輻射到很多平臺,都是一樣的原理。如果你不擅長製作視頻,你可以用在文字平臺上、音頻平臺上,社交平臺上……
如果用在微信等社交平臺上就簡單得多了,直接把暱稱改成固定的行動指令+好處,而變量的好評就是文章的評語,因為你評語裡面沒有廣告,作者很容易通過。
這個方法最然簡單,但最難的部分其實是寫「好評」,如果每一篇你都要自己去寫,不僅效率低,而且要把腦袋想破。
所以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
為此我們開發出了一套文章評論系統,這套系統的作用就在於幫你想「好評」,你每天只要簡單地去複製粘貼就可以了,評論引流的威力官方帳號們已經驗證過了。
而且我把它用在文章評論上也測試出了效果,現在每天通過評論被動加過來的大概有10個左右。
這個結果還是不錯的,10個精準粉絲如果你去投廣告的話你想一下要多少錢了,最划算的渠道DOU+燒掉1000塊錢未必有10個精準粉加過來。
最重要的是,有了文章評論系統,我每天只在早上和晚上兩個時間段,各花20分鐘來去粘貼評論,其實也就相當於一個休息放鬆的時間,順便把引流這件事給做了。
而且評論引流是可以產生疊加的,當你累積有1000條評論留在各個作者的文章底下的時候,就會有粉絲源源不斷地加你。
理論上暱稱裡留個人號是最好的,別人一加過來,你就可以跟他一對一地溝通,我之所以留公眾號是要再過濾一遍,把一些欲望不強的粉絲暫時放在公眾號,省下我溝通的時間。
同時有時間的話,我會在私聊裡告訴你,什麼樣的公眾號發了評論被精選的概率比較高,和哪一些平臺也可以去評論……等等一些不太方便在文章裡公開的,我們都可以暢所欲言。
結束之前再講一講,如果沒有項目的話,我們掌握了評論引流的方法之後,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變現賺錢?
以抖音為例,你的粉絲增多了,可以通過我們前邊文章所講的兩種抖音的變現方法,抖音的小遊戲、抖音小程序(前提是你願意花時間去把抖音整明白),這兩種都是變現能力比較強的方式。你的粉絲不斷增加,加上你再把視頻優化做好,那就會形成正向循環,也更容易獲得平臺推薦。
第二種變現方式,你既然懂得了評論引流的這項「技能」,並且經過自己的實踐,得到了漲粉的效果,你再結合自己製作視頻的方法,把它打造成自己獨一無二的教程,你可以通過出售自己的教程來進行賺錢,也就是所謂的知識付費。
其實就在你的抖音粉絲裡面,肯定有人想像你一樣,能做出一個有人氣的抖音帳號,抖音上很多做電影剪輯的,用的就是這個套路。
他們把一些電影片段剪輯加工,然後放上抖音,吸引來很多粉絲,他們的視頻點讚也很高,很多這種帳號都是積累了好幾十萬的粉絲,那這好幾十萬的粉絲裡面,就會有一少部分人,想學他一樣怎麼做出這樣的抖音帳號。
這部分人就會通過他主頁裡留下的社交帳號找到他,他就可以把他剪輯電影的方法+抖音運營的方法,變成自己的知識付費項目,這種方式其實是最沒有成本的。
我加了好幾十個這樣的人,他們從抖音引流到社交帳號之後,用的也是徽商的那套朋友圈玩法,他們的教程其實並不便宜,均價都在1000左右,所以你還找什麼所謂的暴利項目呢?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就已經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