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這部國產佳作,從各種意義來說,都非常的與眾不同。
首先,她的題材就不走尋常路——都市日常。
這個題材的國產電影和影視劇雷作年年有,優秀的動漫卻幾年都難見一個。其次,她的名字,乍一聽上去也讓人不明覺厲——
《我是江小白》
江小白?這不是某個酒的名字嗎?
我看到這個名字之後,第一反應是:嗯?難道「酒廠」員工叛變太多,琴酒要跑到中國來發展下線了?
然而,此江小白和彼江小白,關係並不是很大。(江小白酒確實是這部動畫的資方,因此主角名字叫江小白,故事發生的地點也是江小白酒所在的魔幻都市重慶)
可是,每一個看過這部動畫的觀眾,都深深沉醉於其中。
豆瓣評分8.1,B站評分9.6,閱片無數的編輯也難抵其魅力,半天補完了12集,然後光速寫文強力安利了這部動畫:
評分9.6的「瀕危」國產動畫,還不去看看嗎?
B站知名影評UP主木魚水心這樣評價這部動畫:
都市日常故事這個題材,在國產原創中間是非常少見的。大多數提案應該是在立項的就會被否掉,做到成片的著實不多。但是,當我點開看到成片的時候,著實是有一種特別的驚喜之感。可以看出團隊內部的有序,團結和凝聚在作品中的愛。
《我是江小白》的劇情,乍一聽來也許有點狗血:男主江小白,高中時曾經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寫得一手好作文,還會彈一手貝斯。
然而,因為十年前的一次沉重心理創傷,他患上了「心因性失憶症」,俗稱選擇性失憶。
他的夢中總會出現一個少女朦朦朧朧的身影,他隱約覺得這是個對自己極為重要的人,可是他怎麼也想不起關於她的事情。
就連他高中的好友,也對這件事情諱莫如深。
現在的他已經從大學畢業,步入社會,被生活折磨得體無完膚,早已沒有了寫作的時間,也失去了那顆文藝青年敏感的心。
也許,在日復一日的工作與受苦中,他也會逐漸淡忘夢中少女的模樣,直到他收到了一條簡訊,來自十年前的自己:
「十年後的我,最近好嗎?」
和這條神秘信息一起闖入他生活的,是從美國歸來的新銳作家佟離。
她所著的小說《玻璃小屋》,和江小白逐漸恢復的記憶漸漸重合;而她的模樣,也和江小白夢中的少女那般相似。
最重要的是,對於她來說,江小白似乎是個很重要的人。
佟離和江小白過去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她和小白夢中的那個少女又有什麼關係?
江小白究竟遭了什麼重創,才會痛苦到把那段本應最美好的記憶拋之腦後?
這些問題,看過《江小白》第一季的讀者,心中早已瞭然;
沒有看過的讀者,我也不打算在這裡揭露謎底。因為,這其中的曲折,如果提前劇透了,真的很影響觀看體驗。
我只能向你們保證,這部動畫接下來的劇情,其曲折程度(和虐心程度)堪比《白色相簿2》。
面對命運的無情玩笑,江小白沒有陷入瘋狂,僅僅只是選擇把這段記憶拋之腦後,已經算是很堅強了。
這樣一部小清新的都市日常動畫,在當今是十分難得的。
當下的優秀國漫,題材都扎堆在「奇幻戰鬥」上,《鎮魂街》、《刺客五六七》都屬於這一類。
我們或許可以做出屬於自己的《全職獵人》、《我的英雄學院》,卻始終沒有一部屬於自己的《白色相簿2》。
而《我是江小白》,正是這樣一個敢於邁出第一步的作品,這一步邁得也非常漂亮。
不過,當我聽說《我是江小白》要出第二季的時候,在高興之餘,也有些吃驚:
江小白和佟離在小劇場中,不是已經解開誤會在一起了麼!
第二季是要演啥啊?
(嗯,所以沒看過第一季的觀眾大膽去看吧,儘管中間會吃胃藥,但最終還是能吃到糖的!)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點開了《我是江小白》第二季……
OP居然是由江小白親自主唱!
回憶起所有事情的他終於再次站在了舞臺中央,唱得聲嘶力竭。
ED則由佟離獻聲,寂寥的女音裡,蘊含著最無聲的吶喊,那是她對自己青春的告別。
第二季的音樂,還是和第一季一樣帶感。
第二季的製作水準,相較第一季也成熟了不少。
畫面依然延續了第一季的風格,既寫實的還原了重慶山城的百景,又為這些熟悉的景致添了一層唯美的濾鏡,讓人倍感親切,又那般美輪美奐。
「三渲二」的技術成熟了不少,人物動作比第一季也流暢了許多——
只不過,聽到這些歌詞:
「往昔深埋,霓虹閃爍的未來」、「呼吸雨中的風,遲到半秒的手」、「身體在逃離心卻還停在原地」……
看到這個搞事的分鏡……
我怎麼隱約嗅到了胃藥的味道。
不過,在第一集裡,幾乎全程都是……
狗糧
藏在貓糧裡的狗糧
還有直接糊在我臉上的狗糧
回想起第一季,他們經過了那麼多誤解、猶豫,彼此都克服了內心最深的陰影,才終於走到一起。
本單身狗坐在屏幕前,也開心的吃起了狗糧,還露出了姨母般的微笑。
甚至還想找編劇再要一碗狗糧。
但是,整整12集的劇情,怎麼可能全都是狗糧呢?
而《我是江小白》的第二季,目前已經出了7集。
讓我驚喜的是,這部動畫,寫實的不僅僅只是畫面裡的山城百景,還有步入社會之後的人間百態。
「從此,王子與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故事大多都如此結尾,而《我是江小白》的第二部,卻向我們提了一個問題:
打敗了惡龍,解除了詛咒,王子就真的能和公主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嗎?
矛盾,首先來自於兩人內部。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巧的是,佟離和江小白同時撞上了自己事業的低谷期。
寫完《玻璃小屋》之後,佟離的新作《時至夏年》在讀者中反響不好,成績平平。
小白所在的《文箏》雜誌社高層因對雜誌的成績不滿,迫使主編不得不停止《時至夏年》的連載。
以前的主編看不慣高層急功近利的作風,憤而辭職。
新上任的主編變本加厲的要求《文箏》拿出成績,甚至把佟離的《時至夏年》斥為垃圾。
這徹底激怒了江小白,也讓他對編輯的工作徹底死心。
小白開始認真的考慮轉行,他之前臨時頂替了waiting樂隊裡的貝斯手,久違的感覺襲上他的心頭。
在高中的時候,他也曾是樂隊裡的貝斯手,那時,音樂和文學就是他所有想做的事情。
現在,文學這條路已經被堵死了,訴諸音樂、重拾初心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佟離和他一起看表演的時候,也略有些寂寞的說過:
「好像從來沒見過呢,你在舞臺上表演的樣子。」
但是,在從雜誌社離職之前,江小白就十分繁忙了。
白天要應付那個新主編,還想給佟離的作品爭取一些機會,晚上又要和waiting樂隊一起練習。
兩人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佟離新作被撤稿的事情,身為她男友兼責編的小白,居然是最後一個告訴她的人。
就這樣,親密無間的二人逐漸產生了隔閡。
兩人寫起文章,落筆便是山河錦繡,可是,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就連最簡單的交流都顯得那麼困難。
火上澆油的是,佟離遠在美國的家長偏偏在這個時候飛回國內,熱心的給佟離介紹男朋友。(順帶一提,此時她家長並不知道她有男友了)
這位陸曉,簡直是標準的高富帥——
國內知名音樂總監,19歲就在美國拿過音樂獎項,人品外貌都是一流,待人接物十分得當。
更難得的是,他是個有原則的人。即使自己的董事要求他跟潮流培養「女團」,他依然堅持主見,看好waiting樂隊(沒錯,就是江小白加入的那個樂隊)。
這顆愛才之心,和那個新主編比起來,簡直高下立判。
小白邀請佟離來見自己樂隊的人,也在無意中讓她誤會了小白和樂隊主唱之間的關係。
也許是因為她推門的時機實在是太碰巧,造就了這個經典的「白學」分鏡。
但我認為,這是因為那個主唱的身影和她已逝的好友太過於相似,以至於她在恍惚間產生了錯覺,覺著眼前的兩人正是高中時在教室裡練習的兩人。
也許內心最深處,她還是沒能放下對自己好友的愧疚。
正如《愛情轉移》的歌詞一樣:「愛情不停站,想要開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
事業上的進退維谷、外人的幹擾、小小的誤會,這些看似不致命的傷痕,疊加在一起卻能讓一段十年之緣的戀情風雨飄搖。
不過,我倒是覺得,小白和佟離,在第二季的最後,一定會重新走到一起。
首先,從第一季的尿性來看,製作組確實喜歡「先餵藥再餵糖」,現在咽下的藥越苦,後面的糖就越甜。
而且,在那個誤會發生之前,小白與佟離之間的信任和感情一直牢不可破。
即使佟離的表弟抓到了他的「外遇證據」,向姐姐告狀,佟離也相信江小白,還能坐下來聽他解釋。
江小白也藉機邀請她去見自己樂隊的人(然後造就白學名場景)。
更重要的是,兩人在動畫中所面臨的選擇,其實也是個現實經典難題:
是和愛情結婚,還是和「門當戶對」結婚?
誠如長輩所說,陸曉年少有為,一表人才;長期和他合作,所以知根知底;他也是搞藝術的,和作家佟離也許還有共同語言。
他真的什麼都好。
反觀江小白,雖然有同學情分在,兩人卻也有快十年沒見過面。
可是,任陸曉萬般好。
高中時,在圖書館裡接住佟離的不是他,是小白。
為《玻璃小屋》鞍前馬後不辭辛勞的不是他,是小白。
江小白和佟離兩人一起度過的時間,共同擁有的獨家記憶……
即使陸曉能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與佟離一起創造那些美好回憶的,也不會是他,而是江小白。
從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開始就牽引著他們兩人的紅線,豈能被一句「門當戶對」就草草剪斷?
愛情這趟列車,開往地老天荒確實需要勇氣。
但我相信,能夠直面自己慘痛過去的兩人,一定不會缺少這麼一點勇氣。
如果只是萍水相逢的愛情,輸給「門當戶對」倒也算正常。
但是,紮根了十年才破土而出的愛情,不可能輸給「門當戶對」這幾個字眼。
畢竟,真正能夠維繫兩人的,不是金錢也不是名利,而是兩人共度的時光,還有一起創造的獨家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