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就業形勢嚴峻的現實下,父母和畢業生們都需換種思路

2020-09-05 旮旯裡的神仙洞


各地高校陸續都進入到了畢業季,受今年新冠肺炎影響,今年的畢業季也尤為特殊。不僅是各種畢業找工作的方式上有了很多不得已而創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畢業生們意識心理上的波動起伏也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不光是孩子們自己壓力巨大,就連他們的父母也是爭相比拼,想要通過自己的人脈、關係以及自己所練就的七十二般武藝來幫助孩子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可惜父母們似乎大大忽略了這個時代早已不是他們做主,更不是他們的天下,所以失落之情不免在很多自以為優越的家庭上演蔓延。

即使生命只有一次,是單程票,作為一名心智成熟的成人,我們也應該明白,人生軌跡是由每一位個體自己的性格、認知模式、心理狀態、能力、選擇等很多複雜的因素共同描繪的。即使大家都同樣面臨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挑戰或機遇,那所獲得的結果也是因人而異的,這個「異」的根源就是個體本身,而比較少的取決於外部環境或條件。

馬雲先生曾經闡述過一個理念,那些既有資金也有技術更有人脈的人未必能創業成功,而那些集大成者則大多數都是一無所有的人。那麼同樣放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某種廣義的角度講,這個理念的精神本質是相通的。如果孩子所處的外部環境十分優越,但唯獨自身是一團扶不上牆的爛泥,照樣結局不怎麼好。

那麼在今年的大學生就業擇業的重要節點,父母和孩子們該如何端正自己的思想態度呢?值得很多父母和孩子花時間思考清楚再做決定。當然面對今年的就業形勢,那些孩子還處於學齡階段的家庭也是有必要去關注和早做準備的,因為未來世界的複雜和挑戰也許會更甚呢!

首先父母需要明白,時代不同,人們達到目的的方式也會不同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父母抱著一種僥倖心理,即使自己的孩子再不濟,將來長大了也能夠憑藉父母自己的人脈關係為其找一份不錯的工作。稍稍關注未來世界的人都明白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具有夢幻性質的自我欺騙、自我安慰罷了。

我們且不說人工智慧時代到底何時會全面到來,但在即將到來之前我們的生活也是會發生著各種改變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傳統崗位會大幅縮減甚至消失,而新的崗位對於人的要求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兩個維度可以應付了事的,如果孩子們將來無法成長為一個情感能力很強、心智成熟穩定、人格完善,具有各種跨界能力的全面性綜合素質超強的人,那麼基本上會活得非常艱難。

而這些個體軟性的能力和實力又非一日之功可以形成,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充實在孩子們從降生起每一日的成長實踐中的。所以那些放寬對於孩子要求和希望的家庭,實則是在親手毀滅著孩子的未來,而那些一如既往地把教育目標單一地鎖定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能夠考取所謂的名校上,則完全是努力錯了方向。名校和成績沒有錯,但絕對不能單一狹窄。

除了社會在快速發展帶來的世界不確定性以外,當下父母們幫助孩子做的也並非是真正為了孩子在考慮,或者準確地說,眼前的幫助實則同樣是在害自己的孩子,因為此刻的幫助可能會讓孩子們失去一次關鍵的心理能力歷練的機會。父母們應該明白每一代人的成長經歷和社會大環境都是具有時代特徵的,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們完全套用自己認為對的那一套用到現在孩子們身上,可能不僅起不了好的作用,還會起反作用。

我們還會記得在上世紀末,人們不論做什麼事都喜歡託關係送禮,似乎沒有什麼是送禮和關係解決不了的。但自從新世紀開始,我們發現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開始不再那麼管用,或者說關係和禮物的價值漲了不少價碼。而二十年過去了,隨著廉潔清明的社會大環境的重塑,只有從自己身上深挖才是王道和正理,曾經的那些套路基本都作廢了。所以導致很多想要找關係送禮的父母最終都心懷失落、備受打擊,而無法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當然除非送的禮足夠豐厚,這另當別論。

所以無論是從未來世界的走向,還是當下的整體社會大環境,父母們都必須儘早戒除這種依靠人脈和關係甚至是金錢就可以徹底解決孩子所有問題的僥倖心理。說句比較實在的話,即使家裡家大業大,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不獨立、不自主,終有一天也是會敗光所有家當的。所以那些自認為自己家庭條件還不錯的父母,如果因為自滿而放棄忽視了對於下一代的正確教育和適度管束,那麼也是需要提前做好未來有可能一無所有的心理準備的。

其次大學畢業生們需要明白,自己手裡有什麼缺什麼,只有認清自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比較而言,擴招後的大學畢業生確實遭受了來自外界諸多的質疑聲。但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無論從學識上還是能力上,又或者是見識上,都要比過去的大學生佔有優勢,只是在做人看事等內在心理歷練上因為大環境的關係少了很多鍛鍊的機會,在心智、情感以及對於人性的磨練上確實不比上世紀的大學生們,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在孩子們自己身上。所以當下大學生如果能夠更好地反觀自我,耐心歷練,真的是不會給外界留下任何質疑的機會的。

即便在今年疫情的嚴峻形勢下,我們依然通過各種平臺見識了00後大學生該有的主人翁意識以及他們勇敢肯擔當的責任意識,當然其中也不乏有很多隻具備大學生身份,但並沒有具備該身份甚至是遠低於中學生心智水平的偽「大學生」,他們整日在家不僅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會憐惜自己的父母辛苦而去儘自己的職責幫父母分擔家務,而是日夜顛倒沉溺於遊戲或者其它讓人墮落的事情中無法自制。

那麼面對今年特殊的畢業季,其實大家所面對的大環境是相同的,差異只在於個體應對變數的能力、自我調節的能力、看待事物的角度等。而這些似乎在K-12的系統教育中以及高等教育中孩子們是沒有進行過系統學習和訓練的。

所以我們一直期望能夠讓每一個家庭明白:當下的教育以及未來的教育中,我們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推給體制內的學校,因為隨著社會科技等各項事務快速發展進步,對於人以及人才的要求標準也會更加全面寬泛深入,而論全面性、深入性,以目前國內的教育體制及運作方式是萬萬難以達到的,所以必須由家庭教育深度參與其中方可有可能攜手完成。這點對於那些孩子尚未長大,尚不需面對大學畢業的家庭來說意義重大。

而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們,最最重要的就是在調整好自己心態的基礎上盡力而為就好,不需要妄自菲薄也無需因一時的得失運氣不佳而氣餒失落,因為你們的好運和福氣還長著呢,人生的路也還長著呢,只要在每一個階段都不忘努力踏實地進步和完善自我,終有厚積薄發的一天。如果只是一味地計較當下的境遇,既對當下所遇的問題無利,也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狀態甚至是認知,這便是得不償失了。

縱觀那些大成者哪個又是一路順遂,一生得意的,反而都是歷經苦難和磨練之後才有所大成的。不同的是大成者懂得在困難和挫折中體會領悟人生真諦,而非怨天尤人、抱怨自殘。很多時候那些偉大的人都會感謝自己曾經那段不堪的歲月,其中的真理並非是旁人對偉人的杜撰,這些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有機緣去體會和感悟的。

如果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們能夠做到耐心、靜心、修心,多反觀自我以及自我的內心世界,便會對外在的事物看得更透徹些,也便會從容應對了,當然能夠做到這點,還是需要我們的大學畢業生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及自主意識的,否則一切還在父母的掌控或者幫扶之下,那將永遠只能做個提線木偶難成大器。

結語

我們每一個人都將無法脫離這個現實的社會而存在,而孩子們想要實現自我價值,追逐自我,也必將需要在世界的大舞臺上展露拳腳,所以對於孩子們而言,想要持續獲得成長,就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社會進步,這不僅體現在與孩子們各成長階段的重要節點上,更會體現在孩子們成長教育的每一天中,所以父母們大腦中的教育規劃意識還需要早點建立,同時父母自己也不要忽視了自身的成長腳步!

最後希望今年所有的大學畢業生都能勇敢地正視所有,努力盡力!

相關焦點

  • 2020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但機遇更多
    2020年春節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世界停工停產停學,一切都停止了。相比其他國家,我們是幸運的,我們國家有堅強的領導,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已經離勝利不遠了。但是,又離勝利很遠,我們的大學至今還沒有開學,而大學中,影響最大的就是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尤其是他們的就業。
  • 2020就業形勢嚴峻!你該如何自救?
    企業對應屆生的需求規模同比下降22%,應屆生就業更是首當其衝。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74萬,同比增加40萬,創歷史新高;再加上一些因為疫情離職的、二戰三戰研究生的、準備換工作的人,整體就業壓力增大。此外,國務院也早就發出就業難的信號。
  • 當下的形勢對專科生有多嚴峻?
    今年國家更是發出了高職院校擴招的信息,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宣布:「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也有不少退役軍人開始進行這種擴招的脫產學習和考試,這種的畢業也是可以獲得正式全日制專科學歷的。
  • 20及21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極其嚴峻,應屆生如何破題?
    2020年畢業季,面對就業難的嚴峻形勢,每個畢業生都應該認真分析自身條件以及宏觀形勢,審時度勢,做出基本地判斷。據國內外專家分析疫情很可能持續延後一兩年,這就對2021屆畢業生就業形勢更是不言自明。這一點今明兩年畢業生應該要非常理智地認識清楚。
  • 2020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到底有多嚴峻?我們看幾組數據就知道了
    在以上二者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加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已經成為當前全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不僅直接關係到畢業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更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遠發展,因而解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意義重大,每年國家相關部門都會出臺大量政策、採取有力措施做好應屆畢業生的保就業、穩就業工作。
  • 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畢業生自製網頁求職忙
    金秋十月,大一的新生才剛剛熟悉大學校園的環境,大四的師兄師姐們卻已開始進入求職的季節。記者了解到,由於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在今年的求職大潮中,畢業生們各顯神通,使出了不少新招數,如自製求職網頁、製作電子簡歷、上求職培訓班等。   自製求職網頁:既是「推銷」也是展示實力   華工的小吳早在大三下學期就開始製作自己的求職網頁。
  • 2020年高校畢業生874萬 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複雜嚴峻
    綜合考慮疫情影響等因素,就業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嚴峻。面對特殊情況,創新推進網上就業服務、大力拓寬畢業生就業和升學渠道、關愛和幫扶就業重點群體、提升就業管理服務水平……4月4日下午2點多,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本科畢業生李燦匆忙結束記者的採訪,奔赴社區志願者的崗位——因為「想為家鄉出份力」。
  •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疫情後的我們該如何自處?
    一、應屆畢業生五一過後,隨著各地防控形勢逐步變好,各大高校畢業生陸續返校,對於應屆畢業生而言,今年就業形勢比以往更加嚴峻,在疫情的嚴重影響之下,中國各行各業均受到沉重的打擊,Boss直聘等其他招聘平臺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新增崗位同比降幅達到49%,微小企業降幅更多。
  • 教育部下通知:這類畢業生畢業即就業,直接拿「鐵飯碗」
    2020屆高考已經結束,相信不少父母都已經帶著孩子估分,提前和孩子一起選學校,在孩子擇校這方面。高校的就業率是很重要的考量標準之一,尤其是在今年,因為特殊原因,大批量中小企業倒閉的社會背景下,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未來能有有個穩定的工作,不再承受失業之苦。
  • 應屆畢業生疫情下就業形勢嚴峻,打算邊工作邊考試?這行嗎?
    這些日子有很多就業的畢業生在問小課堂,究竟要選擇工作還是考事業單位呢?小課堂想和你們說,無論你們怎麼選擇,這都是你們的人生。而且疫情之下的形勢嚴峻,是針對每一個應屆畢業生的,不只是針對你。下面我們來看看應屆生求職季的數據。
  • 李孝軒代表: 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雲」破題!
    「就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嚴峻形勢來看,主要表現為就業供給減少、就業時間延遲、自主創業難度增大、就業招聘形式變更、消極就業心理更強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新高教集團董事長李孝軒向記者表示,要科學應對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李孝軒建議,從增加就業供給、暢通就業信息、豐富就業指導、創新就業服務、調劑就業心理等方面,多措並舉大力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 2018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為820萬 就業形勢嚴峻
    記者6日從教育部獲悉,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就業創業工作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  12月6日,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出席會議並講話。
  • 教育部:2018年全國820萬大學生畢業 就業形勢嚴峻
    記者6日從教育部獲悉,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就業創業工作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  12月6日,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教育部黨組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的要求,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各項重點任務,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 2020年874萬大學生畢業,家長和應屆生在這就業形勢下該如何突破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同比增加40萬人。綜合考慮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疊加的影響,預計今年上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嚴峻。目前,教育部已針對防控疫情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就業形勢嚴峻,刺激招考培訓市場快速增長
    該行動將從5月持續到8月中旬,在此期間,教育部及相關部門將重點組織開展升學擴招吸納行動、充實基層專項計劃行動、擴大畢業生參軍入伍行動等十大專項行動。與教育行業相關的內容有:1)充實基層專項計劃:招收40萬畢業生補充到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隊伍。2)大力開拓科研、社區、醫療等基層崗位行動。努力開發適合畢業生的科研助理崗位。有關部門將推動全國城鄉社區和基層衛生部門新增崗位優先招錄畢業生。
  • 教育部:2018年全國820萬大學生將畢業 就業形勢嚴峻
    記者6日從教育部獲悉,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820萬人,就業創業工作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  12月6日,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在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出席會議並講話。
  • 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個人檔案如何安置,與評職、保險密切相關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大學生就業工作形勢十分嚴峻,雖然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多項促進就業政策,但是就目前來看,多數大學生的工作情況依然沒有落實,如果畢業前依然沒有找到工作,檔案將如何安置是大學生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也是畢業手續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大學生檔案保管的三種渠道
  • 江蘇省人社廳廳長戴元湖提醒:就業形勢嚴峻,有崗位先上
    今年就業形勢嚴峻,促進大學生就業江蘇有哪些招?身患重病求職困難 ,公益性崗位如何解決燃眉之急?今天上午,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黨組書記戴元湖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節目,實時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
  • 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七成表演系學生改行
    其實,滿瑞的經歷只是很多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狀況的一個縮影。相比不久前結束的2012藝考招生,今年部分藝術類學生的擇業場景冷清了許多。曾經從千軍萬馬中擠過獨木橋的藝術專業大學生,就業的理想與現實之間落差到底有多大?就業困境的背後有著何種藝術教育的現實?這給當下的藝術教育何種啟示?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
  • 「乘風破浪」進行時——畢業生就業困境大起底
    2020屆畢業季已然結束,2021屆秋招也即將到來,這就意味著從九月份開始內卷將更為嚴重,屆時大學畢業生將處於非常尷尬的「雙屆疊加」局面——與他們的下一屆競爭同一個職位。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海歸學子能否獨善其身、成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