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三:文學類文本之小說閱讀

2020-12-09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小說閱讀

【考綱要求】閱讀和鑑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閱讀鑑賞文學作品,應注重價值判斷和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小說的情節結構

1.小說情節概括

1)基本格式:何時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時間: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高潮往往是矛盾衝突最激烈最尖銳的階段。《最後一課》:上學路上——上課之後——上課經過——宣布放學。

3)按空間(場面):《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酒店遇故交——市場買刀尋敵——看管草料場——山神廟復仇。

4)按線索:人、物、事、情等。《清兵衛與葫蘆》,棄葫蘆——痴葫蘆——玩葫蘆——賣葫蘆(物線)。《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線)。

5)從某個角度概括示例:《槍口下的人格》從主人公貝爾蒂的角度概括,俘敵——護敵——被俘——脫險——赴死。

6)概括格式:小說以……為線索(或「圍繞著……」),先寫……,再寫……,最後寫……

2.小說結構特點

(1)單線結構

(2)雙線結構

①明暗線:顯隱結合,搖曳多姿——魯迅《藥》

②雙主線: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失街亭》

③主次線:主次偕行,相輔相成——《最後一片常青藤葉》

明暗雙線的好處:一明一暗(一顯一隱)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交叉推進,平行展開,相互呼應,彼此映照),形成「懸念」,使故事情節生動(緊湊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勝,曲折緊張);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突出小說……的主題。

(3)一波三折式結構(搖擺式結構):大多數小說情節運行並不呈現為一條直線,而往往會在發展或高潮處橫生枝節,使情節發生波折,這就出現了情節的搖擺。情節的搖擺往往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魄的魅力

(4)歐亨利式結尾(突轉式結尾):指小說的結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美國歐·亨利最擅長這種結構,故稱「歐·亨利式」。作者在結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結尾的突轉增加了小說情節的生動性。分析時,一要分析其結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結尾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鋪墊、伏筆、暗示等)。

(5)延遲式情節: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覺得希望完全破滅,在這種捉迷藏式的遊戲中,一環扣一環,體現小說的結構張力(使小說故事富有張力),比較典型的小說就是《牲畜林》。

(6)蒙太奇式。也叫「鏡頭組合式」,即運用電影蒙太奇組接法,把幾個有內在聯繫的鏡頭或場面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有機完整的結構。幾個鏡頭的銜接,能造成一種意境,表達出作者的思想。

(7)橫斷面式。將時空濃縮到一個小小的點上,在精巧的結構中展開漫長的時間和立體的無限空間。如《半張紙》。

(8)意識流式。即按照心理時序而展開的意識流結構。它打破了時間這一恆常的維度,讓人物的意識在超時間的空間裡任意往來。如《牆上的斑點》。

3.小說結構技巧

(1)懸念(吸引讀者關注、引人入勝、滿足讀者的心理期待)

(2)照應(能使小說的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

(3)抑揚(使文勢曲折多變,使文章產生峰迴路轉、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強作品的可讀性)、

(4)鋪墊(蓄積氣勢,突出文章主旨,構成伏筆和照應,使作品針線細密,情節發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5)突轉(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劇改變」,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對表現小說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6)對比(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或突出主題)等。

(7)巧合(內容集中,矛盾更突出,衝突更激烈,人物性格更鮮明)

4.小說開頭段的作用

(1)懸念式開頭:①概括開頭段內容;②指出作用:造成懸念,引出下文的……,引起讀者思考,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或者突出人物的……形象,揭示小說……的主題。

(2)寫景式開頭: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時間、地點、人物),渲染……的氣氛,烘託人物……的心情,奠定……的感情基調;為下文的……(情節)作鋪墊。

5.小說中間段的作用

①呼應(承接)前文的……情節,揭示前文的懸念;引出後文的……情節,為下文寫……做鋪墊(埋下伏筆),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做鋪墊;承上啟下,由上文的……過渡到下文的……。②表現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③有利於表現……的主題。

6.小說結尾段的作用

(1)出人意料式結尾:①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在情理之中。②突出人物形象;③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瀾,使行文富有變化,撞擊讀者心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耐人尋味;④有利於表現……的主題;使主題更加豐富。

(2)卒章顯志式結尾:①解釋前文……的懸念,顯得合理自然,水到渠成。②解釋了……的主題或創作意圖。

(3)戛然而止式結尾:①通過留白(留下空白),讓讀者去想像,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藝術想像空間,耐人尋味;②為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留下了空間。

(4)悲劇式結尾:①與前文的美好情景形成鮮明對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②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性格;③有利於表現……的主題;深化小說……的主題;④結局令人感動(惋惜),引發讀者對……的思考,耐人尋味

(5)喜劇式結尾:①情感體驗上,符合主人公(作者、讀者)的理想願望和情感追求,使讀者產生閱讀的欣慰和愉悅感;②主題上,彰顯人性(真善美、道德、法律、社會、人民、真理、寬容、智慧)的巨大力量,反映人民(作者)對幸福美滿人生的嚮往;有利於表現……的主題;深化小說……的主題;③表達效果上: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像空間,耐人尋味。

(6)首尾呼應式結尾:使小說內容完整,結構緊湊嚴謹,強調……的主題,加深讀者印象,引起讀者共鳴。

7.小說標題的作用

(1)以時間、地點、環境為題:往往具有點明時間地點、創設故事情境、渲染……氣氛,或者簡潔、醒目、形象、生動、富有詩意的作用。

(2)以物件(物象)為題:往往具有作為線索貫穿全文、概括故事情節、畫龍點睛、揭示……的主題、隱含……多重含義、意蘊豐富、寄託作者的……情感等作用。

(3)以形象特徵為題:具有鋪展情節,照應……細節,與……對比,諷刺……,突出人物形象的某種個性化特徵、強化……效果,設置懸念、引人入勝、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等作用。

(4)標題的意蘊探究:先點出標題所用的表達技巧(雙關、比喻、擬人、反諷、引用等),再分析標題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如引申義、比喻義、象徵義等)。

8、小說情節的作用

(1)從情節方面說:點明題旨、渲染氣氛、奠定基調、製造懸念、引出下文、做下鋪墊、埋下伏筆、照應前文、承上啟下、推動情節、陡生波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卒章顯志、深化主題、留下現象等。

(2)從人物方面說:表現人物心理、凸顯人物性格、豐富人物形象等。

(3)從環境方面說:描寫自然環境、暗示社會環境、使環境更具典型性等。

(4)從主題方面說:豐富、深化和突出主題等。

(5)從讀者方面說:激發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留下想像空間等。

(二)小說的人物形象

1. 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1)把握人物形象

①概括情節,點明性格特徵。

②概括主人公對他人的舉動關係後,點明性格特徵。

③分析人物正面的語言、動作、心理、外貌、細節的描寫以及側面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寫後,點明人物性格特徵。

例如,《守財奴》描寫葛朗臺想撬梳妝匣的金板與歐也妮展開爭奪時手一擺一推的動作,讀者會從這一連串的下意識行為中,感受到葛朗臺佔有金子的瘋狂;《祝福》中,祥林嫂重複敘說「狼吃阿毛」的故事,讀者會從中感受到祥林嫂失去愛子的悲痛;祥林嫂的眼神變化更讓人感受到她生活境況和精神狀態的變化。

④分析人物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後,點明人物性格特徵。

如《藥》的結尾描寫墳場的自然環境,突出悲涼的氣氛,烘託老婦人失去親人的悲哀。

⑤借用作者和文中其他人的評價,點明人物性格特徵。

⑥鑑賞人物形象,要注意直接(正面)描寫(語言、行動、肖像、心理等)和間接(側面)描寫(正襯、反襯;以人襯人、以景襯人、以場面襯人等)。

例如《藥》中夏瑜這個典型性格,就是通過描寫華老栓、茶客、夏四奶奶等等人物的相關行動、情態、語言,間接描寫、塑造出來的。

(2)答題模式

概括人物形象(如:××是一個外貌特徵+品格、性格特徵+身份地位+的人,注意:形象特點大於性格特點)+結合文本相關內容分析概括。注意分點答題,每點儘量在一條橫線內完成

2.人物形象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即賞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

1)結構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考慮其對情節的推進作用。人物性格發生了變化,情節是否發生了變化。

2)內容作用:

A對主題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慮對文章主題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會現實和寄託情感。

B對社會生活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結合社會現實深切理解人物對當代社會的思想指導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藝術價值給人們帶來的某種啟示,這也是作品的真正寫作意圖。

2)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襯人物或線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①對主要人物起陪襯作用。②貫穿全文的線索,特別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我」,多起到敘述和見證人的作用,增加小說真實性。比如《祝福》中的「我」。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顯……的主旨。④推動情節發展。

(3)物象的作用。小說引入特別重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深化小說主題。②反覆出現、串起相關情節,從而成為全文的線索,兼有使結構更加嚴謹的作用。③襯託環境,或者具有象徵意義。④豐富內容的作用。

3. 小說主人公的判斷

貫穿情節始終的、著墨最多的、標題有所暗示的、最能表現主題的那個人物。

4.小說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1)通過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動作、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2)通過人物的內心獨白(或「心理活動」),直接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3)在主人公與……(人、命運、疾病、戰爭……)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徵。

(4)通過典型環境(時代、社會、生活、法律、階級、習俗等)的描寫,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

(5)通過環境(此處特指主人公所在的景物環境、場景)來暗示主人公……的心情。

(6)通過他人的態度、評價、反應,或者通過作者的介紹、評價來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徵。

5、小說的圓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1)圓形人物:圓形人物性格較為複雜,住住都是多義與多變的人物。現實中人類的多維性構成了小說中「圓形人物」的創作基礎。在那些深刻的文學作品裡,更能打動我們的往往是那些具有複雜精神內涵的人物。如《飄》中的斯佳麗。

2)扁平人物:也被稱為類型人物或漫畫人物。他們最單純的形式,就是按照一個簡單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創造出來的。扁形人物的性格比較單一、突出、鮮明。「扁平人物」的單調雖然乏味,但在諷刺性小說中,卻常常能產生喜劇效果,起到諷刺的作用。如《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

一般來說,圓形人物的藝術性要強於扁平人物,因為前者內涵更豐富,性格中的矛盾會產生足夠的張力。在人物眾多的長篇小說中,往往採取主要人物為「圓形人物」,次要人物為「扁平人物」的做法,兩種人物共同承擔著闡釋主題的任務。

(三)小說的環境描寫

1. 自然環境(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的作用:

(1)環境上: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如背景、習俗、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③渲染……的氣氛,奠定……的基調。

(2)人物形象上:①烘託人物……的心情;②體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的命運

(3)情節結構上:①暗示或推動情節的發展;②為後文情節的發展作鋪墊或製造懸念;③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④與標題相呼應,詮釋標題的內涵;⑤開頭的環境描寫,引出下文××內容(為下文××作鋪墊),與結尾相呼應;結尾的環境描寫,與上文××內容相呼應,結構完整。

(4)主題上:①揭示……主題;②深化……主旨。

2. 社會環境(社會背景、歷史條件、風土人情、時代風貌、社會關係、政治經濟等)的作用:

(1)展示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

(2)揭示形成人物……性格的社會基礎。

(3)揭示影響人物行動的因素。

(4)預示人物悲劇(或喜劇)的命運。

(5)揭示社會……的本質特徵,凸顯小說……的主題。

3、對環境描寫(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作用的簡單梳理就是: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奠定全篇的基調;

營造意境與渲染氣氛;

導引人物出場,推動情節發展;

揭示人物性格,烘託人物心情;

過渡和調整節奏,舒緩情緒;

作為象徵,突出深化主題。

【注意】注意區分「分析環境特點」和「分析環境描寫特點」的不同:「環境描寫特點」是要求答描寫環境的技巧和手法。

(四)小說的表達技巧

【模式】指(指明所用技巧)+析(結合文句分析如何運用)+點(點明表達效果)。

1. 敘事視角(即人稱)

(1)第一人稱:①敘述親切自然,便於直抒胸臆,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②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讀起來有親切感和真實感。(真實自然,但表現受限

(2)第二人稱:①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②抒情自由靈活,便於感情交流,容易感染讀者。(親切抒情

(3)第三人稱:①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②更能從多方面自由敘述,更靈活自由地反映現實。(客觀靈活、但缺乏親切

2、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

①全知視角:更有利於全方位地表現重大歷史事件中的各種複雜關係。第三人稱大多是全知視角

②有限視角:第一人稱視角;第三人稱中的傻子視角、兒童視角和成人受限視角(沒有寫人物心理等)。

比如:《塵埃落定》《爸爸爸》(傻子視角),《紅高粱》《呼蘭河傳》(兒童視角),2017全國1《天囂》(成人受限視角)

3. 故事情節的敘述方式

(1)順序:事件由頭到尾依次敘述,次序井然,文氣自然貫通,條理清晰

(2)倒敘:能增強文章的生動性,使文章產生懸念,更能引人入勝;可避免敘述的平鋪直敘和結構的單調,使敘述行文曲折有致。

(3)插敘:①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使情節更完整、結構更嚴密、②豐富小說內容,使內容更充實。③襯託中心人物,豐富情節,④深化文章……的主題。

(4)補敘:補充交代……,使內容更充實,結構更完整;豐富了文章內容。

插敘與補敘的區別在於:

插敘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關情況,去掉它並不影響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補敘補入的則是基本事件發展之中的有機環節,去掉它會影響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插敘有情節;補敘無情節,前後不必有什麼過渡性的話。

補敘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

插敘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五)小說的語言賞析

1.從詞語使用及其效果、句式選用及其效果、修辭使用及其效果、整體語言風格四個方面分析語言。

2.揭示內涵+分析人物塑造的個性化作用+指出手法、句式特徵+語言風格+抒情效果、閱讀效果。

①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等)

②句式選擇(長句短句,整句散句,反問句感嘆句等)

③大量引用古詩詞名句、典故(旁徵博引, 典雅蘊藉)

④使用方言,口語化,通俗易懂

⑤疊字疊詞,押韻音律和諧,朗朗上口

⑥傳神的動詞、形容詞的運用,準確生動

⑦細節描寫(動作、外貌、心理等),細膩傳神

⑧貶詞褒用,褒詞貶用,反語,反諷

⑨語言風格:生動形象、平實質樸(賈平凹)、通俗易懂(明白如話)、使用方言、口語化(老舍、賈平凹、趙樹理)、清新自然(沈從文)、幽默風趣(錢鍾書、梁實秋)、富有文採(劉亮程)、華美、綺麗濃豔(張愛玲、畢淑敏)、典雅莊重(豐子愷)、閒適衝淡(周作人、林語堂)、簡潔凝練、含蓄蘊藉(李商隱)、豪放(奔放)不羈、沉鬱頓挫、富有哲理(周國平)、犀利深刻(魯迅)、調侃戲謔……

(六)探究小說的主題

模式:小說通過寫……(什麼年代、什麼時間、哪類人、什麼事件或行為),表現了(反映了、揭示了)……問題(現象、事實),表達了作者對……(什麼人、什麼精神、什麼現象、什麼行為)的……(謳歌、同情、感嘆、感傷、諷刺、揭露、批判等),從而啟發讀者對……思考(反思、反省、關注、重視等)

(七)探究小說的人物形象

(1)情節的角度。情節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長史,探究人物形象與情節密不可分。

(2)人物自身的角度。看看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邏輯。

(3)主題的角度。主題主要是從人物形象的塑造中體現出來的。

(4)環境的角度。即人物所處的現實環境,看人物與環境的關係。

(5)真實性的角度。考慮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

(八)小說答題的五大要素

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再加上主題和讀者,即構成小說答題的五大要素。無論試題從哪個角度命制,大體要歸溯到這五大答題點。

比如,安徽高考卷《蓑衣》第14題:小說最後兩個自然段頗耐人尋味。請結合全文,從兩個不同角度談談你的看法。

(1)人物形象上,使小格的形象更加豐滿。小格純樸勤勞而又自尊敏感,結尾隱含著她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顯示出她樂觀自信的一面。還可將小格的情感表現得更為充分,通過對蓑衣草的讚美,含蓄地表現了小格對達子的佩服、信賴與朦朧的愛意。

(2)情節結構上,呼應前文且為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結尾照應小說標題,並與前文的蓑衣的多處描寫和達子的編蓑衣的建議形成呼應,同時使讀者心中對小格的未來充滿想像。

(3)環境描寫上,景物特點安謐溫馨,與開篇的環境描寫氛圍一致,使小說充滿了詩情畫意。

(4)思想內容上,所描繪的蓑衣草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油綠、柔軟、茂盛的蓑衣草象徵新時期農民美好的新生活,象徵了小格與達子之間萌發的美好情感,象徵了小格和達子身上具有的人性美,使小說主題得到深化。通過對蓑衣草的讚美,體現出人們對傳統事物的重新認識,表現了當時農村青年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5)讀者感受上,油綠、柔軟、茂盛的蓑衣草,生機勃勃,使小說更具有畫面感和意境美,給人留下審美的空間與回味的餘地。

(來源:徐徐語文坊。感謝徐徐老師。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全國卷閱讀文字量大,這就要求考生在做閱讀理解類題目時,不僅要快閱讀,更要準閱讀,對於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來說,更要提高這兩個板塊的閱讀速度和準度,為解答文學類文本和寫作留足時間。兩道選擇題佔去實用類文本1/2的分值,本專題要想取得理想分數,兩道選擇題不容有失。閱讀非連續性文本,要學會從多元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組合信息的方法。根據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任務要求,其策略關鍵當抓住三點。
  • 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模板 語文解題技巧大全
    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答題模板 語文解題技巧大全對於高中生來說,想要在語文小說閱讀中得到高分,該如何答題呢?有哪些小說閱讀答題模板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解題技巧。語文小說閱讀描寫人物的作用①貌描寫: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著、姿態等的描寫。
  • 2020屆高考非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解題指導一、通讀全文。三、名著閱讀選擇題一、熟悉高考名著閱讀選擇題型,把握常規錯誤類型,掌握閱讀側重點。1、張冠李戴,混淆人物情節特點。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C項將謀士荀彧和郭嘉弄混淆了,2009年卷A項錯因相同。2、顛倒次序,命題者在情節的先後次序上設置錯誤。如淮安調研卷D項中將「空城計」設在「斬馬謖」之後。3、錯亂技法,不識作品藝術手法。如2009年揚州市第一次質量檢測題A項混淆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 高考語文有哪些考點,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模板有哪些
    穆老師先來帶大家看一下高考試卷的構成情況,穆老師分析了「江蘇卷」和「全國卷」,為大家整理成下圖,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認真查看一下:由上圖可見,高考語文考點浩然煙海,但穆老師認為,高考試題的答案命制,一定是「
  • 高考小說閱讀題簡答題如何作答?用好這三種分析方法
    高考小說閱讀題是高考現代文閱讀題中的重要試題,高考現代文閱讀題共出三道大題:論述類文本閱讀題、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賦分是36分。在這36分中,論述類文本閱讀題9分,實用類文本閱讀題12分,文學類文本閱讀題15分。由此可見,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在現代文閱讀題所佔的分量。
  • 【方法指津】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大全
    9年老字號品牌免費公益平臺,站在學生角度講作文,關注後堅持閱讀,作文分數可快速提升。為愛國理想,為教育夢想,拒絕收費文字垃圾,只選實用精品。更多免費資料請到新浪微博: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大全。合作恕只承接圖書和高校招生類,敬祈海涵!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大全1.
  • 【微總結】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終極總結
    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點我查看】一篇經典小說《祝福》搞定高考小說題型【微分享】高考語文透析一題·文學類文本- 小說《天囂》>【微分享】 高考語文透析一題·文學類文本 - 小說《走正門》【微總結】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小說 散文 詩歌)解題能力精華【微總結】一篇小說《一個乞丐》網盡32種小說閱讀表現手法【課堂實錄】高中語文閱讀專題(小說閱讀
  • 高考語文 · 小說類文本閱讀題超實用答題模板
    分析環境描寫,賞析藝術技巧 題型一:分析環境描寫 小說環境作為小說三要素之一,是小說閱讀的重要考點之一。在考查時,又往往以自然環境作為重點,命題的重心有三:一是環境描寫的特點,二是環境描寫的方法,三是環境描寫的作用。
  • 學霸筆記|文學類文本閱讀之小說答題技巧與模板
    答題模板:……是什麼……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事物)形象,作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事物)形象,(他、它)有……樣的作用(啟示、藝術價值、藝術價值)。答題模板:按照「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其中「何人+做何事」必不可少。
  • 2020年重慶中考A卷文學類文本閱讀
    2020年重慶中考A卷文學類文本考查的是發表在《嘉應文學》2019年7期上餘顯斌的《賠償》,目前在網上能看到原文。作為一篇中考的文學類文本,出題人進行了刪改。16.閱讀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17.「賠償」是小說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說的主旨所在。請簡要概括文中「賠償」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
  • 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命題的困境及突圍路徑
    文學類文本閱讀題命題例選古代詩歌閱讀命題例選從考生答題情況來看,幾百萬考生中也可能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出與「標答」一致的答案。劉小楓講得很明白:「現代的解釋學與古代的解經學不同,首先在於,解釋學放棄了由理解『作者的意圖究竟是什麼』這一原則來引導閱讀,從而廢除了文本作者與文本讀者之間的高度秩序。」
  • 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的閱讀知識與技巧
    (一)答題基本知識:   1。閱讀:注意整體閱讀,注意抓三個方面:一是要有文體特徵意識(散文和小說,新聞和傳記的文體特徵概述見後);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識(邊讀邊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關係);三是要有尋找中心句意識(每段的中心句,特別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句以及標題)   2。
  • 關於文學類小說閱讀備考的幾點思路
    現代文閱讀一直都是教師招聘考試的熱點,而作為文學類四大文體之一的小說閱讀更是備受命題者的青睞,成了教師招聘考試中現代文閱讀部分的重要考點之一。那麼我們該如何備考文學類小說問題的閱讀,接下來中公教育將為大家提供幾點備考思路和建議,以期幫助大家對教師招聘考試中的文學類小說閱讀有更為的認識和領悟。
  • 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六: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高考選文標準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二十四史」中的傳記部分和《資治通鑑》中的名段;以《孟子》《韓非子》為代表的先秦淺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筆記文;以《夢溪筆談》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說。從以往的選文看,高考雖說迴避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但倡導並弘揚真善美是永恆的時代主題。
  •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模板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模板高考語文如何在考試中拿高分?語文閱讀理解作為失分最嚴重的一種題型,有沒有什麼好的答題技巧及模板?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考語文閱讀的萬能答題模板,供參考!高考語文閱讀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 小說閱讀最全答題模板,快來收藏
    在語文考試中,閱讀是語文的重頭戲,小說是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的常見體裁,其在考試中比分所佔比例很大,下面給大家整理了小說類文本閱讀的一些答題模板,趕快來收藏!分析環境描寫,賞析藝術技巧題型一:分析環境描寫小說環境作為小說三要素之一,是小說閱讀的重要考點之一
  • 2017年高考全國三卷語文答題模板
    2017年高考全國三卷語文答題模板在高考語文複習固然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但掌握一定的語文答題公式和模板將在考試中事半功倍,學會一定的語文答題技巧才能快速提高語文分數,可以說語文萬能答題公式模板是考高分的捷徑。下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高考全國三卷語文答題模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探究題支招:三種類型輕鬆搞定標題類探究
    縱觀全國卷、江蘇卷高考語文文學類文本探究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考查,但每年的得分率卻極其低下,一直困擾著廣大一線教師和考生。而在探究題中,幾乎每年都在標題 上設置了一道題。這是因為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靈魂。標題的含義、作用題能快捷、準確 地考查出學生領悟作品內涵的能力。
  • 關於文學類文本句子賞析類題目答題方法的一點思路
    在教師招聘考試語文學科筆試中,閱讀是往往是分值佔比很大的內容,尤其是對於現代文閱讀中文學類作品的鑑賞與分析,往往是拉開分值差距的一個重要部分,當然也是備考過程的重中之中重。而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我們最繞不過的就是&34;這一大類型的題目。這一類型題目可以說是文學類文本閱讀中&34;的題目大類,掌握了它的分析方法以及答題思路,也就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的閱讀難題。
  • 語文|2020年全國2卷:重視語文核心能力
    2020年高考,徹底落下帷幕,祝願各位小夥伴都能取得佳績,步入理想的大學殿堂。不過,今年這場收官之戰,還是折射了高考語文命題的一些趨勢。我最想說三個模塊,分別是文學類文本閱讀,詩歌鑑賞,作文。相信也是最讓大家頭疼的模塊。今年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文本,延續前兩年的體裁,依然是小說。整篇小說比較容易讀懂,其主旨也比較容易把握。不過亮點之處,是兩道主觀題的問法。一題問人物心情,一題問人物形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