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每年考研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很多準備考研的學生就會問到考研,怎麼考,如何考,才能成功地上岸,成為一名準研究生。那麼有些學生會糾結一個問題,就是該不該考本校的研究生。是不是考本校研究生就沒出息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從多發麵渠道查找,以及小編身邊一些成功上岸的小夥伴們那裡了解到
好處:
1.難度較低,一般考本校研究生,本校都會有一些相關的優惠政策(優研計劃或者複試會更容易一些)
2.對於本校老師更了解,不容易踩到坑。這對於研究生和博士生(尤其是博士生)來說極其重要
3.本校一般鼓勵學生留在本校,會給出一些優惠條件,比如獎學金或者別的出國交換機會承諾,具體能不能兌現另說(畢竟本校能招到的最好學生就是本校的本科生)
短處:
其實也沒啥壞處,唯一的壞處就是失去了一個上升的機會,可能你如果努力的話,可以考上一個比本校更好的平臺。有一種說法叫做金本銀碩土博士,上了研究生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同學大多時候來自比你差一個級別的本科學校,擺正心態就好。
其實這個問題,小編也問了許多小夥伴,這個答案可太多了,沒有統一的答案,在這裡小編先給大家一個總結:如果你對自己的預估及期望與你的母校水平匹配的話,我並不認為考本校是一種沒追求的表現。
其一,規避風險。
現在的考研不像以前那麼簡單了。可以這麼說,一個五年前985平均水平的研究生,放到今天可能只能上個211。
五年時間,考研人數由不到200萬到2021年很可能超過400萬,其中變化是非常恐怖的,從數學難度一年比一年大就可以看出來。
而且其中增加的絕大多數人是往屆生,這麼說吧,往屆生的整體實力可比應屆考生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尤其像問我這個問題的同學這種財經類的學生,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認為考本校可以增加上岸機率,何樂而不為?
其二,沒必要。
如果你是想要進軍北上廣深,靠考研鹹魚翻身,我認為有必要上個211,但是不是所有211的學科實力都強於你的母校。
那麼如果你要去更強的地方,你勢必要參加一場數倍於你母校強度的競爭,被刷下來的概率也會很大。
而如果你只是想混個研究生文憑找一份還算安定的工作,那麼你本校實力完全足夠的情況下何必捨近求遠?但學科實力差與學科實力強但不是211,這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的建議是,你要是看重這個211文憑,建議考一年試一試,落榜後第二年再求穩考母校也可。
如果你對自己自信不足或者不想考兩年,建議本校求穩。
那麼綜上所述就是我匯集各類渠道給大家總結的關於「該不該考本校研究生」問題的答案。小編的建議是大家要儘量根據自己的需求去考,不一定985.211就是成功地象徵。但是在選擇院校時,不建議選一個都不需要怎麼努力就能考上的,最好是選擇一個稍微有些難度,但自己努力墊墊腳尖還是可以考上的。畢竟考研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很多,目標稍微有難度一點,不至於出現意外情況時,沒有選擇餘地。也希望這些回答能對各位小夥伴有所幫助。
最後小編看到一句話送給大家「一個勤奮的人雖然會因為他的勤奮而損害到他的見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與創意,但是他依然會受到褒獎。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小可愛都能夠成功上岸!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