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個數或兩個以上的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作加法。
例如,6+9+11=26。
加數不管有多少個,其位置的變動,不會像減法、除法那樣影響其結果,所以以往不使用或者說不常規使用「被加數」概念。但因位置的模糊,會使讀加法式子或講解其規律時容易產生困惑。
例如,一個數+另一個數=和。互換律是,另一個數+一個數=和。本書引入「被加數」概念後,就變成被加數+加數=和。互換律是,加數+被加數=和,清晰明了。
在加法式子中,擺在首位的數叫作被加數,之後的叫作加數,其結果叫作和。用字母表示:a+b=c,a 叫作被加數,b 叫作加數,c 叫作和。
例如,5+6=11,5 叫作被加數,6 叫作加數,11 叫作和。
是!例如,11-5=6 或 11-6=5。逆運算是 5+6=11。逆運算可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作減法。
例如,11-5=6。
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作被減數,減去的一個加數叫作減數,其結果叫作差。用字母表示:a-b=c,a 叫作被減數,b 叫作減數,c 叫作差。
例如,95-6=89。95 叫作被減數,6 叫作減數,89 叫作差。
是!例如,7+8=15。逆運算是 15原7=8 或 15原8=7。逆運算可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內容選自《小學數學知識問答》
蔡山正 編著
海南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