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的最高綜合榮譽,是最閃亮的城市名片。
「六連冠」,煙臺成為全國唯一連續獲此榮譽的地級市。作為首批9個全國文明城市之一的「老典型」,煙臺將文明傳遞在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融入進市民的一言一行中。人人都是文明城市的創造者,人人也是文明城市的受益者。
金燦燦的獎牌,不僅是對這座城市努力的肯定,也是對生活在這座城市裡人的誠意褒獎。
日新月異的城市風貌、靚麗整潔的街道、安全通暢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融匯成煙臺的文明「底色」,彰顯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成果,印證著700萬市民的美麗夢想和幸福追求。
這一切,都源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改變。文明創建,一以貫之、久久為功,在眾志成城的煙臺市民的共同努力下,煙臺這座城,生活更美好。
「我們老兩口在家做飯一頓吃不完,要麼吃冷飯,要麼倒掉,形成浪費。」近日,在翡翠社區食堂,記者見到了正在那裡就餐的賀先生,自從家門口開了食堂,他和老伴基本就在這裡就餐:「不用自己忙活著做飯,我倆飯量小,兩人花不多錢就能吃到三個剛出鍋的菜,既方便又實惠、營養、安全。」
社區食堂,只是煙臺利民惠民的縮影。煙臺在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始終踐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把為民利民惠民要求貫穿到創城工作的全過程。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工作導向,讓廣大市民共享創建成果。
圍繞「生態環境、綠化品質、景觀特色、市容秩序、城市交通、居住環境、旅遊資源、城市管理」等八方面目標,煙臺不斷提升城市顏值、完善城市功能,其中包括正在實施的道路綜合提升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社區食堂、養老服務等眾多民生項目,從源頭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
2020年4月1日,煙臺市萊山區萊山街道志願服務隊在擦拭街道門前廣場公益廣告小品
著眼於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堅持改革驅動、政策推動、載體拉動綜合施策,品牌打造、事業建設、產業發展協調推動,不斷激發文化建設的進取動力、釋放文化發展的創新動力。
自2019年1月1日起,六區164條常規公交線路正式實行一元一票制,市區公交全面進入「一元時代」;深化「放管服」和流程再造改革,在全省率先開發運行「煙臺一手通」 APP,實現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事項「掌上查」「掌上看」「掌上問」「掌上辦」「掌上評」。如今,市區14條道路綜合改造全面鋪開,濱海路木棧道建成通行,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實施再生水擴建工程等都在積極推進。
煙臺市委、市政府歷來十分重視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建設。
煙臺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可以追溯到1984年,那時,煙臺就在全市開展整治城市衛生、整治機關作風、整頓社會秩序、倡導文明新風等城市文明建設活動。1993年,煙臺市委、市政府做出「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的決定,至此,煙臺始終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初心不改、決心不變,一以貫之地抓、堅持不懈地做。經過多年廣泛深入的創建,煙臺於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成為最早獲得這一榮譽稱號城市之一。
2019年8月22日,煙臺市芝罘區「善行芝罘·微公益」志願者在濱海廣場舉辦創城快閃活動
在取得首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後,煙臺深感創建工作如果沒有一套長效機制的保障,難以有效推進和持續提升的。為此,2011年底,煙臺市印發《關於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的意見》,首次將文明城市創建的領導機制、責任體系、分級管理體系、宣傳教育體系等以文件形式固化。
自2015年煙臺獲批地方立法權後,我市便立即圍繞文明城市創建的重點工作,相繼制定發布了《煙臺海岸帶保護條例》《煙臺市節約用水條例》《煙臺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今年9月1日,《煙臺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
「知行合一」,目前,全市共有市級文明單位729個、文明社區127個、文明村鎮342個;建成省級文明單位615個、文明社區133個、文明村鎮278個,創建覆蓋面不斷擴大,基層創建築牢文明城市根基。
同時,煙臺不斷擴大文明實踐中心覆蓋面、提升建設質量,全市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鎮街實踐所實現全覆蓋,建成村居實踐站5842個,覆蓋率達到90%。我市「四德工程」建設、「城鄉共建精神文明」經驗在全國推廣。
4月18日,全市「講文明講衛生 改陋習樹新風」志願服務活動全面啟動,各界志願者積極加入到垃圾清掃、美化家園行動中,凝聚起創城的「正能量」。全市連續開展了「文明城市創建 志願者在行動」「守護海岸線·清潔沙灘」「文明乘車、綠色出行」「消除安全隱患,築牢安全防線」等系列志願服務活動。
創建文明城市,市民文明素質是關鍵。煙臺市在創建過程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一步形成了「全方位貫穿、深層次融入」的良好局面。
近年來,煙臺向全國、全省推出李登海、劉盛蘭、刁娜,孔德娟、王菁、李紅新等一批先模人物,引導人們見賢思齊。連續舉辦六屆道德模範頒獎典禮,禮讚模範,樹立導向。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事跡,強化道德教育、濃厚文化薰陶,精心打造好人煙臺、愛心煙臺、慈善煙臺的城市名片。
多年來,全市湧現出全國道德模範李登海、刁娜,優秀大學生村官張廣秀,「感動中國」的愛心老人劉盛蘭,榮登中國好人榜的最美「高富帥」周江疆,「全國節約之星」煙臺大學餐廳管理員以及「託舉哥」蔣興保、「訂票哥」甘宜強等一批先進典型,為煙臺這座文明城市作出了最形象、最生動、最具說服力的詮釋註解。目前,我市共推出全國道德模範2人,山東省道德模範29人,中國好人榜69人,山東好人373人,在全省位居前列。推動善行義舉四德榜向城市社區、企業、機關、學校深入拓展延伸,湧現出一大批四德「榜上有名」先模人物。我市通過徵集製作文明城市歌、文明城市卡通形象、文明城市公益廣告等,運用多種載體和形式宣傳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長年堅持開展「講煙臺故事 建文明城市」活動和文明城市創建志願服務活動,吸引市民參與創建。
作為連續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煙臺的每一次創建都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從市直部門到駐煙單位,從縣市區到街道社區,從黨政機關到各行各業,從黨員幹部到普通市民、廣大志願者,大家一個目標、一條心、一股勁,形成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強大合力,這是我市能夠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的根本保障。
YMG全媒體記者 劉晉
芝罘區文明傳播志願服務大隊隊長高彥——
萬千志願者能文明整個社會
今年53歲的高彥是名副其實的「老志願者」。1999年,他開始投身於公益事業,至今已有21年。除了擔任芝罘區文明傳播志願服務大隊的隊長,高彥還是一名基層醫務人員——芝罘區支農裡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站長。在為居民診療的過程中,他經常與衛生服務站的一名大夫和護士為社區居民上門義診,給孤寡老人和困難戶送大米、麵粉、花生油等物品,關心慰問老人。這期間,越來越多的人受高彥帶動,開始投身於公益事業。
2012年,他正式成立了芝罘區文明傳播志願服務大隊。「最開始只是想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需要幫助的人做點什麼,自己也能收穫快樂。」談及做公益的初心,高彥的回答簡單而直接。在高彥的帶領下,文明傳播志願服務隊伍逐漸壯大,從最初的3人到現在的3000多人,不僅人員增加了,隊伍的管理也越來越規範化「。一個志願者能文明一個家庭,千千萬萬的志願者就能文明整個社會。」高彥說道。
今年以來,高彥帶領文明傳播志願服務隊先後舉辦了「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麗」「保護環境守護最美海岸線」「文明乘坐公交車」「清理野廣告」「整理共享單車」「健康義診扶貧濟困」等活動達300餘次,參與志願者10000多人次。高彥說,眾多分隊中「螞蟻新公益分隊」,是一個比較年輕化的分隊,大多數為三口之家全員參與,由於年輕人平時上班時間比較忙,常在周末開展活動。平時不參加集體活動時,大家會自發在自己小區的樓下撿撿垃圾、維護環境,將志願服務滲入到日常生活中。
服務隊成立的二十多年來,高彥不僅出力、出汗,他還承擔了服務隊絕大部分的費用「。做志願服務很有意思,我們每次撿完垃圾後,看著乾淨的公園、海邊,我就很有成就感。有時候,在現場就能直接招募到志願者,哪怕能影響一個人,我感覺活動都是有意義的。」
南山世紀華府社區居委會主任張璐璐——
每一名群眾都是創城的主角
從文明城市創建開始,張璐璐就始終關注華府社區的每個角落,為了社區壞境,每天早早地就出現在小區的道路上、草坪裡、商鋪門前,清理亂堆亂放問題。在創城的過程中,遇到這種不配合需要上門解決的事情她總是身先士卒、不遺餘力地解決問題。
社區創城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難點問題,比如某商戶門前亂擺亂放問題嚴重,物業人員上門多次協調,仍不配合整改,她第一時間進行介入,主動找其負責人溝通協調,並與其推心置腹地溝通交流,把創城的重要性,還有其中的利害關係講清楚,把商鋪應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的道理講透徹。最終,該商鋪負責人表態立馬處理門前亂放問題,並會安排商鋪工作人員參與到社區創城的志願服務中。在她的努力下,社區裡的商鋪門前煥然一新,小區內的衛生問題也得到改善,贏得居民的讚許。
社區居民都很支持這位年輕的「女主任」。張璐璐充分發揮婦女在家庭建設方面的有利條件,將「春風化雨潤無聲」般的家風建設在社區中推廣開展,並在社區廣場打造了20米的「集家訓、家風、家教」等內容為一體的「家風長廊」,向居民宣傳「好家風、好家訓」,將「家風家訓」這一優秀傳統道德教育方式融入到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讓好家風走近居民身邊、走進居民家中。「我們社區每個小家和諧了,我們的社區就更加美好了。」張璐璐覺得,煙臺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這是黨員幹部對群眾期待最好的回應。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每一名群眾都是創城的主角。」
責任編輯:王蕾
作者/來源:大小新聞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