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學生,遺傳了父母的優良基因,從小便聰明,成績優異。後來以全區第一的成績考入了高中,高一時一直是年級第一,到了高二總是和家長說老師講課慢,無論如何不像上學了,最終家長給他辦了休學,還有半年就要高考,把家長給愁壞了。
還有一個學生,自小很懂事,只是性格有些內向,學習成績還算不錯,如果能一直保持估計能考個還算不錯的大學。但是到了高二說什麼也不去學校上學了,家長怎麼勸也不同,也問不出什麼原因,最終只能讓他在家呆著,兩年後高考成績自然不理想,只走了一個一般的專科,我並不是說專科不好,只是覺得努力了十幾年,突然放棄有些可惜。
第三個學生,初中成績就不太理想,後來想辦法進入到一所不錯的高中。上了一年多,也許是學習太吃力,他總是覺得老師針對他,便要求家長給他辦了休學,後來高考成績就不用再說了。
這三個學生,有成績不太好的,有成績中上的,有成績很好的,但是無一例外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剛開始休學在家時,還自覺的自學,但是很快就放飛自我了,不是玩遊戲,就是刷視頻。
我並不認為學生只有高考這一條路,但是對於我們這些條件一般的人,高考無疑是最公平的一條路。而這些學生對未來沒有清醒的認識,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不想上學,又不想付出努力的去學習一些其他的東西,只覺得自己對一些東西有些興趣,便覺的可以依靠著興趣很容易的成功。
雖然我認識的只有這三個學生,但是聽他們說,這種情況在高中並不是個例。在這裡我不想說家長的問題,作為一個高中生,他們已經明白事理了,自己努力奮鬥十幾年的事情,說放棄就放棄了,難道不覺得可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