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從一本《一千零一夜》進入一個充滿神秘的奇妙世界,什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辛巴達航海、阿拉丁神燈……等等善惡美醜的跌宕傳奇,再加上後來深受著名作家三毛自由流浪的影響,更加嚮往那由金色沙漠和藍色海洋組成並孕育著永恆浪漫的北非大地。而自2016年6月1日起,摩洛哥開始給予中國公民免籤待遇。於是在2019年11月,經過大半年的期盼後終於等來心心念念的摩洛哥之行。
目前中國與摩洛哥之間沒有直航,從成都出發只能通過中東阿聯航空、卡達航空、阿提哈德航空三大土豪航空公司經停阿布達比或歐洲轉機至卡薩布蘭卡。因此,赴摩洛哥旅行,很大部分開支其實是高昂的機票費用,沒有個七八千搞不定。摩洛哥的貨幣是迪拉姆,與人民幣兌率大約為1.4:1左右,建議攜帶少量美元、歐元去當地兌換迪拉姆,不建議帶銀聯卡取現金。
從雙流機場起飛,七八個小時後,飛機在阿布達比機場降落,阿布達比與杜拜同為中東地區的兩大航空中轉點,按要求需在機場內等待一兩個小時轉機。阿布達比機場裝飾相當奢華,不少人認為杜拜富得冒油,其實阿布達比才是真正低調的土豪,因為整個阿聯的石油儲藏量,阿布達比就獨佔90%以上。
電影《欲望都市》中一句話說的很對:杜拜已經成為過去,阿布達比才是未來。適逢雙十一,但是在這土豪遍地的國度倍感極度壓抑,各種眼花繚亂的奢侈品就不用一一累述了,走馬觀花看看阿拉伯各種工藝品也就夠了。
從阿布達比再度登機,飛越地中海時,絢爛的朝霞映紅雲層上空,機頭向西,瑰麗的日出在機身後面翻湧的雲海中掙扎,饒是坐在舷艙邊,扭頭也看不見紅日的影蹤,可惜、遺憾!
當金色的朝暉為伸展的機翼抹上一層輝芒,睡意朦朧的遊客們登時興奮起來,機上空乘人員開始用英語和阿拉伯語通知大家:飛機即將在卡薩布蘭卡機場降落,請大家系好安全帶,保持安靜。
卡薩布蘭卡機場是摩洛哥最繁忙的機場,它以摩洛哥已故國王穆罕默德五世之名命名,飛機降落後,厚厚的雲層遮住陽光,走出機場竟然略帶一絲寒意,呵!與想像中火熱的非洲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這真是非洲嗎?
卡薩布蘭卡機場距市區還有30多公裡,大巴在行駛了十多分鐘後,太陽探出頭來,雲層漸漸散開,路旁也開始出現一些現代化樓房,卡薩布蘭卡科技園區的招牌異常醒目。
進入市區後,興許是摩洛哥的什麼節日,街道上行人稀少,車輛也不多,城市建設和配套設施看起來也和國內三四線城市差不多,只是期待的阿拉伯風情目前還無影無蹤。
摩洛哥最佳旅遊季節為每年的3—5月和9—12月。避開雨季,行前最好再查閱一下阿拉伯稱為"拉馬丹"的齋月是什麼時間,因為這階段所有的經營場所都不營業。再告訴你個小TIPS:如果街道兩邊飄滿摩洛哥國旗,這就代表國王最近幾天在此地活動。
在藍白色的天堂小城卡薩布蘭卡,一定要去探訪俗稱麥地那的哈布斯老城,老城位於穆哈默德五世清真寺和國王行宮附近,據說開明的哈桑二世國王為了鼓勵富有的猶太人前來投資,特地下令讓他們將住房建在其行宮周圍以受到保護,所以這裡也叫聖人區。
哈布斯老城整體建築風格是歐洲地中海風格與摩爾風格完美結合的混搭典範,古香古色的街道基本保持著百年前的舊模樣,通常街道轉彎或分道就有一道圓拱形大門提示,街道兩旁是用土黃色特製石磚搭建的聯排拱形長廊,兩層平房的底層大多被闢為售賣各種商品的店鋪。
作為卡薩布蘭卡最著名的當地市場和旅遊觀光區。哈布斯老城可以說是每個外國遊客都熱衷的打卡之地,這裡不僅可以買到大量本地傳統服飾、手工藝品、蔬菜水果,甚至還有來自中東其它阿拉伯國家的工藝品和特產,製作精美的銀器、銅器、陶瓷、圍巾、地毯是許多購物狂的最愛。
據說只有走進哈布斯老城,你才算真正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狀態,除了琳琅滿目的各種商品,你還會看到一個半開放的市場內,擺放著一盆盆晶瑩剔透、色彩誘人的泡橄欖,這種食材在摩洛哥的地位如同咱們四川泡菜一樣,是摩洛哥美食烹飪中不可或缺的佐料哈!
見識了卡薩布蘭卡古樸的一面,當然還得去體驗它的現代以及土豪的一面。在瀕臨大西洋的邁阿密海濱大道盡頭,遠遠即可看見一個巨大的銀色殼狀建築物,極具科技感和藝術感。它便是號稱北非最大的購物廣場MOROCCO MALL,這裡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600多家大牌商品,裝飾富麗堂皇兼具清新典雅。
這個購物廣場別具一格,中央設有一個四樓高的水族箱,容量100萬公升,是世界上最大的倒圓錐形水族箱,缸內飼養著鰏鱝(魔鬼魚)、鯊魚等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偶爾還有幾名阿拉伯美人魚身著潛水服在水中餵食遊魚,賞心悅目,怡情怡性!
MOROCCO MALL的一、二樓是HM、Laduree、Mango、Starbucks、Fendi等各種大品牌,三樓是小朋友的遊樂場,四樓則是美食和超市。而中國剁手黨來了,只有三個字:買、買、買!
從MOROCCO MALL的大門走出去往左兩三百米,就拐上邁阿密海濱大道,如果不願把時間花在購物上的朋友,可以沿著海濱大道向北慢慢遊走,相信面對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你將不再有任何煩惱與憂愁!
行不多遠,就可見到退潮的海灘上有一座石橋連接著一個由礁石為基礎建成的小城堡,白牆綠頂,古意蒼然,一隻瘦骨嶙峋的流浪狗凝神不動,可那眼神和氣質,依然留存著狼一般的孤傲!
天色漸晚,風起浪湧,溫潤的風將細細密密的水汽布澤到離岸數百米的海濱大道,當大西洋的滔天巨浪席捲而來時,矯健的海鷗振翅掠過浪峰,它知道,晚餐時間已到!
邁阿密海濱大道是卡薩布蘭卡觀賞大西洋日落的最佳地點,如果說以什麼作為前景,恐怕沒有誰能與哈桑二世清真寺相媲美的了。
建在大西洋邊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最高、世界第三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因有三分之一的面積建在海上,故又稱海上清真寺,它佔地140畝,規模僅排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清真寺和麥地那清真寺之後,其210米高的宣禮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築。
這座非洲最美清真寺是摩洛哥前國王哈桑二世在位時修建的,整個建築採用大理石砌成,綠色的馬賽克和形狀各異的銅飾品鑲嵌其間,精湛的鏤空雕飾和繁雜的阿拉伯傳統圖案,為建築平添肅穆莊嚴。哈桑二世清真寺自1987年8月動工,先後有3萬多名工人和技術人員參與建設,浩大的工程歷時5年,耗資5.8億美元,於1993年8月30日建成投入使用。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鹹濕的熱風搖曳著椰樹,悠遠的誦經聲飄蕩在街頭巷尾,卡薩布蘭卡便不期然地充斥了一股迷幻妖嬈的氣息。
75年前,一部由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主演的《北非諜影》,讓卡薩布蘭卡迅速享譽世界,北非迷城的盛譽頓時讓世間忘記了它的本名——達爾貝達。一個美國老太趁機借影片情節複製出子虛烏有的裡克咖啡館,並讓多情的人們將其升華成永恆的浪漫經典!
裡克咖啡禁止攜帶長鏡頭相機就餐,而且規定必須正裝就餐且價格不菲(120美元起),別看規模檔次一般,來這裡就餐可得提前預定,晚餐甚至要提前兩三個月預定並且在約定時間到達,否則自動取消排位。即便條件如此苛刻,裡克咖啡的獨特氣氛依然擋不住痴男怨女們懷著朝聖般的心理前來體驗那夢幻懷舊的迷情晚宴。
由德國著名作家、詩人、劇作家歌德的曾曾孫,美國音樂人貝蒂.希金斯譜寫歌曲《卡薩布蘭卡》如吟如誦地縈繞在燈光旖旎,溫馨浪漫的每個房間,誰又會懷疑究竟是《北非諜影》成就了卡薩布蘭卡,抑或是卡薩布蘭卡成就了這部經典?
卡薩布蘭卡!這個世上可能大多數人都還搞不清楚摩洛哥的首都在哪、國王是誰的時候就記住了的名字,憑著一部電影、一首歌曲、一個咖啡館,即使不用煽情也讓人欷歔莫名的城市,就這樣輕易地佔據了我的心!夜已深,耳畔歌聲仍在迴響我想在看《卡薩布蘭卡》時,你也愛上了我,你的眼裡映著摩洛哥的月光,噢!卡薩布蘭卡的親吻依舊,請回到我身邊,在卡薩布蘭卡!隨著時光流逝,我會一天比一天更愛你!我猜,在卡薩布蘭卡有很多傷心人......晚安,卡薩布蘭卡!晚安,我的北非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