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接盤瑞幸的最大股東畢馬威

2020-12-14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極點商業,作者丨劉珊珊,編輯丨楊銘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前董事長陸正耀,持有的瑞幸股份全部清零看上去已成定局。

7月14日晚,根據外媒最新報導,在最近一項法庭裁決後,陸正耀已失去對瑞幸咖啡所有股份的控制權。

據悉,英屬維京群島一家法院於7月9日批准了銀行提出的對Haode Investments Inc.公司進行清盤的申請,並指定畢馬威為這些資產的清算人。Haode由陸正耀的家族信託公司控制,持有瑞幸咖啡的股份。

根據外媒消息,畢馬威將成為瑞幸咖啡最大股東。陸正耀可在 14 天內上訴,他本人並未作出回應。

在陸正耀對瑞幸的控制走向終結之時,外界對瑞幸最新的最大股東也充滿興趣。畢竟,如果不是圈內人士,很多人不知畢馬威是何方來頭,又如何成為了瑞幸最大股東?又能否成為瑞幸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最大新股東更多是暫時接盤

7月13日,也就是陸正耀失去所有瑞幸股份,其地位岌岌可危的前一天,瑞幸公布了7月5日臨時股東大會的決議結果:董事會成員「四上四下」,陸正耀本人以及反對陸正耀的黎輝、劉二海和邵孝恆全部出局,陸正耀一方提名的曾英、楊傑兩名獨立董事任命均或通過。

此外,任命現公司CEO郭謹一為新任董事長,並增加了劉峰和查揚兩名獨立董事。

這意味著,陸正耀雖然退出,但新董事會多數成員都由他提名,董事長郭謹一此前在神州租車擔任過陸正耀的助理。從這個角度來看,陸正耀對瑞幸董事會還有一定的影響力。

但陸正耀已無力避免股份被清零命運。

這和旗下兩家離岸機構被清算有直接關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資料顯示,陸正耀通過註冊在開曼群島的Primus Investments Fund LP和英屬維京群島的Haode Investments Inc.(浩德投資)兩家機構,此前向瑞士信貸等銀行質押了大量股票,獲得了數億美元借款。

Haode持有瑞幸約2.97億股股份,它全資擁有Primus,且持有1.875億瑞幸B類普通股。此前,陸正耀在瑞幸持股25.75%,擁有29.98%的投票權,主要就是通過Haode、Primus所持有。

今年4月瑞幸自曝造假後,瑞士信貸等借款人通過出售質押的股票,收回了部分借款,但由於瑞幸股價暴跌,這筆收入無法彌補借款人的損失。於是,瑞士信貸等借款人在英屬維京群島和開曼群島提起訴訟,要求清算陸正耀家族控制的上述機構。

6月16日,開曼群島大法院做出判決,允許以瑞士信貸為首的幾家銀行清算陸正耀控制的Primus所持有的瑞幸股票,並在兩個工作日內將這些股票轉交給清算機構——畢馬威(KPMG),以追回3.2億美元的未償債務。

畢馬威是世界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四大」之一(普華永道、德勤、KPMG、安永),四大壟斷了全球超過90%上市公司的審計業務,在英國和美國市場這一比例高達99%,畢馬威甚至還負責英國央行的審計業務。

可以說,過去多年來的經驗,對於擔當破產清算的接盤工作,畢馬威已經爛熟於心。

相關資料顯示,由於Primus此前持有1.875億B類股,陸正耀質押了其中的5600萬股。開曼群島法院的判決意味著,Primus要將未質押的1.31億B類股交出以供清算。B類股的投票權為A類股的10倍,但是其所有權一旦被出售,就會自動轉為A類股。

7月5日的股東大會上,陸正耀和其他股東正是對這部分股票的投票權產生了爭議。陸正耀一方認為,這部分股票在轉給畢馬威後,就自動轉為A類股,失去了B類股的「超級投票權」。其他一部分股東則認為,這些股票還沒有履行B類股轉為A類股手續,因此仍具有「超級投票權」。

爭議的關鍵在於:一旦1.31億B類股轉為A類股,那麼畢馬威也就成了瑞幸的最大股東,將持有瑞幸18%的股權,而劉二海的大鉦資本持股佔比不變仍為7.15%,但投票權將上升至43%。

最終,畢馬威成了瑞幸的最新最大股東。「作為清盤接管人,畢馬威將協助瑞幸物色新買家,以便償還債權人的數億美元。」一位資深審計人士指出,畢馬威代表的是瑞士信貸等債權人的利益,對所持股份只是暫時接管,以便對陸正耀此前持有的瑞幸咖啡股份進行清算,但由於目前瑞幸已經退市,股份價值大打折扣,不足以抵扣3.2億美元的未償債務,未來可能還需要通過其他方式來追回。

運勢不佳的KPMG

作為四大之一,畢馬威專門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服務,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悠久,發展跨越三個世紀,於1897年由 Peat Marwick International(PMI)和 Klynveld Main Goerdeler(KMG)的各個成員機構合併而成。畢馬威KPMG的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其主要創辦人的英文名稱縮寫。

最近幾年,畢馬威運勢不佳,全球範圍內不斷有糾紛和醜聞爆出,一次比一次火爆,使畢馬威行業地位岌岌可危。

2008年12月,由畢馬威負責審計的特裡蒙特集團的基金,在麥道夫策劃的「龐氏騙局」當中損失至少23.7億美元,因此畢馬威遭到了投資者的集體訴訟。

讓畢馬威名譽掃地的是南非的一場婚禮。2017年,南非當地億萬富翁古普塔家族的奢華婚禮被外界猛抨,並捲入洗錢醜聞,這場奢華婚禮的見證人就是畢馬威南非的4位合伙人。古普塔家族公然挪用政府資金,畢馬威卻在審計報告上毫無意見的籤了字。這導致畢馬威在南非的業務幾乎停滯,裁員數百人。

2018年1月,在英國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建築業巨頭佳利來(Carillion)破產清算,畢馬威為佳利來連續提供了近20年的審計服務,收費2900萬英鎊。倒閉前的Carillion最後一份年度財報也由畢馬威籤核,並信誓旦旦寫下「至少再活三年」。結果財報出具後不到3個月,Carillion轟然倒塌,4萬多名員工面臨失業,投資者血本無歸。

2018年6月,英國會計監督機構財務報告委員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畢馬威在審計Carillion時存在巨大紕漏,審計質量「令人無法接受的惡化」。

同年底,畢馬威在英國的稅前利潤為3.01億英鎊,下降近五分之一。同時,畢馬威在罰款和法律費用方面花費的金額,達到5600萬英鎊,與2017年相比翻了一番。

此後,關於四大「分拆」的議論此起彼伏,甚至英國政府開始評估畢馬威 全球解體的風險。

畢馬威被迫宣布計劃重組其英國審計業務。畢馬威英國公司董事長兼高級合伙人比爾·麥可無奈地說:「我們理解這個行業的運營模式變得太不透明的擔憂,我們正在採取行動解決這些問題。「

但到了2019年5月,英國會計監管機構又對畢馬威處以1250萬英鎊(1600萬美元)的罰款,以處罰該所對BNY Mellon梅隆銀行倫敦業務的審計失職。

在美國,2018年1月,SEC對5名畢馬威合伙人和1名前監管人員提起訴訟,原因是涉嫌幹擾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對畢馬威審計缺陷的監察。SEC的指控稱,自2015年起這些高層人員便開始竊取PCAOB內部的年度評審機密信息,以便準備應對措施。

2019年年初,PCAOB發布報告稱,畢馬威近半數審計項目在過去兩年的檢查中存在嚴重缺陷。2016年接受評審的審計中存在缺陷的佔43%,而2017年則高達50%(抽查52個項目,有26個存在嚴重的質量重大缺陷)。畢馬威審計負責人不僅篡改審計文件,還為了給公司獲得更多業務,在PCAOB的評審信息中偷窺競爭對手的評審結果。

就在SEC決定處理意見時,畢馬威又被爆出「考試舞弊」醜聞——有多位負責公共公司審計的高級合伙人也參與其中。根據SEC的調查報告,畢馬威的審計人員不僅「共享答案」,還「操控分數」,實際上正確率還達不到25%。

在亞洲,香港高等法院於2017年11月向畢馬威發出傳票, 共有91名個人被法院傳喚,將畢馬威拖入水的中概股公司是中國醫療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的CFO,原來就是畢馬威的審計經理。

拿下國內多家大單

這些跨越幾大洲的重大醜聞,對畢馬威的影響顯然是持久的。最直觀表現,是與四大其他三家相比,已經不僅僅是有差距,而是已經掉出同一個層級。

比如,2018財年,德勤的收入為432億美元,畢馬威只有290億美元,德勤的收入為畢馬威的1.492倍。到2019年,這個倍數擴大到了1.553倍。照此趨勢,7年後德勤收入將是畢馬威的2倍。

與此同時,畢馬威還失去了一些大客戶。

今年6月22日,通用電氣宣布正式任命德勤為2021的審計機構,合作了112年的畢馬威,就這樣丟了通用電氣這個大客戶——2017年,畢馬威從通用電氣獲得了高達1.43億美元的審計及相關服務費。不過,因近兩年通用電氣曝光的多項重大會計問題,畢馬威受到了投資者的批評,一直有傳言稱通用電氣將更換畢馬威。

在中國內地,畢馬威於1992年在內地成為首家獲準合資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它把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運營的成員所及關聯機構統稱為「畢馬威中國」, 畢馬威中國在十九個城市設有二十一家辦事機構,合伙人及員工約12000名。

畢馬威拿到了很多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巨頭客戶,特別是在金融行業優勢明顯。比如,2016年四大國有銀行(工、農、中、建)的審計師中,就有著畢馬威的名字,審計費用是1.8億元人民幣。而且就在最近,畢馬威還拿下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2021年度外部審計兩大訂單。

此外,從中注協公布的信息來看,畢馬威在中國近三年都沒有受到處罰記錄,是所有學商科的學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場所之一。

此前,有畢馬威內部人士就在知乎透露稱,由於審計業務在整體營收佔比很高,上海所差不多兩千名員工,超過一千名都是來自審計部門的專業人士。此外,除了北上廣深以外,還有二個分所收入過億,分別是南京所和成都所。其中南京所IPO項目更多些,2019財年已接近8000萬元營收,而成都審計、諮詢、稅務的業務條線更全。

不過,對於IPO項目的審計,畢馬威即便在國內也與普華永道有差距。作為四大中公認的最強,普華在大型審計業務上遙遙領先,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 IPO——阿里巴巴美國上市,就是由普華承擔審計業務。

所以綜合來看,作為瑞幸最大股東的暫時接盤人,畢馬威到底能不能成為瑞幸最後的救命稻草,目前來說其實也是未知數。

參考資料:

1、英國評估KPMG 解體的風險,再見了「四大」?《繼民財經匯 》2018-07-21

2、剛剛,畢馬威痛失大客戶!已合作112年!《直通四大》2020-6-23

3、兩場拉鋸後迷途中的瑞幸走向何方?《每日經濟新聞》2020-7-7

4、陸正耀持股遭法院清算!將失去瑞幸控制權《騰訊證券》2020-7-14

相關焦點

  • 起底陸正耀清零後,接盤瑞幸的最大股東:近幾年全球醜聞糾紛不斷
    對最近幾年全球醜聞不斷的畢馬威來說,又如何成為了瑞幸最大股東?又能否成為瑞幸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作者 |劉珊珊 編輯 | 楊銘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前董事長陸正耀,持有的瑞幸股份全部清零看上去已成定局。
  • 知消周刊|奢侈品牌博柏利和斯沃琪裁員;畢馬威將成瑞幸最大股東...
    無印良品否認美國子公司破產停業7-11便利店第71100家門店開業Brooks Brothers進入買家競購階段伊藤忠收購全家中國全家不受影響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持股降至4.8%畢馬威將成為瑞幸咖啡最大股東
  • 瑞幸股東對峙美股退市當口,股東爭議如何應對
    瑞幸股東爭議現狀 早在6月19日瑞幸發布的公告中顯示:瑞幸的大股東之一、由陸正耀控制的家族基金Haode Investment Inc.發起提議要求7月5日舉行臨時股東大會,討論罷免陸正耀、黎輝、劉二海和邵孝恆四名董事,並增補新董事。
  • 瑞幸(LK.US)暴跌,最大機構股東一夜損失超10億美金!還有哪些機構...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周四,瑞幸咖啡(LK.US)在美股開盤前爆出驚天醜聞,公司董事會的內部調查顯示,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公司營運長存在某些不當行為,包括捏造某些交易;從2019年第二季度至2019年第四季度,虛增交易相關的銷售總額約為
  • 瑞幸被罰了!罰款6100萬!更多罰單還在路上
    瑞幸未來還將面臨數項大考,包括美國證監會、司法部的罰款,連帶的刑事責任判罰,以及美國股東發起的訴訟、與可轉債債主的和解等,這些事項都將可能讓瑞幸繼續付出巨大的代價。「切割」陸正耀自瑞幸自曝財務造假以來,瑞幸董事會成員頻繁變動,董事長陸正耀與資本方之間的矛盾公開化。
  • 瑞幸咖啡大股東、董事長陸正耀凌晨發聲明
    瑞幸咖啡大股東、董事長陸正耀再度發聲。「我堅信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是成立的,瑞幸咖啡自運營以來每年的營收都在持續增長。目前,儘管有疫情和造假風波的雙重打擊,瑞幸數千家門店仍在努力堅持運營。」瑞幸咖啡總部位於福建廈門,於2018年1月試運營。2017年11月,錢治亞卸任神州優車董事和COO,離職創業,成立了瑞幸咖啡。
  • MBK接盤完成 神州租車告別「神州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MBK接盤完成 神州租車告別「神州系」15日中午,神州租車(00699.HK)發布公告,董事會已獲神州優車股份有限公司知會,有關神州優車銷售股份的所有先決條件均已獲達成,MBK Partners正式成為神州租車的大股東。
  • 「接盤」股東若隱若現 百年人壽「自救」有戲?
    據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浙江某實業投資公司欲接盤百年人壽部分股權。自2018年起,市場便傳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集團」)擬出售百年人壽股權、退出保險業的消息。1月5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百年人壽或將引進新股東,為浙江某實業投資公司,其經營範圍包括實業投資、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諮詢、資產管理、企業管理等。
  • 6100萬,瑞幸首罰,更多天價罰單還在路上
    此前陸正耀、前CEO錢治亞質押的股權爆倉、二人及家族所持有股份在開曼群島、英屬維京群島兩地法院被清算,二人在瑞幸不再持有任何股份,也不擔任任何職務。因此,理論上陸正耀對瑞幸董事會和公司事務已經喪失發言權,大權移交給目前擁有最大投票權的股東——大鉦資本。
  • 瑞幸咖啡董事會再傳「兵變」訊號 三部嚴查下陸正耀還有機會嗎?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法問 王茜距離上次改選二十日後,瑞幸咖啡董事會內部的勢力劃分又出現新變化:兩名被外界視作瑞幸咖啡前董事長陸正耀「自己人」的獨立董事辭職,同時有股東提議恢復原特別委員會主席邵孝恆的董事身份。
  • 瑞幸「不幸」第一天,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事件爆發後,瑞幸4月2日市值蒸發347億人民幣,截至今日(4月3日)北京時間23時50分,瑞幸股價再下跌近14%,如果按還在交易的股價5.6美元/股算,瑞幸因為造假這件事已經跌掉了361億人民幣。 瑞幸這起造假事件將會呈現怎樣的結果?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1.1.8億美元賠償之後,還有集體訴訟   根據美國證監會公告,瑞幸並沒有認同或否認其造假指控,只是同意通過繳納罰款和接受永久禁制的方式達成和解。罰款部分款項可以之前開曼群島臨時清算訴訟中向股東賠付的罰款抵消。
  • 瑞幸咖啡甜中帶苦
    於小姐說,瑞幸咖啡自暴22億造假事件,股價在美國納斯達克暴跌超過75%。還說剛才經過瑞幸的時候,很多人在排隊買咖啡,都是想把手中的優惠券用了。老餘回家路上經過瑞幸咖啡店。於小姐對瑞幸好像非常了解,老王和老餘像小學生一樣聽她一路開講。說實在,我們兩個對瑞幸咖啡真的不了解,正好補補課。瑞幸咖啡在2019年5月17日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從成立到上市僅僅用了19個月。
  • 廖子彬:本地化是畢馬威贏取合作機會的最大優勢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8日訊(王慧梅)廣州亞運會唯一會計服務商畢馬威中國審計主管合伙人廖子彬做客做客中國經濟網。在接受訪談中廖子彬表示,公司的本地化是畢馬威取得合作機會的最大優勢。<<<<點擊進入專題頁面     在談到畢馬威的優勢時,廖子彬表示:「我們的團隊大部分都是廣州本地的員工。這也是廣州奧組委希望看到的。主要原因是,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因素。第一,語言溝通。第二,他們覺得在廣州工作的人員有可能比在外國工作的員工更了解他們做事的方法。」
  • 「預見」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1.1.8億美元賠償之後,還有集體訴訟根據美國證監會公告,瑞幸並沒有認同或否認其造假指控,只是同意通過繳納罰款和接受永久禁制的方式達成和解。罰款部分款項可以之前開曼群島臨時清算訴訟中向股東賠付的罰款抵消。
  • 大股東清倉,機構離場,瑞幸咖啡宣布CEO和COO被停職!
    每經編輯:杜宇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宣布調整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暫停職務,並從董事會辭職。瑞幸咖啡還對參與造假的6名員工進行停職或離職安排。依據公告,曹文寶自2018年6月起擔任瑞幸咖啡高級副總裁,負責門店運營和客戶服務。在加入瑞幸之前,在麥當勞中國擁有23年的經驗,擔任過包括麥當勞中國副總裁和北方大區經理等不同職務。吳剛自2019年3月起擔任瑞幸負責戰略夥伴關係的副總裁,自2020年4月以來一直負責供應鏈管理。
  • 中國媒體起底瑞海公司背景:或有更多"紅頂股東"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18日報導,內地多家媒體追蹤起底瑞海公司背後的「隱形股東」,發現天津港公安局原局長之子董社軒是股東之一,而且可能還有其他「紅頂股東」。事發至今,瑞海公司危化品倉儲的環評安評報告尚未完全公開。據悉,瑞海公司董事長於學偉、副董事長董社軒等10人在13日上午已被控制。
  • 聯商頭條:物美接盤華潤萬家北京大賣場 家樂福大中華區利潤增11倍
    聯商頭條:物美接盤華潤萬家北京大賣場 家樂福大中華區利潤增11倍來源:聯商網2019-03-01 21:10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零售行業發生了如下要聞:物美接盤,華潤萬家大賣場將退出北京;
  • 瑞幸咖啡「暴雷」:陸正耀資本大戲的冰山一角
    2017年5月好運(Lucky)咖啡成立,同年10月更名為瑞幸(Luckin)咖啡。同時,神州租車創始人錢治亞帶領團隊在北京開了第一家門店。短短兩年時間,至2019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直營門店為4507家,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2019年6月17日,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交易,成立至上市僅用18個月,成為全球最快上市的公司。
  • 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廠GNC破產:哈藥或再拿55億接盤
    全球最大保健食品廠破產 GNC客服:中國大陸業務暫時不受影響GNC,總部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是一家領先的專業從事健康、保健領域產品的零售商,在全球開著幾千家實體店,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某電商平臺健安喜自營旗艦店的廣告,其中提到健安喜「領跑健康85年」。在保健食品行業中,GNC算得上是元老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