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邵逸夫數學科學獎

2021-02-07 中國數學會

2018年度邵逸夫數學科學獎授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數學教授路易.卡法雷 (Luis A Caffarelli)。



Luis A Caffarelli

        邵逸夫獎基金會於今天5月14日(星期一)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第十五屆邵逸夫獎獲獎名單。數學科學獎頒予路易.卡法雷 (Luis A Caffarelli),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數學教授,以表彰他在偏微分方程上的突破性工作,包括創立一套正則理論,適用於如蒙日−安培方程等非線性方程,及如障礙問題等的自由邊界問題,這些工作影響了該領域整個世代的研究。



       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願而設,於2002年11月宣告成立,以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獲得突破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意義深遠影響的科學家,原則是不論得獎者的種族、國籍、性別和宗教信仰。

       邵逸夫獎是國際性獎項,由邵逸夫獎基金會管理及執行。邵逸夫先生亦為邵氏基金會和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的創辦人,這兩個慈善組織主要發展教育、科研、推廣醫療福利及推動文化藝術。

       邵逸夫獎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每年頒獎一次,每項獎金一百二十萬美元。今年為第十五屆頒發,頒獎典禮定於本年9月26日於香港舉行。

附錄

歷屆邵逸夫數學科學獎得主年份得主及其獲獎時所在單位2004陳省身(已從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退休)2005Andrew John Wiles(Princeton University)2006

David Mumford(Division of Applied Math. Brown University)

吳文俊(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2007

Robert Langlands(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

Richard Taylor(Harvard University)

2008

Vladimir Arnold(Steklov Mathematical Institute at Moscow)

Ludwig Faddeev(The Euler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Institute,Steklov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t St. Petersburg)

2009

Simon K. Donaldson(The Institute for Math. Sci.at Imperial College,London)

2009

Simon K. Donaldson(The Institute for Math. Sci.at Imperial College,London)

Clifford H. Taubes(Harvard University)

2010Jean Bourgain(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at Princeton)2011

Demetrios Christodoulou(ETH,Zürich)

Richard S. Hamilton(Columbia University)

2012Maxim L. Kontsevich(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Scientifiques)2013

David L. Donoho(Stanford University)

2014George Lusztig(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5

Gerd Faltings(Max-Planck-Institut für Mathematik)

Henryk Iwaniec(Rutgers University)

2016Nigel J Hitchin(Oxford University,London)2017

János Kollár( Princeton University)

Claire Voisin(Institut de Mathématiques de Jussieu-Paris)

來源:邵逸夫獎官網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邵逸夫得獎者名單公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2020年5月21日(星期四),邵逸夫獎基金會公布了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者名單
  • 香港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 向公眾介紹獲獎科學家及其貢獻
    香港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 向公眾介紹獲獎科學家及其貢獻 2020-09-22 19:40: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
  • 2017年邵逸夫獎在港頒獎 5位科學家獲此殊榮
    2017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於9月26日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5位科學家因科研成就突出分獲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等三大獎項,每項獎金高達120萬美元。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頒獎典禮,並擔任主禮嘉賓。  今年的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西蒙•懷特。
  • 北京大學江穎教授喜獲2018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30日下午,大會正式公布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名單並舉行頒獎儀式,今年共有六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六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教授以《輕元素體系的全量子化效應研究和調控》項目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科學獎。
  • 2017年邵逸夫獎公布,5名科學家獲獎
    來源:教育部、邵逸夫獎官網2017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於9月26日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5位科學家因科研成就突出分獲天文學
  • 2017年邵逸夫獎名單在港公布 5名科學家獲獎
    新華社香港5月23日電(記者張雅詩)邵逸夫獎基金會23日在港公布2017年度邵逸夫獎名單,來自德國、美國和法國的5名科學家獲獎。  邵逸夫獎設有3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以及數學科學。每年頒獎一次,每項獎金為120萬美元。
  • 慈善大亨——邵逸夫
    以香港邵逸夫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逸夫樓還有成千上萬座,遍布在中國各省各市的中小學和高校中。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年11月出生於浙江寧波。他是中國電影史上有聲電影的開山鼻祖,締造了「東方好萊塢」邵氏影城,創造了香港無線TVB的電視神話,開設了「港星搖籃」訓練班,培養了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一線巨星。
  • 【新華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揭曉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科院供圖  中國科學院8月28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評選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環節,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信息技術科學獎空缺)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 2020年度菠蘿科學獎在溫州開獎
    今年的菠蘿科學獎主打「行星季旅行」概念,聯合同程旅行在「菠蘿科學獎頒獎典禮暨同程菠蘿星際旅行非常推介會」上向公眾介紹首批9條「行星際旅行線路」,並發售限量版「星際旅行補給包」。  在18日晚的頒獎儀式上,菠蘿科學獎依照慣例頒發出菠蘿科學獎數學獎、菠蘿科學獎生物學獎、菠蘿科學獎物理獎、菠蘿科學獎心理學獎、菠蘿科學獎化學獎、菠蘿科學獎發明獎獲獎者、菠蘿U獎、菠蘿科學獎幻想獎、菠蘿科Me獎獲獎以及菠蘿科學獎醫學獎十大獎項。  菠蘿科學獎的口號是「向好奇心致敬」——通過獎勵那些有想像力、有趣的科學研究成果,喚起公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熱情。
  • 2020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
    崔文瑞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馬海燕)為期兩天的2020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暨年度頒獎典禮日前在清華大學順利閉幕。來自中國、美國、新加坡及印度等國家和地區92支參賽團隊共決出61塊獎牌。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020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鳳凰網科技訊 12月30日消息,彭實戈教授因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榮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由未來科學大獎聯合山東大學共同舉辦的「概率與概率的不確定性——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學術報告會」今日首播,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項委員會2020輪值主席、美國西北大學Pancoe講席教授夏志宏做開場致辭。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2020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學術報告會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彭實戈教授因在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線性數學期望理論中的開創性貢獻,榮獲2020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88歲生日後獲得未來生命科學獎 袁隆平一生貢獻對人類有多大影響
    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今日公布,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獲得生命科學獎,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獲得物質科學獎,林本堅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各獎項委員會主席與獲獎者現場連線。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頒布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名單如下: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友雒建斌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985級校友、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院士榮獲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
  • 蘭大故事|校友馮小明:陳嘉庚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獲得者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1981級化學系校友馮小明榮獲本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
  • 第十三屆丘成桐中學科學獎頒獎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12月12-13日,2020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暨年度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國內、美國、新加坡及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92支參賽團隊共決出61塊獎牌。
  • 深中學子獲2020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冠軍
    (化學)金獎,並從六個單項金獎獲得者中脫穎而出摘取年度總冠軍——科學金獎。在全球總決賽答辯中,深圳中學共三支隊伍從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13省市自治區及美國、新加坡、印度等國家的92支決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共獲得年度全球總冠軍科學金獎,單項金獎一個,銅獎一個,優勝獎一個,為深圳中學歷史最佳成績。
  • 薛其坤獲2020年「復旦—中植科學獎」
    Kane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 獲得該獎項 「復旦—中植科學獎」 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 用以表彰在數學、物理和生物醫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