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濟南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歌唱教學的有效性。6月18日上午,濟南市小學音樂「歌唱教學趣味發聲練習」教學研討活動在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舉行。
本次活動由濟南市小學音樂教研員雲露發起,濟南市教研院主任李國卿,濟南市音樂教研員閆曉燕,濟南市小學音樂教研員雲露,市中區音樂教研員盛青,歷下區音樂教研員杜祥林,章丘區音樂教研員闞學燕,長清區音樂教研員崔琳,南山區音樂教研員張文亮,歷城區教研員朱妍,平陰縣音樂教研員鄒煜煜,萊蕪區教研員劉海霞,商河縣音樂教研員孫傳躍,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副校長邊敦明,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主任孫秋霞以及全市各縣區小學音樂骨幹教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共分兩個部分,首先是趣味發聲練習教學展示部分,共有五節課進行了展示:
第一節課是由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潘峰老師帶來的《小馬過河》,潘老師模仿音樂劇的形式,帶領孩子們通過歌唱來共同演繹小馬過河的故事,趣味盎然。
第二節課是由楊培培老師帶來的《蝸牛與黃鸝鳥》,楊老師抓住本課黃鸝鳥和蝸牛兩個主角的特點,為其設計了兩條發聲曲,並且應用到歌曲的演唱當中,重新演繹了這首經典的兒童歌曲。
第三節課是由陳炯老師帶來的《春天舉行音樂會》,陳老師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通過聞花香和吹蒲公英,來讓孩子領悟到歌唱中吸氣和呼氣的方法,進而應用到歌曲演唱當中。
第四節課是由喬悅老師帶來的《火車開啦》,喬老師用可愛的有個大嘴巴的玩偶「小綠人」來輔助發聲教學,讓孩子更直觀的感受到發聲方法。
第五節課是由市中區王曉老師帶來的《鈴兒響叮噹》,王老師循循善誘,不斷的把問題拋給學生,啟發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去尋找答案,而且成功的發現了一名非常善於思考的孩子。
第二部分是以「趣味發聲練習之我見」為主題的研討交流。市中區音樂教研員盛青、章丘區音樂教研員闞學燕、長清區音樂教研員崔琳、濟師附小音樂組長田華和歷下區音樂教研員杜祥林老師分別對這五節展示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並且表達了自己對趣味發聲練習的見解,對小學階段學生演唱聲音如何指導的看法。大家各抒己見,但都一致贊同本次活動引導大家去關注發聲練習,關注發聲練習的趣味性,關注歌唱的聲音指導這一目的。
最後,閆曉燕老師做了總結髮言,閆曉燕一一對五節展示課進行了點評,並且在聲音指導要關注年齡段特點、教師音樂美感、教學形式的多樣性等方面提了自己的幾點建議。
本次研討活動引發了全市小學音樂老師對趣味發聲、演唱聲音指導的重視和思考,同時促進了區域間的教師交流和共同進步,為課堂歌唱教學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
(通訊員 曹忠凱 張婷婷 米鑫 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