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

2020-12-20 民主與法制網

  近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市朝陽區舉辦。論壇上透露,國家文創實驗區已聚集文化企業3.48萬家,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在文創實驗區的輻射帶動下,朝陽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6.8萬家,居北京市首位。

  「十三五」期間,作為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朝陽區大力推進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全面構建文化產業改革創新體系,優化營商政策,創新金融服務,深入推進產業融合及協同發展,探索出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成為引領北京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區。

  活力釋放,文化產業持續發展

  2014年12月,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戰略合作,以北京CBD-定福莊一帶為核心承載區,共同推動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簡稱「文創實驗區」)。

  經過幾年的發展,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各項指標不斷攀升。目前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3.48萬家,其中「十三五」期間新增1.88萬家,文化市場保持了繁榮活躍的狀態。

  2019年,文創實驗區1111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1362.2億元,同比增長7.5%。區域內匯聚了2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52家上市掛牌企業,5家文化類獨角獸企業,164家文化類總部企業,文創實驗區正成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目前,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999家,佔北京市的38%,註冊企業數、規模以上企業數均居全市首位,匯聚了藍色光標等77家上市文化企業,阿里文娛等253家文化企業總部,成為全國文化品牌企業總部基地。

  騰籠換鳥,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園區

  朝陽區不僅商業繁榮,而且工業發達,既是全國老舊廠房的重要聚集區,也是保護利用的先行區。近年來,文創實驗區深挖文化富礦,加快騰籠換鳥和轉型發展,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3種方式,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總建築規模381.4萬平方米,形成了「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其中郎園、萊錦、懋隆等園區,已成為全國知名的老舊廠房騰籠換鳥品牌園區。

  今年,北京市首批認定了98家市級園區,朝陽區32家榜上有名,其中實驗區16家,彰顯了文化產業園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近年來,朝陽區持續實施「百園工程」,推進園區社區化,鼓勵文化產業園區開闢體育場館、城市書房、美術館、電影院、博物館等公共服務空間,舉辦文化節、文創市集等,打造「10分鐘文化休閒體驗圈」。2020年朝陽區首批認定10家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示範園區,推進「城市文化公園」建設,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聚焦服務,協同發展提升引領作用

  「十三五」期間,文創實驗區保持「試驗田」定位,加強跨區域、跨領域的協同創新和經驗共享,率先成立全國首個文化企業信用促進會,累計為朝陽區1080家文化企業提供貸款融資175.28億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近三分之一;建成北京市首個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推動「政策+金融」產業促進機制發揮效力;設立北京首支區級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投資了一批文化精品項目,引導社會資本助力文化產業發展。

  推動文化科技融合,深入實施「文化+」戰略,促進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高新技術在文化領域的創新應用。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領軍企業入駐園區,文創實驗區的創意氛圍和文化活力得到不斷提升。

  同時,文創實驗區積極探索協同發展之路。與行業協會、高校聯手,成立京津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心、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國際文化產業園區發展聯盟等,推動國內外文化產業園區的交流與發展。目前文創實驗區東郎、競園、錦瓏、北服創新園等園區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等地設立分園區,郎園、北京電影學院文創園等園區在天津、杭州、長春等地建立連鎖園區。

  首創郎園總經理趙春燕告訴記者:「首創郎園積極探索創新文化產業運營模式,郎園的每一個園區都成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城市文化公園和文化新地標。目前郎園運營模式和理念已在各地推廣,並在杭州、烏鎮、廈門多地實現了品牌運營輸出。」

相關焦點

  • 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朝陽實踐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近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市朝陽區舉辦。論壇上透露,國家文創實驗區已聚集文化企業3.48萬家,轉型升級59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在文創實驗區的輻射帶動下,朝陽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達6.8萬家,居北京市首位。「十三五」期間,作為北京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朝陽區大力推進國家文創實驗區建設,全面構建文化產業改革創新體系,優化營商政策,創新金融服務,深入推進產業融合及協同發展,探索出一套可複製、能推廣的發展經驗,成為引領北京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區。
  • 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舉辦
    本次論壇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由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共同主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徵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 2020服貿會:北京朝陽國家文創實驗區曬出五年發展靚麗「成績單」
    為全面總結國家文創實驗區五年來取得的創新成果和成功經驗,北京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9月6日發布《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五年發展成果》。經過五年多的探索實踐、先行先試,國家文創實驗區不斷整合各方面資源,圍繞文化產業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市場體系、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發展模式等方面,針對痛點、難點問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推陳出新步伐,積極構建文化產業領域全面改革創新體系,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全國各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鑑的「實驗區經驗」,形成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發展的「實驗區模式
  • 國家文創實驗區已登記註冊文化企業3.48萬家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目前,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簡稱「文創實驗區」)登記註冊文化企業3.48萬家,五年間新增1.88萬家;現有59家文化產業園區,五年間新增園區39家;現有上市掛牌企業52家,五年間新增48家。
  • 高端引領創新驅動融合發展 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朝陽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由北京市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共同主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徵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
  • 變革·再塑 國家文創實驗區「十三五」發展成果豐碩
    中國網12月15日訊  12月15日,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徵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出席活動並致辭。
  • 國家文創實驗區已有3.48萬家文化企業 五年新增1.88萬家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國家文創實驗區已有3.48萬家文化企業 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昨天在京舉辦。登記註冊文化企業五年新增1.88萬家據介紹,本次論壇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工作協調小組的指導下,由朝陽區聯合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共同主辦,論壇以「交匯·變革·再塑——新徵程中文化發展理念創新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深入探討歷史交匯點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探索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
  • 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原標題: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打造文化「金名片」  「十四五」期間,國家文創實驗區將實施文化產業百園品質提升和百億企業培育的「雙百行動」,打造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的「金名片」,日前從朝陽區獲悉。
  • 國家文創實驗區再建法官工作站,不斷構築文化產業法律服務矩陣
    日前,朝陽區人民法院法官工作站授牌儀式在國家文創實驗區重點園區通惠河畔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這是國家文創實驗區聯合朝陽法院在東億、東郎、萊錦、銅牛、吉裡五家園區之後設立的第六家法官工作站。活動現場,朝陽法院民五庭負責人羅曼介紹了法官工作站的服務方式。隨後,朝陽法院民五庭副庭長巫霽向大家解讀了涉文化產業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熱點問題,具體剖析經典案列,宣傳普及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相關法律知識。「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 國家文創實驗區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評審會成功舉辦
    近日,「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評審會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舉辦,小物文化、了草產品、上海韻文博鑑等11個參賽設計團隊,圍繞通惠河沿線與運河有關的文化遺產,一一分享了各自的平面創意設計、文創產品及包裝設計產品。
  • 北京朝陽10家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授牌打造城市文化公園
    「十大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的評定與推出,是北京市朝陽區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該區助推文化事業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舉措。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產業走向事業已成朝陽區文化產業園區的潮流趨勢,文創園成為滿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園。首批授牌的10家文創園,多以公益性文化活動知名。
  • 首批33家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出爐 朝陽10家居各區之首
    日前,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單發布。據了解,入選的33家園區中,來自朝陽區的園區有10家,佔比超3成,居於各區之首。其中,7家園區為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特色園區。 這些園區中,既有具有跨圈層影響力的「大咖」,也有在行業內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文創園區。
  • 國家文創實驗區規上文化企業達1999家 數量佔北京近四成
    2020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發展論壇上獲悉,五年多來,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各項指標不斷攀升,截至目前,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1999家,佔全市的38%, 居全市首位。
  • 耳東影業聯袂朝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入選國家"雙百計劃"首批項目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的變化,國家以及各級政府機關對於文化產業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側重。由此也為文化企業的合作與發展帶來了不少的發展機遇。9月3日,國家文創實驗區金融服務中心"雙百計劃"籤約儀式暨文創項目融資路演活動在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CN15樓舉辦,並舉行"雙百計劃"首批項目籤約儀式,朝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與耳東影業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探索區域內優秀文化企業發展。
  • 國家文創實驗區引導文化產業園區推行垃圾分類工作
    懋隆文化產業創意園內,新任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正在為準備投放垃圾的企業員工科普。掛橫幅、貼標語、播放宣傳片、設立公示牌……國家文創實驗區引領了垃圾分類「新時尚」。《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5月1日實施以來,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積極引導文化產業園區做好垃圾分類,各園區紛紛響應,以多種形式開展分類試點和宣傳,引導入園企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培養垃圾分類意識。
  • 北京朝陽44處廠房轉型文創園 "騰籠換鳥"打造城市新地標
    6月19日北京晨報記者獲悉,朝陽區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推動工業遺存轉型升級和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融合發展。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三種方式,朝陽區已有44家老舊工業廠房轉型升級改造為文創產業園區,完成改造建築規模223.1萬平方米。
  • NICEWORK打造智慧園區,國家文創實驗區構築文化科技融合發展高地
    NICEWORK位於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是一家致力於打造智慧園區的眾創空間,文化與科技感並存,這是它給人的第一感受。為幫助更多有夢想有衝勁的年輕人搭建創業平臺,實現創業夢,2017年,NICEWORK眾創空間成立。成立以來,NICEWORK就致力於打造智慧園區,積極提高園區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 國家文創實驗區支持園區特色化發展 首屆北京螢光動漫展亮相北汽...
    日前,首屆北京螢光動漫展在國家文創實驗區重點園區北汽24H齒輪場·秀谷成功舉辦,動漫展匯聚了多種形式特色活動,包括coser(角色扮演)、lolita、漢服、攝影、舞臺在內的五大自由行,以及桌遊、蓋章小遊戲、線下大抽獎等多個娛樂活動,共吸引500餘人參加。
  • 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創業聯盟籌備成立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打造...
    3月1日下午,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籌備會暨首屆文創校友沙龍在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舉辦。來自文創傳媒領域的知名校友創業代表、學校領導及園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話傳媒產業創新創業發展。這也是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積極探索政產學互動、打造傳媒矽谷這一亮點工程的縮影。 此次沙龍圍繞「校友創業幫扶」「文創傳媒產業創新發展」等議題展開,電影《戰狼2》投資發行方楊碩、知名導演楊文軍、創新工場副總裁麻寧、米未傳媒聯合創始人牟頔等文創傳媒領域知名校友代表從自身實踐經驗出發,向聽眾分享創新創業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 朝陽區認定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原標題:朝陽區認定首批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文化事業產業貫通發展 園區治理與城市更新有機融合  文創園不僅專注於發展產業,還深度融入城市,滿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朝陽區不斷推動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