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發布了!
近幾個月一直是「排名季」,至此,今年世界4大權威機構最新大學排名「三缺一」,還差U.S. News就圓滿!
作為與QS、U.S. News、ARWU等各類全球大學排名地位相當的一項綜合性高校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每年發布的世界大學榜單,在全球範圍的受關注度和公信力首屈一指。
今年是該榜單推出的第17 個年頭,有創紀錄的1527所高校進入排名,比2020年的1397所增加了9%。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多樣化的大學排名。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新鮮熱乎的榜單詳解吧~
2020 THE世界大學排名Top 100榜單
(圖片來自:泰晤士高等教育)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是一份根據教學、研究、知識轉化和國際視野等大學的核心使命來評判研究型大學的全球表現的排行榜。
今年的排名分析了超過1360萬份研究出版物中的8600萬次引用,還包括了來自全球22000名學者的調查反饋。
首先,我們看看它的排名標準。
今年的THE排名參考指標
排名使用5個大類13個具體指標來進行排名,包括:
教學(學習環境):30%
聲譽調查(15%);師生比(4.5%);授予博士學位數量與授予學士學位數量的比例(2.25%);授予博士學位數量與教職員數量的比例(6%);大學總收入(2.25%)
研究(規模、收入和聲譽):30%
聲譽調查(18%);研究收入(6%);研究生產力(6%)
引文(研究影響力):30%
國際展望(員工、學生、研究)(7.5%);國際學生比例(2.5%);國際員工比例(2.5%);國際合著(2.5%)
行業收入(知識轉移):2.5%
根據排名指標,我們可以看到,THE的考量偏重教學和研究能力,幾乎都是在考察教學、科研和論文,屬於「傳統學霸型」榜單。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THE的評估指標中,教學質量(學習環境)所佔權重是與學術研究、研究影響完全相同,都是30%。
由此可見,THE除了強調大學的學術質量和教學水平,還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
如果你未來有志於走學術路線,想在學術上長期發展,它會是不錯的參考。
同時,考慮到THE是出身英國的榜單,對於想要英美混申、多國聯申的準留學家庭而言,它也是你的選校參考首選。
話不多說,來看一下今年各國大學的THE排名表現吧!
排名看點如下:
美國:Top 10佔了8個席位
(圖片來自:泰晤士高等教育)
縱覽排名,我們不難看出美國大學實力的「壟斷」地位。
比如Top 10中美國大學就佔了8所,Top 20中美國大學有14所,這是美國大學連續第17年在全球排名中佔主導地位!
其中,名次最高的是排在第2位的史丹福大學,接下來的名次分別為哈佛、加州理工、MIT、UCB、耶魯、普利斯頓、芝加哥。
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以下4所進入世界Top 50,但在全美U.S. News排名30以外的大學,也非常值得「擁有姓名」:
華盛頓大學:UW就是一所在全美排名中常年Top 50之外,然而在世界排名中又往往表現非常出色的「傳奇」大學。
~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非常典型的工科院校,靠理工科安身立命, 學術環境出了名的嚴格,是一所很有雄心的學校,適合嚮往新鮮事物的學子。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別老拿人家當保底校了。對於想學工程的學生來說,UIUC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的工程學院錄取率低,但也不會像斯坦福、麻省理工的工程學院一樣錄取率那麼低。同時,又為學生提供了頂尖的工程教育和無數的科研機會。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共培養了14位世界500強CEO,是代表美國公立大學最高水平的大學之一。
此外,雖然美國的表現依舊驚豔,但對於牛津拿了第一,很多人還是「心有不甘」。
英國:牛津連續5年位居榜首
(圖片來自:泰晤士高等教育)
能夠和美國「抗衡」的,那就是英國了。
Top 10院校中除了美國的8所大學之外,剩餘2所大學均來自英國。
其中,英國G5名校中,牛津大學連續第5年在Times榜單中排名第1;劍橋大學從去年的第3位下降到第6位;帝國理工下降一名,跌出前10;UCL下降一名;LSE與去年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前100名的英國大學名單與去年基本一致,排名有升降微調。
同時,從評分上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科研資源和國際展望方面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英國大學招生服務中心UCAS發布的《2020年英國本科申請數據》,2020年申請英國本科的中國大陸學生人數已經超2.4萬人,同比增加23%,是2016年的2倍。
所以,如果你計劃申請英國,一定要儘早規劃,最好從9年級開始,防止「水漲船高」,錄取變得更加嚴格。
中國:清華首次擠進Top 20
(圖片來自:泰晤士高等教育)
今年中國內地共計有91所高校上榜。清華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從去年的第23名上升到今年的第20名,成為自2011年採用目前的研究方法以來第一所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20位的亞洲大學 ;而北京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上升了1個位次,位居第23名 。
中國內地共有7所大學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200強,和去年數量相等。除清北外,其他成功進入世界大學排名200強的中國內地高校包括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南京大學 。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科技大學作為一所新興大學再次在榜單中佔據高位。2021年,南方科技大學世界排名251-300位,位列中國高校第8。
總體而言,今年中國內地頂尖高校在引文影響力和研究收入方面得分較高,這或許反映出了中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持續投入。與世界大學前200強中的競爭對手相比,這些大學在科研和教學指標方面繼續表現良好,但在國際化程度方面仍然落後,與去年的排名相比,這方面的進步甚微。
中國大陸今年有10所大學新加入排名。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北京化工大學和浙江師範大學,排名位於501—600區間。西交利物浦大學是首次加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中外合作大學,表現不俗,排在600—800區間。排在801-1000區間的有華南師範大學和溫州大學。其餘5所新入榜大學排在1000+的區間,和去年相比,表現優異。
中國香港地區共有6所高校上榜,3所高校進入百強,表現強勢。其中香港大學排名全球39名,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排名全球並列56名。中國臺灣地區共有38所高校入圍,其中排名最高的是臺灣大學,排名全球97名,而澳門地區共有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大學2所高校入圍,其中排名最高的澳門科技大學排名全球2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