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圍繞「媽寶男」一詞的社會輿論頻見報端。婚姻裡一場關於媽寶男的熱議撕逼大戰愈演愈烈。
我整理了下近期的諮詢來信,驚訝地發現,婚姻裡面情感問題中,關於媽寶男的佔比45%,而其他類別的諮詢卻沒有一個超過40%,可見媽寶男多麼恐怖。
那麼什麼人才算作是媽寶男呢?我綜合了一下,發現他們具有以下特質:
「媽寶男」一詞正是以男性與母親的關係作為人格畫像和社會分類的標準被創造出來。在這個概念裡,男人的軟弱、幼稚、沒有主見,都是因為他和母親的過分親密造成的結果:
「不管年齡多大,不管做什麼,都會事無巨細地問媽媽的意見,聽媽媽的話。表面上看是不忤逆媽媽,尊敬孝順,但同時也是沒有自己的主意,沒有自己的原則,拒絕長大……成熟度較低,在戀愛和婚姻中很難承擔男友或丈夫的角色」(檢察風雲,2014年)
「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以媽媽是對的,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已婚男人凡事以媽媽為中心,必然影響夫妻關係。(健康報,2016年)
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媽寶男就是:肉體雖然分離母體獨立成長,但頭腦心智依舊沒有獨立的男人。
01. 婚姻前期一定要慎重,不要被媽寶男的假象所迷惑。將媽寶男扼殺在婚姻之前。
寧寧和男友感情一直很好,他們相連三年,前陣子本來計劃要結婚。婚紗照,彩禮都過了。可是偏偏在領證前一秒,寧寧選擇分開,退回了所有男方的東西。
原來,她的男友是一個媽寶男。
相戀初期往往雙方父母不會直接參與進來,所有人的戀愛只是單純二人世界。但是,提及結婚,雙方的父母就出現了。一開始,她男朋友的媽媽也是對待寧寧百般OK。畢竟,他是獨生子,媽媽疼愛也是理所應當。
可是,當二人事情提上日程後,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的男友什麼事情都要跟媽媽報備。
她忽然意識到,那些異地的時候晚上很晚對方還在佔線,絕對不是有歪心思,二時和自己的媽煲電話粥。
很小的一件事,他都不能做主,比如二人去看結婚喜糖採購,寧寧喜歡巧克力寓意愛意濃濃,而他居然拿起電話問媽媽德芙可不可以。
更讓人氣憤的是,每當遇到和寧寧意見相左之時,他的口談禪總是「我媽說了。。。。。。」
既然你那麼思念你媽,你還是回家天天守著她,這樣可以直接聽她說!寧寧不敢想像婚後和婆婆共處同一屋簷下的日子。
不難看出,媽寶男生活中總是離不開媽媽的身影,心理上嚴重依賴。兩個人戀愛還可以,但是談婚論嫁一定要注意,畢竟這是一個悲劇的開始。
02. 婚姻中媽寶男要不得,斷舍離才能放愛一條生路。
小英一提起自己的老公,別的都很好,只是一點她不能接受,他是典型媽寶男。
那年小英臨產,本來白天要生,可是因為宮縮不夠,一直沒有發動。
於是挨到了傍晚,眾人都在守候著小英。但是她突然發現下午還在的丈夫居然不知蹤影。最後問了一圈,自己媽媽告訴她,婆婆說「看樣子一時半會也不能生,還是回去睡覺吧。別熬壞了身體。」她的丈夫招呼不打一聲和婆婆一起,居然回去呼呼睡覺了。結果,就在當夜孩子降生。
為此,小英曾一度產後抑鬱。至愛的人,在自己生產的時候,卻因為媽媽的一句話,「擅離職守」,居然都不吭一聲。還談什麼擔當。她給孩子起名叫做「立漢」就是期待他能夠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再後來,因為家裡的日常瑣事,每當出現家庭矛盾,丈夫總是站在婆婆一邊,無理指責謾罵,甚至個別時候還想大打出手。她實在無法忍受,孩子兩歲時,憤然離婚,她選擇了孩子,但也立誓不會灌輸孩子不正思想,更不會轄制孩子的思想,不能讓爸爸的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
如果你仔細觀察,媽寶男的氣質男人不難被發現,如果一個家庭的媽媽在家中有絕對權力,而爸爸卻是一個沉默的人或者能力不強的人,那麼男孩子多半是媽寶男。
這樣的婚姻是令人窒息的,由於男人的沒主見,凡是依賴媽媽,久而久之,再公正的媽媽也難免有難以控制的時候。
03. 婚姻中遇到主動出擊的婆婆,更應該早點撤。
有的媽寶男天天在外面可能是要麼狠上進,要麼和費勁。但在家裡只有一個樣子,無擔當,無存在感。什麼事情都是婆婆出面,因為潛意識裡只有媽媽給選的給安排的才是最好的。
林梅的老公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事業上發展很好,但是生活上,用她的話來說,我嫁給了個活死人。在家不會主動幫助妻子分擔家務,由於婆婆住子啊前樓,也有家裡鑰匙,所以每次總是不敲門就進來,原本結婚初期的二人生活頻頻鬧出矛盾。
周六林梅再跪著擦地,累得滿頭汗。老公在電腦前跟自己的兄弟們一起呼喊拼殺。
如果的那看這個鏡頭,其實好多家庭也存在,如果二人有說有笑也未嘗不可。
但是婆婆進來後居然畫風突變。理由是她看到冰箱的葡萄快壞了,埋怨林梅不早點洗好給兒子端去。
此時累的腰酸背痛的她火氣不打一出來。聯想起往日點滴,她實在難以承受。一氣之下,離了。直到蓋章前一秒,她老公絲毫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媽寶男的故事太多太多,以至於我曾經甚至思考,一胎的原生家庭才是罪魁禍首。一個獨子,全部母愛都給了他,沒有人分享,如果家庭不完整,爸爸無能或者劈腿或者離異,那麼媽媽的權勢可想而知。培養一個精神層面根本沒有「斷奶」兒子,將來多麼可怕。
當然,我們不能一棒子打死。有的家庭的確是媽寶男類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男方能夠及時醒悟,那麼還是可以繼續美好生活的。真正的王者是既能夠孝順媽媽,又能夠哄好媳婦,但可悲的是現實生活中此類人鳳毛麟角。
我始終認為,媽寶男的母親的確責任很大,但當事人媽寶男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他自己不能夠徹底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恐怕無解。所以,婚姻裡如果遇到媽寶男,並且確認沒救的情況下趕緊結束,放愛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