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寧連獲兩項殊榮: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名單,武寧縣成功上榜;文旅部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武寧縣赫然在列。加上原來獲得的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典型示範區、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最美縣域、全國十佳宜居縣等,武寧榮獲國家級榮譽30餘項。2016年8月,在武寧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上,新一屆縣委立足實際,著眼長遠,提出了打造「綠色生態示範縣、全域旅遊示範縣、城鎮建設示範縣」的戰略目標,以創建「三個示範」加速綠色崛起,建設秀美富裕幸福的現代化山水武寧。四年創建,歲月芳華,武寧打造「三個示範」進入了收穫季……
建設生態文明 做強綠色崛起支撐
秋來綠樹又飛花,
翩翩起舞白無瑕。
鷺鳥尚戀此山水,
如畫小城是吾家。
近日,一首《詠武寧》視頻配詩在新華社客戶端推出後,點擊率一路飆升,短時間突破100萬。人民網、鳳凰網等全國多家權威網媒及新媒體平臺紛紛轉發推送,武寧優美的山水生態以及人居環境再一次精彩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詩中描繪的近千隻白鷺和夜鷺在縣城西海灣景區嬉戲、覓食的美麗場景,正是武寧創建「三個示範」取得良好成效的縮影。
創建「三個示範」,打造綠色生態示範縣。武寧對標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立足「全省綠色崛起先行區、全國生態宜居典範區、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區」的示範定位,有步驟、分階段、高標準推進綠色生態示範縣創建工作,力爭將武寧建成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典範,為綠色崛起提供強大支撐。
武寧成立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領導雙任主任的生態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並聘請國內頂級專家擔任生態顧問、組建「生態智庫」,編制了系列規劃方案考核性文件,在全縣範圍內推動樹立「綠色政績觀」。通過全面落實升級「河(湖)長制」,深化完善「林長制」,持續開展「清河行動」和整治「四亂」行動,全力推進「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等系列舉措,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城區環境空氣品質PM2.5優良率為98.6%,濃度均值為26微克/立方米,九江市排名第一。廬山西海(武寧段)水質在全國56個重點湖泊中位居前三,是全省唯一Ⅰ類水質水域。
在悉心呵護的同時,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生態品牌的價值轉換。武寧找準路子,精準發力,以民宿經濟、文化旅遊、田園綜合體等作為生態品牌價值轉化主平臺,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湧現出了羅坪鎮悅山居、上湯溫泉旅遊小鎮、泉口香榧小鎮等一批美麗經濟示範,建成了西海荷灣、王埠花海,澧溪鎮北灣半島、七彩長樂等特色田園綜合體,打造了悅山居山宿、橡子樹野宿、林雲山居林宿、逍遙島水宿、情緣谷原宿等一批富有特色的主題民宿。
在探索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的進程中,武寧搶抓時機,先行先試,不斷提煉總結,力求形成可供複製的經驗。2018年4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登武寧生態文明建設經驗文章《做好生態與發展兩張答卷》,並配發題為《選對路,走得遠》的點評。2019年,《武寧「點綠成金」樣本解讀》正式出版發行,並被省發改委列為培訓教材,「山水武寧」已經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
推進全域旅遊 拓寬綠色崛起途徑
綠色崛起關鍵是經濟崛起。武寧縣委、縣政府立足生態優勢,堅持把旅遊產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抓手,通過全力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不斷拓寬全面致力綠色崛起的途徑,探索出了一條以全域旅遊發展推動生態價值轉換的新道路。
努力踐行全域理念,發展實力持續增強。武寧堅持「各行各業 旅遊」的融合發展道路,推動「產業圍繞旅遊轉、功能圍繞旅遊配、形象圍繞旅遊塑」,不斷做強旅遊載體,不斷豐富旅遊業態。以「綠」為底色,堅持山水聯動,充分彰顯「兩山夾一水」的地理優勢,把城區當景區建、把農村當園林建,建成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7個,3A以上鄉村旅遊點14個,省級旅遊風情小鎮2個, 精心打造除了「山嶽武寧、水上武寧、夜色武寧、鄉村武寧、康養武寧、空中武寧」等六條風景線,形成了「晝+夜」全天時旅遊產品,進入了 「海陸空」全新立體旅遊。
堅持發展優質旅遊,旅遊環境持續優化。堅持5A標準、5A理念、5A服務,全面開展旅遊服務標準化建設,在做好「安全遊」「快樂遊」「惠客遊」「國標遊」「回頭遊」上下功夫,完善旅遊功能配套,旅遊承載能力明顯增強。新建藝邦半島、中科開元等兩家五星級酒店,建成一家四星級、兩家三星級酒店和一批特三星農家旅館,全縣旅遊接待床位達1.8萬張。構建「1 3 N」旅遊綜合執法體系,規範旅遊行業秩序,優化旅遊環境。強化安全監管,常態化開展旅遊安全應急演練,對旅遊從業人員標準化培訓,確保旅遊市場安全有序。
強化旅遊宣傳營銷,品牌影響持續攀升。堅持把宣傳營銷作為打造旅遊品牌的重要舉措,有針對性塑造「中國最美小城」和「山水武寧—廬山西海大本營」旅遊形象。聚焦營銷發力,著力推進「南融北接西拓」營銷戰略,在湖南、湖北、安徽等老市場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又打開了上海、江蘇貴州、福建等新市場;聚焦媒體發力,加強與主流媒體合作力度,武寧旅遊形象在中央電視臺、江西衛視等主流媒體出鏡率逐年增加,陽光照耀29度假區、太平山野櫻花、「最美旅遊公路」永武高速武寧段等景區景點及武寧美景在央視一套等中央媒體頻頻亮相,帶動觀賞遊熱潮;聚焦節慶發力,連續五年舉辦「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全球清華之友網球聯賽、山水武寧馬拉松賽、楊梅節、山水武寧美食節等大型賽事活動,吸引了各地的廣泛關注。特別是今年11月1日啟動的為期一個月的「歡樂灣杯」山水武寧文化旅遊促進消費月活動,內容豐富,涵蓋美食節、吉他節、折子戲、導遊風採大賽、採茶戲經典唱腔大賽、經典劇場、水果採摘及旅遊推介等多項活動,大量遊客和市民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在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的推動下,武寧旅遊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16年起連續四年獲評江西省旅遊產業發展先進縣。2019年,全縣旅遊接待人次突破800萬大關,旅遊綜合收入達66.7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在「六穩」「六保」政策的強力推動下,後疫情時代的武寧旅遊經濟實現快速復甦,並迎來「五一」「國慶」等節日報復性消費態勢,以全域旅遊為支撐的產業韌性充分展現。
打造最美小城 煥發綠色崛起活力
武寧山靈水秀、風景優美,天生麗質,風採迷人。為了把這樣一座先天條件好,後天起點高的城市建得盡善盡美,使之功能與品質兼備,武寧以「城市雙修」為依託,以環境整治、城市改造、文明創建為抓手,致力打造「最美小城」,創建城鎮建設示範縣,不斷煥發綠色崛起的活力。
深化環境整治,提升城市氣質。環境不僅是一座城市的形象,更能彰顯一座城市的氣質。緊扣「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的要求, 2017年武寧先後開展了為期八十天的「美我武寧,淨我家園」城市環境提升大會戰以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百日大會戰。2018年度,武寧縣榮獲江西省、九江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度考核雙第一,2019年武寧縣繼續榮獲九江市年中、年度考核第一,全省第二。省委主要領導先後兩次到長水村暗訪美麗鄉村建設,對武寧鄉村環境整治成效給予肯定;省政府主要領導在武寧調研期間,稱讚武寧是一座「人在畫中的城市」。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武寧按照「全面推進城市雙修、匠心打造最美小城」的發展理念,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出臺了《武寧縣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2019年武寧縣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專項行動計劃》等文件,啟動了53個重點項目,確保城市功能與品質達到預期目標。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心怡水灣、天水名都、湖岸花城、麗水康城等一批小區通過「精品式」改造,舊貌換新顏。持續推進街道立面改造,按照「功能完備、品質一流、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思路,古艾路、交通路、人民路等道路通過外立面改造提升,成了示範街。持續推進路網改造工程,按照路面「白改黑」,圍繞「建設海綿城市」的理念,採取了「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完成了湖濱北路、豫寧大道、協和大道以及建昌路、交通路、幕阜路等路面改造拓寬工程。
致力文明創建,提升城市內質。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大力提升市民整體素質,深入塑造城市精神。廣泛深入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宣傳,引導規範市民文明向善。如開展開展文明交通勸導、評選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發布誠信榜、開展志願 活動、創建文明村鎮(社區)以及文明單位等。目前,武寧在江西志願服務網上註冊志願服務隊伍272個,註冊志願者人數34230人。成功創建縣級及縣級以上文明村鎮(社區)117個、文明單位119個、文明校園24個,城鄉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武寧打造「最美小城」,人居環境不斷優化,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最美小城的品牌效應進一步放大。武寧完善城市功能與提升城市品質的經驗做法得到了上級充分肯定。
經過四年多的不懈努力,武寧創建「三個示範」取得了良好成效,綠水青山化玉生金,全域旅遊揚優乘勢,城市品牌閃亮升華。武寧縣委、縣政府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篤定實幹,攻堅克難,書寫出了「三個示範」加速綠色崛起的大美華章,讓41萬武寧人在靜好歲月裡收穫著美好和幸福!(
王怡榮 餘慧琳 謝飛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