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鄭成功晉封延平王360周年活動
該活動由南平市人民政府主辦,延平區政府、南平市臺辦、南平市文廣新局、南平市鄭成功研究會承辦。紀念鄭成功晉封延平王360周年活動紀念晚會在閩北大飯店召開,來自大陸八省市、臺灣八市縣和香港、美國的200多位嘉賓到會。在延平銀臺山組織個國家非遺挑幡表演紀念鄭成功。
-
「多應自寫真」——明清女畫家筆下的女性之美
明清二代,在傳統畫史中不佔主流的女畫家筆下,湧現出諸多面貌各異的女性形象。若以繪畫題材劃分,其中既有觀音大士、道家神女等宗教女仙,亦有青樓名妓與閨秀名媛的真實肖像,還有表溫婉賢淑、詩書才情的仕女畫像,甚至還有女畫家所繪自畫像。這些明清女畫家身份不一,作畫多出於自娛意圖,亦有贈予、代筆之作。她們的創作既受到男性文人的影響,又呈現出女畫家自身對女性形象的獨特理解。
-
中國畫家筆下的英國VS英國畫家筆下的中國
中國和英國都有很多傑出的畫家,也都有許多著名的景點。不約而同的是,兩國的畫家都很喜歡描繪對方的風景。在習近平主席訪英之際,讓我們來看看中英畫家的一些作品,對比一下兩國城市、街道、人物和自然風光的畫風。 中國畫家筆下的劍橋VS英國畫家筆下的中國水鄉
-
永曆帝逃往緬甸時,已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為何不保護永曆帝去臺灣?
公元1662年,明永曆十六年,南明的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緬甸王交給吳三桂,隨即被吳三桂殺害,在前一年,也就是永曆帝逃入緬甸的永曆十五年,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已經佔據臺灣,當時的清朝無水師,臺灣是絕對安全的避難處。
-
鄭成功為何被封為「延平王」?是親王還是郡王?
文/晚風暮雨鄭成功是明末民族英雄,徵戰東南沿海屢敗清軍,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名垂青史,被南明永曆帝封為「延平王」。鄭成功的「延平王」爵位,得名於福建「延平府」。隆武帝對鄭成功十分器重,有資料稱:隆武帝「見其氣宇不凡,忠誠英武,乃撫其背鼓勵曰:『惜吾無一女以配卿,卿可盡忠吾家,勿忘故』因改其名成功,並賜姓朱,為御營中軍都督,賜上方劍,儀同駙馬」。鄭芝龍降清、隆武帝遇難之後,鄭成功帶領部分親信前往沿海島嶼,招兵買馬繼續抗清,實力逐漸壯大。
-
俄一繪畫博物館被封 普京畫像被誇張歪曲(組圖)
俄一繪畫博物館被封 普京畫像被誇張歪曲(組圖) 2013-08-30 14:15:10 來源:中國日報網 當地時間2013年8月2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一家專門展出國際知名政治人物畫像的博物館日前被迫關閉,此館常展出極端主義的畫像。
-
影響中國歷史半世紀,鄭成功父子如何從白手起家到虎踞臺灣?
隆武朝建立時的全國形勢 為籠絡鄭氏家族,隆武帝賜鄭森國姓朱,賜名成功,即鄭成功「國姓爺」的由來。 鄭成功畫像 一語成讖。三日後鄭芝龍被挾持移送北京,從此過上了形同軟禁的人質生活。
-
永曆帝逃往緬甸時,已經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為什麼不去勤王
然而就在永曆帝被殺的前一年,明朝延平郡王鄭成功,已經將臺灣收復,這時候的臺灣是個絕對安全的地方,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時的清軍沒有水師,鄭成功在臺灣可謂是易守難攻。那麼這時候的他,為什麼不去勤王,或是派人去將永曆帝接到臺灣呢?如果永曆帝能夠順利去到臺灣,那麼南明或許還能延續一段時期。
-
「道德模範」鄭成功
民族英雄鄭成功名垂青史,他打敗荷蘭殖民者、奪取臺灣的歷史早已深入人心。今天,咱們說說他的另一面,說說他的道德性格,他生平所堅持的一些原則。
-
鄭成功復臺後臺灣土地的開發及其歷史意義
一、鄭成功在臺灣推行的經濟政策和土地制度鄭成功於一六六一年率師入臺、荷蘭殖民者還未投降的時候,就已十分注意臺灣土地的開發。鄭成功吸收大陸歷代屯田解決糧食問題的經驗,讓軍隊官兵自行圈地,推行軍墾。當時,軍墾規模甚大,除「留勇衛、侍衛二旅以守安平承天,餘鎮各按汛地,分赴南北開墾」。鄭成功在臺灣實行軍墾,稱營盤田。
-
300年前收復臺灣——民族英雄鄭成功
臺灣歷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但是在1624年(明天啟四年),荷蘭殖民主義者侵佔中國臺灣。1662年(清朝順治十九年,南明永曆十六年)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鄭成功在收復臺灣前的處境相當不好,1659年鄭成功曾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南京,慘敗而回,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之後清政府的步步緊逼,只能困守廈門。鄭成功身後有數萬將士需要供養,廈門一地無法滿足補給。只能把希望放在海峽對面的臺灣。要奪得臺灣,必先有戰船,鄭成功大修戰船,訓練水師。
-
熟悉「藍澤光」「初音未來」,那上世紀臺灣畫家筆下的美少女呢?
綺麗而青春洋溢的少女,被畫家們描繪,「美少女の美術史」展示了近代的日本畫家如何描繪少女,如伊東深水、鏑木清方等美人畫名家。 1895 年,臺灣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隨著日本的建設與教育,逐步邁入現代化,美術史的發展軌跡亦深受日本美術的影響。那麼,當時的臺灣繪師(畫家),是如何學習日本美人畫的技藝,並描繪Made In Taiwan的「美少女」呢?
-
在鄭成功之前,明朝還收復了一次臺灣,英雄的名字卻鮮有人知道
世人皆知鄭成功,很多人卻不知道沈有容。其實在鄭成功之前,沈有容還從倭寇手中收復了一次臺灣,並兩次保衛臺澎成功。萬曆七年(1579年),沈有容考中武舉人,此後在遼東及海防前哨服役幾十年,屢立戰功,而他對臺灣的貢獻,完全可以比肩鄭成功。
-
鄭成功的母親竟然是日本人?鄭成功將自己母親開膛破肚所為何事?
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要說鄭成功的母親,肯定要說一下當年縱橫東南沿海臺灣及日本等地第一大海盜,最大的海商兼軍事集團首領鄭芝龍。荷蘭人一開始沒打算用鄭芝龍,可是後來他們想運用鄭芝龍對中國的東南沿海進行掠奪,並且讓鄭芝龍作為海盜攔截經過臺灣海峽的商船。這時候的鄭芝龍已經變成了亦商亦盜。後來鄭芝龍覺得在荷蘭人手下沒有很大的發展,又因為義父李旦的要求,鄭芝龍離開了荷蘭人,專門在臺灣海峽做海盜。李旦去世後,鄭芝龍接手了義父的產業。慢慢的鄭芝龍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東南海域最大的海盜武裝集團。
-
剛剛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卻被一隻蚊子叮咬死
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抗清名將。封爵「延平郡王」,世人又稱「國姓爺」。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策劃攻取被荷蘭殖民者強行佔據的臺灣,以此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於四月二十一號,親率兩萬五千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從金門料羅灣出發,大軍越過臺灣海峽,出其不意的登上了臺灣。
-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為何在她死後將她開膛破肚?
,他先抵禦清兵,後又趕走了盤踞臺灣的荷蘭人,被譽為明末清初的著名軍事家。其實,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他的父親在當海盜的時候,在日本結識了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並與其結婚生子。後來鄭芝龍帶著老婆、孩子離開了日本,回到了祖國。
-
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一個決策,無意間挽救了臺灣
多年僵持後,鄭成功意識到,戰爭打的一個是錢,一個是糧,自己手裡有錢但沒有糧,就算打下城池也守不住。自己的軍隊急需建立一個可靠的糧食基地。當時大陸基本已經被清軍佔領,於是鄭成功目光投向了臺灣。1661年,鄭成功把荷蘭人趕走,收復了臺灣。
-
蔡英文巨幅畫像"亮相"日本 臺官員吹捧:這叫藝術
(原標題:蔡英文巨幅畫像"亮相"日本 臺官員吹捧:這叫藝術)
-
媽祖與鄭成功的閩臺情緣
正殿另有桌案,供奉全臺灣第一尊鄭成功神像及甘輝、萬禮兩位陪祀。同時,配祀禹帝、奡王、屈原、伍員、項羽等五位水仙尊王與四海龍王,皆與鄭成功拓土開疆、安平開發有密切關係。2017年5月22日,我們參訪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時,該廟主任委員王明義先生特地從聖壇頂部請下三尊古老的媽祖雕像,對我們介紹道:「當年,鄭成功在廈門玉沙坡演武場、演武池練兵,從旁邊剛剛草創的朝宗宮恭請三尊媽祖金身,隨艦護軍。登上鹿耳門後,鄭成功即下令建廟,供奉這三尊媽祖,所以這三尊媽祖統稱『國姓媽』,分稱開基媽、文館三媽、武館三媽。」
-
他才是第一個收復臺灣的中國人,比鄭成功早了六十年
1/宣城「俠少」歷史常識告訴人們,最早從外邦人手中收復臺灣的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其實,早在鄭成功收復臺島的六十年前,就有一位名安徽人曾拼死渡海,一舉蕩平盤踞在臺島的倭寇。3/收復臺灣在沈有容一生四十餘載的軍旅生涯中,有數十年是鎮守在福建沿海。正是在這期間,他曾率軍三次進入臺、澎列島,殲倭寇,驅荷蘭入侵者,成功地保衛了臺灣。明朝末年,倭寇猖獗,常常瘋狂犯邊。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冬,倭寇侵佔東番(臺灣),四處殘害我福建商民與高山族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