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枝上爬滿了「臭大姐」。 劉大正 攝
本報青島9月8日訊 一種「臭蟲」像牛毛一樣密密麻麻地盤踞著大半個山頭,市民健身都難以插腳。近日,經常到青島市李滄區牛毛山公園鍛鍊身體的居民叫苦不迭,因為他們發現健身場所被一種叫做小皺蝽(俗名「臭大姐」)的蟲子「侵佔」。
7日,記者趕到青島市李滄區滄口牛毛山公園,在公園南部的一片刺槐林內看到,林內石頭小道上隨處可見已經死掉的蟲子,踩上去可以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響,還有一股刺鼻的氣味。槐樹杈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黑褐色的蟲子,有的地方還聚集著一簇一簇的幼蟲。據一位經常來公園散步的市民張大爺說,這種蟲子是小皺蝽,一般都叫它「臭大姐」,剛開始我們也沒太在意,但是最近幾天卻發現越來越多,這些蟲子不僅長相難看,密密麻麻讓人看了身上都起雞皮疙瘩,要是直接將它們弄死,散發出的氣味更讓人覺得噁心。
記者在公園內逛了一圈,發現南山頭整片的刺槐林基本上已經被這些小東西給侵佔了,並且,稍微有點風,就有「臭蟲」從樹上掉下來,砸到行人頭上。同時記者了解到,牛毛山公園附近居住的老人很多,並且大都喜歡到這裡來健身,但最近為了躲避蟲子都不敢來了。
記者隨後採訪了公園管理人員,管理人員表示,為了治理這些蟲子,過去他們每年都打藥,今年也噴灑了敵敵畏、樂果等農藥,地面上躺的這些蟲子就是今上午剛被農藥噴下來的,但沒想到今年這麼多,噴灑了好幾次農藥還沒將他們清除掉。目前他們已經報告給了青島市林業部門,希望有好辦法治理這些「臭蟲」。
對此,萊陽農學院有關專家表示,這種小皺蝽一年繁殖1代,6月上旬開始交配產卵,卵經2~3周孵化為若蟲,約55天后變為成蟲並陸續越冬。現在正是孵化若蟲、成蟲時期,其間專刺吸刺槐、紫穗槐嫩枝的汁液,造成枝梢、幼葉枯萎、捲曲。他們的大量繁殖,一方面可能與氣候有關,前些天天氣潮溼,適宜的氣候使小皺蝽的繁殖進入高峰期,幼蟲的成長也比較快,形成了大量的小皺蝽。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這些小皺蝽已經產生了抗藥性,才面對多次淋下的藥雨無動於衷,大量繁殖。 (獎勵線索提供人 辛先生 100元)記者 劉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