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教務長等為欲赴港求學學生支招

2020-12-12 東方網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上周五,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和其中國事務總監黃依倩一行人來滬,開始2007年港大招生的宣講會。與此同時,華師大二附中、上海中學、復旦附中、交大附中、上外附中、市三女中的150名優秀學生也拿到了港大特許給這6所校長的推薦權,率先進入到港大招生的名單中。在周五晚間4點至6點兩小時的全英文筆試後。周六周日兩天,這150名學生同時接受了全英文的面試。藉此機會,晨報記者專訪了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和其中國事務總監黃依倩,請他們為有興趣赴港就讀的學生點撥一二;並在提前筆試面試現場採訪了部分學生,請他們為欲赴港求學學生吐露過關感受。

  【現場回放】
  單詞量大注重考查社會熱點洞察力

  此次筆試時間為兩個小時,完全以英文作答。題目只有一篇閱讀理解、一篇完形填詞、一篇作文。但是和高考閱讀理解三四百字的篇幅不同,提前環節的閱讀理解達到近千字,差不多是平時的三倍,同時有16個選擇題需要回答。而完形填詞則要在完全理解全文意思的情況下自行填寫,並沒有選項可以選擇。作文要求用500個單詞來論述如何看待丁克家族越來越多的社會現象。
  華師大二附中的陸宇弘告訴記者,試卷的英文閱讀量很大,但是單詞並不生僻,屬於高中階段掌握的詞彙量範圍。而該校的夏璐則表示,港大的試卷注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完型填空題沒有備選項,需要考生在完全領會文章意思的情況下自行填答,難度較大。
  兩名學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作文的單詞量大大超過了他們的預料,高考英語所需的單詞量一般在120個左右,即便是託福考試,單詞量也不過250個左右。除了單詞量的要求,作文的題目也比較難以駕馭。陸宇弘表示,雖然聽說過丁克家族,但是因為年齡的關係,對這個問題並沒有過多關注。夏璐說,從這個作文題上也可以看出,港大的出題理念就是結合社會熱點,考查學生對於這些問題的洞察力。
  奧運會在上海還是北京舉行比較好?如何看待環境保護?……類似的一些辯論賽的題目則成為了面試環節的小組討論題。以6人為一組的小組討論,時間為半個小時。
  談起當天的面試感覺,華師大二附中的董晶晶表示英語口語的表達非常重要。在個人面試環節,大部分都是關於為何報考港大、去香港讀書會擔心什麼之類的問題。
  去年被港大錄取的陳同學告訴記者,就她自己的感覺而言,那種可以平衡把握中西文化的學生更易獲得港大的青睞。她覺得面試中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主意和立場,同時也要注意小組討論中的團隊合作。「既不能表現地咄咄逼人也不能過於默默無聞。」陳同學這樣一言以蔽之。此外,強調自己的個性和特長也會是面試中需要注意的。

 【建議學生】
  高考成績、英文、特質一個都不能少

  首先,同學要把高考考好,因為港大錄取學生其中一個主要的條件就是高考的成績。另外,學生應該加強訓練英文,為日後在港大的全英語學習,打好基礎。當然,希望學生能夠具備該校所希望具備的特質。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多了解香港是什麼樣的城市。

  【招生辦法】變化:對自由申請的學生取消筆試

   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應屆內地高考生均可申請報讀香港大學。港大的內地招生計劃不同於內地高校統一招生計劃,有其獨立的報名程序。2007年至2008年度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和政策基本不變,但最大的變化是該校將會取消筆試。在錄取過程中,港大會優先考慮學生的高考成績和在面試中的綜合表現(如獲挑選參加)。面試會以英文進行。港大預計招生名額為250至300個(各省市不設名額上限,擇優錄取)。申請人的戶籍或學籍須在上海、北京等指定的二十個省市。
  [獎學金]港大每年均會撥款設立入學獎學金。入學獎學金最高可達每年十四萬港元,共發放三年。而委培第一年的獎學金最高可達人民幣三萬元。入學獎學金是頒發給錄取名單中各科成績突出的學生,而在學生入學後,還可以申請香港大學約1000項不同類別的獎學金或獎項。

  [釋疑解惑]

    疑問一:關於取消筆試今年是港大首次取消筆試,因此在錄取過程中,港大會優先考慮學生的高考成績和在面試中的綜合表現。面試將以英文進行。對於華師大二附中等六所高中學生所參加的筆試,主要是希望在高考之前能對這些相對優秀的學生有個更全面地了解。
  疑問二:獎學金頒布額度2007年度被港大錄取的學生。會在國內委培一年,之後到香港學習三年,學費為10萬港元/年。其中,在港大的入學獎學金額度最高將達到14萬港元/年,比目前的13萬港元/年有所提高。同時,考慮到學費的略微上調,港大特地將最高獎學金的額度獲得者擴大到60人。

  【畢業去向】
  多種去向,競爭優勢超群

  港大的內地生畢業後,可以選擇留港、赴海外或回內地修讀研究生課程或工作。如果同學有需要,港大的就業指導中心能給予同學求職指導及面試技巧等多方面的幫助。該中心也會與一些著名機構舉辦招聘講座,更開通了網上招聘系統,以便同學掌握就業市場動態。
  港大從1998年招收內地本科生開始,已經迎來了第五屆內地本科畢業生。他們集內地與港大的雙重文化背景於一身,具備競爭的優越條件。

相關焦點

  • 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對於內地學生來說,香港在教育質量、求學時長、求學成本等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去香港上學有哪些途徑?該關注哪些要點?羊城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去香港求學有哪些途徑?今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獲得通過並頒布實施,香港的社會經濟秩序得以顯著改善。受《國安法》實施利好影響,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在回暖。
  • 清華兩位學者當選香港大學副校長,赴港求學或掀新高潮
    據報導,在港大校委會22名投票委員中,僅各有1票反對和棄權,壓倒性票數通過,真是可喜可賀。 正如」大樹成長營「10月24日發文認為,這或是香港高等教育發展以及與內地加強聯動的全新開始,今後可能有更多的內地學者到香港高校任職,這對廣大學子尤其是計劃赴港學習的準大學生來說
  • 港大明年招生提高學費 教務長駁斥收回成本說
    據新聞晨報報導,3日,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與中國事務總監黃依倩在上海召開2007年度港大招生政策說明會。除就考試形式、招考人數等問題作了答覆,還對提高學費是為了收回成本的坊間傳言予以了駁斥。    同2006年一樣,港大2007年在內地的招生人數將依然維持在250-300人,並視生源情況略有浮動。
  • 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逐步回暖
    中國日報8月17日電(記者 鄒碩)8月15日,啟德教育在線發布《香港求學錄取分析報告》,結合香港官方數據及最近3年啟德學生香港求學申請及錄取數據,重點分析了香港碩士求學的申請與錄取趨勢、香港八大院校的特色與優勢專業、香港本地就業情況,並就赴港求學規劃、申請準備及求職就業等方面提供了專業建議。
  • 啟德教育發布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中國網北京8月18日訊(記者 徐虹)因選修科目歷史成績為B+無緣清北,江蘇高考文科總分第一名的白湘菱,最終選擇了香港大學,並獲得四年100餘萬元的全額獎學金。白湘菱的升學經歷使得港校再次獲得關注:港校有哪些優質、特色專業?錄取標準有哪些變化?本地就業情況如何?近日,啟德教育在線發布《香港求學錄取分析報告》。
  • 內地學生赴港求學,商科、工科、傳媒、語言學更受歡迎
    ​受《國安法》實施利好影響,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也在回暖,啟德教育客戶諮詢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起,香港求學諮詢的數量開始逐步回升,進入7月,香港求學諮詢數量較上月環比增長了21.98%,明確赴港求學意向的諮詢較上月環比增長30.77%。
  • 港大公布錄取名單 京生源學生54人列全國之首
    昨天(2日)港大、港科大相繼公布錄取名單,港大全國共錄258人,其中北京生源學生54人,位列全國之首。港大還列出了393人的候補名單,其中北京生18人。港科大全國共預錄389人。欲赴港大讀書的學生需在7月4日17點之前,交納留位費1.5萬港元,並將入讀意向回執和銀行付款證明一同傳真至港大負責內地招生的事務處。如果錄取名單中的學生未選擇港大,港大將再從候補名單中錄取。至於同時報考北大和港大的北京理科狀元林茜的去向,港大方面表示,尊重林茜個人選擇。
  • 這屆網友瞧不上港大金融?選擇港大的狀元,告訴你最真實的香港
    港大:內地高分考生「收割機」1998年,香港高校本科課程開始招收內地生,開啟內地高中生赴港「求學之門」。那些年赴港讀本科的內地高分學生扎堆,曾掀起港校搶奪內地高考尖子的話題,也為香港本地生帶來良性競爭的衝擊。
  • 啟德發布中國香港留學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報告中指出,受相關政策實施利好影響,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也在回暖,啟德教育客戶諮詢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起,香港求學諮詢的數量開始逐步回升,進入7月,香港求學諮詢數量較上月環比增長了21.98%,明確赴港求學意向的諮詢較上月環比增長30.77%。
  • 香港高校啟動2021內地招生,赴港求學或重掀熱潮,你怎麼選?
    近2年來,香港經濟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考生和家長認為赴港求學性價比不高,生源質量也隨之開始下降,特別是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在內地的招生可謂跌到「谷底」,有兩個事例可以說明。同時,經濟的衰退導致就業的優勢不復存在,畢業後在香港找工作不易,回內地也可能受影響,學費也不低,總體來說赴港求學的性價比正在下降。今年下半年以來,香港的形勢不斷好轉,教育發展也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
  • 香港高校啟動內地招生,家長心存憂慮,赴港求學「性價比」下降
    隨著延遲1個月的高考即將進入倒計時60天,各高校招生宣講活動也開始忙碌,藝考、體育特招、強基計劃等招生相繼啟動,香港高校在內地的招生也活躍起來,以線上宣講會的形式,吸引考生報名,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赴港求學的性價比正在下降,考生的報考熱情或受到影響。
  • 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漸回暖
    本報電(記者趙曉霞)日前,啟德教育在線發布《香港求學錄取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內地學生赴中國香港求學正逐步回暖。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起,內地學生赴香港求學諮詢的數量開始逐步回升,進入7月,赴香港求學諮詢數量較上月環比增長了21.98%,明確赴香港求學意向的諮詢數量較上月環比增長30.77%。
  • 求學香港能否奔個好前程 招生人數增加
    今年,香港又有4所高校加入「內地招生團」,至今共有12所港校面向包括湖北省在內的25個省市招收本科生,招生總數逾千人,創歷史新高。  招生人數的增加,是否意味著內地生入港求學變得容易些了?  內地生求學香港,門檻有多高?出路又何在?
  • 赴港求學可以申辦逗留籤注
    原標題:赴港求學可以 申辦逗留籤注   9月開學季即將到來,已被香港的大學錄取的同學,只需獲得香港入境事務處籤發的「進入許可」,便可申辦赴港證件及逗留籤注(D籤),辦理過程一般是3至5個工作日。
  • 赴港求學可申辦赴港出入境證件及逗留籤注了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吳維9月的開學季即將到來,已被香港的大學錄取的同學,疫情期間將不影響申辦赴港出入境證件,求學者只需獲得香港入境事務處籤發的「進入許可」,便可申辦赴港證件及逗留籤注(D籤),辦理過程一般是3至5個工作日。
  • 香港大學助理教務長郭瑛琪獨家回應學費上漲
    學費上漲是今年港校內地招生的一大關鍵詞。縱覽今年港校內地招生簡章,相比去年,香港大學、科技大學、中文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浸會大學、嶺南大學、教育學院等8所內地考生熱報的港校,學費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漲幅最高達到20%。這已不是港校第一次提高內地生的學費,早在2010年,多所港校就已漲過一次學費。
  • 報告: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回暖 社會科學與管理學科錄取佔比最高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教育報導】2020年8月15日,啟德教育在線發布《香港求學錄取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內地學生赴港求學意向正在回暖。啟德教育客戶諮詢數據顯示,自今年4月起,香港求學諮詢的數量開始逐步回升,進入7月,香港求學諮詢數量較上月環比增長了21.98%,明確赴港求學意向的諮詢較上月環比增長30.77%。
  • 因疫情無法赴境外讀博士?港大:我要
    新冠疫情對欲赴境外求學的學子造成巨大影響,香港大學則趁此機會,宣布以豐厚獎學金「搶人」:那些獲得全球頂尖大學博士入學通知書卻無法前往的學生,可申請就讀港大,獎學金高達155萬港元。港大此前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引發的籤證問題,一些原計劃在世界頂尖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可能無法按計劃開始學業,「香港大學的全日制博士課程,加上具有競爭力的獎學金,對你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孩子想赴港求學?這份《中國香港求學錄取分析報告》要收藏
    8月15日,啟德教育在線發布《香港求學錄取分析報告》,結合香港官方數據及最近3年啟德學生香港求學申請及錄取數據,重點分析了香港碩士求學的申請與錄取趨勢、香港八大院校的特色與優勢專業、香港本地就業情況,並就赴港求學規劃、申請準備及求職就業等方面提供了專業建議。作為國內最大的香港求學諮詢服務機構,啟德教育平均每年協助3000餘位內地學生申請香港高校碩士,並收穫超過10000個香港八大錄取。
  • 細數22年港校「掐尖招生」史,內地學霸們因何赴港讀書?
    早在2014年,港大就曾錄取307名內地生,攬得16名狀元。那麼,為什麼這些才華橫溢的內地尖子會選擇赴港讀書?港校具有哪些優勢?內地招生具備什麼樣的特點?當他們踏入香港的校園,又會面對怎樣的挑戰和困惑呢?